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提高作用

董丽君

关键词:社区护理干预, 高血压,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提高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12年3月~2014年3月患者80例高血压,并且将这些高血压患者可以依据随机分配方法将患者分两组,即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治疗中,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案,给予研究组患者治疗的同时,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方案,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患者经社区护理干预后,其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治疗高血压中,对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在临床治病效果,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在情感障碍护理临床路径中的运用

    目的本文通过心理护理在情感障碍护理临床路径中的运用,充分了解情感障碍患者的心理需求,并掌握情感障碍患者的心理动态,及时给予适当心理健康教育和完整的心理护理。在运用护理临床路径过程中,对巩固疗效,预防疾病复发取到十分重要的意义。终可获得一个合理的、稳定的、可行的情感障碍临床护理路径,这将充分发挥了心理护理在医疗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江芳;瞿春红;郭淑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左心房直径对应用胺碘酮预防房颤复律后复发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心房直径对复律成功的房颤患者服用胺碘酮后房颤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药物或电复律成功并予胺碘酮预防复发的房颤患者56例,随访12个月,观察房颤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临床特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讨左心房直径对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成功率的预测价值。结果56例复律成功患者,1例失访,1例因发现甲亢,1例自行停用胺碘酮退出研究,共计53例患者完成研究,1年内14例复发,复发率为26.415%,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值=7.046,95%可信区间2.456~20.302,值=0.000)、左房直径大于45mm(OR值=0.229,95%可信区间0.093~0.566,值=0.001),房颤病程大于1年(OR值=13.751,95%可信区间2.528~74.808,值=0.002)为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射血分数、是否服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以及性别,均为非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左房增大,房颤病程长以及服用胺碘酮前房颤反复发作预示胺碘酮预防房颤复发失败概率大。

    作者:冯秀梅;牛亚飞;李浩;马跃龙;秦灵芝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和24h尿蛋白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晨尿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和24h尿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该院住院的69例肾病患者,同时对上述患者做晨尿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pro/Ucr)与24h尿蛋白定量(24h pro)测定。将进行晨尿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pro/Ucr)测定组作为实验组,24h尿蛋白定量(24h pro)测定组作为对照组。对其晨尿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pro/Ucr)与24h尿蛋白定量(24h pro)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Upro/Ucr与对照组24h pr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Upro/Ucr和24h pro的相关性均较好。结论晨尿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和24h尿蛋白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张树苗;陈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微创治疗痔疮手术(PPH)的护理体会

    微创痔疮手术(PPH)又称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是建立在肛垫学说基础上的,运用吻合器治疗环状脱垂痔的新技术。它通过对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进行环形切除,有效治疗重度脱垂内痔。PPH手术与传统疗法不同,它并不直接处理痔本身,而是用一种从美国进口的特殊器械,将痔上方的直肠粘膜脱垂带作环形切除,同时也阻断了直肠末端动静脉的终末吻合支,从而消除了痔疮发生的根源,因此效果比较理想。因此,近年来在各大医院广泛应用,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探究微创治疗痔疮手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简国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新生儿手背静脉采血用于亲缘关系鉴定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一种适合于亲缘关系鉴定的新生儿采血方法。方法将80例进行亲缘关系鉴定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手背静脉采血(观察组)和桡动脉采血(对照组)穿刺,观察两种方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针见血率及平均采血时间等。结果两种方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平均采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0.05),手背静脉采血一针见血率优于桡动脉采血(<0.05)。结论新生儿手背静脉采血适合于亲缘关系鉴定的新生儿采血,而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黄华梅;尹爱华;吴菁;谭秀英;石礼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宫内节育器异位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IUD异位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近8年发生的22例因IUD异位的病历资料。结果 B超监视下经阴道取出12例,经阴道穹窿切开取出7例,剖腹取出5例。结论提高IUD放置技术,慎重对待哺乳期、反复人流或剖宫产史的妇女,绝经的妇女及时取器,定期复查、加强随访服务是预防IUD异位的有效措施。

    作者:龚玉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循证药学对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影响及作用

    目的探讨循证药学对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影响及作用。方法我院收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依据于循证药学原则,在万方、知网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总结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应用循证药学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复发率以及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依据于循证药学的方法使用抗生素治疗患者,避免了不合理的用药情况,并提高了临床抗生素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雷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技术是目前临床中应用效果较好的治疗手段,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技术在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将从PICC概述、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护理三方面对其做一综述,以更好地为肿瘤患者提供优质临床医疗服务,推动临床护理工作进一步发展。

