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刘敏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新生儿脐部护理, 应用, 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从我院新生儿科抽取2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2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100例,实验组10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指导下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护理,实验组新生儿的脐部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明显要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的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新生儿的脐部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其效果比采用常规的护理理念进行新生儿脐部护理要好,可以提高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减少护理工作中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咪定和曲马多治疗术后寒战效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右美托咪定和曲马多治疗术后寒战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4月我院外科手术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分组。A组患者接受右美托咪定治疗,B组患者接受曲马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寒战控制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寒战控制情况发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和曲马多在术后寒战的治疗中疗效均较满意,其中右美托咪定不良反应更少,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方晓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Aβ1-42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及葛根素干预对大鼠脑内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针对葛根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内神经元凋亡的影响研究。方法以β-淀粉样肽(Aβ1-42)右侧杏仁核注入AD大鼠模型,葛根素80mg/(kg·d)腹腔内注射1w后,利用Y-型迷宫对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同时观察葛根素对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神经元Bcl-2、Bax表达影响。结果葛根素改善了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且效果显著,提高其海马神经元Bcl-2的表达,减少Bax的表达。结论葛根素可减轻Aβ1-42引发的细胞凋亡。

    作者:李冬;宫宇;李思;沈德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药品管理在基层医疗卫生部门中的研究

    目的本研究对基层医疗卫生部门进行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方法在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规则进行理论研究后,对其进行实地调研,得出能够改善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和意见。结果在综合信息的分析处理下,得到解决基层卫生机构存在的药品管理问题的相关对策。结论在基层医疗卫生部门的药品管理中,针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以及医疗卫生人员对药品流程信息的掌控,提升其管理水平,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体制,确保其安全用药。

    作者:梁携月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从我院收治的盆腔炎住院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护理,实验组的盆腔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6个月内,实验组的盆腔炎患者出现腰痛复发、发热复发的例数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盆腔炎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盆腔炎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盆腔炎的复发率,提高盆腔炎症的治愈率。

    作者:谭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产妇以及胎儿的影响,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2年7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8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4例,对照组44例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44例患者则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于妊娠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血糖水平、两组孕妇的分娩结局。结果实验组对于妊娠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实验组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羊水过多者以及剖宫分娩方式者多于实验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增加患者的理论知识,并保持合理的血糖水平,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银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吸入麻醉药对脑缺血脑保护的实验研究进展

    J藻灶灶蚤灶早泽在1960年首先提出缺血再灌注损伤,它是指组织器官缺血后再灌注,不仅不能使组织器官功能恢复,反而加重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临床上常见的休克、心力衰竭、脑血管狭窄或阻塞合并低血压均可引起脑缺血、缺氧,并造成脑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几乎所有的病例均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因此,加强手术前期的脑保护已被众多麻醉医师所关注。自Murry等[1]1986年发现心肌缺血预处理现象以来,人们对缺血预处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脑缺血耐受的发现为人们对脑缺血防治的认识开辟了新的领域。在20世纪70~80年代中,Michenfelder等的研究结果推测异氟醚可以提供有限程度的脑保护。近10年来,许多学者运用短暂局灶性和全脑缺血动物模型对吸入麻醉药的脑保护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证实吸入性麻醉药如氟烷、异氟醚、地氟醚等有脑保护作用,目前认为吸入麻醉药的脑保护作用机制主要是:降低脑代谢率;抗氧化作用;抑制活性氧自由基表达;抑制NMDA受体和谷氨酸引起的神经元去极化;降低NMDA通道开放频率和时间,减少钙离子内流;延迟神经元凋亡等。其机制有多因素参与,错综复杂,其细胞凋亡机制越来越受广大学者的重视。

    作者:杨娟;角述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对颅内出血的新生患儿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6月~2014年5月,位于我院实施颅内出血疾病治疗的新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36例。根据颅内出血新生患儿的情况,对其采取适合的治疗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新生患儿的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神志和意识状态、前囟张力情况、惊厥情况、皮肤及颜色变化、吃奶和大小便情况等。结果经过治疗后,大部分新生患儿的观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现象,只有少部分的新生患儿治疗和护理无效,甚至是死亡;通过随访的方式,了解出院后患儿的恢复情况,在随访的20例患儿当中,正常恢复的患儿19例,产生后遗症的患儿1例,因此护理对绝大部分患儿来说,有良好的预后效果。结论对颅内出血疾病的新生患儿采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后遗症的发生概率,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江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不同脐部护理在新生儿脐炎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新生儿脐炎的临床应用及效果,为预防和治疗新生儿脐炎作价值参考。方法抽取2013年7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脐部护理,给予实验组二次断脐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即脐带脱落时间、脐部出血情况以及脐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经过改良式的脐部护理方式后,相较于对照组,极大地缩短了新生儿脐带的脱落时间和愈合时间,同时控制了脐部出血和减低了脐炎发生率,家长的总满意率高。两组差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改良式的脐部护理方法是在传统常规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断脐,该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脐炎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路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关于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

    在我国的医院改革不断深化背景下,医院在管理的模式上也逐渐的发生变化,在医学的发展以及社会进步过程中,人们对自身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在维权意识方面也不断加强。这就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的病案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在新的时代发展下对病案管理的科学对策。本文主要就当前我国的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探索有效的完善策略,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的研究对实际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作者:丁玉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及与临床结局关系的研究进展

