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Cys-C、β2-MG和24h尿蛋白的诊断价值

肖维;郑曦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Cys-C, β2-MG, 24h尿蛋白
摘要:目的:探讨Cys-C、β2-MG以及24 h尿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17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清蛋白的排泄量将患者分为早期肾损伤组126例和肾功能正常组91例。对照组为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的60名健康体检者。对所有患者进行Cys-C、β2-MG以及24 h尿蛋白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早期肾损伤组患者的Cys-C、β2-MG和24 h-尿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肾功能正常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10年组Cys-C、β2-MG、24h-尿蛋白要高于约5年组和5~10年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同时测定Cys-C、β2-MG以及24 h尿蛋白在早期肾损伤是具有价值的,且随着糖尿病年限增加,其肾损伤也加重。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急诊收治的72例危重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全程护理,并对两组护理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全程护理,不仅能够缩短患者抢救的时间,而且还能改善护患关系,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基于社区健康管理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构想

    探讨分析我国慢性病防控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社区健康管理的理念,寻找一种基于社区健康管理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具体的策略主要有:防控主体的主动性和防控受体的依从性增强策略;建立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电子档案策略;进而提高社区健康管理对慢性病防控的效果,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徐小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1例右手及后背部电击伤患者的护理

    电击烧伤是人体与电源接触,人体构成电路的一部分,电流在体内转变为热能致组织受损,这种电烧伤局部伤情重,有出入口,创口深,致残率高[1]。我院于2013年6月6日收治一名电击伤患者右手及后背部的患者,经治疗54d治愈出院。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胡校云;付晓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前路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目的:观察经前路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450例经前路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随访结果,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以及局部脊柱稳定性。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年,术后患者胸腰椎的生理弯曲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植骨融合良好,未发现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椎管狭窄程度明显缓解,Cobb角得到纠正,神经功能显著改善。结论采用前路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具有减压效果良好,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率以及Ⅰ期固定融合成功率高,脊柱稳定性能良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海光;陈腾;黎孝晶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冷循环微波刀治疗22例肝癌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冷循环微波刀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要点。方法22例肝癌患者在B超引导下腹腔穿刺置入冷循环微波刀,在微波场的作用下产生热量使癌细胞凝固坏死。结果术前、术中、术后配合治疗与护理效果良好。结论应用冷循环微波刀治疗肿瘤患者,配合周密细致的临床护理,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祝翠青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急性阑尾炎的手术室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的手术室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手术室全面护理,选取同一时期的52例患者进行一般性护理,通过对比,分析手术室全面护理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都得到顺利实施,患者在围术期没有发生死亡的案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和疼痛指数相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加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可有效保障手术顺利实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作者:刘凤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感觉统合失调的幼儿护理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感觉统合这一过程不能正常运转,而感觉统合是指外界的刺激通过人体个感觉器官、神经组织进入大脑各个功能区,而后大脑对输入的信心进行加工处理,并指挥身体做出反应,从而形成有效的统合过程。感觉统合失调会对引起幼儿生长发育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停经语言障碍、身体运动障碍、空间知觉障碍等,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在临床上,感觉统合失调的致病因素多种多样,而对患儿实施感觉统合训练,并加强相应的临床护理工作,则有助于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3例感觉统合失调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效果理想,现作如下汇报。

    作者:彭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56例(109眼)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患者手术前中后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结果56例(109眼)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前1 w达术前佳矫正视力107只眼,占98.2%,未发生1例并发症。结论细致地术前准备、良好的手术配合、精准的设备仪器、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联合检测3项血清指标在酒精性肝硬化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腺苷脱氧酶(ADA)、胆碱酯酶(CHE)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3项指标对于酒精性肝硬化(A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AC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ADA、CHE及Hcy水平。结果观察组的ADA及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HE显著低于对照组(<0.05);随着CTP分级的升高,AC患者的血清ADA、Hcy水平呈显著升高,而CHE逐显著降低(<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DA、CHE及Hcy对于AC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价与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快的癌症,无论是作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或作为治疗、预后,肿瘤标志物良好指标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研究了近几年,肺癌的检测方法和标志物检查的类型。

    作者:纪洪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中医各家学说的教学对医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

