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斋;张婷;钟德超;陈荣
目的:探讨在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共收治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0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哮喘发作的次数以及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哮喘发作的次数以及治疗时间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应用全面护理干预配合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能够显著地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发作次数和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高娜;邢艳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在BIS导向的小儿全身麻醉中复合外周神经阻滞是否会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的使用,同时促进术后患儿的恢复。方法选择小儿泌尿外科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院实验组七氟醚全麻合并神经阻滞组(40例)与对照组七氟醚全麻合并芬太尼组(40例),术中均不使用肌松药物以及其它镇静药物,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的监测指导下,研究术中小儿平均七氟醚(Sevon)的用量,比较手术后小儿麻醉的苏醒质量及术后不良行为学的改变。结果所有患儿均完成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整个麻醉过程中七氟醚的平均用量SEVOn明显小于对照组(<0.05)见表1,停药到拔出喉罩的时间(T1)及停药到睁眼的时间(T2)也大大缩短(<0.05),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喉痉挛等麻醉并发症也显著减少见表2,麻醉苏醒质量明显提高。为突出的是对患儿术后24h、1个月进行术后行为量表PHBQ评分,实验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见表1。结论实验组七氟醚全麻复合神经阻滞组术中明显减少了七氟醚的用量,提高了苏醒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术后不良行为学的改变。有利于患儿早期康复,相对减少了患儿的治疗费用,临床疗效可靠,实用性较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孙敏;寻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两侧颈内动脉缺损还是很少见,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畸形,在临床上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或体检发现动脉瘤后发现本病。我们发现这例两侧颈内动脉发育不全合并有动脉瘤,动脉瘤发生多由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后引起,正好本例表现为左侧后交通比较发达,血运大所致。脑血管CTA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式,而且对本病可以很好的明确诊断,可作为两侧颈内动脉缺损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丁玉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子宫内节育环下移对妇女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妇科就诊的子宫内节育环下移的女性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无处理,观察组给予子宫内节育环下移的纠正,观察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妇科疾病的人数少于对照组,意外妊娠的人数少于对照组,<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节育环下移避孕的作用减小,发生妇科疾病的情况增加,影响妇女的健康,因此,妇女放置节育环者应定期检查节育环的位置。
作者:王映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在基层医院安全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12年8月~2014年5月13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资料。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对腹腔脏器干扰小、住院时间短和疤痕小等优点。
作者:唐甲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88例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诊断结果同临床病理结果实施对比,观察超声诊断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病因的准确性。结果该88例患者通过超声诊断确诊为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病因的准确率为90.91%。其中确诊为前置胎盘患者的有61例,确诊为胎盘早剥的患者有15例,胎盘边缘的血窦破裂患者有4例。结论采用超声诊断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病因可提高诊断率,可有效的促进医生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作者:余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用蛋白芯片法检测CA199和CA242在胰腺癌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用蛋白芯片法测定测定血清CA199和CA242水平。分别测定胰腺癌的患者(病例组60例)、胰腺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60例)的CA199和CA242水平。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A199和CA242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病例组CA199和CA242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玉期和Ⅱ期患者胰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芋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检测CA199和CA242有利于胰腺癌临床诊断,可作为诊断胰腺癌的一项筛选指标。
作者:林鼎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讨论研究少年儿童近视的长期角膜塑形疗效和安全性观察。方法随机选取自2010年2月~2012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患有近视的少年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年龄大致为8~17岁,将这50例患者归为实验组,对组内患者使用角膜塑形镜期间的视力、角膜的屈光度和宽度、眼轴长度以及角膜结构等的变化作详细记录并统计分析,其中37例患者于白天配带,其中患者的近视度数为-1.11~-5.43 D;剩余的13例患者于夜间配带,其中患者的近视度数为-5.26~-9.15 D[1]。与此同时随机选取相同数量的同时期佩戴有普通框架眼镜的少年儿童并将其归为对照组,其年龄大致分布于8~19岁,且对于组内患者2年间的眼轴变化做详细记录。结果在医务人员观察的这5年期间,实验组中的患者的视力度数有所减小且其角膜平均曲率半径也有所增大,其中夜间配带塑形镜的患者近视度数降低大致为-2.56~-2.64 D,其角膜平均曲率半径增大数目大致为0.23~0.31 mm;其中白天配带塑形镜的患者近视度数降低大致为-1.64~-3.44 D,其角膜平均曲率半径增大数目大致为0.14~0.21 mm。此外实验组患者的眼轴长度在配戴塑形镜后也有所增大。与此同时对照组中的患者其两年间眼轴长度增大值<为实验组患者的2倍多。并且实验组中的患者其裸眼视力也有所提高,且提升程度不一。实验组中患者在配带角膜塑形镜的五年间其角膜厚度和角膜内皮细胞未发生巨大变化(>0.05)。且在研究进行期间未发现患者出现角结膜并发症。结论在医生的规范正确的指导下合理配带角膜塑形镜,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近视患者的近视度数,且对其裸眼视力有明显的提高,相对普通框架眼镜来说还能够有效控制眼轴长度的增大。且长期佩戴塑形镜并不会对患者的角膜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因此安全性和实用性较高。
作者:贺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无瘤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腹腔镜组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及随访结果,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行记录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开腹组患者术后吻合口出血1例,吻合口瘘2例,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腹腔镜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及淋巴结清扫,无中转开腹,术后出现吻合口出血1例,吻合口瘘1例,两组患者经增强CT等检查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情况。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开腹组(<0.05),清扫淋巴结数目及术后排气时间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腹腔镜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应用无瘤技术可获得较好的近期效果。