    作者:姚婷婷;张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目的通过对妇产科常见风险的分析与探讨,了解妇产科护理过程中风险的有关预防措施。方法在医院的众多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病例,并将这80例患者按照每组4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这两组分别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主要是通过一些有效的风险预防措施来对风险进行有效地预防与处理。而对照组主要是对日常的护理工作进行干预。此外,还需要对这两组在住院期间风险所发生的频率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通过观察与分析,我们了解到对照组感染发生的频率在12.5%,风险发生的概率则为20%,而切口裂开的发生率则在5%左右。另外,其他类的风险发生的概率为2.5%左右。而观察组中护理风险发生的概率在2.5%左右,其他的风险发生的概率为0,切口裂开的发生概率也为0。并且,它们中的差异统计学都是具有实际意义的(<0.05)。结论通过对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风险问题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各种相应的预防措施的提出,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蔡喜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学生自主评价在妇产科见习CBL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妇产科见习目前存在的困难,如何激励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妇产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五年制临床医学生为教学改革对象,每个见习班分为4组,每组7~10名医学生,采用基于案例的学习,由老师提供典型案例,以组为单位进行组内分析和讨论,由1~2名同学总结发言,然后以班级为单位所有同学共同点评打分评判每组同学的表现,后老师总结点评。以一学期为观察疗程,本学期末以问卷调查形式判断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结果95.5%同学认为认可自主评价;92.7%同学认为自主评价的CBL模式可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91.1%同学认为自主评价CBL模式可激发妇产科学习的兴趣;总体教学效果有效性为89.2%,达到了妇产科教学的目的。结论自主评价的CBL模式在妇产科见习中运用受到学生的肯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所学知识的自我修正,达到医学生对于临床问题自我总结和完善,形成科学严谨的临床思维模式;值得在妇产科教学中运用推广。

    作者:李聪;徐红兵;刘颖;贾小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方法以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出新的手段措施应用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当中。方法本次研究的内容是,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共计104例,对104例研究对象的护理效果、观察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104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我院医护人员护理之后,有100例患者症状逐渐好转,另外有4例患者由于某器官问题导致患者后死亡,我们护理的效果高达96%以上,这次研究对我院而言起到了显著的效果。结论急性心力衰竭子啊老年人当中是经常遇到的疾病,而且很容易引发其他病症,在治疗中,我们必须要加强护理,对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都要全面加强,这对急性心理衰竭患者的康复有着明显效果。

    作者:曹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浅谈医学生在影像科室实习的重要性

    实习是医学生学医生涯的重要阶段,这阶段不仅为医学生以后的从医生涯奠定基础,也让医学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影像科室是医学领域中举足轻重的一个成分,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大大的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便利和准确度。实习生在影像科室中的学习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临床知识和独立工作力。

    作者:张敏;邹佳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MR全身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肿瘤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肿瘤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IEMENS AVONTO,1.5T磁共振扫描仪并回波平面扩散序列对健康志愿者10例及在我院检查并经病理学和影像学诊断证实为恶性肿瘤的50例患者进行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hole-body magnetic resonance dif usion-weighted imaging,WB-DWI)检查。应用磁共振扫描仪自身的软件图像进行3D后处理和局部DWI处理,读出弥散受限病灶ADC值。将WB-DWI影像与常规MRI影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接受检查的对象均获得高质量的WB-DWI图像,10名健康志愿者图像均无异常发现。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对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98%,传统磁共振诊断符合率为82%,字2=8.21,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原发灶和转移灶在WB-DWI图像上呈现高信号。在对图像的ADC值计算后发现,ADC值与肿瘤恶性程度负相关。结论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对恶性肿瘤的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发现比传统MRI敏感,并且无辐射,无需造影剂,对于肿瘤筛查和治疗肿瘤前后的疗效评估和随访观察有一定价值,值得进行临床普及。

    作者:阮晓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稳定弹性髓内针在儿童股骨干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稳定弹性髓内针(Nancy钛针)治疗儿童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8月运用稳定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骨折23例,均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并随访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18~32个月。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依据Har i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优19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稳定弹性髓内钉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佳方法,应用稳定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近段骨折具有不干扰骨折断端局部血运、损伤小、患肢功能恢复快、不影响骨骺、骨折愈合、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甘泉;刘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儿科应用PBL临床教学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索新的高等医学临床教学模式,将PBL教学法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以提高学生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有能力的临床护士,更好的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方法对在儿科实习的102名护理学生,采用PBL教学法。结果 PBL教学法使学生掌握有关疾病的更多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性和创新思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结论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PBL教学法,在儿科教学中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和组织能力;在教与学两方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学生和教师的普遍认可,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作者:赵艳;于红;王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与干预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也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公共卫生管理的过程中,传染病预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再加上传染疾病的变异速度极快,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工作计划,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和干预工作。在传染病预防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达到两个国家级的标准[1],即院有效地预防出现大规模疫情的情况,减少聚集性疫情爆发的几率;加强对临床重症患者的救治,把好公共卫生管理关。这些要求体现了政府对公共卫生管理和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视。本文为了满足上述的目标,特对公共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与干预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给实际工作带来启发。