    中医思维为中医医师在开取临床处方中所具备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中医各家学说》为中医专业的经典课程,通过对《中医各家学说》的系统学习,能提高医学生对中医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本校在《中医各家学说》的教学中采用中医经典的讲解、医案的讲解、实验教学的开展、师承带徒的方式等方法,从而来培养中医院校的医学生的中医思维。发现经过《中医各家学说》的教学,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得到明显的提高,值得在《中医各家学说》的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孔沈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急性左心衰抢救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左心衰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急性左心衰患者3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和循证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循证组患者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外周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气分析中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尿量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急性左心衰抢救中应用循证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骨折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分析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骨折危险因素与护理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应用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骨折的32例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无骨折发生的维持性血液透析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经临床因素比较分析骨折危险因素,并探讨合理护理预防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透析龄、合并糖尿患者数与骨质疏松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骨质疏松、糖尿病与透析时间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针对该方式治疗患者需给予全面综合的护理措施,以确保良好的骨折预防作用。

    作者:陈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治疗Barrett食管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治疗Bar et 食管(BE)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5例确诊为BE患者行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术后服用雷贝拉唑肠溶片、枸橼酸铋钾和吗丁啉,并予积极、有效护理。结果25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食管黏膜内镜下表现和组织学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无穿孔及感染等并发症,其中出现1例急性出血,予以氩离子凝固术成功止血。结论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BE的方法,良好的医护配合和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董红;吴文朝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肿瘤患者放疗后心理和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放疗后的心理和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8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肿瘤放疗患者12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分析其出现心理和睡眠障碍的因素,并针对性地对该因素进行相应的护理。分析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DS评分(Self-rating Depres ion Scale)、PSQI评分(Pit 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均显著低于护理前,护理后患者睡眠不良例数明显少于护理前,护理前后数据差异明显,<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肿瘤患者放疗后,心理和睡眠容易出现障碍,通过有效的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并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晓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强迫症患者的护理进展研究

    为不断提高强迫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提出了重视护理工作的必要并围绕有效的护理措施展开分析,介绍了几种临床上常用的心理护理方法,后阐述了目前临床强迫症研究的热点方向,通过对强迫症疾病重要影响因素的探析来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推动护理研究的进展,进而提高该病的治疗水平。

    作者:孙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新生儿白血病1例报道

    对1例新生儿肺炎诱发先天性白血病发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讨论,提示院新生儿期先天性白血病发病虽然罕见,但仍应高度关注,以免发生严重的医疗纠纷,并要做好孕前及孕期的保健,预防发病。

    作者:丁云燕;李俊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湘西地区2004~2013年成人麻疹132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对湘西地区2004~2013年成人麻疹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当地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4~2013年底于湘西地区就诊的麻疹患者1900例,14岁及以上麻疹患者共157人,特选取其中18岁及以上成人麻疹患者132人,采用流行病学统计分析方法对该132例麻疹患者进行临床特征的回顾性分析。结果132例成人麻疹患者年龄均在18~61岁,平均年龄为(30.02±9.73)岁;农村患者和城镇患者各占65.2%和34.8%;发病时间主要为2~6月份,发病率为72.7%;患者主要表现为出疹(100%)、发热(97.7%)、呼吸系统症状(83.3%)、眼部症状(84.8%)、麻疹黏膜斑(59.1%)、消化系统症状(54.5%);出疹主要发生于发热后3~4d,比例为62.9%,平均出疹天数为4.1d;患者中合并心肌炎并肝损伤者占56.1%。结论湘西地区成人麻疹多发于2~6月,4~6月为高峰,主要表现出疹、发热、呼吸和消化系统症状,常合并严重并发症为麻疹型肝炎,心肌炎,肺炎等,临床上应根据其发病特点进行防治。

    作者:张炜;姚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与单用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研究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与单用硫酸镁应用于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高血压妊娠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然后对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单用硫酸镁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方案背景下,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7%,而对照组患者在单用硫酸镁治疗方案背景下,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1.4%,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妊娠高血压治疗活动中,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方案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宋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夏季越野训练中暑的预防及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夏季越野训练中暑的预防及急救护理方法。方法根据夏季越野训练的特点,制定防范中暑的措施。选择2012~2014年夏季我院收治的13例中度中暑学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中度中暑的急救护理。结果13例中度中暑学员均康复出院。结论夏季越野训练前如采取有效防范的措施、中暑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及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中暑患者死亡率。

    作者:郝冉;王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