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花;闫慧
早期食管癌是指局限于食管黏膜和黏膜下层的肿瘤,不伴淋巴结转移,包括黏膜癌、黏膜下癌。早期食管癌起病隐匿,临床诊断率低,症状明显时食管癌往往已处于中晚期。早期食管癌的诊断能明显改善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和预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荧光内镜技术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荧光内镜技术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情况加以综述,旨在进一步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水平。
作者:郑连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近,lipofil ing正在作为整形技术的一部分或独自作为乳腺癌手术后修正乳腺缺陷和不对称的技术。其疗效、安全性和技术程序因不同的机构和外科医生的个人经验而不一样。我们现在提供一篇文献综述和观点集中于这种技术在乳腺癌重建方面的应用。
作者:谈才文;王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两侧颈内动脉缺损还是很少见,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畸形,在临床上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或体检发现动脉瘤后发现本病。我们发现这例两侧颈内动脉发育不全合并有动脉瘤,动脉瘤发生多由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后引起,正好本例表现为左侧后交通比较发达,血运大所致。脑血管CTA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式,而且对本病可以很好的明确诊断,可作为两侧颈内动脉缺损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丁玉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医平衡康复护理法,即院一个核心(平衡阴阳);两个原则(和阴阳,调脏腑);三个阶段(未病摄生,已病早治,初愈防复)。在日常摄生、临证施治、医嘱处方以及病后调护等实践中始终贯穿着平衡康复法思想来防治过敏性鼻炎。施行此护理法,能改善患者的心身失衡,使患者达到佳心身状态;促进早日康复及预防疾病的复发。
作者:周菁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3~2014年收治的12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护士从入院起对其进行详细评估,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对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全程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肺结核的康复。
作者:周黎红;姚灵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视网膜切开切除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40例,共40只眼,行周边视网膜切开术及切除术。观察术中术后患者视网膜复位、视功能情况。结果术中视网膜复位率达100%,术后1 w复位率为95%;随访1年后,复位率为87.5%;术后1 w,视力增加19只眼,达47.5%,视力≥0.01有4只眼,好视力为0.02;随访1年,视力增加者22只眼,达到55%,视力≥0.01有6只眼,好视力为0.03。结论视网膜切开切除术治疗难治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江承天;曾树森;吴春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其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共收治10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护理人员按照常规对两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情况均显著较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其应用早期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于霞;苗春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10月本科室收治的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在采取普通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对照组仅采取普通护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及患儿配合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经过治疗护理后,人性化护理组患儿家长满意度(88.24%)、患儿配合率(94.12%);普通护理组患儿家长满意度(67.65%)、患儿配合率(52.94%),可以看出观察组满意度和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儿科病房加强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家长满意度、患儿配合率,能使患儿身心健康早日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蒋海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时的效果展开分析,以便于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120例患者为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自制加味五味消毒饮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其疗效。结果观察组的ESR、CPK、肌力、肌肉疼痛程度以及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仅采用西药来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其在术后的相关指标较低,而在此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状态,提高其治疗效果,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覃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生活水平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人民对于医疗技术和医疗方法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对于治疗方式而言,由于手术治疗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创伤,必然会对患者的身体以及术后的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就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尤其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非手术治疗对患者有着重要意义。文章讨论了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刘志清;邱岳贵;曾文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检查胎儿心脏畸形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2008年2月~2014年1月100例产前诊断为胎儿心脏畸形的胎儿进行随访确诊和尸体解剖,对心脏的主要结构及畸形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其中,法洛四联症9例,大动脉转位13例,单纯继发孔型大房缺3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5例,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6例,三尖瓣下移畸形2例,三尖瓣裂2例,左心室发育不良11例,单心房、单心室14例右室双出口3例,单纯室间隔缺损18例,主动脉狭窄2例,肺动脉狭窄、闭锁3例,心脏横纹肌瘤5例,冠状动脉漏1例,合并心外畸形59例,其中唇腮裂18例,脊柱裂4例,双侧脑室扩张、脑积水7例,颈淋巴管水囊瘤18例,无脑儿2例,腹壁缺损1例,多指多趾8例,并指1例。