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李娟;方慧生
目前,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加快,日趋增多的老年人口,成为我国非传染病的高危人群,伴随而来的是需要护理的人数增加。另外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健康保健的需求不断增长,方便快捷的医疗护理服务已成为广大城市和乡村居民的一种迫切要求。
作者:潘力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病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信息化管理既方便,又快捷,所以已经普遍应用在每家医院,为此应加强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和应用,可以更好的为医院提供准确、快捷及方便的服务。
作者:宓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疾病采用彩色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参与本次临床研究的81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为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3月收治的,对这81例患者采用彩色超声进行诊断,了解其是否存在着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并且采用病理诊断的方式进行临床对比,了解彩色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81例患者中通过采用彩色超声确诊淋巴结转移患者70例,而采用病理诊断,确诊淋巴结核转移患者71例,彩色超声诊断出现1例误诊情况,准确率为98.6%。结论针对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疾病采用彩色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彩色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该种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性推广。
作者:刘世攀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子宫全切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中融入舒适护理。结果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理状况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子宫全切术患者围手术期中运用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不适,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开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对麝香保心丸干预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代谢当量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门诊诊断为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两组各30例患者。联合治疗组患者在按照冠心病治疗指南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麝香保心丸进行治疗,常规治疗组患者按照冠心病治疗指南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并通过平板运动试验测量患者代谢当量。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METs为7.36±1.14METs,治疗后METs为9.84±1.79METs,常规治疗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METs为7.23±1.35METs,治疗后MET是为7.68±1.42METs;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METs明显优于治疗前(<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METs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是一种疗效确切的中成药,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发病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推广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运动及日常生活方面指导作用,节省治疗经费,提高社会效益。
作者:孙建华;谢小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角膜内皮炎是眼科学的一种常见病,每年来我院就诊的角膜内皮炎患者在15~20例左右,由于其症状复杂、容易误诊、易产生并发症、严重时可致盲等特点,角膜内皮炎已成为我院眼科研究的一个热点,并逐渐受到眼科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很多文献对角膜内皮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报道。本文就近年来角膜内皮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宏霞;范世超;崔建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骨折危险因素与护理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应用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骨折的32例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无骨折发生的维持性血液透析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经临床因素比较分析骨折危险因素,并探讨合理护理预防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透析龄、合并糖尿患者数与骨质疏松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骨质疏松、糖尿病与透析时间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针对该方式治疗患者需给予全面综合的护理措施,以确保良好的骨折预防作用。
作者:陈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采用传统的阻滞方法实施区域阻滞,成功率较低,且易损伤神经、血管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借助超声技术实施区域阻滞已开始在临床广泛应用,它通过超声影像学技术可以直接清楚地观察到外周神经及其附近的组织结构,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同时减少了区域阻滞并发症的发生。这在基础麻醉状态下的小儿区域阻滞过程中意义尤为重大。本文就超声引导定位技术用于小儿区域阻滞的研究现状做简要综述。
作者:章艳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药物治疗、定期复查依从率高于对照组;SDS和SAS评分、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鲁斌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7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程度、按时服药情况、对病情的了解程度及对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等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使用优质护理服务,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宋玉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妊高症产妇的护理效果,探讨妊高症产妇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2例妊高症产妇,对其临床资料以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并分析。结果对32例妊高症患者进行整体规范化护理和精心治疗,取得良好疗效,32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未发生母婴死亡病例。结论进行整体规范化护理可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婴预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张伟月;王浩;唐玉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化疗是其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是主要的给药途径,PICC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化疗药物中以发疱性药物刺激性强,我院常用的发疱性化疗药物有长春新碱、阿霉素、表阿霉素、放射菌素D等,其一旦发生渗漏,治疗不及时会引起周围组织坏死,甚至功能障碍。通过我院2014年1月~12月卵巢癌患者经picc输注发疱性化疗药物的静脉管理,减少静脉炎和渗漏的发生,取得满意效果,现体会如下。
作者:陈志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大规模网络课程,是近2年来出现的新兴教育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MOOC具有免费,无学分、大规模、网络化、公开化的特点。尽管当下MOOC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但是MOOC已然成为21世纪不可改变的教育发展方向。文章从MOOC课程的优势和不足两方面进行分析,阐述MOOC对国内医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以及未来MOOC发展的走向。
作者:李钟鸣;吴维涛;应颖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介绍分层次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实际应用。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以来实行分层次管理(即建立护士层次管理模式,明确各班工作职责)后的32名护理人员设为观察组,将未行分层次管理前的上述32名护理人员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分层次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成就感较强率为62.5%、93.8%,积极率为56.3%、90.6%;对照组护理满意情况不及观察组(<0.05)。结论实施分层次管理模式后,提高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基础护理落实到位,加强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及薄弱时段的无缝隙管理,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邹越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对开胸手术兽青围手术期实施呼吸道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将68例开胸手术巷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呼吸道管理。结果列察组患者住院时间(21.8±2.27)d,显著低于对照组(28.64±2.95)d;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与肺不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院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d,具有可比性。结论术前及术后对开盟手术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管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前对患者进行戒烟要求、呼吸功能训练及有效咳嗽训练;术后对患者引入气管插管和鼻导管,并进行雾化吸入、叩背助咳及肺功能锻炼。
作者:杨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胎盘植入为产科少见并发症,但常引起严重的产后出血,严重者需切除子宫保全患者生命。目前我国胎盘植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传统治疗手段相对狭隘不足,亟需新的治疗手段来满足日益增加的医疗需求。近年来,人们对胎盘植入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总的趋势是简单、安全、有效,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作者:王承志;黎克全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3月~2014年8月我院对37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予以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37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术后患者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增加,术后1w内患者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体征有所改善,未发现支架移位,未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熟练操作可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陈国超;谢兆兰;李莉萍;陈广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B超在社区中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40例社区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设为四组,全部给予二维超声检查,诊断其前列腺的健康情况。结果其中第一组的检出率为20.00%;第二组的检出率为70.00%;第三组的检出率为90.00%;第四组的检出率为90.00%。结论 B超能够准确诊断出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的大小、形态等,病症明确,并能估计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作者:王纪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放疗后的心理和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8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肿瘤放疗患者12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分析其出现心理和睡眠障碍的因素,并针对性地对该因素进行相应的护理。分析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DS评分(Self-rating Depres ion Scale)、PSQI评分(Pit 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均显著低于护理前,护理后患者睡眠不良例数明显少于护理前,护理前后数据差异明显,<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肿瘤患者放疗后,心理和睡眠容易出现障碍,通过有效的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并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晓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注射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翔;吴钢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