    肿瘤是一种消耗性疾病,患者因机体组织贮存的脂肪迅速丢失,继而肌蛋白过度分解造成营养不良,有的甚至发展成恶液质。据相关文献报道,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3%~53%[1-2],其中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30.9%~64%[3]。本文就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以及营养状态与临床结局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董柯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手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研究进展

    肾③旁囊肿(parapelvic cyst)是一类发病率较低,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可单侧或双侧,<占肾脏囊性疾病的1%~3%[1]。目前治疗肾③旁囊肿的手术方式有:囊肿穿刺抽液+硬化剂注入、开放手术、经输尿管镜囊肿内切开引流术、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及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本文针对手术治疗肾③旁囊肿的临床症状、诊断及手术治疗作一篇综述。

    作者:白育林;邓远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新生儿转运中血气分析分析监测和处理对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生儿转运中的血气分析监测和处理对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2012年3月~2013年6月(转运途中未进行血气分析监测和处理,设为对照组)和2013年9月~2014年12月(在转运途中纳入血气分析监测和处理,设为观察组)患儿在转运中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人院后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血气分析恢复到正常的时间和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对照组36例转运患儿人院后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为30.5%,观察组30例转运新生儿转运时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为40%,入院后监测血气分析分析,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分别是30.5%和13.3%对照组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恢复到正常的时间为(2.5±1.2)d,而观察组血气分析恢复到正常的时间为(1.7±1.1)d,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转运中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很高,监测和处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及早维持患儿血气分析在正常范围内,为下一步救治提供良好条件。

    作者:韦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浅谈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针对卵巢囊肿患者采取腹腔镜治疗方式的护理方法探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患有卵巢囊肿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性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加以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比较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后对护理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在护理过后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5%,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卵巢囊肿的患者采取腹腔镜治疗方式后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文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浅谈LEEP治疗宫颈炎的护理方法和效果

    目的探讨与研究LEEP治疗应用于治疗宫颈炎临床活动中的疗效以及相关护理方法。方法本研究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宫颈炎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本研究对两组患者均给予LEEP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然后对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综合护理模式、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LEEP治疗方案+综合护理模式背景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7.3%,而对照组患者在LEEP治疗方案+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背景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1.0%,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患有宫颈炎患者在接受LEEP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时,综合护理模式值得应用与推广,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

    作者:刘湾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度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系统评价

    目的分析对比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度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重度老年股骨颈骨折,即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研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和痊显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痊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全髓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能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提高痊显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屈庆元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翼状胬肉联合自体对球结膜瓣移植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翼状胬肉的手术方式及术后复发率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3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翼状胬肉联合自体对球结膜瓣移植术,观察其术后复发率。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87只眼,3只眼复发,复发率为3.4%,复发者临床表现为出现新生血管、胬肉样组织向角膜浸润和球结膜充血肥厚。结论翼状胬肉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在显微镜下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下方游离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治疗,患者术后复发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刘文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

    目的探究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急诊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方法,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手术室优质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护理方法之后,生理以及心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总满意率为97.8%,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8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手术的进行,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和推广。

    作者:孙潇雨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如何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办法的改进

    随着档案现代化管理技术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档案管理需要,在新形式下,医院档案管理中要有突破旧观念的决心,积极运用现代技术,创新档案管理工作,加快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速度,使得档案资源在信息服务网络化、信息管理标准化、数字化等方面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发展和运行,从而使档案信息更好地为医疗事业服务。

    作者:张兆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基于电子病历的住院医生工作站系统的应用

    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作为一家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是医保、工伤保险定点机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市智力、精神残疾评定仲裁定点单位,其服务功能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的医疗、社会、精神心理等多种需求,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过程势在必行。本文主要结合本院基于电子病历的住院医生工作站分系统的实施过程,总结该系统的优缺点及应用体会进行了探讨。

    作者:丁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抗结核药联合降糖方案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HREZ(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感染科2011年5月~2013年9月收治的93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根据降糖方案分为胰岛素组(46例)和口服降糖药组(47例),两组患者的抗结核方案均为HREZ,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w后的血糖相关指标及治疗后第2、4、6个月两组患者的结核转阴率、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胸片检查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化疗前,两组患者的FBG、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白细胞指标值差异均不显著(>0.05),化疗后口服降糖药组患者的FBG、C反应蛋白、白细胞值较化显著高于胰岛素组(<0.05)。胰岛素组的咳嗽(14.8±4.9)d、咯血(12.2±3.7)d、发热(8.4±2.5)d、盗汗(17.6±4.2)d缓解时间均显著的短于口服降糖药组(<0.05)。在化疗第2、4、6个月时胰岛素组患者的抗酸杆菌转阴率分别为78.26%、91.30%、95.65%均显著的高于口服降糖药组(<0.05)。化疗进行6个月后,胰岛素组患者的总吸收率97.82%显著的高于口服降糖药组(<0.05)。结论对于T2DM合并肺结核初治涂阳的患者,在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抗酸杆菌转阴率、肺部病灶吸收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娥元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