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护理体会

邢燕

关键词: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社会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1]。目前主要的治疗为药物治疗,但在急性期,尤其是一些伴有自杀观念或行为的患者,药物往往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近年来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一种新方法,尤其对于拒食拒水、严重自杀观念或行为及木僵的患者效果较好。该治疗较药物治疗,有起效快、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特点[2],目前被广泛用于精神科临床治疗中,能快速控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减轻临床护理难度。我院已开展此项治疗多年。现将32例接受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从我院收治的盆腔炎住院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护理,实验组的盆腔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6个月内,实验组的盆腔炎患者出现腰痛复发、发热复发的例数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盆腔炎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盆腔炎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盆腔炎的复发率,提高盆腔炎症的治愈率。

    作者:谭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抗结核药联合降糖方案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HREZ(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感染科2011年5月~2013年9月收治的93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根据降糖方案分为胰岛素组(46例)和口服降糖药组(47例),两组患者的抗结核方案均为HREZ,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w后的血糖相关指标及治疗后第2、4、6个月两组患者的结核转阴率、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胸片检查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化疗前,两组患者的FBG、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白细胞指标值差异均不显著(>0.05),化疗后口服降糖药组患者的FBG、C反应蛋白、白细胞值较化显著高于胰岛素组(<0.05)。胰岛素组的咳嗽(14.8±4.9)d、咯血(12.2±3.7)d、发热(8.4±2.5)d、盗汗(17.6±4.2)d缓解时间均显著的短于口服降糖药组(<0.05)。在化疗第2、4、6个月时胰岛素组患者的抗酸杆菌转阴率分别为78.26%、91.30%、95.65%均显著的高于口服降糖药组(<0.05)。化疗进行6个月后,胰岛素组患者的总吸收率97.82%显著的高于口服降糖药组(<0.05)。结论对于T2DM合并肺结核初治涂阳的患者,在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抗酸杆菌转阴率、肺部病灶吸收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娥元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输卵管堵塞行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报道

    目的探讨输卵管堵塞行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输卵管堵塞患者中随机选择75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全方位护理。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两组的输卵管再通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怀孕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的输卵管再通率和怀孕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对行介入治疗的输卵管堵塞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瑷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护理质量改进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6月我院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办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该护理模式可在临床过程中大力推广与实践。

    作者:蒋春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就诊于眼科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多数急性白血病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贫血、出血、发热、感染及不同程度的肝、脾、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等等。急性白血病如发生早期髓外浸润时,相应的组织器官会受到损害,则症状变得复杂而不典型。临床医生不能只考虑患者局部疾病,早发现患者潜伏的全身疾病,避免不必要的误诊及漏诊。

    作者:顾雪梅;李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肺炎活动中的临床干预效果以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肺炎新生儿64例,将这些患儿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然后,对两组患儿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分别实施综合护理模式、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以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综合护理模式背景下,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满意率为96.9%,而对照组患儿在传统常规性护理背景下,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满意率为81.3%,并且观察组患儿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患儿而言得以明显改善,因此,两组患儿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根据本研究结果可以了解得知,观察组患儿在综合护理模式背景下,其临床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也获得可观的效果,因此,综合护理模式值得在相关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3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1月我院接诊的33例(64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20例(39椎)及椎体后凸成形术组13例(25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d、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骨水泥泄渗漏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且出院,并且经皮椎体成形术组的手术时间小于椎体后凸成形术组,其骨水泥渗漏率大于椎体后凸成形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除此之外,两组的手术出血量、骨水泥用量、视觉疼痛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并且与椎体后凸成形术相比,该方法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但是该方法发生骨水泥渗漏的几率较高。

    作者:余永波;张兆德;于克迎;李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关于异丙酚无痛人流护理探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异丙酚无痛人流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异丙酚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异丙酚用量、术中体动、术中出血量、苏醒时间、SBP(收缩压)、HR(心率)、SpO2(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宫缩痛、头晕腰痛等不良反应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异丙酚用量、术中体动、SBP、HR、SpO2等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异丙酚无痛人流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身心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雷梦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TBL教学法在妇产科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TBL教学法(以团队为基础教学法)在妇产科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临床医学系2013级68名学生参加妇产科理论课教学。随机分为TBL组和传统组,每组各34人。 TBL组采取TBL教学法进行妇产科理论教学,传统组则采取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课程教学。课程结束之后,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教学结束后理论测试平均成绩TBL组为(83.25±1.20)明显高于传统组(78.92±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在提高学习兴趣、文献查阅、顺应性、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困难解决、同学协作等方面,TBL组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 TBL教学法在妇产科理论课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同学之间团队学习能力,有助于对理论课程的掌握,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

