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复合伤致多器官外露患者的手术救治配合体会

朱艳;丁宁;曹冬梅

关键词:
摘要:复合伤是指在同一机械力的作用下,人体相继或同时遭受到两处以上解剖部位的严重创伤,伤情重、失血量大,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切割机致腹部开放性损伤、多器官内脏外露者在临床较少见,我院于2014年12月救治了1例腹部切割伤致多器官内脏外露的多发伤患者,如此危重的手术对我们的护理配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经紧急抢救手术治疗和成功的护理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下一步治疗,现将手术抢救的护理配合及体会总结如下。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脊柱源性腹痛22例误诊误治分析

    目的:探究脊柱源性腹痛的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22例脊柱源性腹痛误诊患者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5例轻度贫血,6例患者血沉升高4例患者AST、ALT轻度升高,18例患者有浅表性胃窦炎2例有胃或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性溃疡,5例有反流性食管炎。经治疗,除2例转移癌患者症状有所缓解外,其他患者均症状明显减轻或痊愈。结论临床中,医生要加深对脊柱源性腹痛的认识,结合相关影像学检查方可确诊。

    作者:苏海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系统、全程的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明确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的意义,从而指导护理人员对癌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将我科收治的9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全面准确的心理评估,系统分析,制定相应的全程心理干预措施并予以实施;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和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出院时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在实施系统全程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SF-36)和(SCL-90)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0.01)。结论实施系统、全程的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谷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4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精心的心理护理、指导适当的运动、控制饮食、药物治疗,控制及预防抽搐,针对先兆子痫及子痫进行护理,合理掌握终止妊娠的时间,并做好分娩前后的护理。结果33例患者行剖宫产终止妊娠,9例经阴道自然分娩,新生儿健康,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及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廖咏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健康体检中甲状腺疾病的现况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中甲状腺疾病的检出情况。方法对在本中心做甲状腺超声检查的330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3305例健康体检者中检出1171例(35.4%)患有甲状腺疾病。其中,检出甲状腺结节926例(28%),甲状腺实质不均质改变213例(6.4%),甲状腺结节伴钙化27例(0.81%),甲状腺混合性团块5例(0.12%)。结论甲状腺疾病发病率较高,甲状腺超声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甲状腺病变,对甲状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起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张美荣;辛建国;徐新利;黄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辩证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辨证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8例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辨证护理,两组患者治疗1w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辩证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运用中医理论对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辩证护理,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谭保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82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回顾性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9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49例,对这49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研究,总结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特点及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痰、咳嗽、发热、肺部罗音以及循环衰竭等。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痊愈23例,有效25例,无效1例,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结论通过分析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并且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大程度的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祥桥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我院护理干预措施在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应用的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6月因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入住治疗小儿50例,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生活、用药、饮食、心理以及预防感染等方面的基础上,同时予以患儿及其家属一定的健康教育。结果所有患儿血红蛋白均明显恢复,46例已恢复正常值范围内,其中7个月~6岁患儿达到110 g/L以上,6~13岁患儿达到120g/L以上,另4例重度贫血患儿也已明显好转。结论重视并增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护理工作,可明显辅助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助于患儿的康复。

    作者:马彩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泌尿外科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口头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干预、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症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28±1.24)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65±1.39)d,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患者加强对症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卿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30例职业性布氏杆菌病患者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通过临床效果观察,分析职业性布氏杆菌病的临床预防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职业型布氏杆菌病患者30例,均为从事牧业、兽医或皮毛加工者。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预防护理措施,并总结护理效果分析合理措施。结果本组30例职业性布氏杆菌病患者经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后,相关临床症状均获显著改善,仅3例(10.0%)患者转为慢性,影响到自我劳动能力,且均未发生疾病复发情况。结论正确有效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在职业性布氏杆菌病急性期或慢性期患者的愈后都起重要作用。

