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抗NMDA-R脑炎患者的护理

虞庆姝

关键词:
摘要: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与NMDA受体相关性边缘叶脑炎[1]。常常发生在伴有畸胎瘤的年轻女性患者中,表现为显著的精神症状、惊厥发作、记忆障碍、意识水平下降,伴发热,常出现低通气,血及脑脊液中可以检测到抗NMDA受体抗体。我科于2014年3月收治了1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报道如下。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社会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1]。目前主要的治疗为药物治疗,但在急性期,尤其是一些伴有自杀观念或行为的患者,药物往往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近年来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一种新方法,尤其对于拒食拒水、严重自杀观念或行为及木僵的患者效果较好。该治疗较药物治疗,有起效快、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特点[2],目前被广泛用于精神科临床治疗中,能快速控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减轻临床护理难度。我院已开展此项治疗多年。现将32例接受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邢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非胸腔镜辅助NUSS微创矫形术治疗漏斗胸186例

    目的总结无胸腔镜辅助下Nus 手术纠治漏斗胸的初步经验。方法2007年9月~2014年10月,采用Nus 手术纠治186例漏斗胸患者,年龄3.0~16.0岁,平均年龄8.1岁。137例畸形为对称型,49例为非对称型。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0min,平均失血量少于10ml。13例少量气胸,14例少量胸腔积液,7例切口延迟愈合。术后平均住院5.5d,所有患者均未输血,胸廓畸形矫正满意。矫形效果149例优良,31例良好,6例一般。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4月,均无不适,活动量与正常的儿童相同,钢板无移位,无伤害事件发生。结论无胸腔镜辅助Nus 手术简单、易行、安全,效果好。

    作者:孙红文;周华;杨林珠;雷常成;尹小川;太祥;熊国盛;洪志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产妇以及胎儿的影响,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2年7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8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4例,对照组44例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44例患者则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于妊娠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血糖水平、两组孕妇的分娩结局。结果实验组对于妊娠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实验组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羊水过多者以及剖宫分娩方式者多于实验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增加患者的理论知识,并保持合理的血糖水平,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银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银屑病血液系统的研究进展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目前没有彻底根治的治疗手段,临床上治疗主要以皮损恢复为目标,而该病累及周身多个系统,该文阐述了近年来银屑病血液系统研究的进展,包括银屑病对血液系统主要成分,如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以及由此产生血液高凝状态、血液流动学改变和对机体造成进一步损害。

    作者:谭忠兵;张学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抗结核药联合降糖方案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HREZ(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感染科2011年5月~2013年9月收治的93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根据降糖方案分为胰岛素组(46例)和口服降糖药组(47例),两组患者的抗结核方案均为HREZ,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w后的血糖相关指标及治疗后第2、4、6个月两组患者的结核转阴率、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胸片检查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化疗前,两组患者的FBG、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白细胞指标值差异均不显著(>0.05),化疗后口服降糖药组患者的FBG、C反应蛋白、白细胞值较化显著高于胰岛素组(<0.05)。胰岛素组的咳嗽(14.8±4.9)d、咯血(12.2±3.7)d、发热(8.4±2.5)d、盗汗(17.6±4.2)d缓解时间均显著的短于口服降糖药组(<0.05)。在化疗第2、4、6个月时胰岛素组患者的抗酸杆菌转阴率分别为78.26%、91.30%、95.65%均显著的高于口服降糖药组(<0.05)。化疗进行6个月后,胰岛素组患者的总吸收率97.82%显著的高于口服降糖药组(<0.05)。结论对于T2DM合并肺结核初治涂阳的患者,在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抗酸杆菌转阴率、肺部病灶吸收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娥元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探讨医院处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处方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提升医院处方管理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100张处方,按照我院处方管理规定和相关临床合理用药规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我院处方管理中存在各种问题,处方不合格率为7.7%,主要表现为书写不规范、用药不合理等。结论我院必须高度重视处方管理,基于现存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方法,从而提高我院处方管理质量,赢得大限度的社会效益。

    作者:李露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血清学指标和超声联合筛查DS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用血清指标和超声探测的方式筛查唐氏综合症的临床上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采取随机形式选取本院在2013年5月~2014年7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6700例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单一的血清学指标筛查唐氏综合症,对照组采用血清学指标和超声联合筛查唐氏综合症的方法进行临床上研究,并对两组的研究进行分析和观察。结果观察组用单一的血清学指标筛查唐氏综合症的确诊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确诊人数,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0.05);对照组的血清学指标和超声联合治疗法的筛查呈阳性的比率是6.34%,而观察组只用血清学指标筛查唐氏综合症,呈阳性的比率是5.64%,两者具有明显的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根据本次研究表明将血清学指标和超声联合进行筛查唐氏综合症,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几率。

    作者:陈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社区中脑卒中患者的饮食管理策略

    社区中的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管理一直是慢性病管理中的重点,而针对脑卒中患者饮食调理方面的管理更是重中之重。本文以笔者管理社区公共卫生工作中总结的管理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报道,探索出一套适合社区中对脑卒中患者饮食方面管理的策略,以更好地指导社区脑卒中管理工作,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