    作者:马俊旗;赵骏达;李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绩效考核在妇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妇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护理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实施绩效考核对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均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绩效考核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工作绩效,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任亮;伍倚欣;郭桂英;段振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目的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产后母婴分离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24 h内开始泌乳明显高于对照组(86.54%vs 5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24 h、48 h、72 h泌乳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2±10.8 vs 14.5±9.2,50.1±18.7 vs 37.5±16.5,89.6±31.2 vs 70.2±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4.62%vs 5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宁红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简析女性经期痛经的原因、预防及护理

    女性在经期经常会出现消极情绪,部分女性还会经受轻重不一的疼痛折磨。经痛的程度通常是不一的,轻者仅仅是下腹部有沉坠感,重者则会于下腹部感受到剧烈疼痛。据研究发现,痛经的原因分为生理原因的原发与病理原因的继发两种。

    作者:汤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Aβ1-42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及葛根素干预对大鼠脑内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针对葛根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内神经元凋亡的影响研究。方法以β-淀粉样肽(Aβ1-42)右侧杏仁核注入AD大鼠模型,葛根素80mg/(kg·d)腹腔内注射1w后,利用Y-型迷宫对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同时观察葛根素对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神经元Bcl-2、Bax表达影响。结果葛根素改善了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且效果显著,提高其海马神经元Bcl-2的表达,减少Bax的表达。结论葛根素可减轻Aβ1-42引发的细胞凋亡。

    作者:李冬;宫宇;李思;沈德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直肠癌根治术前术后护理中应用人性化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直肠癌根治术前术后护理中应用人性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72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行常规护理者设对照组,行人性化健康教育者设研究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各类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且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人性化健康教育可显著提升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并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有效提升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应用价值。

    作者:姜丽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ASS)临床表现及治疗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以肌力下降、肌酶升高、肺部间质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ASS)患者,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复习,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中以抗JO-1抗体阳性为多见,抗JO-1抗体阳性患者可以间质性肺病、雷诺现象、多关节炎/多关节痛、肌炎、胸膜炎、心包炎、腱鞘炎作为首发症状起病,其中间质性肺病为常见,早期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病情可以得到缓解。结论对于原因不明的肺间质病变患者,应注意询问是否伴有关节肿痛、肌无力、雷诺现象、皮疹等结缔组织病的表现,细致体检,及早行包括肌酶谱、肌电图检查,完善抗核抗体、尤其是抗Jo-1抗体等检测,以及时诊断,早期治疗,改善该疾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赵臻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宫腔镜等离子电切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等离子电切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本院4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行宫腔镜下等离子电切术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护理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护士做好宫腔镜下等离子电切术各项护理工作,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肖玉玲;陈家源;钟彩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临床护理进展

    综述了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临床护理进展,主要包括气道湿化的意义、湿化方法、湿化液的选择、湿化效果的评价等。选择适合患者病情的湿化方法和湿化液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创造条件。

    作者:王凤廷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8月,位于我院实施产后出血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50例。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这两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产后出血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对照组给产后出血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措施。两组产后出血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产后出血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不同,且观察组的总满意程度是92.00%,对照组的总满意程度是60.00%,由此可见,观察组总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故此,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中,能够增强产妇的健康意识,降低产妇死亡率。

    作者:胡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药甘遂辅助治疗对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肠功能复苏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甘遂辅助治疗对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60例严重腹腔感染的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甘遂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浆内毒素、APACHEⅡ评分、膀胱压力和DAO以及胃肠功能评分等指标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病死率较对照组的10%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中药甘遂辅助治疗可早期保护肠屏障功能,能明显减轻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缩短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降低MODS发生率。

    作者:欧阳潭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社区中脑卒中患者的饮食管理策略

    社区中的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管理一直是慢性病管理中的重点,而针对脑卒中患者饮食调理方面的管理更是重中之重。本文以笔者管理社区公共卫生工作中总结的管理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报道,探索出一套适合社区中对脑卒中患者饮食方面管理的策略,以更好地指导社区脑卒中管理工作,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

    作者:张云建;商健;侯松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