    作者:许淑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加减酸枣仁汤治疗虚劳虚烦失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加减酸枣汤治疗虚劳虚烦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虚劳虚烦失眠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药疗法,观察组40例采用加减酸枣仁汤疗法,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5.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现象,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虚劳虚烦患者使用加减酸枣仁汤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吕启彬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神经内科分层次管理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分层次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实际应用。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以来实行分层次管理(即建立护士层次管理模式,明确各班工作职责)后的32名护理人员设为观察组,将未行分层次管理前的上述32名护理人员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分层次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成就感较强率为62.5%、93.8%,积极率为56.3%、90.6%;对照组护理满意情况不及观察组(<0.05)。结论实施分层次管理模式后,提高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基础护理落实到位,加强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及薄弱时段的无缝隙管理,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邹越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自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57例,对这57例患者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在术后对患者的卵巢功能进行临床评价,了解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在患者的激素水平方面,在术后第6个月与术前2d的水平基本一致,且术后第6个月的卵泡数量与术前2个月的卵泡数量基本一致。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术后6个月之后,患者的卵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因此,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影响较小,能够大程度的确保患者的卵巢功能。

    作者:黄翀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妊高症孕产妇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妊高症产妇的护理效果,探讨妊高症产妇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2例妊高症产妇,对其临床资料以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并分析。结果对32例妊高症患者进行整体规范化护理和精心治疗,取得良好疗效,32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未发生母婴死亡病例。结论进行整体规范化护理可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婴预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张伟月;王浩;唐玉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探讨透析治疗在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透析治疗在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6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和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0.05),各项生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透析治疗是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措施,可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顾盼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皮下胰岛素持续泵入治疗组(CSII治疗组)、常规静脉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组(静脉滴注治疗组)和皮下胰岛素泵联合静脉滴$注组(混合治疗组),动态观察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纠正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评价三组临床疗效。结果胰岛素泵组在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其他两组(<0.05),三组在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间上均无统计学差异(跃0.05),三组均未发生低血糖。结论胰岛素泵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能减少胰岛素剂量,其治疗时间相仿。

    作者:刘柳;支亚萍;丁雄英;彭净;岳敏;张婷婷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急症急救患者的影响及作用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急症急救患者的影响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60例急症急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0.05)。结论对急症急救患者实行全面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周细银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人文关怀在肿瘤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就肿瘤外科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具有的临床效果展开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96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则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人文关怀。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经过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肿瘤外科护理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应用,可有效缓解患者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促进医院护理人员人文素养及患者满意度的全面提升。

    作者:曹成莉;黄晓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基于社区健康管理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构想

    探讨分析我国慢性病防控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社区健康管理的理念,寻找一种基于社区健康管理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具体的策略主要有:防控主体的主动性和防控受体的依从性增强策略;建立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电子档案策略;进而提高社区健康管理对慢性病防控的效果,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徐小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

    颅脑损伤是致死率、致残率高的一种损伤,其预后对于病患的生命安全而言极为重要。颅脑损伤病患随时都存在着生命危险,在其治疗中应确保的是呼吸道的畅通无阻。对于处于深度昏迷状态中的病患,则需对其实行气管切开处理[1]。如果在相关护理中存在失误,则极易引发各类并发症。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56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病患,对其实行护理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景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Cys-C、β2-MG和24h尿蛋白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ys-C、β2-MG以及24 h尿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17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清蛋白的排泄量将患者分为早期肾损伤组126例和肾功能正常组91例。对照组为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的60名健康体检者。对所有患者进行Cys-C、β2-MG以及24 h尿蛋白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早期肾损伤组患者的Cys-C、β2-MG和24 h-尿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肾功能正常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10年组Cys-C、β2-MG、24h-尿蛋白要高于约5年组和5~10年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同时测定Cys-C、β2-MG以及24 h尿蛋白在早期肾损伤是具有价值的,且随着糖尿病年限增加,其肾损伤也加重。

    作者:肖维;郑曦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