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彩玲
目的:探讨围产期肺栓塞(PTE)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诊治预防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沙市中心医院住院诊断的12例围产期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围产期PTE患者存在易患因素,以长时间卧床为常见,其症状和体征是非特异性的。CT肺动脉造影(CTPA)等检查均有助于诊断。早期积极溶栓、抗凝治疗可降低病死率。结论围产期PTE发病率高,易误诊,应早期、积极采取抗凝、溶栓治疗。
作者:蒋洁菡;朱锦琪;刘胜岗;彭毅强;杨红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双胎之一无心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例双胎之一无心畸形的二维、彩色多普勒及三维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3例双胎之一无心畸形,均为单羊膜囊双胎,其中两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脐带缠绕。结论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能更清楚观察无心畸形的形态及血流方向,了解尤其是单羊膜囊之一无心畸形的脐带缠绕情况,为临床提供更多有用信息。
作者:喻勇;杨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791例女性人群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 omavirus,HPV)感染及年龄分布状况,为宫颈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791例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对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791例患者中共检出HPV阳性166例,阳性率高达20.99%。在被检测的23个HPV-DNA亚型中,常见的依次为16型3.67豫(29辕791),43型3.16豫(25辕791),58型(3.03%,24/791),52型(2.02%,16/791),18型(1.39%,11/791),未检出44型和MM4型。HPV阳性者多重感染以二重感染常见(79.31%,23/29)。不同年龄段人群HPV阳性率有差异,50岁以上妇女感染率高。结论本地区HPV感染具有明显的亚型和年龄分布特异性,建议在HPV预防性疫苗的使用上应同时考虑这两个因素。
作者:庞花艳;姜姗;刘淼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断肠草又名钩吻,是一种毒性极强的中草药,中毒时主要抑制延脑的呼吸中枢,如抢救不及时,患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我科成功救治了1例断肠草中毒致呼吸骤停的患者,现总结如下。
作者:曹文斋;张婷;钟德超;陈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在产后出血产妇中的效果。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3例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护理方案上附加人性化护理干预,待产妇康复后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调查他们对护理人员的满意情况可知,治疗组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满意率为85.7%,治疗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产后出血指的是产妇在分娩后严重并发症之一,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妇不良情绪,保障分娩顺利进行,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朱云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sysmex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结果可信性。方法将744例新鲜中段尿分别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红细胞;并对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阳性标本进行显微镜镜检。结果尿沉渣镜检与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法检测红细胞相符为93例,占63.70%;不符者为53例,占36.3%。53例不符标本中,草酸钙结晶35例,占66.04%,类酵母10例,占18.87%;杂菌8例,占15.09%。结论 sysmex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查尿液红细胞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法仅可作为快速筛选,不能取代显微镜检查,实际工作中应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
作者:蒲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并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心理排便、口腔、饮食、皮肤方面恢复期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通过对比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情况可知,对照组并发症发生12例,发生率为48.8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9例,发生率为32.14%。研究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科学、系统化的综合护理干预具有巩固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降低本病致残、致死率的效果。
作者:林海琳;徐桃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乳腺癌护理中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明显降低患者不适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帆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利用中药口服兼灌肠结合骶前封闭疗法治疗放射性肠炎,反映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出结论。方法选取120例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配对照组,骶前封闭疗法组,中药兼灌肠组,及中药口服兼灌肠结合骶前封闭疗法实验组,四组患者每组30例。所有病例按照血压下降率显效、有效和无效结果作为评估。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中症状率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7例;骶前封闭疗法症状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中药口服兼灌肠实验组血压下降率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4例;中药口服兼灌肠结合骶前封闭疗法实验组血压下降率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1例。结论利用中药口服兼灌肠结合骶前封闭疗法的方法对于放射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方盛华;陈艳贞;王碧荣;邓旭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比较不同阶段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情况,以期分析乳腺癌患者的情绪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乳腺癌患者,包括术前组、术后组和康复组,每组50例。另选取50例来我院行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ASS量表)对不同阶段乳腺癌患者情绪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病例组的SAS和SDS得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0.05),术后组和康复组SAS和SDS得分均高于术前组和健康对照组(<0.05),术后组和康复组家庭内支持得分高于健康对照组(<0.05);术后组和康复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前组(61.5%、58.3%VS42.7%,61.5%、45.8%VS33.3%,<0.05);可疑焦虑组、可疑抑郁组的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得分和PASS总分均低于无焦虑组和无抑郁组(<0.05)。结论不同阶段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和得分均高于健康人,有可疑焦虑、可疑抑郁患者的社会支持相对更低。