结论胎儿超声是无创伤性检查胎儿心脏畸形的重要诊断技术,可以早期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对临床正确处理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李晓青;李红玲;刘金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随着慢性肾脏病发病率、患病率的提高,中医药对治疗慢性肾脏病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从病因病机、中医中药治疗等方面论述了慢性肾脏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汇总了各医家对本病的诊疗经验,以期增进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耿金平;张春艳;张超;吉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吻合口瘘是结直肠术后主要而可怕的并发症,不仅增加术后患病率与病死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花费,而且可能增加肿瘤局部复发率,缩短患者生存期。环形吻合器、双吻合技术的出现,腹腔镜手术的推广,使直肠低位(距肛缘7cm以下)、超低位(距肛缘3cm以下)吻合变得可行,提高了保肛率。但根据不同文献报道,吻合口瘘发生率可高达24%[1]。如何有效地防治吻合口瘘至关重要,本文对吻合口瘘的防治措施作相关综述。
作者:阳雪松;魏正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肿瘤科临床上采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以期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借鉴。方法对我院肿瘤科2012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4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7例患者临床治疗之前均采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继续进行检查和诊断,并对每个患者的检测结果动态时间-信号强度的曲线进行判断和分析,探讨该方法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诊断的价值。结果所有结果均由经验丰富的主治医生进行判读,47例患者中,其动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布情况如下院玉型患者0例,占总数的0.00%;Ⅱ型患者4例,占总数的8.51%;芋型患者43例,占总数的91.49%。其中早期强化阈值>90.00%的患者有41例,占总数的87.23%;≤90.00%的患者6例,占总数的12.77%。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肿瘤科临床上采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影像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志颖;陶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围术期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90例胆结石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经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3.3%(42/45),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0.0%(36/4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8.9%(40/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35/45)。结论通过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桃花;林海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围产期肺栓塞(PTE)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诊治预防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沙市中心医院住院诊断的12例围产期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围产期PTE患者存在易患因素,以长时间卧床为常见,其症状和体征是非特异性的。CT肺动脉造影(CTPA)等检查均有助于诊断。早期积极溶栓、抗凝治疗可降低病死率。结论围产期PTE发病率高,易误诊,应早期、积极采取抗凝、溶栓治疗。
作者:蒋洁菡;朱锦琪;刘胜岗;彭毅强;杨红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在医院HIS基础上,设计不同医疗设备管理子系统,通过各系统协同,实现整个管理模块的开发。模块构架采用C/S与B/S相结合方式。结果管理模块实现后,可在不同操作系统中运行,同时具有高效及稳定特点。结论在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中,建立先进管理模块,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医院数字化管理水平。
作者:舒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阐述什么是断肠草、断肠草的药理作用及毒性、断肠草中毒的机制、中毒的临床特点、中毒的救治及护理措施。
作者:宋伟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诊治的36例子宫肌瘤患者,对其实施术前常规护理、心理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护理操作,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本文所选的患者均痊愈出院,3个月后患者肿瘤所有缩小,瘤体明显缩小。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后实施护理措施时,应严格控制各项护理内容,积极预防并发症,做好各项处理措施。
作者:王丽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19例先天愚型伴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围术期护理的探讨,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分析我院于2009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9例先天愚型伴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该组患儿均接受经导管封堵术治疗,总结对先天愚型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经验。结果19例患儿经介入封堵术治疗成功19例,成功率为100%。无1例患儿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无明显胸闷、胸痛,19例患儿术后3~5d复查心脏彩超发现无残余分流,封堵器位置准确稳定。结论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先心病介入封堵术配合度,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及预防患者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咏梅;梁青龙;刘然;冯琳;罗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