    作者:张云建;商健;侯松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与研究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哮喘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这些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与雾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然后分别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模式、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以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背景下,其临床总满意率为97.9%,而对照组患儿在传统常规性护理干预模式背景下,其临床总满意率为81.6%,另外,观察组患儿的临床各项指标恢复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患儿更优秀,两组患儿之间有明显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活动中,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值得在相关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从而为广大患儿带来福音。

    作者:娄巧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乳腺癌患者应用系统护理措施后对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应用系统护理措施后对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1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肢体及语言功能训练、饮食指导、心理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SCL-90评分得分、干预后QLQ-C30量表症状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应用系统护理措施后,可使其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许雪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PCI)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行PCI的AMI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各治疗相关性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23.08%,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有效缩短AMI患者PCI治疗及住院时间,提高其对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

    作者:张晶;杨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重症医学科护理带教新模式探讨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进步,整个社会对医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重症医学。近些年逐渐兴起了重症医学科护理带教新模式,但这种新模式在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就这一主题展开探讨,研究重症医学科护理带教新模式的相关培养目标及培养途径。

    作者:张维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术中应用抽吸导管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12月符合急诊PCI条件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9例,将其随机分为血栓抽吸+PCI组(A组)及常规PCI组(B组),比较两组血管TIMI 3级开通率,慢血流及无复流发生率,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A组无复流发生率为4.8%,低于B组25.7%,<0.05,A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2%明显低于B组12.1%,<0.01,6个月随访期间,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0%。结论血栓抽吸导管应用组术中ST段回落>50%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并能明显降低患者无复流及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吴玉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护理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共124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患者共有59例,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进行临床护理;另一组为实验组,患者共有65例,该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方法基础之上再实施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两组在经过2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对其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2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可以得出:实验组中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干预方式在护理盆腔炎患者中,有其肯定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作者:谭雅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对产后出血进行总结,就产后出血如何预防、如何监测以及如何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2014年3月45例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针对这4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实际情况,实行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引起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为子宫收缩乏力,如存在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则容易导致产妇在产后出现大出血。结论由于产后出血容易造成产妇死亡,因此,如何预防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的检测以及在发生产后出血后的急救和护理措施都至关重要。

    作者:李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超声聚焦刀治疗肿瘤的护理

    目的总结高强度超声聚焦刀(HIFU)治疗肿瘤的护理要点。方法对HIFU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护理要点、体会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找到正确护理这类病员的要点,是保证疗效与护理质量的保障。结论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实体肿瘤,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蒋雪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喉气管Rosai-Dorfman病1例

    目的探讨喉气管Rosai-Dorfman病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例喉气管RDD临床资料、病理特点、治疗方法总结并复习文献。结果病变侵犯气管,手术切除后效果较好,镜下见粘膜糜烂、坏死。分化良好,浆细胞浸润及包浆丰富组织细胞有吞噬淋巴细胞现象。免疫组化分析显示,组织细胞S-100(+),CD68PGM1(-),浆细胞为Kappa(+),Lambda(++),淋巴滤泡为CD20(+),散在分布小淋巴样细胞为CD3着(+)。结论喉气管RDD临床上需与其他疾病相鉴别,明确病理组织学特点和组织细胞增生特征标志S-100和CD68在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目前治疗主要有局部手术切除、放疗、化疗。

    作者:周永彬;梁国庆;易庆川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窒息复苏的52例新生患儿,将其随机分两组,每组各26例。观察组给新生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联合优质护理的措施,对照组给新生患儿采取常规护理的措施。观察两组在护理前后的生命质量,对比两组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结果两组对比护理干预,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观察组评分平均是37.96±2.24高于对照组33.45±3.97。两组治疗和护理干预前后,各项生命质量指标、神经行为测定评分,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后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新生儿的生命质量,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健康。

    作者:谢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ASS)临床表现及治疗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以肌力下降、肌酶升高、肺部间质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ASS)患者,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复习,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中以抗JO-1抗体阳性为多见,抗JO-1抗体阳性患者可以间质性肺病、雷诺现象、多关节炎/多关节痛、肌炎、胸膜炎、心包炎、腱鞘炎作为首发症状起病,其中间质性肺病为常见,早期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病情可以得到缓解。结论对于原因不明的肺间质病变患者,应注意询问是否伴有关节肿痛、肌无力、雷诺现象、皮疹等结缔组织病的表现,细致体检,及早行包括肌酶谱、肌电图检查,完善抗核抗体、尤其是抗Jo-1抗体等检测,以及时诊断,早期治疗,改善该疾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赵臻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如何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办法的改进

    随着档案现代化管理技术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档案管理需要,在新形式下,医院档案管理中要有突破旧观念的决心,积极运用现代技术,创新档案管理工作,加快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速度,使得档案资源在信息服务网络化、信息管理标准化、数字化等方面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发展和运行,从而使档案信息更好地为医疗事业服务。

    作者:张兆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