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析卵裂期胚胎解冻移植结局相关影响原因

王琦;陈蔚清;张程

关键词:卵裂期胚胎, 胚胎冷冻方法, 妊娠结局,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探析人卵裂期胚胎解冻移植结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是2012年2月1日~2014年2月1日在我院接受冻融胚胎移植的患者,解冻周期205个。结果玻璃化冷冻组的可移植胚胎率、胚胎复苏卵裂球存活率、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程序化冷冻组,两组有显著差别(<0.05)。人工周期和自然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平均子宫内膜厚度没有显著差别(跃0.05)。结论适合的胚胎冷冻方法是影响卵裂期胚胎解冻移植结局的主要因素。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的临床疗效(53例)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高渗盐水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2014年收治的53例临床诊断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高渗盐水治疗组27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静点阿奇霉素、盐酸氨溴索等药物治疗,辅以机械拍背排痰等物理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5%高渗盐水进行雾化吸入。评估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第3 d和第10 d复查胸部x线片的变化,比较雾化吸入组治疗前后肺复张情况。结果治疗3 d后,高渗盐水治疗组临床有效率40.74%,对照组临床有效率23.08%,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10 d后,高渗盐水治疗组临床有效率74.07%,对照组临床有效率30.76%,高渗盐水治疗组促进肺复张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雾化吸入5%高渗盐水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有显著临床疗效,且费用低廉、操作相对简单,易于为患儿家属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铁山;彭伟;苏成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4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精心的心理护理、指导适当的运动、控制饮食、药物治疗,控制及预防抽搐,针对先兆子痫及子痫进行护理,合理掌握终止妊娠的时间,并做好分娩前后的护理。结果33例患者行剖宫产终止妊娠,9例经阴道自然分娩,新生儿健康,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及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廖咏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系统、全程的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明确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的意义,从而指导护理人员对癌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将我科收治的9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全面准确的心理评估,系统分析,制定相应的全程心理干预措施并予以实施;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和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出院时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在实施系统全程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SF-36)和(SCL-90)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0.01)。结论实施系统、全程的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谷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持续改进心理护理质量提升ICU患者满意度

    医疗服务质量被认为包括技术性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两方面的内容,即治疗疾病本身及治疗疾病所并发的心理和社会问题。两者既紧密相关又截然不同,前者是利用科学技术针对的是健康问题,后者则是医患之间心理和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且后者的重要性和对前者的影响力在日益提升,因此,心理护理在医疗工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对于技术性方面的评价问题,医学专业人员的判断是理想的选择,而人际关系过程的评价则应当由患者主导,患者是其自身利益的佳评判者。我院ICU大力提高护理单元的心理护理质量,开展心理护理的持续改进工作,本研究主要面向昆明地区的ICU患者家属,以满意度调查的形式,收集患方关注内容,搭建沟通平台,获得资料,观察心理护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作者:丛日平;范艳黔;李敏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血清HE4和CA125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HE4和CA125在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为今后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1例卵巢癌患者和38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40例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血清HE4和CA125在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卵巢癌患者的血清CA125、HE4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病变患者和对照组,<0.05;卵巢癌I~I 期患者的血清CA125、HE4水平明显低于I I~IV期患者,<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HE4和CA125在卵巢癌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是卵巢癌肿瘤的标志物,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邓小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一站式流动护士站对降低护士针刺伤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一站式流动护士站对降低护士针刺伤的临床效果,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100例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护士在一站式流动护士站内进行工作,对照组护士在普通流动护士站内进行工作。之后对比两组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士,实验组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为30.00%(<0.05)。结论一站式流动护士站对降低护士针刺伤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有效减少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和保证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值得在临床过程中大力实践和推广。

    作者:王美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产科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40例产妇其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产妇泌乳情况、乳胀发生的情况以及新生儿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比较差异显著由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产科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的乳房疼痛、提高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巧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浅析MOOC对国内医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大规模网络课程,是近2年来出现的新兴教育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MOOC具有免费,无学分、大规模、网络化、公开化的特点。尽管当下MOOC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但是MOOC已然成为21世纪不可改变的教育发展方向。文章从MOOC课程的优势和不足两方面进行分析,阐述MOOC对国内医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以及未来MOOC发展的走向。

