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转运中血气分析分析监测和处理对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的影响

韦丹

关键词:新生儿转运, 血气分析, 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转运中的血气分析监测和处理对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2012年3月~2013年6月(转运途中未进行血气分析监测和处理,设为对照组)和2013年9月~2014年12月(在转运途中纳入血气分析监测和处理,设为观察组)患儿在转运中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人院后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血气分析恢复到正常的时间和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对照组36例转运患儿人院后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为30.5%,观察组30例转运新生儿转运时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为40%,入院后监测血气分析分析,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分别是30.5%和13.3%对照组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恢复到正常的时间为(2.5±1.2)d,而观察组血气分析恢复到正常的时间为(1.7±1.1)d,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转运中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很高,监测和处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及早维持患儿血气分析在正常范围内,为下一步救治提供良好条件。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发生的护理

    目的探讨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发生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预防感染的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感染护理有利于降低感染率,对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二级医院护理管理中绩效量化考评的应用研究

    2003年,我国护理部结合人力资源部对护士开始实施绩效考评管理,目前已经具有一套比较完整的量化绩效考评制度,本文则结合相关研究文献,对目前绩效量化考核在二级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展分析。

    作者:卢红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对母婴分离产妇产后抑郁症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母婴分离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母婴分离产后抑郁症患者88例,将其随机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母婴分离产后抑郁症患者44例。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护理后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为84.09%,两组母婴分离产妇产后抑郁症患者护理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通过对母婴分离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产后的抑郁症情况。

    作者:严卫青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床边检测NT-proBNP在急诊呼吸困难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床边检测急诊呼吸困难患者血清中NT-proBNP水平,探讨它在急诊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临床价值,以期为急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急诊呼吸困难患者,每位均行床边NT-proBNP检测,明确诊断为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48例,定为A组,明确诊断为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35例,定为B组。结果 A组B组血清中NT-proBNP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1)。结论对呼吸困难患者进行床边NT-proBNP检测是鉴别急诊心源性呼吸困难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一项简单快速有效的检测指标。

    作者:王春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药物治疗

    该文对近年来红皮病性银屑病治疗研究进展,包括治疗机理,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及其副作用的预防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

    作者:包建政;张学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直肠癌根治术前术后护理中应用人性化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直肠癌根治术前术后护理中应用人性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72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行常规护理者设对照组,行人性化健康教育者设研究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各类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且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人性化健康教育可显著提升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并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有效提升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应用价值。

    作者:姜丽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在3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与研究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活动中的效果以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30例,并且将这些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心理护理模式、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护理,以了解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总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所获得的临床总满意率为93.3%,而对照组患儿所获得的临床总满意率为66.7%,并且观察组患儿的临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儿,因此,他们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心理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因此,该护理模式值得在相关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全清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导致分泌性中耳炎1例

    患者女,43岁,因左侧鼻塞、脓涕伴头痛6个月于2014年3月13日收入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入院常规专科检查:双侧外耳道通畅,鼓膜完整,标志清,鼓膜活动度好;左侧鼻腔中鼻道可见半透明息肉样新生物,周边可见脓性分泌物。入院诊断: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输血前四项化验未见异常,心电图、超声心动、胸片、腹部彩超未见异常。鼻内镜检查:鼻腔粘膜充血,鼻中隔居中,双下鼻甲稍大,右侧中鼻道未见明显新生物及分泌物,左侧中鼻道可见半透明息肉样新生物,周边可见脓性分泌物,鼻咽部粘膜光滑,吞咽时双侧咽鼓管咽口成倒三角形开放良好。鼻窦CT:左侧鼻腔低密度影,左侧额窦、上颌窦、筛窦可见低密度影填充。于3月16日行全麻下鼻内镜动力系统等离子左侧鼻腔息肉切除、左侧额窦、上颌窦、筛窦开放术,术后左侧鼻腔术区填塞纳吸棉一根,术后第3d第一次行鼻内镜下术腔清理,清理后鼻腔通气尚可,术腔粘膜轻度肿胀,予加用鼻喷激素,并予鼻腔冲洗治疗(使用欣鼻洗鼻器)。术后1w再次鼻内镜下鼻腔清理后出院,出院后嘱继续外用鼻喷激素、鼻腔冲洗治疗。

    作者:韩倩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及意义

    目的探讨护理查对制度应用于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意义。方法我院自2013年5月开始在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过程中实施完善的护理查对制度。随机选取于2012年5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患者13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患者130例作为实验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以及护理纠纷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0.05)。对照组130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出现护理纠纷,占6.92%;实验组无护理纠纷案例出现。两组间差异显著(<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实施完善的护理查对制度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银屑病血液系统的研究进展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目前没有彻底根治的治疗手段,临床上治疗主要以皮损恢复为目标,而该病累及周身多个系统,该文阐述了近年来银屑病血液系统研究的进展,包括银屑病对血液系统主要成分,如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以及由此产生血液高凝状态、血液流动学改变和对机体造成进一步损害。

