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绩效考核在妇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任亮;伍倚欣;郭桂英;段振燕

关键词:绩效考核, 妇科护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妇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护理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实施绩效考核对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均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绩效考核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工作绩效,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患者应用系统护理措施后对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应用系统护理措施后对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1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肢体及语言功能训练、饮食指导、心理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SCL-90评分得分、干预后QLQ-C30量表症状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应用系统护理措施后,可使其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许雪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研究

    ACL(前交叉韧带)是人体膝关节的核心部位,随着我国经济和体育事业的发展,ACL发生损伤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本文对ACL损伤的治疗进展做一个简单的综述,以期能为ACL损伤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意见。

    作者:杨叶锋;劳贵昌;林树体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桥本氏脑病的个案报道及临床诊疗分析

    个案报道患者女性,42岁,因反应迟钝、精神恍惚1月于2012年09月19日入院,甲状腺功能全套提示甲减,抗甲状腺抗体增高,排除其他,考虑诊断桥本氏脑病,予激素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

    作者:胡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诊断胰腺损伤及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20例于近1年我院接收的胰腺损伤患者,对所研究患者采用不同的检查方式进行术前检查,并对其进行胰腺损伤程度分级,给予对应的手术处理方式,观察检查及手术结果。结果血清定粉酶测定的阳性率为42.8%,穿刺液定粉酶阳性率为66.7%,超声检查的阳性率为27.8%,CT检查阳性率为88.9%,20例患者中,治愈19例,1例死亡,发生2例胰瘘,1例腹腔内感染。结论临床上对胰腺损伤的诊断应结合超声、定粉酶、CT等检查方式,术中根据胰腺损伤程度分级选择适当的术式,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尹碧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PTCD治疗肝癌并发阻塞性黄疸患者的护理

    目的分析对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肝癌并发阻塞性黄疸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6例肝癌并发阻塞性黄疸患者,均接受PTCD治疗,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黄疸消退时间、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黄疸消退时间、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字2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PTCD治疗肝癌并发阻塞性黄疸围手术期加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症状消退,增进护患关系,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作者:陈业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妇产科急腹症临床特征以减少误诊,提高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共241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本院妇产科急腹症可分为异位妊娠、黄体破裂、盆腔炎性疾病、输卵管炎、卵巢囊肿5类:误诊共20例;手术治疗168(69.7%)例、保守治疗73(30.3%)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妇产科急腹症的病因复杂、类别多、病情变化快,应提高对该病鉴别能力和诊断的准确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黄玉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治新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内膜细胞种植在不正常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种女性常见妇科疾病。内膜细胞本该生长在子宫腔内,但由于子宫腔通过输卵管与盆腔相通,因此使得内膜细胞可经由输卵管进入盆腔异位生长[1]。目前对此病发病的机理有多种说法,其中被普遍认可的是子宫内膜种植学说[2]。此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还与机体的免疫功能、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

    作者:高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喉气管Rosai-Dorfman病1例

    目的探讨喉气管Rosai-Dorfman病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例喉气管RDD临床资料、病理特点、治疗方法总结并复习文献。结果病变侵犯气管,手术切除后效果较好,镜下见粘膜糜烂、坏死。分化良好,浆细胞浸润及包浆丰富组织细胞有吞噬淋巴细胞现象。免疫组化分析显示,组织细胞S-100(+),CD68PGM1(-),浆细胞为Kappa(+),Lambda(++),淋巴滤泡为CD20(+),散在分布小淋巴样细胞为CD3着(+)。结论喉气管RDD临床上需与其他疾病相鉴别,明确病理组织学特点和组织细胞增生特征标志S-100和CD68在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目前治疗主要有局部手术切除、放疗、化疗。

    作者:周永彬;梁国庆;易庆川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妇科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研究妇科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妇科卵巢囊肿患者10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3例患者,观察组妇科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实行全面护理,对照组妇科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53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09%,对照组53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3.40%,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妇科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全面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病情可以得到控制,能减轻和缓解患者在治疗时的痛苦,有效的提高患者康复速度,减少患者在治疗时期的费用。