    作者:李钟鸣;吴维涛;应颖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TNF-a、IL-18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TNF-a、IL-18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硬化患者及健康患者血清标本,所有受试者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5ml,集中测定TNF-a、IL-18的含量。结果肝癌患者血清TNF-a,IL-18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别(<0.05),肝硬化患者血清TNF-a,IL-18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者均无显著差别。结论 TNF-a、IL-18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指标。

    作者:李士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廉洁教育在《护理管理学》课堂中的实践探索

    医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护理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树立廉洁自律的意识,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医务人员队伍的整体形象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融入廉洁教育的探索,对教学方法和经验做以交流。

    作者:徐娜;李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神经内科分层次管理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分层次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实际应用。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以来实行分层次管理(即建立护士层次管理模式,明确各班工作职责)后的32名护理人员设为观察组,将未行分层次管理前的上述32名护理人员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分层次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成就感较强率为62.5%、93.8%,积极率为56.3%、90.6%;对照组护理满意情况不及观察组(<0.05)。结论实施分层次管理模式后,提高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基础护理落实到位,加强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及薄弱时段的无缝隙管理,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邹越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基于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接轨环境下的内科护理学教改模式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医院内科护理人员的培养力度,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模式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这种考试方式不仅能够提高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还是检验内科护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学习理念的主要途径,由此可见,如何针对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改革的政策,改善内科护理学教改方式,增加专业学生的通过率,已经成为现阶段专业研究学者需要面对解决的难题,本文将以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接轨环境为研究基础,并对在此发展背景下的内科护理学教改模式内容进行简要的探析。

    作者:程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慢性心力衰竭控制症状发作的自我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控制症状发作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6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护理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自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发作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自我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1%和50.0%,组间差异显著<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慢性心力衰竭自我护理后,患者心衰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且治疗效果有效提升。

    作者:徐红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重症患儿的药学监护分析

    目的:探索临床药师对重症患儿的药学监护方案,并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工作提供经验及分析总结。方法通过临床查房和自身学习,掌握儿童重症疾病的治疗与相关的药物特点,提供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与临床医师共同为患儿治疗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适宜的药物及其剂量,给药时间,监测与防治药物的不良反应,并积极分析药物失败的原因。结果和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在重症监护室实施药学监护,直接参与重症患儿的整个治疗过程,促进合理用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张俊琦;李智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舒适护理在52例妊高症产妇围产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妊高症产妇围产期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妊高症产妇52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同症患者52例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统计分析两组妊高症产妇护理后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为,对照组为,两组差异显著(<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明显降低妊高症产妇剖宫产率,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其临床价值大。

    作者:苏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对出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对出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干部保健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出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0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结果干预组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和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约0.01)。结论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提高了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变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行为和方式,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并有效通过生活、饮食等方面干预血压升高,对延缓患者病情进展,预防并发症,减少血压升高入院的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腹腔镜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164例小儿复杂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阑尾炎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大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0%,对照组发生率为17.07%,对照组高于观察组(<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陈乜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腹膜后肿瘤是指一类较少见的来源于腹膜后间隙内软组织、神经等非腹膜后脏器、血管的肿瘤,早期症状不典型,往往发现时已经伴有腹腔重要血管、脏器的包绕侵犯,从而导致手术切除率低,容易复发,一旦发现后,完全手术切除是其疗效的关键。

    作者:万治力;李德卫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治疗Barrett食管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治疗Bar et 食管(BE)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5例确诊为BE患者行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术后服用雷贝拉唑肠溶片、枸橼酸铋钾和吗丁啉,并予积极、有效护理。结果25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食管黏膜内镜下表现和组织学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无穿孔及感染等并发症,其中出现1例急性出血,予以氩离子凝固术成功止血。结论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BE的方法,良好的医护配合和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董红;吴文朝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老年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2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对椎管内麻醉加以采用,对照组老年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中采取硬外麻进行麻醉,观察组老年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老年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局麻药用量、阻滞平面、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以及阻滞完善时间,并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以及镇痛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阻滞完善时间和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进行比较,<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效果,<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老年患者术后出现2例(4%)暂时性的神经综合征,1例(2%)马尾综合征,1例(2%)恶心呕吐症状,观察组患者无任何并发症发生,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不仅仅有着较快的麻醉起效和较高的成功率,同时其疗效确切,是理想中的一种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