学术投稿

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药物治疗

崔文君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 神经原性膀胱, 副交感神经, 治疗糖尿病, 受损, 慢性并发症, 口服降糖药, 药物介绍, 系统治疗, 排尿阻力, 内括约肌, 辅助治疗, 收缩力, 三角肌, 高血糖, 发生率, 发病率, 特效, 疗效, 疗法
摘要: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diabetic neuronenic bladder, DNB)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40%~80%.主要原因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即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受损.副交感神经受损时引起膀胱收缩力减弱,交感神经受损时影响膀胱三角肌和膀胱内括约肌增加排尿阻力.即使经口服降糖药很好地控制了高血糖,仍有25%的发生率,其发生与病程是否得到系统治疗及神经病变的程度有关[1].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仍是治疗糖尿病加以辅助治疗.现将近年来治疗DNB有疗效的药物介绍如下.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胆囊炎胆石症

    1990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手术治疗180例60岁以上湿热型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其中78例术前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择期手术,与急诊手术的102例对照,疗效明显提高,现分析如下.

    作者:姚传武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护理风险的管理

    正确认识护理风险是一种职业风险,它既有客观决定因素,又有可控制的一面.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积极的护理风险意识,能够靠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大限度地控制和避免风险.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让病人满意,也提升了医院的社会效益.

    作者:陈晓静;张爱清;夏端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对减轻产痛促进分娩的临床观察

    我院开展通过心理护理调节孕妇精神和心理状态来减轻产痛,加快产程,促进分娩顺利进行的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琼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两种方法治疗产后出血对比观察

    前列腺素(PG)为一类有多方面生理活性的脂肪酸.所有前列腺素对妊娠子宫都可引起强烈的收缩作用,以妊娠晚期子宫为敏感.米索前列醇片,主要成分是米素前列醇,具有宫颈软化,增强子宫张力及宫内压作用.对妊娠后期子宫有明显兴奋作用,能增加子宫收缩的频率和幅度,故可用于催生和引产.经临床广泛验证,效果良好.

    作者:杨兴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肩难产的处理与护理体会

    肩难产指胎头娩出后,胎儿前肩嵌顿于耻骨联合上方,用常规助产手法不能娩出胎儿双肩的少见急症性难产.如处理不当,围生儿死亡率高,常发生新生儿并发症,导致严重后果,给患儿的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并极易引起医患纠纷.现将我院多年来处理肩难产的处理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苏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护理

    我院急诊科2006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15例,现将急救中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冯光群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1例高龄喉癌患者的手术护理

    1 病例介绍患者男,76岁,因渐进性声音嘶哑2年余,加重2个月入院.2003年曾因肺癌行珈玛刀治疗.专科情况见:间接喉镜见病变主要位于右侧声带中1/3处,双侧声带活动可,发音时声带闭合不全,声嘶较重.右侧颈部可触及一淋巴结,约花生粒大小,质中,活动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喉部活检查示喉中分化鳞状细胞癌.胸部CT示为右肺癌伽玛刀治疗后改变,肝、脾及双肾B超检查无转移.诊断:喉癌T1N0M0确诊在全麻下行气管切开加右垂直半喉切除.术后第九天拔除气管套管,呼吸平稳,可正常发音,颈部创面愈合好,术后12天出院,随访3个月愈后良好.

    作者:庄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血栓通清开灵联合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脑梗死是中老年常见病,本病起病迅速,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但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住院部采用血栓通、清开灵联合治疗脑梗死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链霉素致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的护理

    我科2006年8月收治链霉素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1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鼻内镜在额部美容手术中的应用

    1995年3月~2003年3月,我科对50例皮肤老化患者在局部麻醉下鼻内镜引导下行额部除皱术,通过1~5年随访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将50例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手术的方法和术中术后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作者:张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21例体会

    我们对绝经后妇女在取官内节育器前1周给予尼尔雌醇口服,一次取器成功率达100%,现将21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颖;杨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康复训练

    我科于2004~2006年收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施行康复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收到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双黄连静脉滴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2002年10月~2005年9月,笔者采用双黄连静脉滴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与病毒唑作对照治疗进行疗效观察,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一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急性、全身消耗性疾病,加上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和禁食时间长,术后营养支持是治疗SAP的重要措施之一.但长期的静脉营养(PN)费用高,所致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达17%,已被临床所重视.肠内营养(EN)能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降低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的机会,适时实施EN对SAP治疗和康复有重要作用[1].我科从2002年2月~2006年6月,通过对29例SAP术后进行EN,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重视烧伤专业在临床医学生外科实习教学中的作用

    烧伤是专业性较强的外科分支之一,由于其病原流行病学的限制,导致在大多数医院,甚至许多三级教学医院中缺乏该专业科室.笔者所在医院为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烧伤中心为医院的特色科室之一.我们在烧伤临床实习教学中发现,近年来烧伤在外科实习教学中的作用,有被临床医学生及教学管理部门忽视的现象.分析可能存在如下几个方面原因:(1)在教学安排上过分强调普外科、骨科等传统外科在外科实习教学中的作用.由于普外科、骨科所诊治的疾病发病数量大,理论知识相对容易被掌握,实习医生在操作技能上的可参与性相对较多,从事相关专业的医生数量多,未来从业的机会大[1,2],因此目前,普外科、骨科的实习时间往往占到外科总实习时间的三分之二.

    作者:王光毅;蔡郑东;夏照帆;卓冬兰;徐逸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腹泻的药物治疗进展

    腹泻是当今全球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导致儿童重要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成人劳动生产力严重危害的重要因素,现就感染性腹泻、功能性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以及炎症性肠病等药物治疗的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常冰;王炳元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荨麻疹伴腹痛158例临床分析

    荨麻疹伴腹痛临床上比较常见,也常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现将3年来我科有资料完整的158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庆尧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组织中TNFα和血浆PGE2、血清NO的改变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灌胃后大鼠胃黏膜损伤的程度和胃组织中TNFα和血浆PGE2、血清NO的改变.方法:利用酒精定量灌胃制作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动物模型,采用小格图纸法计算不同时点(0、15、30、60分钟)大鼠胃黏膜损伤面积;同时用免疫组化ABC法和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胃组织中TNF-α定位和光密度值,采用ELISA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中PGE2和NO.结果:酒精灌胃15分钟后,胃黏膜损伤指数即显著超过对照组的5倍(40.6对8.2,P<0.01);酒精组(各时相光密度值分别为0.2047、0.2387、0.2686、0.3110)与对照组(0.1799~.1944)相比,胃黏膜TNF-α的表达均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酒精组NO水平逐渐降低(分别为54、48.8、41.6、42.9 μmol/l),对照组为52.2~59.9,饮酒15~30分钟,酒精组血浆PGE2水平(10、11 pg/ml)与对照组(15 pg/ml)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短期内酗酒可造成胃黏膜的高度损伤,并诱发胃黏膜TNF-α表达增加,同时降低血中NO、PGE2水平.

    作者:孙晓艳;常冰;王炳元;刘畅;王颖;李辉;林旭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中毒19例

    我院ICU自2005年12月~2006年9月共10个月期间采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药物毒物中毒病人19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保贵;王莉;辛静;李有志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药物流产配伍生化颗粒的疗效观察

    我院采用药物流产后给予加味生化颗粒配合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尹文琴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