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玉苗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是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作者:仇祝巧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总结米力农治疗重症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并发心血管损害的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3月~2014年5月合并心血管损害的重症HFMD住院患儿80例,给予米力农治疗,观察血压、心率、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电图及生化等相关指标变化。结果米力农治疗后患儿血压、心率均有显著改善(<0.05),心电图97.5%转为正常窦性心电图;BNP显著降低(<0.05);血小板,CK-MB,血尿素氮、血总胆红素和转氨酶无明显变化(跃0.05)血肌酐较用药前增高约5.46umol/L(<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对并发心血管损害的重症HFMD患儿,在血压无明显降低的情况下早期给予米力农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血管损害情况。
作者:贾丽娟;宋春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是一种简便、微创、高效费比的,对危重患者主要血液动力学和容量进行监护和管理的技术,同时能够对心脏和肺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价。其创伤与危险性小,使用一根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采用热稀释方法测量单次的心输出量,并通过分析动脉压力波形曲线下面积来获得连续的心输出量,同时可计算出外周血管阻力(SVR)、胸内血容量(ITBV)、血管外肺水(EVLW)、每搏量变异(SVV)、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心指数(CI)等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临床参数。从而为临床指导用药及补液量、补液速度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1]。PICCO技术已成为ICU危重患者血液动力学监测的有效手段并广泛应用,现将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胎心监护对预测胎儿窘迫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对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300例胎儿窘迫患者的胎心监护图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胎心监护结果、产后羊水情况以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对胎儿窘迫症状进行诊断。结果参与研究的患者中共有268例出现胎儿窘迫,每一个胎心监护图型所对应的剖宫产率、Agpar≤7分等数据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羊水被污染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有很强的敏感性,对该病症的早期发现与治疗都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此外,胎心监护对于剖宫产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临床上可以将胎心监护作为诊断胎儿窘迫的主要手段。
作者:李珍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大规模网络课程,是近2年来出现的新兴教育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MOOC具有免费,无学分、大规模、网络化、公开化的特点。尽管当下MOOC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但是MOOC已然成为21世纪不可改变的教育发展方向。文章从MOOC课程的优势和不足两方面进行分析,阐述MOOC对国内医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以及未来MOOC发展的走向。
作者:李钟鸣;吴维涛;应颖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计划分娩的选择,目前采用的方法包括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引产、米索前列醇配伍间苯三酚引产、地诺前列酮栓阴道放药引产以及低位水囊配合缩宫素引产。但每种方法都存在其优缺点。现对近来的文献作一综述,从而为选择佳的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朱锦容(综述);马宝满(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头针配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头针配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家庭康复训练治疗。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指数、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两组治疗后Fugl-Meyer指数、改良Ban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0.01),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针药配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疗效显著,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
作者:杨红新;徐巨梁;戴海敏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接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确诊后给予甲巯咪唑片或丙基硫氧嘧啶片进行口服治疗,并且不同的症状给予了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38例患者均进行相关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其中心血管系统临床表现主要有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绞痛等。经过为期6个月的治疗,所有患者中有3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明显好转,有6例患者出现了误诊。结论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具有较高的误诊率,因此对于病因不明的心律失常患者,要给予全方位的检查,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促进患者病情的早日康复。
作者:倪文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析中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中西医护理途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早期均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并且给予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全面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的82例中风偏瘫患者在接受积极的药物治疗、早期康复和中西医护理之后,其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上、下肢肌力均大于Ⅱ级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较好,并且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大大提高(<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风偏瘫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和中西医护理服务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全面康复的进程。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析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妇产科收治的产后大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患者35例和观察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并开展统计处理分析。结果在35例对照组患者,治愈出院30例,发生严重的并发症5例,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5例。而35例观察组患者均治愈出院,并发症发生率与治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产后大出血对产妇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中,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增加针对性围产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
作者:王艾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经前路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450例经前路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随访结果,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以及局部脊柱稳定性。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年,术后患者胸腰椎的生理弯曲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植骨融合良好,未发现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椎管狭窄程度明显缓解,Cobb角得到纠正,神经功能显著改善。结论采用前路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具有减压效果良好,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率以及Ⅰ期固定融合成功率高,脊柱稳定性能良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海光;陈腾;黎孝晶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对1例新生儿肺炎诱发先天性白血病发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讨论,提示院新生儿期先天性白血病发病虽然罕见,但仍应高度关注,以免发生严重的医疗纠纷,并要做好孕前及孕期的保健,预防发病。
作者:丁云燕;李俊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急症、重症之一,若未及时有效抢救,往往可危及孕产妇的生命安全,主要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引起,对于此类疾病因建议先予以保守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以预防难治性产后出血。本文从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给此类疾病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春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门诊小儿输液时家长的心理需求,并以家长心理为切入口解决小儿输液中出现的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于2014年2月~5月来我院门诊输液的小儿的家长进行调查,分析其心理需求,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小儿输液时,家长普遍希望护士技术熟练,态度亲切,经常巡视,应针对这些需求制定护理对策。结论小儿在输液时,家长普遍对护理人员有较高期望值,护理人员应通过娴熟的操作技术、和蔼负责的态度使小儿家长满意,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韦慧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胃癌贲门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月,共计52例胃癌患者在我院行手术治疗,观察并分析该52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52例患者的治疗成功率高达96.15%(50/52),而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5.77%(3/52)。结论在胃癌贲门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后对其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高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前,全球的糖尿病发病率正在急剧上升。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相关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的总人数每年以700多万的速度在迅速增长;目前每年死于糖尿病的人数为380万,近年美国和英国的学者对住院患者合并高血糖给予了高度重视。调查结果显示[1-4],住院患者约15%~20%有糖尿病,约1/3有院内高血糖。Umpier ez GE等发现38%的住院患者存在高血糖,其中,有近1/3没有糖尿病史。不管有无糖尿病史,对住院患者血糖的管理非常重要。高血糖对心脑血管及其他器官造成危害,对疾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使患者住院时间更长、手术几率高、院内并发症多、医疗花费大、再次入院比例高。本研究采用了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来了解我院住院患者(除儿科外)中高血糖的发生率,以及影响因素,并探讨院内高血糖的发生与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衍;王彦;夏新霞;贺娅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益气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7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益气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西药治疗方式,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1.4%)显著高于对照组(80.0%)观察组心电图的总有效率(82.8%)显著高于对照组(57.14%),两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益气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西药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王华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治疗Bar et 食管(BE)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5例确诊为BE患者行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术后服用雷贝拉唑肠溶片、枸橼酸铋钾和吗丁啉,并予积极、有效护理。结果25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食管黏膜内镜下表现和组织学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无穿孔及感染等并发症,其中出现1例急性出血,予以氩离子凝固术成功止血。结论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BE的方法,良好的医护配合和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董红;吴文朝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通过探讨微波联合西药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炎患者112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微波联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宫颈修复时间、阴道产生分泌物时间、治疗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宫颈修复、阴道产生分泌物时间、复发率及治疗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波联合西药治疗宫颈炎可以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金旭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治疗效果和佳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仔细观察病情变化,提供佳的护理。结果通过精心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50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加强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观察和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儿的痛苦,降低复发率。
作者:高菊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