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结核药联合降糖方案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刘娥元

关键词: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 2型糖尿病, 肺结核
摘要:目的探讨皮下注射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HREZ(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感染科2011年5月~2013年9月收治的93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根据降糖方案分为胰岛素组(46例)和口服降糖药组(47例),两组患者的抗结核方案均为HREZ,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w后的血糖相关指标及治疗后第2、4、6个月两组患者的结核转阴率、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胸片检查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化疗前,两组患者的FBG、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白细胞指标值差异均不显著(>0.05),化疗后口服降糖药组患者的FBG、C反应蛋白、白细胞值较化显著高于胰岛素组(<0.05)。胰岛素组的咳嗽(14.8±4.9)d、咯血(12.2±3.7)d、发热(8.4±2.5)d、盗汗(17.6±4.2)d缓解时间均显著的短于口服降糖药组(<0.05)。在化疗第2、4、6个月时胰岛素组患者的抗酸杆菌转阴率分别为78.26%、91.30%、95.65%均显著的高于口服降糖药组(<0.05)。化疗进行6个月后,胰岛素组患者的总吸收率97.82%显著的高于口服降糖药组(<0.05)。结论对于T2DM合并肺结核初治涂阳的患者,在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抗酸杆菌转阴率、肺部病灶吸收均具有积极作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1例氯胺酮引发的可疑过敏反应

    近些年来,陆续出现由于大剂量快速应用盐酸氯胺酮导致呼吸抑制以及喉痉挛等报道,同时还出现了由于肌肉注射氯胺酮导致的类过敏以及过敏反应等报道。本文对我院出现的1例由氯胺酮导致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进行了探讨分析,望对关于氯胺酮引发的过敏反应研究提供些许意见。

    作者:石卫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人文关怀在宫外孕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宫外孕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进行宫外孕手术的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人文关怀的护理方式,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护理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实验组的宫外孕患者其抑郁、焦虑情绪得到明显的改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宫外孕的患者进行人文关怀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的情绪,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治疗和身体的恢复,值得在宫外孕的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秋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新形势下药房药品使用和管理中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药房是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医院药房为患者提供药品及有效的用药指导。然而目前,在药品使用及管理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在新形势下,医院药房管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善药房规章制度及管理方法,进而推动医院的整体发展。

    作者:张颖;马哲;王姝;李松波;富晓楠;滕建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血液信息集中管理模式下临床输血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目的研究探讨在血液信息集中管理模式下对临床输血信息系统的设计以及实现。方法通过以血液在血液系统信息系统中(BIS)的血液成分编号作为血液的主标识,从而辅助编织为血型、有效期、献血流水号、传染病相关指标检测等,形成血液信息标识。结果临床中在HIS与BIS网络系统下,在HIS获取电子配血报告,从而实现对血液以及患者间的核查。结论如今形成的临床输血信息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血液预警的时效性以及准确性,实现血液横向调节的可操作性。

    作者:胡文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消胀合剂联合开塞露清洁灌肠治疗胸腰椎骨折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消胀合剂联合开塞露清洁灌肠治疗胸腰椎骨折便秘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我院自制成药消胀合剂加开塞露20ml作为灌肠液,为患者进行清洁灌肠,观察疗效。结果通过110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有效率达95.4%。结论采用消胀合剂联合开塞露清洁灌肠治疗胸腰椎骨折便秘有较好的效果,操作简便,能有效的缓解和消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便秘。

    作者:浦长静;陈阳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手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研究进展

    肾③旁囊肿(parapelvic cyst)是一类发病率较低,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可单侧或双侧,<占肾脏囊性疾病的1%~3%[1]。目前治疗肾③旁囊肿的手术方式有:囊肿穿刺抽液+硬化剂注入、开放手术、经输尿管镜囊肿内切开引流术、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及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本文针对手术治疗肾③旁囊肿的临床症状、诊断及手术治疗作一篇综述。

    作者:白育林;邓远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宫外孕患者的术后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宫外孕患者的术后护理对策。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从在我院接受宫外孕手术的女性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45例,实验组45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宫外孕术后护理方式,实验组的患者则采用心理护理、生理护理相结合的方式,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获得了理想的护理效果,满意度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接受过宫外孕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后的护理需要把心理护理、生理护理结合起来,对于这类特殊的患者不仅仅需要护理人员掌握丰富的护理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巧,更需要护理人员将心理学准确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当中,提高宫外孕患者的术后护理质量。

    作者:刘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隆安县贫血患儿中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隆安县贫血患儿中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以指导当地贫血治疗工作。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6例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及反向斑点杂交法对患儿基因突变类型进行检测,判断地中海贫血的类型及患儿铁负荷情况。结果52例检查结果正常;39例α地中海贫血,25例β地中海贫血,其中α地中海贫血主要为基因缺失,β地中海贫血主要为基因突变。α地中海贫血中铁缺乏13例,铁负荷过重10例;β地中海贫血中铁缺乏8例,铁负荷过重9例。两种地中海贫血铁缺乏及铁负荷过重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地中海贫血患儿体内铁负荷情况与疾病基因类型具有密切关系,因此,需根据患儿贫血类型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治疗,从而改善预后,促进患儿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李玉珂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情况分析与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6月于我院分娩的新生儿100例,其中剖宫产50例,阴道自然分娩50例。对两组新生儿出生30min内血糖进行监测。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剖宫产50例新生儿中有9例出现低血糖,占18%;经阴道分娩的50例新生儿中有1例出现低血糖,占2%。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新生儿出现低血糖概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应重视对新生儿血糖的监测,尤其是剖宫产的新生儿。而且,应注意孕妇血糖情况,对新生儿应及早喂养,做好保暖工作,从而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作者:程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与观察

