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脑出血合并三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刘晓萍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患者, 先天性脑血管畸形, 非外伤性, 高血压性脑出血, 病死率, 治疗与护理, 现报道如下, 脑实质出血, 颅内动脉瘤, 观察与护理, 生命健康, 生存质量, 颅内出血, 原发性, 血液病, 生存率, 脑卒中, 动脉炎, 病残率
摘要: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非外伤性颅内出血常见的原因,其他原因包括:先天性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脑动脉炎,血液病等。高血压脑出血起病急,发病快,病死率高,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因此做好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与病残率。本文报道1例脑出血合并三级高血压的患者,经积极治疗与护理,症状已有明显缓解,现报道如下。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美洛昔康痛点注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及护理

    目的观察使用美洛昔康痛点注射配合肌筋膜牵拉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通过对400例患肩关节周围炎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0例,治疗组采用美洛昔康痛点注射配合肌筋膜牵拉手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穴位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达97.5%;对照组85%。结论洛昔康痛点注射配合肌筋膜牵拉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肩的疼痛,有效松解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粘连,改善患肩的功能,提高患肩的旋转及活动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对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89SrCl2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评价89SrCl2对老年患者前列腺癌骨转移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伴骨痛的患者静脉注射89SrCl2148Mbq(4mci),观察其止痛效果、骨转移灶的变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不良反应。结果39例患者接受89SrCl2治疗后,止痛的总有效率可达94.9%,无效5.1%,骨转移灶明显减少。76.19%患者PSA水平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所有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结论89SrCl2对前列腺癌骨转移骨痛的临床止痛效果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焦奋哲;任新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健康教育联合降压药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降压药在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6月收治的3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在降压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选取我院2013年1月~6月的收治的3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仅给予降压药治疗。比较两组的血压控制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纳入研究时无统计学意义(>0.05)。3个月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的健康感觉、躯体感觉、睡眠状态等方面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降压药能够提高高血压的血压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1例脑出血合并三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非外伤性颅内出血常见的原因,其他原因包括:先天性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脑动脉炎,血液病等。高血压脑出血起病急,发病快,病死率高,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因此做好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与病残率。本文报道1例脑出血合并三级高血压的患者,经积极治疗与护理,症状已有明显缓解,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楚雄彝族自治州无偿献血工作长效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血站如何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保证血站持续发展、无偿献血工作长期稳定运行、保证血液质量和血液供应。方法对楚雄州无偿献血群体进行分析,针对群体特征,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结果2005年至今楚雄州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所献血液基本能够满足临床用血需求。结论楚雄州献血人数仅占人口总数的0.62%,与全国的平均献血人数0.84%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与国外一些中等发达国家的献血人数4.54%相比差距甚远,还需进一步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力度,巩固献血主体,拓展农村血源,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无偿献血长效机制,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

    作者:陈绍芬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创伤后正常颅压脑积水的分流手术时机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对创伤后正常颅压脑积水行分流手术干预的效果,从而找出一个较为合适的分流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创伤后正常颅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分流手术距首次发现脑室扩大的时间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I(<6个月)、Ⅱ(6个月~1年)、Ⅲ(>1年),均行手术干预,比较手术干预的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出现GOS评分或ADL评分的增加即为有效,反之则为没有改善。106例患者有效率为70.8%,并发症发生率9.4%,三组分流术后有效率分别为83.7%、71.0%和46.2%,三组经组间方差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创伤后正常颅压脑积水距分流手术时间越短,术后有效率越高。

    作者:叶曦;刘佰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IL-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IL-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符合入组标准的103例SLE患者及32例健康人进行研究,其中SLE患者初发期组63例,缓解期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IL-10水平,同时根据SLEDAI评分对初发期组SLE患者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LE初发期组及缓解期组IL-10水平明显升高,同时初发期组IL-10水平亦明显高于缓解期组,三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按SLEDAI评分将SLE初发期组患者分为轻度活动组21例、中度活动组30例、重度活动组12例,比较三组间IL-10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并且IL-10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IL-10参与了SLE的免疫损伤过程,且与病情活动及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朱强;朱明华;何敬之;王旭彦;罗俊;王浩;刘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危重症患者血小板变化与病情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血小板水平与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危重症患者157例,按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 APACHEⅡ)评分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三组:院A组(APACHEⅡ评分<12分), B组(APACHEⅡ评分12~20分), C组(APACHEⅡ评分>20分),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进行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 es ment,SOFA)评分,血小板计数做专门记录。结果 A组与B组、C组比较,前者血小板计数较后两组高,SOFA评分低,病死率低,均有统计学差异,B组与C组比较,前者较后者血小板计数高,SOFA评分低,病死率低,有统计学差异;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APACHEⅡ评分与血小板计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小板水平监测对评估危重病患者的病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樊桂玲;霍志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价值分析

    目的重点探索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高血压左室肥厚合并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检查的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心脏彩超诊断,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的A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E峰值和E/A值低于对照组。两组心脏彩超相关指标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荐。

