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蒋志辉

关键词:循证护理, 妊娠糖尿病患者, 血糖
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妊娠糖尿病孕产妇以及胎儿的影响,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30例患者则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含量以及餐后2h的血糖含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概率也远小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保持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rpoE基因缺陷对变链菌耐酸能力的影响

    rpoE作为σ因子,由rpoE基因编码,是普遍存在于低G+C含量革兰氏阳性细菌中的一类调节基因,对细菌响应各种环境胁迫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该研究分别将变链菌(Streptococcus mutans)的rpoE基因缺陷株△rpoE与野生株在一组pH值梯度的酸性环境下培养,以比较其在不同酸性环境下的生长能力,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酸性培养条件下,△rpoE的生长能力显著弱于野生株。该研究初步探索了rpoE基因在变链菌耐酸性能力中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探索rpoE基因在变链菌致龋机制中的生物学功能。

    作者:张文娟;孔媛媛;魏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简析循证护理在急诊痛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急诊痛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300例急诊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0例,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的急诊痛经患者经过循证护理之后,显效患者有100例,有效患者有48例,无效的有2例,总有效率为98.7%;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的护理之后,显效患者有90例,有效患者有42例,无效的有18例,总有效率为88.0%,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诊痛经者中有明显的效果,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和推广。

    作者:刘颖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血液信息集中管理模式下临床输血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目的研究探讨在血液信息集中管理模式下对临床输血信息系统的设计以及实现。方法通过以血液在血液系统信息系统中(BIS)的血液成分编号作为血液的主标识,从而辅助编织为血型、有效期、献血流水号、传染病相关指标检测等,形成血液信息标识。结果临床中在HIS与BIS网络系统下,在HIS获取电子配血报告,从而实现对血液以及患者间的核查。结论如今形成的临床输血信息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血液预警的时效性以及准确性,实现血液横向调节的可操作性。

    作者:胡文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对母婴分离产妇产后抑郁症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母婴分离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母婴分离产后抑郁症患者88例,将其随机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母婴分离产后抑郁症患者44例。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护理后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为84.09%,两组母婴分离产妇产后抑郁症患者护理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通过对母婴分离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产后的抑郁症情况。

    作者:严卫青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调查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调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3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护理外,还要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时间为1年,通过相关的实验数据分析,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干预期间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糖尿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系统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生化检查指标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增强治疗的依从性,同时还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各项生化检查指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张敏;李冬东;张钦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乳腺癌患者应用系统护理措施后对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应用系统护理措施后对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1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肢体及语言功能训练、饮食指导、心理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SCL-90评分得分、干预后QLQ-C30量表症状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应用系统护理措施后,可使其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许雪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简析阴道炎合并外阴灼伤的护理

    目的探讨对阴道炎合并外阴灼伤患者的护理方式,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阴道炎合并外阴灼伤患者共31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患者共有17例,该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来进行临床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共有14例,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来进行临床护理。两组在经过1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对其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1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中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在护理阴道炎合并外阴灼伤患者中有肯定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护理中推广。

    作者:陈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MS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MSCT征象,提高急性阑尾炎CT诊断的精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60例患者,在术前行MSCT检查,对阑尾大小、形态、阑尾管壁厚度、管腔密度、周围脂肪间隙等进行观察分析,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60例患者中,MSCT诊断56例,形态增大37例,管壁增厚52例,与术后诊断全部吻合;阑尾管腔密度MSCT诊断41例,术后诊断26例;周围脂肪间隙毛糙诊断48例,术后诊断47例;阑尾管腔扩大MSCT诊断39例,术后诊断31例;根据阑尾管腔密度周围脂肪间隙毛糙MSCT根据阑尾管壁强化34例,穿孔16例,与术后诊断完全吻合;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CT无异常表现。结论多征象观察及联合运用诊断急性阑尾炎,阳性征象越多,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精准性越高。

    作者:邱建明;曾宪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导致分泌性中耳炎1例

    患者女,43岁,因左侧鼻塞、脓涕伴头痛6个月于2014年3月13日收入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入院常规专科检查:双侧外耳道通畅,鼓膜完整,标志清,鼓膜活动度好;左侧鼻腔中鼻道可见半透明息肉样新生物,周边可见脓性分泌物。入院诊断: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输血前四项化验未见异常,心电图、超声心动、胸片、腹部彩超未见异常。鼻内镜检查:鼻腔粘膜充血,鼻中隔居中,双下鼻甲稍大,右侧中鼻道未见明显新生物及分泌物,左侧中鼻道可见半透明息肉样新生物,周边可见脓性分泌物,鼻咽部粘膜光滑,吞咽时双侧咽鼓管咽口成倒三角形开放良好。鼻窦CT:左侧鼻腔低密度影,左侧额窦、上颌窦、筛窦可见低密度影填充。于3月16日行全麻下鼻内镜动力系统等离子左侧鼻腔息肉切除、左侧额窦、上颌窦、筛窦开放术,术后左侧鼻腔术区填塞纳吸棉一根,术后第3d第一次行鼻内镜下术腔清理,清理后鼻腔通气尚可,术腔粘膜轻度肿胀,予加用鼻喷激素,并予鼻腔冲洗治疗(使用欣鼻洗鼻器)。术后1w再次鼻内镜下鼻腔清理后出院,出院后嘱继续外用鼻喷激素、鼻腔冲洗治疗。