    目的观察围术期护理在卵巢囊肿腹腔鏡手术中的干预效果。方法从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中选取40例,均行腹腔镜手术,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都明显减少(均<0.01);对比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0.05)。结论优质护理是确保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也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大量推广应用。

    作者:吴菊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导致分泌性中耳炎1例

    患者女,43岁,因左侧鼻塞、脓涕伴头痛6个月于2014年3月13日收入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入院常规专科检查:双侧外耳道通畅,鼓膜完整,标志清,鼓膜活动度好;左侧鼻腔中鼻道可见半透明息肉样新生物,周边可见脓性分泌物。入院诊断: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输血前四项化验未见异常,心电图、超声心动、胸片、腹部彩超未见异常。鼻内镜检查:鼻腔粘膜充血,鼻中隔居中,双下鼻甲稍大,右侧中鼻道未见明显新生物及分泌物,左侧中鼻道可见半透明息肉样新生物,周边可见脓性分泌物,鼻咽部粘膜光滑,吞咽时双侧咽鼓管咽口成倒三角形开放良好。鼻窦CT:左侧鼻腔低密度影,左侧额窦、上颌窦、筛窦可见低密度影填充。于3月16日行全麻下鼻内镜动力系统等离子左侧鼻腔息肉切除、左侧额窦、上颌窦、筛窦开放术,术后左侧鼻腔术区填塞纳吸棉一根,术后第3d第一次行鼻内镜下术腔清理,清理后鼻腔通气尚可,术腔粘膜轻度肿胀,予加用鼻喷激素,并予鼻腔冲洗治疗(使用欣鼻洗鼻器)。术后1w再次鼻内镜下鼻腔清理后出院,出院后嘱继续外用鼻喷激素、鼻腔冲洗治疗。

    作者:韩倩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食管鳞状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内镜表现与食管癌形成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表现及食管癌形成作用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5月~2011年5月胃镜检查确诊的41例食管鳞状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其病变转归和病理表现。将随访终止时患者依然是食管鳞状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或者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消失的患者归类于病变稳定组,将随访终止时病变转化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者食管癌的患者归类于病变进展组。随访时间均超过3年。结果随访结束时共有10例患者发展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食管癌,有31例患者仍然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或者瘤变消失。病变进展组患者的糜烂型和浅溃疡型的比例显著的高于病变稳定组(<0.05),病变稳定组患者表现为红斑型和隆起型的比例显著的高于病变进展组(<0.05);病变进展组在病变范围≥2.0cm和1.0~2.0cm范围内的比例显著的高于病变稳定组(<0.05),病变稳定组在病变范围≤1.0cm范围内的比例显著的高于病变进展组(<0.05)。结论食管鳞状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与食管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且与食管内镜病变分型和病变范围有关。

    作者:谭莫伟;张乐星;黄小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护理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护理方法。方法以2011年4月~2014年4月在我科行食管癌手术患者共6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发生颈部吻合口瘘,发病率为8.33%。接受术前准备护理及生命体征观察、手术刀口护理、营养护理、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术后护理措施后,颈部吻合口瘘患者的瘘口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7.42±1.55)d,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术前准备、密切观察、呼吸道护理、基础护理、给予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一系列护理可以预防吻合口瘘,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杜姣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银屑病血液系统的研究进展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目前没有彻底根治的治疗手段,临床上治疗主要以皮损恢复为目标,而该病累及周身多个系统,该文阐述了近年来银屑病血液系统研究的进展,包括银屑病对血液系统主要成分,如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以及由此产生血液高凝状态、血液流动学改变和对机体造成进一步损害。

    作者:谭忠兵;张学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关于异丙酚无痛人流护理探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异丙酚无痛人流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异丙酚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异丙酚用量、术中体动、术中出血量、苏醒时间、SBP(收缩压)、HR(心率)、SpO2(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宫缩痛、头晕腰痛等不良反应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异丙酚用量、术中体动、SBP、HR、SpO2等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异丙酚无痛人流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身心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雷梦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护理质量改进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6月我院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办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该护理模式可在临床过程中大力推广与实践。

    作者:蒋春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简析女性经期痛经的原因、预防及护理

    女性在经期经常会出现消极情绪,部分女性还会经受轻重不一的疼痛折磨。经痛的程度通常是不一的,轻者仅仅是下腹部有沉坠感,重者则会于下腹部感受到剧烈疼痛。据研究发现,痛经的原因分为生理原因的原发与病理原因的继发两种。

    作者:汤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药物治疗

    该文对近年来红皮病性银屑病治疗研究进展,包括治疗机理,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及其副作用的预防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

    作者:包建政;张学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对于新生儿窒息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于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并研究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7月5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新生儿各25例,实验组新生儿采用高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新生儿则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效果,确定两组新生儿的窒息程度。结果由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组新生儿的临床效果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治疗新生儿的窒息过程中,添加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治疗新生儿的窒息有着积极的作用,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了患儿的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瑾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新生儿转运中血气分析分析监测和处理对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生儿转运中的血气分析监测和处理对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2012年3月~2013年6月(转运途中未进行血气分析监测和处理,设为对照组)和2013年9月~2014年12月(在转运途中纳入血气分析监测和处理,设为观察组)患儿在转运中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人院后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血气分析恢复到正常的时间和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对照组36例转运患儿人院后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为30.5%,观察组30例转运新生儿转运时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为40%,入院后监测血气分析分析,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分别是30.5%和13.3%对照组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恢复到正常的时间为(2.5±1.2)d,而观察组血气分析恢复到正常的时间为(1.7±1.1)d,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转运中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很高,监测和处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及早维持患儿血气分析在正常范围内,为下一步救治提供良好条件。

    作者:韦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