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秀
目的探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其影响的方法。方法对各护理单元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类、整理及原因分析,并剖析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的影响因素和促进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结果查对制度不落实与能力不足是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分别占24.07%、23.05%。针对主要原因制定了应对策略,提高了护理人员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积极性,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降低了已发不良事件的级别。结论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应及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发现和识别复杂的系统问题,改进系统,预防事件发生或将事件苗头控制在萌芽状态。
作者:王凤朝;周桂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药学专业(临床药学方向)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其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因为本科毕业论文时间短,所以毕业论文的选题环节尤其重要。本文从毕业论文选题环节师生遇到的问题出发,结合阐述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一些体会。在今后选题工作中要继续推进和改善网络双向选题系统;要继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并且逐渐扩大全程式培养学生试点,尽早选题、尽在开展科研活动,从而不断推动论文质量的提高和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作者:姜文国;张树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了86例尘肺病患者采用氧气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的护理观察体会。认为在治疗过程中,认真做好心理护理与宣教,合理选择雾化器和调节氧流量,严密观察病情,雾化后鼓励有效咳嗽排痰,对保证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邵志燕;仇晓敏;华秋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引导下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接受阴道超声引导下实施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的17.24%比较差异显著(<0.05)。结论阴道超声引导下子宫输卵管造影具有良好疗效,配合舒适护理有利于提高插管成功率,降低患者的疼痛度与不良反应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连艳平;张梅;方增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对重症烧伤患者急救输液与营养支持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采用路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护理结果。结果路径护理的实验组比常规护理的对照组,重复建立输液通道几率小,患者未出现休克,营养支持时恢复更快,并发症几率更低。结论重度烧伤患者实施路径护理,可加快患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左全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分析,旨在正确指导产后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与喂养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500例产妇与新生儿,对其进行母乳喂养调查,分析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结果纯母乳喂养410例(82.00%),混合喂养49例(9.80%),人工喂养41例(8.20%)是否改变体型是影响纯母乳喂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性因素包括开奶时间、开奶前使用奶瓶、产妇心理、分娩方式、产后并发症、睡眠时间等,故需有针对地进行相应护理,加强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林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双胎妊娠一胎死亡一胎足月分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双胎妊娠的分娩诊疗过程。结果该双胎妊娠患者一胎因脐带打结宫内死亡,人工破膜后取出一纸样胎儿;另一胎成功足月分娩,胎儿体重重3600g,产后及时观察子宫复旧良好,阴道出血不多,新生儿一般情况好。结论对于双胎妊娠患者,在分娩时临床既要防止死胎对活胎及母体凝血功能的影响,又要兼顾活胎的成熟度,选择合适的分娩时机及方式,才可获得佳的妊娠结局。
作者:申玉向;康新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生育期妇女,以良性肿瘤居多。按照病理学分类可将卵巢良性肿瘤分为黏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及成熟畸胎瘤。良性肿瘤愈后好,不影响生育,不危及生命,但诊疗若不得当或延误治疗时机,也必定会损伤患者正常卵巢组织或恶变。本文将近年卵巢良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吴荟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94例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复发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复发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恢复,缩减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同时能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梅;王小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膝骨关节炎的患者70例,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运动疗法,对照组单用氨基葡萄糖口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2w和4w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前Lequesne总指数在治疗2w、4w和治疗停药后2w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氨基葡萄糖联合运动疗法疗效肯定、安全性高、费用低廉。
作者:徐欣华;章大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郁散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PSD患者86例,按抽签法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43例。西医组采用氟西汀治疗。中医组采用舒郁散配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NIHSS评分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医组痊愈率、显效率、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两组治疗前HAMD、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但中医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西医组(<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与针刺联合治疗PSD,其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既改善了患者的抑郁症状,又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因此改善患者预后,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管桂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妇产科护理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本次资料选自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妇产科收治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各60例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给予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爱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对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奥美拉唑、奥曲肽联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近年内接诊的75例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患者治疗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A组37例患者接受单纯的奥曲肽治疗、B组38例患者接受奥美拉唑、奥曲肽的联合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对。结果经过治疗后,B组患者总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5.68%(<0.05);B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明显低于A组患者(<0.05),48h再出血率比对,B组患者明显低于A组患者(<0.05)。结论临床应用奥美拉唑、奥曲肽对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联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是十分理想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急性左心衰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及早的发现与救治,及早终止妊娠是降低孕产妇死亡,提高围生医学水平的关键。我院于2014年8月27日收治了1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经抢救成功后转心内科治疗,于2014年9月7日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支气管镜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HR、RR及动脉血气评价指标。结果治疗前患者的HR为120.4±4.9次/min、RR为31.5±4.6次/min、动脉血液PaO2为53.8±2.1 mmHg、SpO2为69.1±11.3 mmHg、PaCO2为48.9±15.4 mmHg、pH为7.26±0.07;治疗后患者的HR为80.2±2.5次/min、RR为17.5±6.1次/min、动脉血液PaO2为82.9±2.7 mmHg、SpO2为95.0±4.4 mmHg、PaCO2为40.1±1.4 mmHg、pH为7.37±0.06;治疗前后患者的HR、RR及动脉血气评价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应用支气管镜可显著提高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气评价指标,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齐娜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感染性假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37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如:心肾功能、血压等,患者均符合感染性假动脉瘤诊断标准,对患者行结扎动脉近远端,创面切底清创,外科换药等对症处理,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患者均取得手术成功,无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0%,37例患者手术后无明显肢体缺血坏死、截肢病等患者。实验中对患者进行3个月~5年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3例患者出现轻微跛行,跛行发生率为8.1%。结论感染性假动脉瘤发病率较高,对于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大部分患者行动动脉结扎,瘤腔清创手术是可行的,手术是安全的,但是患者治疗时应该根据患者情况具体选择,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王行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是非常严重的院内感染,严重情况下不仅会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同时对手术治疗的效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死亡率和病残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因而为了保证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需要对术后颅内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要想尽可能的避免颅内感染的发生,需要加深对颅内感染的诊断、危险因素等各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影响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因而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总结出颅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术后的颅内感染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这在临床治疗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关于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的研究是非常多的,而随着医学水平和医疗技术的提高,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数据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不同国家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也具有差异性,定期的采集相关的研究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针对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作者:黄蕃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手术治疗的44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综合性护理措施)和对照组22例(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术前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在术后给予适当的预防与处理,才能收到较高的疗效。
作者:黄爱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高血压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并且高血压的患病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不断增高,尤其是老年人患者的数量日益增加。国内外学者就如何有效地控制高血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致认为,高血压流行是一种群体现象,给予高危人群社区护理干预加上患者本人有效的自我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压。
作者:许菊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根据病理教学的教改和实践经验,将自我效能感理论运用于病理教学,充分调动个体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杨志鸿;邹英鹰;欧霞;王燮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