作者:储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应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联合平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给予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的对照组,和给予平胃降逆汤、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每组60例,然后将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在给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与平胃降逆汤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给予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在不良反应上,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联合平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马德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消毒供应室中清洗复用医疗器械的相关方法、注意要求以及重要性。方法在万方、知网以及维普等数据库中查阅大量资料后综合开展本研究,以提升复用医疗器械的灭菌效果。结果在消毒供应室清洗复用医疗器械可促使医疗器械清洗质量达到标准与规范要求、对物资与人员消耗予以节省、简化去污流程与步骤、实现资源的共享以及对医院感染予以控制。结论消毒供应室需对复用医疗器械清洗工作予以集中管理,以减少医院感染事件,并节省医疗成本,增强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陆小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护理在消化道息肉内镜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200例进行内镜手术治疗的消化道息肉患者进行研究,手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患者的心理准备,手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手术后做好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和出院指导等工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200例患者在内镜下进行消化道息肉切除手术,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都没有出现并发症等现象。结论结果表明,内镜下进行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是一种安全可靠、痛苦小的治疗方法,配合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江琴;胡美旸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临床药学服务是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合理用药指导,从而大限度的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一种全新模式的药学服务。众所周知,药品在临床诊治中的作用与意义巨大,药品使用安全与规范与否对不良事件的产生有着直接影响,而用药信息的安全与准确则与药学服务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药学服务模式成为了用药安全与准确的一个直接影响因素[1]。综合性医院在医院规模建设与学科发展中不同于基层专科医院,涉及的学科多,病种复杂,无论是门诊患者而是住院患者,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发挥药物作用,是每一位药学服务人员面对的现实问题。
作者:李彬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儿在护理上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方法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治愈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观察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8%,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性(<0.05);此外,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32±3.14)d,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87±4.11)d,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性(<0.05)。结论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对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某院收治的细菌性痢疾患者的临床诊断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某院肠道门诊收治的276例细菌性痢疾患者作研究对象,对其疫情资料展开统计分析。结果临床诊断出细菌性痢疾患者男性高于女性,职业构成多为干部职员、学生、农民等,主要症状为发热、腹泻、腹痛,临床诊断出仅有1~14个/HP的有147例、有15~49个/HP的有92例,高于50个/HP的有37例,血常规检查结果为194例患者白细胞数目明显升高,平均白细胞计数高达(11±5)×109/L。结论细菌性痢疾属于夏秋季多发传染病,需加强对农民、学生、职员等高发人群的痢疾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做好该病的预防、控制。此外,临床需严密监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诊断流行病学新动态特征,以便于为临床研究该疾病提供更多诊疗依据。
作者:尚明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并观察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的产妇120例,根据随机平均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妇产科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妇产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认知、环境等方面的有效护理干预,以疼痛的0、1、2、3级分级为标准,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疼痛情况。结果经过产后护理,两组患者产后的疼痛程度都有所减轻,观察组0、1、2、3级的疼痛减轻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产妇产后疼痛,保持产妇产后心情舒畅,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王玉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中晚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影响应答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慢性心力衰竭于2003年01月~2014年01月该院接受CRT或CRT-D治疗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1w、6月及12月进行随访,根据患者对CRT的反应性将其分为应答组(n=12例),无应答组(n=6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及CRT/CRT-D术前后左心功能的变化,分析CRT/CRT-D的疗效及无反应的因素。结果心脏再同步治疗后1w左心功能无明显好转,6个月后左心功能相关指标及QRSd较前明显改善,术后12个月12例对CRT应答,6例无应答,应答率为[67%(12/18)]。与无应答患者比较,应答患者扩张型心肌病多见,左室电极位多于侧壁或后壁,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QRSd(QRS时限)、LEVF高于无应答者、LVEDD、肺动脉压低于无应答者(<0.05)。结论 CRT能改善中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预后,但仍有部分患者对CRT无应答,其应答率与QRSd、LVEDD、左心室电极植入位置、基础疾病及肺动脉压有关。
作者:曹昌强;刘西平;李勇军;杨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在基层医院安全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12年8月~2014年5月13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资料。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对腹腔脏器干扰小、住院时间短和疤痕小等优点。
作者:唐甲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希罗达或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在晚期胃癌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64例晚期胃癌患者,并随机分为A组(n=32)、B组(n=32例)。 A组应用伊立替康联合希罗达治疗,B组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0.00%,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6.88%(15/32),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A组的粒细胞减少率、血红蛋白减少率、血小板减少率、恶心和呕吐率、肝功能损伤率、手足综合征率、脱发率和肾功能损害率分别与B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0.05);A组腹泻概率为46.9%,高于B组的6.3%(<0.05);B组外周神经毒性率为3.1%,显著高于A组的34.4%(>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案对晚期胃癌疗效相当,治疗效果满意,毒副反应均可耐受。
作者:郎松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