    作者:彭虹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护理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共124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患者共有59例,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进行临床护理;另一组为实验组,患者共有65例,该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方法基础之上再实施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两组在经过2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对其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2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可以得出:实验组中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干预方式在护理盆腔炎患者中,有其肯定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作者:谭雅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4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治疗慢性盆腔炎时中药保留灌肠法的护理及其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的女性患者64例,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32例患者,A组采用西医药物进行治疗,连续治疗10d,且不给予护理干预;B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1次/d,连续治疗10d,且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多种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在经过10d的治疗后,A组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0%,完全缓解率为56.25%;B组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完全缓解率为68.75%。 A组在治疗过程中有3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B组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将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异显著,<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并结合护理干预在临床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总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均比西医药物高,虽有不良反应,但未造成严重影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唐许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重症医学科护理带教新模式探讨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进步,整个社会对医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重症医学。近些年逐渐兴起了重症医学科护理带教新模式,但这种新模式在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就这一主题展开探讨,研究重症医学科护理带教新模式的相关培养目标及培养途径。

    作者:张维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28例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舒适护理的应用分析

    本文总结了28例非手术治疗胰腺炎患者的舒适护理。旨在探讨胰腺炎患者的舒适护理方法。针对患者环境、家庭、疾病、治疗等多方面因素带来的不舒适提供全方位的舒适护理。28例患者住院期间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高,医患和谐,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5%以上。认为舒适护理是整体护理内涵的延伸,是护理工作追求完美的结果。能充分体现护理工作的价值,提升整体护理的内涵质量,将是现代护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值得全面推广。

    作者:张明香;顾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护士综合素质对于急诊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护理中护士具有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方法所有急诊科护士统一培训,定期考核,比较培训前后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与考核成果。结果经过统一的培训后,所有急诊科护士的护理质量有一定的提升,考核结果也较以往有一定提高。结论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对急诊科护理有积极的影响以及重要的意义,加大对护士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

    作者:戴晶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利用无线移动技术落实患者安全

    患者安全,总的来说就是患者在医院中接受治疗期间所涉及的所有安全问题,它是一个严肃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已成为医院管理研究领域中的新热点。由于技术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我院长期以来采取各种手段并没能有效地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医疗差错不仅对医疗机构的声望造成恶劣影响,还给患者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我自2012年开始研发,2014年6级电子病历系统正式上线,引进ipad、pda等无线移动技术,经过临床应用中的不断摸索、改进,充分发挥技术潜能,从而更好的落实患者安全。

    作者:戴文;张玉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血液信息集中管理模式下临床输血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目的研究探讨在血液信息集中管理模式下对临床输血信息系统的设计以及实现。方法通过以血液在血液系统信息系统中(BIS)的血液成分编号作为血液的主标识,从而辅助编织为血型、有效期、献血流水号、传染病相关指标检测等,形成血液信息标识。结果临床中在HIS与BIS网络系统下,在HIS获取电子配血报告,从而实现对血液以及患者间的核查。结论如今形成的临床输血信息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血液预警的时效性以及准确性,实现血液横向调节的可操作性。

    作者:胡文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与研究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哮喘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这些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与雾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然后分别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模式、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以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背景下,其临床总满意率为97.9%,而对照组患儿在传统常规性护理干预模式背景下,其临床总满意率为81.6%,另外,观察组患儿的临床各项指标恢复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患儿更优秀,两组患儿之间有明显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活动中,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值得在相关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从而为广大患儿带来福音。

    作者:娄巧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输卵管堵塞行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报道

    目的探讨输卵管堵塞行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输卵管堵塞患者中随机选择75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全方位护理。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两组的输卵管再通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怀孕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的输卵管再通率和怀孕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对行介入治疗的输卵管堵塞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瑷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情况分析与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6月于我院分娩的新生儿100例,其中剖宫产50例,阴道自然分娩50例。对两组新生儿出生30min内血糖进行监测。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剖宫产50例新生儿中有9例出现低血糖,占18%;经阴道分娩的50例新生儿中有1例出现低血糖,占2%。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新生儿出现低血糖概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应重视对新生儿血糖的监测,尤其是剖宫产的新生儿。而且,应注意孕妇血糖情况,对新生儿应及早喂养,做好保暖工作,从而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作者:程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循证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妊娠糖尿病孕产妇以及胎儿的影响,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30例患者则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含量以及餐后2h的血糖含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概率也远小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保持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蒋志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