作者:李纲;丛风云;杨宏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康复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24h内下床活动、术后12h排气、术后5h内自主排尿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阴道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瑞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各种不同的尿标本对尿红细胞的位相检查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血尿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因肾小球病变致病的患者50例,非肾小球病变致病的患者50例,分别去两组患者的晨尿、随机尿和新鲜尿的样本,通过相差显微镜对标本的红细胞的形态进行观察,分析每一种尿液标本的尿红细胞位相检查。结果在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方面,晨尿、随机尿以及新鲜尿的灵敏度分别是72%,82%,86%,特异度分别是78%,90%,94%,准确度分别是74.9%,84.2%,89.9%。结论在血尿的成因方面,晨尿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尿红细胞位相检查时应该尽量避免选择晨尿作为样本,新鲜尿的价值更高。
作者:兰贵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3~2014年收治的12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护士从入院起对其进行详细评估,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对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全程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肺结核的康复。
作者:周黎红;姚灵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金花茶提取物对光老化模型小鼠皮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紫外光灯照射KM小鼠,建立光老化小鼠模型,灌胃给予金花茶提取物,观察小鼠皮肤的组织形态,测定小鼠皮肤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各剂量金花茶提取物均能有效提高光老化小鼠皮肤中SOD活力(<0.05)、降低MDA含量(<0.05)、增加羟脯氨酸含量(<0.05),且能显著减轻小鼠皮肤组织受损程度。结论金花茶提取物具有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且大剂量优于小剂量,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清除自由基和活性氧,从而防止组织过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王桥妹;吴君相;吴建兰;黄运;马卓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本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4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他们采用的护理方法,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较好的护理效果,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有效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残疾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包通拉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对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本院诊治的104例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脑挫裂伤体积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患者体积≤50ml,研究组52例患者体积跃50ml,两组患者均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予以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GOC评分及临床结局。结果对照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后临床结局比较差异不明显(跃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治疗后GOS评分(3.97±0.24)分高于非手术治疗后(2.85±0.22)分,残疾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非手术(<0.05)。结论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治疗方案,需根据临床及CT变化予以调整,对病情较重或病情加重予以急诊手术治疗,可以改善效果、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福增;孙新国;李光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方式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诊治的88例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按照家属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儿行雾化吸入地塞米松联合甘露醇治疗,研究组44例患儿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症改善用时、治疗后临症评分、住院用时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临症改善用时及住院用时均比对照组短,且治疗后临症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4.55%少于对照组的20.45%,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陈千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索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上的实际应用和疗效。方法针对我院从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8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90人,其中针对对照组常规性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在治疗后的临床差异性、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针对骨科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其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郝艳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为选择性支气管肺动脉栓塞术后并发脊髓损伤的患者提供全方面、精细化的护理,达到顺利治疗,促进康复的目的。方法应用表格式的护理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自理能力、危险因素、压疮发生、导管滑脱四方面的内容进行全方面的评估,对患者现存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及有效护理干预。结果患者以良好的状态配合治疗与护理,达到疾病大限度的康复。结论全方面精细化的护理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作者:林素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一般女性在50岁左右月经会永久性的停止,暖巢功能也会开始衰退,在医学上将这个时期称为绝经期,此后雌激素分泌量激素下降,引起妇女各个器官发生退行性变化,严重的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妇女有1/3的时间是处在绝经期,在此期间妇女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性骨折以及老年痴呆等发病率显著增加,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妇女生理和心理以及病理变化对之后的健康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由此,为了改善绝经期后不良症状和体征,进一步提高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激素替代疗法应用而生[1]。以下对激素替代疗法的治疗进展进一步研究,为今后治疗者和医务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孙秀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比克霉唑阴道片和乳酸杆菌胶囊治疗妊娠合并白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差异及对阴道pH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妊娠期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克霉唑组和乳酸杆菌组,各55例,克霉唑组给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乳酸杆菌组给予乳酸杆菌胶囊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治疗前阴道pH值变化情况。结果克霉唑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高于乳酸杆菌组的83.6%(<0.05);克霉唑组患者瘙痒、疼痛、烧灼感、白带异常、异常分泌物等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明显优于乳酸杆菌组(<0.05);治疗后,克霉唑组阴道pH值为(3.7±0.7),低于乳酸杆菌组的(4.0±0.5)<0.05)。结论 pH值可作为孕期白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辅助诊断指标,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妊娠合并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阴道pH值,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赖足足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