    作者:朱婕;靳芳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主动运动在预防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主动护理在预防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分析我院自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194例行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2例给予一般护理,治疗组102例给予主动运动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机率及术后患者的满意率。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6.3%(15/92)、5.9%(6/102),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2=5.443,<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2.6%(76/92)、95.1%(97/102),具有统计学意义(2=9.409,P<0.05)。结论妇科手术后主动性运动可有效减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地满意度,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涂素华;邹倩;陈茂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精细护理模式在早产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精细护理模式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60例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如保暖、维持有效呼吸、病情观察、预防感染,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护理,包括鸟巢护理、喂养指导、健康教育、集中护理、暗室护理、心理安慰、出院指导。结果实验组早产儿每日进奶量、每日睡眠时间、体重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能促进早产儿正常发育。

    作者:姚明;涂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肿痛安胶囊局部应用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肿痛安胶囊局部使用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溃疡性口腔炎患儿42例,按完全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其中22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即静点抗生素、补液、纠正酸碱失衡、口腔护理等)基础上,予肿痛安胶囊调敷局部应用治疗;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疼痛减轻能进食时间、疼痛流涎症状消失时间及溃疡痊愈出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肿痛安胶囊局部应用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疗效确切,配合精心护理,能达到高效快速的理想治疗效果。

    作者:周春红;张晓蕊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药熏蒸治疗腰痹症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究中药熏蒸治疗腰痹症的临床疗效与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腰痹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熏蒸治疗。结果经比较得知,采用临床中药熏蒸治疗的实验组在治疗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熏蒸治疗腰痹症,遵循中医学基础理论,按照患者各自症状扶正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黄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经肛导管置入联合早期胃肠内营养在治疗中的价值评价

    目的观察和分析经肛导管置入联合早期胃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4例患者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使用经肛导管置入联合早期胃肠内营养后行择期于术,对照组则实施急诊于术。比较两组患者于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并统计两组于术并发症及观察组营养支持前和治疗后1w的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0.05)。结论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减压后早期进行胃肠内营养,可提高患者对于术的耐受性,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马金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和探讨儿科临床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13年09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0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了两组,对照组60例患儿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临床治疗与护理,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52/60),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59/6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儿科临床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显著,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作者:陈岚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长效抗胆碱能药联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稳定期COPD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吸入长效抗胆碱能药及支气管扩张剂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100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特布他林气雾剂(喘康速)定量吸入(MDI)200ug,1次/8h。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噻托溴铵18ug,1次/d,疗程12w,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动耐力6min步行实验(6-MWT)测定结果及肺功能第1s用力呼吸量(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噻托溴铵治疗COPD,表明联合用药可改善肺功能,提高机体耐受力与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祖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分类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分类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门诊、住院患者或者来院做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共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静脉血标本做白细胞分类检测,分别使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显微镜目测法两种方法进行,在不同检测方法下各做10次重复检验,取平均值,然后分别对高中低水平的白细胞标本做批内精密度实验,对连续20d的白细胞分类检测结果做批间精密度检测,分析两种不同方法下测得的白细胞分类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并计算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的合格率。结果观察Sysmex XE原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分类的批内精准度和批间精密度的分析结果,可见其结果均在仪器允许范围内,而将Sysmex XE原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的检测结果与显微镜目测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可见,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0.0%、95.0%、90.0%、80.0%和95.0%,经相关性分析,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316、0.8547、0.8734、0.7421、0.9133,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ysmex XE-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测定白细胞分类的过程中具有检测快捷、简便、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的优点,能做好批量标本的临床检验工作,是比较理想的临床检验仪器。

    作者:朱志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优化护理流程对提升心肺复苏成功率与患者存活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与患者存活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心搏骤停病例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护理流程,研究组接受优化护理流程。观察两组病例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以及患者存活率,并予以统计学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心肺复苏成功9例(26.5%),自主呼吸恢复11例(32.4%),自主循环恢复18例(52.9%),存活10例(29.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心肺复苏治疗中采用优化护理流程可显著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提高病患存活率,具有确切应用价值。

    作者:马慧博;赵雪;邵云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南昌市社区医务人员骨质疏松症知识认知情况调查

    目的对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骨质疏松症知识认知情况进行调查。方法2014年1月~3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骨质疏松评分问卷表,对南昌市内5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100例医务人员的骨质疏松知识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社区医务人员对于诊断依据标准中,症状体征知晓率高为62%,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低为31%。对于骨质疏松常用药物,钙剂知晓率高为100%,锶盐知晓率低为0%。结论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骨质疏松症知识掌握情况不满意,欠缺相应的诊断与防治知识,今后应加强学习与培训。

    作者:李琍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脑出血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效果观察

    目的对脑出血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100例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院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等综合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0.0%,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比较明显,<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对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预防患者发生颅内再出血、肺部感染及脑疝等并发症,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丽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