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8月,位于我院实施产后出血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50例。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这两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产后出血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对照组给产后出血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措施。两组产后出血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产后出血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不同,且观察组的总满意程度是92.00%,对照组的总满意程度是60.00%,由此可见,观察组总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故此,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中,能够增强产妇的健康意识,降低产妇死亡率。
作者:胡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堵塞行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输卵管堵塞患者中随机选择75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全方位护理。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两组的输卵管再通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怀孕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的输卵管再通率和怀孕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对行介入治疗的输卵管堵塞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瑷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脓疱型银屑病病情严重且治疗顽抗。目前临床上常规治疗方案,或疗效不佳或有各种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作者:陈良驹;张学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女性在经期经常会出现消极情绪,部分女性还会经受轻重不一的疼痛折磨。经痛的程度通常是不一的,轻者仅仅是下腹部有沉坠感,重者则会于下腹部感受到剧烈疼痛。据研究发现,痛经的原因分为生理原因的原发与病理原因的继发两种。
作者:汤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母婴分离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母婴分离产后抑郁症患者88例,将其随机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母婴分离产后抑郁症患者44例。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护理后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为84.09%,两组母婴分离产妇产后抑郁症患者护理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通过对母婴分离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产后的抑郁症情况。
作者:严卫青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1月我院接诊的33例(64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20例(39椎)及椎体后凸成形术组13例(25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d、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骨水泥泄渗漏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且出院,并且经皮椎体成形术组的手术时间小于椎体后凸成形术组,其骨水泥渗漏率大于椎体后凸成形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除此之外,两组的手术出血量、骨水泥用量、视觉疼痛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并且与椎体后凸成形术相比,该方法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但是该方法发生骨水泥渗漏的几率较高。
作者:余永波;张兆德;于克迎;李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MSCT征象,提高急性阑尾炎CT诊断的精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60例患者,在术前行MSCT检查,对阑尾大小、形态、阑尾管壁厚度、管腔密度、周围脂肪间隙等进行观察分析,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60例患者中,MSCT诊断56例,形态增大37例,管壁增厚52例,与术后诊断全部吻合;阑尾管腔密度MSCT诊断41例,术后诊断26例;周围脂肪间隙毛糙诊断48例,术后诊断47例;阑尾管腔扩大MSCT诊断39例,术后诊断31例;根据阑尾管腔密度周围脂肪间隙毛糙MSCT根据阑尾管壁强化34例,穿孔16例,与术后诊断完全吻合;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CT无异常表现。结论多征象观察及联合运用诊断急性阑尾炎,阳性征象越多,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精准性越高。
作者:邱建明;曾宪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2月接受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8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和对照组(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手术全过程血流动力学变化、药效起效时间、意识清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及给予镇痛药时间等进行观察比较,评价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术中各时间段血流动力学变化波动比较,实验组波动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实验组患者显示恢复更快,在药效起效时间、清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使用镇痛药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数据的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时,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与常规静脉复合麻醉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乌兰格日勒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产后母婴分离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24 h内开始泌乳明显高于对照组(86.54%vs 5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24 h、48 h、72 h泌乳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2±10.8 vs 14.5±9.2,50.1±18.7 vs 37.5±16.5,89.6±31.2 vs 70.2±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4.62%vs 5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宁红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内膜细胞种植在不正常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种女性常见妇科疾病。内膜细胞本该生长在子宫腔内,但由于子宫腔通过输卵管与盆腔相通,因此使得内膜细胞可经由输卵管进入盆腔异位生长[1]。目前对此病发病的机理有多种说法,其中被普遍认可的是子宫内膜种植学说[2]。此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还与机体的免疫功能、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
作者:高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作为一家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是医保、工伤保险定点机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市智力、精神残疾评定仲裁定点单位,其服务功能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的医疗、社会、精神心理等多种需求,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过程势在必行。本文主要结合本院基于电子病历的住院医生工作站分系统的实施过程,总结该系统的优缺点及应用体会进行了探讨。
作者:丁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发生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预防感染的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感染护理有利于降低感染率,对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讨论研究对断指需行显微再造移植手术患者实行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外科行断指显微再造移植手术患者50例分为A、B两组。对两组患者分别实行围手术期不同程度护理。 A组患者行综合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B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断指成活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不同护理后植指成活情况显示A组经过完善护理干预其植指成活人数显著高于普通护理的B组患者(<0.05),A组治疗效果较好。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显示A组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后其护理满意度96%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72%(<0.05)。结论对需行显微再造移植手术的断指患者实行综合完善的护理干预意义重大。能够在手术前安抚患者紧张、不安等焦虑情绪,放松心态准备手术。术后对病情进行严格监测,避免血管危象等不良情况发生能够显著提高再植指成活率,提高手术治疗效率,改善预后,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作用。
作者:马世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12月符合急诊PCI条件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9例,将其随机分为血栓抽吸+PCI组(A组)及常规PCI组(B组),比较两组血管TIMI 3级开通率,慢血流及无复流发生率,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A组无复流发生率为4.8%,低于B组25.7%,<0.05,A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2%明显低于B组12.1%,<0.01,6个月随访期间,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0%。结论血栓抽吸导管应用组术中ST段回落>50%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并能明显降低患者无复流及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吴玉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护理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共124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患者共有59例,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进行临床护理;另一组为实验组,患者共有65例,该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方法基础之上再实施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两组在经过2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对其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2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可以得出:实验组中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干预方式在护理盆腔炎患者中,有其肯定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作者:谭雅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胎盘植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40例胎盘植入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分娩的40例正常产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年龄在35岁以上、多次分娩史、多次人流史、剖宫产史、合并前置胎盘、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5)。两组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子宫切除、早产儿发生率、产褥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多种高危因素可导致胎盘植入的发生,产前应对高危孕妇进行识别与筛查,提高产前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分娩时结合具体病情应用适宜的疗方法,从而减少胎盘植入产妇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辅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窒息复苏的52例新生患儿,将其随机分两组,每组各26例。观察组给新生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联合优质护理的措施,对照组给新生患儿采取常规护理的措施。观察两组在护理前后的生命质量,对比两组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结果两组对比护理干预,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观察组评分平均是37.96±2.24高于对照组33.45±3.97。两组治疗和护理干预前后,各项生命质量指标、神经行为测定评分,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后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新生儿的生命质量,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健康。
作者:谢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活动中的效果以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30例,并且将这些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心理护理模式、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护理,以了解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总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所获得的临床总满意率为93.3%,而对照组患儿所获得的临床总满意率为66.7%,并且观察组患儿的临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儿,因此,他们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心理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因此,该护理模式值得在相关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全清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食欲素A是下丘脑合成的一种具有重要调节功能的神经肽,对摄食、饮水、生殖系统、睡眠及营养代谢等有调节作用。近年的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营养缺乏中食欲素可能通过能源/代谢失衡,组织缺氧,系统性炎症和与瘦素失调等多方面影响患者的营养代谢。
作者:洪云川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PBL联合教学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对学员进行分组,辅导老师随机选择2~3个设定问题,提供一些必要的消毒供应中心专科资料、书籍,供学员查询。后,各小组利用各种不同形式来报告本小组的结论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比如图表、口头报告、戏剧表演等,后小组要选出一人报告小组学习情况。报告人要指出本小组对解决问题的贡献,书写任务报告,在规定日期之前把报告上交给老师。结果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能够提高学员的核心能力、自学能力、综合素质、循证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教学满意度。结论 PBL教学方法得到了学员的认可,在消毒供应中心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程俊;李希兰;周刚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