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廉洁教育在《护理管理学》课堂中的实践探索

徐娜;李菲

关键词:护理管理学, 廉洁教育, 医学生
摘要:医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护理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树立廉洁自律的意识,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医务人员队伍的整体形象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融入廉洁教育的探索,对教学方法和经验做以交流。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CCRT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认知功能障碍不仅是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核心症状、持续症状,而且是评估临床疗效、衡量康复程度、预测疾病预后的重要参数[1-4]。由于抗精神病药物对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有限,有学者根据神经可塑性的原理,设计一系列强化训练,提高患者解决问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即认知矫正治疗(Cognitive Remediation Therapy,CRT)[5];关于认知矫正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作用国内外进行了研究,现就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戢秋明;李明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脑室出血后行侧脑室引流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分析并研究脑室出血后行侧脑室引流患者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3年4月所医治脑室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侧脑室引流,按其临床护理方法分成两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结果。结果临床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0.0%vs70.0%),两组间差异明显,<0.05,具备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96.7%vs83.3%),两组间差异明显,<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脑室出血行侧脑室引流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伴胃溃疡药物治疗对比分析

    目的:通过两组不同药物治疗,对比幽门螺杆菌感染伴胃溃疡的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伴胃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5~59岁,平均46.5岁;观察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29~56岁,平均45.5岁。两个组别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后,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跃0.05)。结果在选取的10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伴胃溃疡的患者中,50例对照组的溃疡愈合率为84%(42/50),总有效率为92%(46/50),HP根除率为76%(38/50),不良反应为3例;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率为92%(46/50),总有效率为96%(48/50),HP根除率为88%(44/50),不良反应为1例,两组均无溃疡复发和治疗无效的情况发生。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了,与甲氰咪胍相比,奥美拉唑对胃溃疡疼痛消失时间、溃疡愈合率和有效率都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伴胃溃疡。

    作者:曾云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

    为评价我学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建立标准化试卷的基础上,对该课程期末考试试卷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分为72.7分,试卷整体难度适中,区分度良好,信度良好。容易题比重过大,应该增加中等难度题及较难题所占比例。

    作者:王宏娟;徐世明;王凡;古同男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瑞芬太尼在剖宫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3月3个月内进行剖宫产的7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产妇采用3%盐酸普鲁卡因进行单纯硬膜外麻醉,设为对照组。另外35例产妇在实施硬膜外麻醉后,另外于切皮前1 min给予静脉推注瑞芬太尼进行辅助麻醉,设为观察组。手术全程对两组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分别比较两组产妇在麻醉前,切皮时,胎儿娩出时,和手术完成后10 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比较手术中两组患者对内脏牵拉反应的程度。对两组胎儿在娩出时,娩出后5 min,娩出后10min进行Apgar评分。结果对照组产妇在切皮时和胎儿娩出时的心率要明显高于观察组,手术中出现内脏牵拉反应严重的例数也要明显高于观察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胎儿的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能够应用于剖宫产的辅助麻醉,且不会对胎儿造成伤害。

    作者:谭值琼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在神经内科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所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107例,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4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实验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并以护理满意度作为两组考核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工作满意度要显著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针对神经内科患者在日常的护理当中加入优质护理进行干预,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妹;林秀孟;黄姱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人性化服务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小儿肺炎护理采用人性化服务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患儿80例,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抗生素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有可比性。结论对肺炎患儿实施人性化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其住院时间,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周志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雷公藤多甙片在异位性皮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异位性皮炎应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异位性皮炎患者71例,观察组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对照组口服开瑞坦片治疗,对比两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与随访结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症状积分(3.29±2.57)显著少于对照组(5.41±3.39),治疗4w总有效率(94.74%)与随访3个月总有效率(89.47%)高于对照组(81.82%)、(69.70%),实验室指标改善显著,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异位性皮炎应用雷公藤多甙片口服治疗能够降低IgE水平,调节免疫,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作者:范兴立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足月初产妇计划分娩的选择

    计划分娩的选择,目前采用的方法包括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引产、米索前列醇配伍间苯三酚引产、地诺前列酮栓阴道放药引产以及低位水囊配合缩宫素引产。但每种方法都存在其优缺点。现对近来的文献作一综述,从而为选择佳的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朱锦容(综述);马宝满(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在蛋白质-蛋白质对接中的应用

    蛋白质在许多生命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它通过与其他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来发挥其生物学功能,因此要充分研究这些生命过程就需要解析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不断增强,分子对接技术随之迅速发展,可以通过计算机理论模拟得到两个分子的复合物形式,为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与识别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在蛋白质对接领域,不仅要发展更加准确的对接算法,还可以通过结合蛋白质本身的生物信息,如相互作用界面,来提高对接的准确性。本文具体总结了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在蛋白质对接中的应用。

    作者:周莉;李娟;方慧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胎盘植入治疗进展

    胎盘植入为产科少见并发症,但常引起严重的产后出血,严重者需切除子宫保全患者生命。目前我国胎盘植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传统治疗手段相对狭隘不足,亟需新的治疗手段来满足日益增加的医疗需求。近年来,人们对胎盘植入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总的趋势是简单、安全、有效,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作者:王承志;黎克全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分析总结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总结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全部10例观察对象均顺利植入支架,共有6例患者出现术后不良反应症状,但均治愈出院。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接受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其治疗效果的巩固,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欢;吕欢欢;李艳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泌尿外科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口头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干预、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症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28±1.24)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65±1.39)d,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患者加强对症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卿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胃黏膜活检组织学诊断胃癌7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胃黏膜活检组织学诊断胃癌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胃黏膜活检组织,经手术切除标本证实为胃癌的病例进行组织观察分析。结果早期胃癌9例占12.86%,符合率6例占66.67%;进展期胃癌61例占87.14%,符合率49例占80.33%;分化型62例占88.57%,分化不良型8例占11.43%。结论胃癌患者大多通过胃镜粘膜活检能够明确诊断。早期胃癌(EGC)能及时发现,会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愈后明显优于进展期胃癌。胃癌其组织形态学特点是多样化的,胃镜与病理观察是临床诊断胃癌的重要途径。

    作者:沈成万;刘长节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脑出血患者的优质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7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程度、按时服药情况、对病情的了解程度及对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等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使用优质护理服务,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宋玉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新形势下医院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新形势下,医院的安全管理工作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安全管理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在这种背景下,对新形势下医院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作者:李永华;孜木来提·阿不来提;高翠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纳米银痔疮净联合地奥司明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纳米银痔疮净联合地奥司明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86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应用纳米银痔疮净联合地奥司明治疗,对照组应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第1d、3d、5d伤口疼痛、出血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肛缘水肿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混合痔术后联合使用纳米银痔疮净和地奥司明可减轻术后伤口疼痛、出血及肛缘水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项慧;马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胃癌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护理措施

    目的:观察并分析胃癌贲门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月,共计52例胃癌患者在我院行手术治疗,观察并分析该52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52例患者的治疗成功率高达96.15%(50/52),而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5.77%(3/52)。结论在胃癌贲门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后对其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高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18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1例,感染发生率6.11%;单因素分析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患者术后是否留置引流、性别无关(P>0.05),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MI)、是否合并糖尿病、患病至手术时间≥24澡、手术时间≥1澡、手术切口类型、阑尾炎化脓坏疽有关(P<0.05)。结论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MI)、是否合并糖尿病、患病至手术时间≥24澡、手术时间≥1澡、手术切口类型、阑尾炎化脓坏疽等因素增加了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风险,针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有助于预防和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叶大强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体会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96.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81.67%(49/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路玉苗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