    作者:宋家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二苯乙烯苷对脂肪变性HEPG2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油酸诱导脂肪肝离体细胞模型,考察二苯乙烯苷对其干预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以离体人肝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方式进行研究。实验一院用0.7mM、1.4mM、2.8mM三种不同浓度油酸和10%(V/V)胎牛血清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孵育HepG2细胞24h,制备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油红O染色观察每组细胞形态和细胞内脂滴的形成情况,分别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的含量,确定油酸造模的佳作用浓度。实验二院实验分为6组院第1组为空白组,即正常肝细胞组;第2组为模型组,即脂变肝细胞组;第3组至第6组在脂变细胞中分别加入不等量二苯乙烯苷,使二苯乙烯苷终浓度分别为2uM、4uM、8uM和16uM。每组加药后继续孵育24h。油红O染色观察每组细胞形态和细胞内脂滴的形成情况,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总蛋白的含量,培养基中ALT、AST含量。实验三院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每组肝细胞乙酰CoA羧化酶mRNA水平的表达。实验数据以表示,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说明有统计学差异。结果①1.4mM油酸孵育人胚肝癌HepG2细胞24h后,油红O染色后倒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HepG2细胞脂肪变性,胞浆内充满大量被油红O红染的脂滴,且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明显增加(与空白组比较P<0.01),说明1.4mM油酸为制造脂肪变性HepG2细胞模型的适浓度。②加入不同浓度的二苯乙烯苷(2uM、4uM、8uM、16uM)继续孵育24h后,油红O染色见细胞内脂滴较处理前减少,细胞脂化程度减轻,胞内甘油三酯随二苯乙烯苷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与二苯乙烯苷呈剂量依赖性关系。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AST有显著升高。加入不同浓度二苯乙烯苷后,上清内AST含量随药物浓度增加而逐步递减,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其结果有统计学差异(<0.05)。各组间ALT无显著差异(>0.05)。③RT-PCR显示肝细胞脂肪变性后ACC mRNA表达增强,加入二苯乙烯苷处理后ACC mRNA表达明显减弱。结论①1.4mM油酸为制造脂肪变性HepG2细胞模型的适浓度。②二苯乙烯苷能减少肝细胞内甘油三酯沉积,且与二苯乙烯苷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关系。③二苯乙烯苷能改善肝脏病理形态,改善肝功能指标。榆二苯乙烯苷能抑制HepG2细胞中ACCmRNA的表达。

    作者:远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上消化道穿孔保守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穿孔保守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经验。方法对50例上消化道穿孔保守治疗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护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结果50例患者均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做好上消化道穿孔保守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谢小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地佐辛加肋间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超前镇痛的应用

    目的观察地佐辛加肋间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超前镇痛的应用与效疗。方法选择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60例,ASAⅡ~芋级,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0)院麻醉诱导后切皮前及术毕前30min各静注地佐辛10mg、在切口两侧行肋间神经阻滞(药物为2%利多卡因10ml+0.75%罗哌卡因10ml);对照组(n=30)院未作任何超前镇痛,术后用PCIA泵作术后镇痛(药液为舒芬太尼100ug+诺扬10mg)任何药物。用VAS评分法评定术后2h、4h、6h、8h、10h的疼痛情况和术后20min、40min、60min、90min的镇静评分,记录各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8h内各时间点的镇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8h内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术后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地佐辛在全麻开胸手术中是一种很好的辅助镇痛用药,术前超前应用,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可以缩短术后复苏时间,可获得良好的术后早期镇痛效果。

    作者:秦英;赵乃康;邱雳;唐华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低温等离子与常规剥离在儿童扁桃体肥大术中的对比研究

    儿童扁桃体肥大是临床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并发症甚多,且影响正常的身体发育,应及时手术治疗。扁桃体剥离术、挤切术是以往临床上常用的术式,该术式对组织损伤大,术后反应较大;而低温等离子技术为新兴起的电化学技术,近几年逐渐应用于耳鼻咽喉科扁桃体手术,不仅减少术中出血,而且对组织损伤轻,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极大降低手术带给患者的痛苦[1-2]。我院我科对2012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180例扁桃体肥大患儿应用低温等离子行扁桃体切除术及常规扁桃体剥离术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差异,结果显示等离子手术,术中出血少,解决了儿童扁桃体手术血量大的难题;手术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术后疼痛轻,现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高树峰;张克辉;游龙贵;张小安;王富华;黄海;王心涛;刘遗斌;罗冬;张少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