    作者:谭忠兵;张学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团队管理模式能够取得的效果。方法我院从2013年1月起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行团队管理模式,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从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对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基础护理合格率以及护理技术操作合理率等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实验组在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方面都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开展团队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改善护理人员与病患间的关系,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质量,应用效果明显,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易小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手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研究进展

    肾③旁囊肿(parapelvic cyst)是一类发病率较低,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可单侧或双侧,<占肾脏囊性疾病的1%~3%[1]。目前治疗肾③旁囊肿的手术方式有:囊肿穿刺抽液+硬化剂注入、开放手术、经输尿管镜囊肿内切开引流术、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及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本文针对手术治疗肾③旁囊肿的临床症状、诊断及手术治疗作一篇综述。

    作者:白育林;邓远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浅谈皮肤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目的浅谈皮肤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接诊的78例皮肤病患者,全部给予饮食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饮食护理对皮肤病的治疗及皮肤保健十分重要,能有效地减少病情加重、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3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1月我院接诊的33例(64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20例(39椎)及椎体后凸成形术组13例(25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d、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骨水泥泄渗漏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且出院,并且经皮椎体成形术组的手术时间小于椎体后凸成形术组,其骨水泥渗漏率大于椎体后凸成形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除此之外,两组的手术出血量、骨水泥用量、视觉疼痛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并且与椎体后凸成形术相比,该方法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但是该方法发生骨水泥渗漏的几率较高。

    作者:余永波;张兆德;于克迎;李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血液信息集中管理模式下临床输血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目的研究探讨在血液信息集中管理模式下对临床输血信息系统的设计以及实现。方法通过以血液在血液系统信息系统中(BIS)的血液成分编号作为血液的主标识,从而辅助编织为血型、有效期、献血流水号、传染病相关指标检测等,形成血液信息标识。结果临床中在HIS与BIS网络系统下,在HIS获取电子配血报告,从而实现对血液以及患者间的核查。结论如今形成的临床输血信息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血液预警的时效性以及准确性,实现血液横向调节的可操作性。

    作者:胡文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简析阴道炎合并外阴灼伤的护理

    目的探讨对阴道炎合并外阴灼伤患者的护理方式,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阴道炎合并外阴灼伤患者共31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患者共有17例,该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来进行临床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共有14例,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来进行临床护理。两组在经过1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对其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1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中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在护理阴道炎合并外阴灼伤患者中有肯定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护理中推广。

    作者:陈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大数据在医疗领域中的出场、挑战及未来

    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产生了大数据?何为医疗领域的大数据?其有何意义?从这些问题入手,进一步论述大数据在国内外医疗领域的发展现状、在中国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发达国家已经取得的先进经验等问题,终提出在中国医疗领域发展大数据的建议和思考。

    作者:代清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从我院新生儿科抽取2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2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100例,实验组10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指导下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护理,实验组新生儿的脐部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明显要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的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新生儿的脐部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其效果比采用常规的护理理念进行新生儿脐部护理要好,可以提高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减少护理工作中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胃切除的效果和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胃切除的效果和可行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5例胃部恶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胃切除术的临床资料,以分析其近期疗效及可行性。结果有3例中转开腹手术,每例平均清扫淋巴结(16.7±2.4)枚;平均近残端距肿瘤边缘长度为(7.6±1.2)cm,远端平均距离为(5.5±0.4)cm;术后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2±0.5)d;下床活动时间(4.1±0.7)d;进流质饮食时间平均(4.7±0.8)。术后随访3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胃切除具有良好近期效果,其其安全性较高,但需注意手术指证,并加强远期疗效的观察。

    作者:龙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ASS)临床表现及治疗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以肌力下降、肌酶升高、肺部间质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ASS)患者,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复习,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中以抗JO-1抗体阳性为多见,抗JO-1抗体阳性患者可以间质性肺病、雷诺现象、多关节炎/多关节痛、肌炎、胸膜炎、心包炎、腱鞘炎作为首发症状起病,其中间质性肺病为常见,早期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病情可以得到缓解。结论对于原因不明的肺间质病变患者,应注意询问是否伴有关节肿痛、肌无力、雷诺现象、皮疹等结缔组织病的表现,细致体检,及早行包括肌酶谱、肌电图检查,完善抗核抗体、尤其是抗Jo-1抗体等检测,以及时诊断,早期治疗,改善该疾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赵臻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