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足足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本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4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他们采用的护理方法,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较好的护理效果,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有效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残疾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包通拉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双胎之一无心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例双胎之一无心畸形的二维、彩色多普勒及三维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3例双胎之一无心畸形,均为单羊膜囊双胎,其中两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脐带缠绕。结论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能更清楚观察无心畸形的形态及血流方向,了解尤其是单羊膜囊之一无心畸形的脐带缠绕情况,为临床提供更多有用信息。
作者:喻勇;杨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心理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配合护理干预,评定治疗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焦虑程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干预后两组SAS、SDS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促进其心理状况向积极方向转变。
作者:蒋福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丙帕他莫和芬太尼治疗ICU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42例手术后及外伤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术后74例;外伤68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生命体征;疾病谱等相近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按随机;单盲的原则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丙帕他莫2g+0.9%氯化钠100ml于15min内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芬太尼0.2mg﹢0.9%氯化钠20ml微量泵2h静脉给药。观察比较给药后2h内两组的镇痛效果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56.33%和91.54%,略低于对照组的57.74%和94.36%,两组的镇痛效果对比,相近无统计学意义(跃0.05),副作用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丙帕他莫与芬太尼用于ICU术后及外伤患者;镇痛效果近似,但丙帕他莫无成瘾性,而且副反应少,使用相对安全,可在ICU镇痛治疗中选择性替代阿片类镇痛药使用。
作者:陈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手足口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98例手足口病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49例。对照组患儿入院后全部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9%,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中无不满意病例,护理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中5例不满意,护理总满意率为89.8%。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运用于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翼翔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致精神症状的护理。方法对1例垂体后叶素致精神症状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好转出院未在出现精神症状。体会及时治疗和正确护理,能够有效治愈垂体后叶素致精神症状。
作者:陈瑶;谢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通过梳理护理管理者在具体科室中应具备的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更好的进行护理工作,完成日常护理任务。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长应组织护理人员,形成护理管理体系,在管理水平上,应从组织者入手形成高超管理体系,从护理任务入手形成高水平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护理管理者文化修养内涵,并能够有较强的科室协调能力。现代医护管理体系中,以具体科室的不同特色为基础点,护士长是护理管理体系中的基层管理者,他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是满足患者需求的前提,对于科室护理工作与服务质量的提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董亚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近年来,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已经成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首选治疗。但是目前PPCI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尽管PPCI通常可以使心外膜阻塞血管恢复正常血流,但是往往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心肌再灌注并没有完全恢复。研究显示这可能是由于微小血栓阻塞血管远端引起微循环障碍的结果。基于这种认识,许多装置被发明并用于尝试减少远端微血栓的形成,从而改善终的心肌灌注。2012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SC)STEMI治疗指南提出院血栓抽吸应该被考虑列入STEMI的常规治疗[1]。但是,2013年欧洲心脏病会议报告了TASTE研究[2]。该研究提出院在STEMI患者中血栓抽吸对30d全因死亡率没有明显影响,并发表于ESC新闻和心脏病服务网站头版头条,引发对血栓抽吸疗效的争议。因此本文重点在于探讨血栓抽吸治疗的有效性和临床预后的关系。
作者:王玉平;张彤;桂正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类在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以慢性呼吸道炎症、呼吸道高反应性及呼吸道重塑为特征的综合征。根据近年的研究,不同的地域及不同民族的人群中哮喘的发生是由多种环境因素和哮喘易感基因联合作用而激发。而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中医体质是哮喘发病及其证候产生的内在基础,体质决定哮喘的易罹性、病机和预后转归。并提出,应该将中医体质学说引入到哮喘的防治体系中,实现哮喘的个体化治疗。
作者:王欣;王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19例先天愚型伴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围术期护理的探讨,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分析我院于2009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9例先天愚型伴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该组患儿均接受经导管封堵术治疗,总结对先天愚型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经验。结果19例患儿经介入封堵术治疗成功19例,成功率为100%。无1例患儿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无明显胸闷、胸痛,19例患儿术后3~5d复查心脏彩超发现无残余分流,封堵器位置准确稳定。结论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先心病介入封堵术配合度,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及预防患者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咏梅;梁青龙;刘然;冯琳;罗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为了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护理。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所发生的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产后出血124例,发生率为2.58%。其中导致产后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75%,胎盘因素占15.32%,软产道损伤占8.88%,凝血功能占0.80%。结论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发现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积极护理,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江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和研究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研究对象,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研究组采用综合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逐渐稳定,但研究组数据比对照组更接近正常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同时,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科学、细致的综合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稳定患者血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简香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HS)是一种发病率高且具有一定潜在危险的疾病,以睡眠打鼾中反复出现间歇性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为特征,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1]。目前多研究证实OSAHS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本文就氧化应激的评价,氧化应激在OSAHS的心血管损伤中的作用、对机体的危害等方面加以综述。以探讨OSAHS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作者:崔悦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减少并发症。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盱眙县人民医院急诊科1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采取相关护理进行总结。结果8例患者生活部分自理出院,2例患者死亡。结论脑出血患者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作者:邱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的实验室检验结果以及临床表现,并进一步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小儿腹泻的机制。方法采用咽拭子培养方法和免疫血清学方法鉴别和诊断患者的肺炎支原体,同时对患儿腹泻标本采取显微镜检查、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以及病原菌常规培养做进一步诊断鉴定,总结分析患儿的年龄特点、腹泻病原菌特点以及腹泻发生率。结果52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用药前合并腹泻47例(9.0豫),用药后继发腹泻175例(33.6豫),合计222例(44.6豫),用药前后合并腹泻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不同年龄患儿合并腹泻发生率以婴幼儿所占比例大145例(65.3豫),合并轮状病毒和细菌性肠炎的比例也大,共46例,其他组无1例。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易合并腹泻,以婴幼儿所占比例大,继发腹泻病原菌以轮状病毒和细菌性肠炎为常见,应密切加强对其实验室监测和临床观察。
作者:刘勇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次选取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均为我院内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均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随机分组,就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n=50)与常规护理方案(对照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例干预后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物质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0.05)。并发症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加强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整体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确保临床安全,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春秀;吴梅香;王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小儿阑尾炎术后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2例小儿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所分的两组分别是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相关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通过对小儿阑尾炎术后采用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量推广。
作者:赵彩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内镜鼻窦外科在我国基层医院迅速推广普及,其具有照明清晰、全方位视野和直视下操作,手术更精确及创伤小等优点,鼻内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慢性鼻一鼻窦炎鼻息肉的主要治疗手段。我科自2008年1月开展鼻内镜鼻窦手术,现选取手术配合专科护理取得良好疗效的患者60例,介绍其术前术后护理经验。
作者:罗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评价氟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氟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ADL(日常生活能力表)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HAMD评分及ADL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效果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石郁喜;孙为生;朱秀引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食管癌患者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食管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开展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围手术期秉承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针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武花;闫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