    作者:韩倩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4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治疗慢性盆腔炎时中药保留灌肠法的护理及其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的女性患者64例,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32例患者,A组采用西医药物进行治疗,连续治疗10d,且不给予护理干预;B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1次/d,连续治疗10d,且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多种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在经过10d的治疗后,A组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0%,完全缓解率为56.25%;B组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完全缓解率为68.75%。 A组在治疗过程中有3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B组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将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异显著,<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并结合护理干预在临床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总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均比西医药物高,虽有不良反应,但未造成严重影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唐许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浅谈疯牛病患者的护理

    疯牛病(Creutzfeldt-Jakob,简称CJD),是常见的人类阮蛋白病,朊蛋白病是具有传染性的朊蛋白所致的散发性CNS变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又缺乏核酸的致病因子引起。分人类朊蛋白病和动物朊蛋白病。人类软蛋白病分:CJD、Kuru病、GSS综合征、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动物朊蛋白病分:羊瘙痒病、传染性水貂脑病、麋鹿&骡鹿慢性消耗病、牛海绵状脑病。主要累及皮质,基底节和脊髓,故又称为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临床上以进行性痴呆,肌阵挛,椎体束或锥体外系损伤症状为主要变现。本病呈全球性分布,发病率为1/100万。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60岁,是由朊蛋白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性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病变的疾病[1]。我科2014年11月27日门诊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JD可能)收入院1例患者。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范睿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诊断胰腺损伤及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20例于近1年我院接收的胰腺损伤患者,对所研究患者采用不同的检查方式进行术前检查,并对其进行胰腺损伤程度分级,给予对应的手术处理方式,观察检查及手术结果。结果血清定粉酶测定的阳性率为42.8%,穿刺液定粉酶阳性率为66.7%,超声检查的阳性率为27.8%,CT检查阳性率为88.9%,20例患者中,治愈19例,1例死亡,发生2例胰瘘,1例腹腔内感染。结论临床上对胰腺损伤的诊断应结合超声、定粉酶、CT等检查方式,术中根据胰腺损伤程度分级选择适当的术式,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尹碧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重症医学科护理带教新模式探讨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进步,整个社会对医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重症医学。近些年逐渐兴起了重症医学科护理带教新模式,但这种新模式在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就这一主题展开探讨,研究重症医学科护理带教新模式的相关培养目标及培养途径。

    作者:张维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护理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4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共57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患者共有20例,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进行临床护理;另一组为实验组,患者共有37例,该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法的基础之上再实行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两组在经过1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将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1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可以得出:实验组中的患者血糖量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小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1例抗NMDA-R脑炎患者的护理

    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与NMDA受体相关性边缘叶脑炎[1]。常常发生在伴有畸胎瘤的年轻女性患者中,表现为显著的精神症状、惊厥发作、记忆障碍、意识水平下降,伴发热,常出现低通气,血及脑脊液中可以检测到抗NMDA受体抗体。我科于2014年3月收治了1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虞庆姝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与观察

    目的观察围术期护理在卵巢囊肿腹腔鏡手术中的干预效果。方法从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中选取40例,均行腹腔镜手术,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都明显减少(均<0.01);对比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0.05)。结论优质护理是确保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也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大量推广应用。

    作者:吴菊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基于电子病历的住院医生工作站系统的应用

    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作为一家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是医保、工伤保险定点机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市智力、精神残疾评定仲裁定点单位,其服务功能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的医疗、社会、精神心理等多种需求,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过程势在必行。本文主要结合本院基于电子病历的住院医生工作站分系统的实施过程,总结该系统的优缺点及应用体会进行了探讨。

    作者:丁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胎盘植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40例胎盘植入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分娩的40例正常产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年龄在35岁以上、多次分娩史、多次人流史、剖宫产史、合并前置胎盘、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5)。两组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子宫切除、早产儿发生率、产褥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多种高危因素可导致胎盘植入的发生,产前应对高危孕妇进行识别与筛查,提高产前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分娩时结合具体病情应用适宜的疗方法,从而减少胎盘植入产妇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辅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Aβ1-42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及葛根素干预对大鼠脑内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针对葛根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内神经元凋亡的影响研究。方法以β-淀粉样肽(Aβ1-42)右侧杏仁核注入AD大鼠模型,葛根素80mg/(kg·d)腹腔内注射1w后,利用Y-型迷宫对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同时观察葛根素对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神经元Bcl-2、Bax表达影响。结果葛根素改善了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且效果显著,提高其海马神经元Bcl-2的表达,减少Bax的表达。结论葛根素可减轻Aβ1-42引发的细胞凋亡。

    作者:李冬;宫宇;李思;沈德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癌症放化疗致口腔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接受放化疗后,口腔并发症的症状、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58例癌症放化疗并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口腔粘膜炎228例、口腔干燥症145例、口腔出血48例。根据不同并发症,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58例病例、242例口腔并发症均在l~7d内愈合。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化疗后口腔并发症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愈合。

    作者:叶枫;江英秀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