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社会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1]。目前主要的治疗为药物治疗,但在急性期,尤其是一些伴有自杀观念或行为的患者,药物往往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近年来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一种新方法,尤其对于拒食拒水、严重自杀观念或行为及木僵的患者效果较好。该治疗较药物治疗,有起效快、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特点[2],目前被广泛用于精神科临床治疗中,能快速控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减轻临床护理难度。我院已开展此项治疗多年。现将32例接受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邢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PBL联合教学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对学员进行分组,辅导老师随机选择2~3个设定问题,提供一些必要的消毒供应中心专科资料、书籍,供学员查询。后,各小组利用各种不同形式来报告本小组的结论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比如图表、口头报告、戏剧表演等,后小组要选出一人报告小组学习情况。报告人要指出本小组对解决问题的贡献,书写任务报告,在规定日期之前把报告上交给老师。结果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能够提高学员的核心能力、自学能力、综合素质、循证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教学满意度。结论 PBL教学方法得到了学员的认可,在消毒供应中心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程俊;李希兰;周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阑尾炎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130例阑尾炎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比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情绪评分为(53.73±9.36)分,实验组患者为(45.64±10.13)分,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促进患者机体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田田;矫妮妮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近些年来,陆续出现由于大剂量快速应用盐酸氯胺酮导致呼吸抑制以及喉痉挛等报道,同时还出现了由于肌肉注射氯胺酮导致的类过敏以及过敏反应等报道。本文对我院出现的1例由氯胺酮导致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进行了探讨分析,望对关于氯胺酮引发的过敏反应研究提供些许意见。
作者:石卫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究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急诊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方法,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手术室优质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护理方法之后,生理以及心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总满意率为97.8%,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8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手术的进行,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和推广。
作者:孙潇雨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护理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4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共57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患者共有20例,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进行临床护理;另一组为实验组,患者共有37例,该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法的基础之上再实行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两组在经过1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将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1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可以得出:实验组中的患者血糖量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小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从我院新生儿科抽取2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2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100例,实验组10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指导下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护理,实验组新生儿的脐部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明显要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的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新生儿的脐部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其效果比采用常规的护理理念进行新生儿脐部护理要好,可以提高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减少护理工作中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研究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内神经外科就诊的重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A组提供常规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B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6.0%)低于A组(6.0%),平均住院时间也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于预防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显著,有效的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作者:戢德君;李学如;罗安志;张紫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颅内出血的新生患儿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6月~2014年5月,位于我院实施颅内出血疾病治疗的新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36例。根据颅内出血新生患儿的情况,对其采取适合的治疗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新生患儿的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神志和意识状态、前囟张力情况、惊厥情况、皮肤及颜色变化、吃奶和大小便情况等。结果经过治疗后,大部分新生患儿的观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现象,只有少部分的新生患儿治疗和护理无效,甚至是死亡;通过随访的方式,了解出院后患儿的恢复情况,在随访的20例患儿当中,正常恢复的患儿19例,产生后遗症的患儿1例,因此护理对绝大部分患儿来说,有良好的预后效果。结论对颅内出血疾病的新生患儿采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后遗症的发生概率,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江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讨论研究对断指需行显微再造移植手术患者实行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外科行断指显微再造移植手术患者50例分为A、B两组。对两组患者分别实行围手术期不同程度护理。 A组患者行综合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B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断指成活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不同护理后植指成活情况显示A组经过完善护理干预其植指成活人数显著高于普通护理的B组患者(<0.05),A组治疗效果较好。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显示A组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后其护理满意度96%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72%(<0.05)。结论对需行显微再造移植手术的断指患者实行综合完善的护理干预意义重大。能够在手术前安抚患者紧张、不安等焦虑情绪,放松心态准备手术。术后对病情进行严格监测,避免血管危象等不良情况发生能够显著提高再植指成活率,提高手术治疗效率,改善预后,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作用。
作者:马世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针对卵巢囊肿患者采取腹腔镜治疗方式的护理方法探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患有卵巢囊肿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性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加以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比较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后对护理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在护理过后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5%,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卵巢囊肿的患者采取腹腔镜治疗方式后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文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与NMDA受体相关性边缘叶脑炎[1]。常常发生在伴有畸胎瘤的年轻女性患者中,表现为显著的精神症状、惊厥发作、记忆障碍、意识水平下降,伴发热,常出现低通气,血及脑脊液中可以检测到抗NMDA受体抗体。我科于2014年3月收治了1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虞庆姝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何首乌和夜交藤药材指纹图谱研究,为科学评价与有效控制何首乌,夜交藤药材质量提供新的方法从而为临床中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将何首乌与夜交藤分别采用甲醇和醋酸乙酯超声处理的方法,将提取液采用HPLC对其进行测定。(HPLC法采用C18色谱柱,同时使用乙腈一0.1%磷酸梯度进行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65和290 nm,体积流量为1ml/min,柱温30℃。结果通过对何首乌、夜交藤药材进行建立HPLC指纹图谱,并比较不同产地的何首乌和夜交藤药材的相似度比较。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药材其化学成分组成和质量分数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同产地之间的药材差异较大。结论通过建立简便、可靠的方法,可对不同产地的何首乌和夜交藤药材的指纹图谱测定从而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从而可以全面有效地控制何首乌药材的内在质量,从而为临床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廖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目前没有彻底根治的治疗手段,临床上治疗主要以皮损恢复为目标,而该病累及周身多个系统,该文阐述了近年来银屑病血液系统研究的进展,包括银屑病对血液系统主要成分,如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以及由此产生血液高凝状态、血液流动学改变和对机体造成进一步损害。
作者:谭忠兵;张学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从我院收治的盆腔炎住院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护理,实验组的盆腔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6个月内,实验组的盆腔炎患者出现腰痛复发、发热复发的例数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盆腔炎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盆腔炎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盆腔炎的复发率,提高盆腔炎症的治愈率。
作者:谭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扬中市2005~2013年涂阳结核病发现、治疗管理、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结核病的防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年~2013年本市结核病防治管理工作数据库进行统计整理,对发现、治疗管理及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2013年共确诊发现结核病患者794例。自2005年以来因结核死亡和治疗失败的例数呈逐年降低的趋势,患者多为非结核因素的死亡。结论我市结核病控制管理措施出现成效,但仍需继续完善宣传、发现、治疗管理的各个环节,提高结核病预后。
作者:黄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2003年,我国护理部结合人力资源部对护士开始实施绩效考评管理,目前已经具有一套比较完整的量化绩效考评制度,本文则结合相关研究文献,对目前绩效量化考核在二级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展分析。
作者:卢红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心理护理在体检静脉血采集中晕针反应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2014年7月进行抽血体检者1112例分为对照组603例,观察组509例,其中观察组在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体检者抽血晕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晕针发生率为16.75%,对照组的晕针发生率为4.52%,观察组的晕针发生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体检静脉血采集过程中采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体检者的心理压力从而控制晕针反应发生率,可促使静脉血采集顺利进行,值得推广。
作者:齐莉;张婷;叶春燕;陈慧慧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糖尿病患者2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1例患者和对照组121例患者。观察妊娠糖尿病患者给予个性化、人性化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之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和早、午、晚餐及夜间血糖的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妊娠糖尿病患者(<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不良妊娠的发生,提高产妇妊娠质量,有效的提高健康新生儿的比例。
作者:唐卓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活动中的效果以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30例,并且将这些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心理护理模式、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护理,以了解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总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所获得的临床总满意率为93.3%,而对照组患儿所获得的临床总满意率为66.7%,并且观察组患儿的临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儿,因此,他们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心理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因此,该护理模式值得在相关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全清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