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柔性化管理在年轻护士管理中的应用

李虹;张玲玲;陈桂兰

关键词:柔性管理, 培训, 年轻护士
摘要:目的探讨柔性管理模式运用于年轻护士管理的效果。方法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年轻护士柔性管理的需求。比较南通市中医院实施柔性化管理前、后的年轻护士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投诉率、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柔性化管理前、后年轻护士投诉率、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将柔性管理的内涵引入到年轻护士的管理中,激发护士的潜能,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为医院积极储备护理后备人才。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DR双能量减影对胸部骨折的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探讨DR双能量减影对胸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以124例行胸部DR检查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DR平片和DR减影片诊断胸部骨折的真实性、可靠性。结果124例患者中的94例患者共确诊骨折116处,DR减影诊断的灵敏性(94.8%)和特异性(96.7%)均明显高于DR平片(72.4%,63.3%),误诊和漏诊率较低。DR减影图像的正确诊断指数91.5%,符合率85.2%,Kappa系数0.868,都明显高于DR平片。结论 DR双能量减影图像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都较好,能有效分离骨组织和软组织,对胸部骨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都很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刘增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影响胃肠道愈合因素的研究

    吻合口瘘是胃肠道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而胃肠道的愈合是预防胃肠道术后吻合口瘘的核心。局部和全身等因素影响胃肠道愈合的过程。本文对胃肠道愈合的病理生理过程,影响愈合的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等进行综述。

    作者:丁朝辉;赵春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Oracle数据库的性能调整与优化方法探析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也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信息数据的构成和管理工作开展也变得更加复杂,同时难度也持续增加。 Oracle数据库是当前我国信息数据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用广泛的一类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信息安全和信息稳定方面存在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数据库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优化,那么在运行使用过程中其性能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其性能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处理。下面本文通过对Oracle数据库的性能调整和优化处理方法以及必须性加以分析探讨,进一步促进我国Oracle数据库的广泛利用和发展。

    作者:魏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羊膜移植治疗严重角膜疾病的疗效和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治疗严重角膜疾病的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严重角膜疾病患者38例40眼行羊膜移植后观察植片愈合情况及视力变化。结果术后羊膜植片贴覆愈合情况良好,并于术后圆w左右逐渐溶解脱落,角膜透明度改善或溃疡愈合,视力明显改善。结论羊膜成本低,来源广,可成为一种治疗严重角膜疾病的新手段。

    作者:常美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产后乳房肿胀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护理干预改善产妇产后乳房肿胀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6月来我院分娩的乳房肿胀产妇8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0例,观察组产妇接受乳房肿胀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干预5d后,观察、触诊并统计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乳房状况发现,肿胀率分别为10.0%和40.0%,组间差异显著,<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及早对产妇实施护理干预,预防肿胀发生;发生肿胀后,护理人员要通过一系列方法缓解产妇乳房胀痛,使产妇学会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行中药哮喘膏外敷穴位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哮喘膏外敷穴位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9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的方法,将本组试验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规的西医治疗,包括吸氧、抗生素等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行中药哮喘膏外敷穴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2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6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533,<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12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中药哮喘膏外敷穴位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永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脏急症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探析

    目的探讨心脏急症以及稳定性冠心病临床治疗的效果,从而为改善心脏急症患者以及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患者87例,其中心脏急症患者40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47例,急症患者予以阿司匹林、盐酸替罗非班、低分子肝素还有氯吡格雷治疗,同时稳定组患者则予以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低分子肝素还有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时间以及发作次数均有下降,同时稳定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在治疗结果方面,急症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65.0%;稳定组患者显效32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7%,稳定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急症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心脏急症患者病情比较稳定,而急性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则更难控制,因此在临床治疗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用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从而避免患者死亡。

    作者:梁泽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恶性脑梗死的治疗研究近况

    脑梗死是临床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恶性脑梗死则属于是重症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具有严重影响。本文则结合相关资料,对目前恶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研究近况总结分析。

    作者:李文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6例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抢救与优质护理

    目的探讨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抢救与优质护理。方法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9月对16例低血糖昏迷患者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加强病情观察、有效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结果10例患者的症状迅速缓解,意识好转;6例患者在留察室严密观察,给予葡萄糖足量静脉输注后症状逐渐缓解,意识逐渐清醒,无死亡病例。结论做好低血糖昏迷的诊断、治疗、监测、急救、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即能迅速缓解低血糖症状,又提高抢救成功率,并对糖尿病患者预防低血糖昏迷的发生与自我管理的能力有所加强。

    作者:程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清胱抑素C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ey)、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2014年09月我院收治的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检测结果,并与同期50例正常健康人作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Hcy与胱抑素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与脑梗死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硬化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肝硬化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将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代偿7例,失代偿期33例,门静脉内径和脾静脉内径明显高于对照组(<0.05),门静脉、脾静脉血流峰值速度和平均速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肝硬化诊断方法。

    作者:宋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70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探究与分析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与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0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资料,总结其发生原因并制定有效防范措施。结果该组中共发生70例护理不良时间,原因如下:41例用药错误,占58.57%,12例标本采集,占17.14%,7例检查延误,占10.00%,3例跌倒,占4.29%,3例烫伤,占4.29%,3例误吸,占4.29%,2例坠床,占2.86%,2例药物不良反应,占2.86%。结论为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护理安全,护理人员可通过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强化查对核实湿度,从而建立并完全护理服务模式,达到完善人力资源的目的。

    作者:尹春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研究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护理措施对患者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严重创伤患者3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干预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干预组患者进行急诊救治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治疗后仅进行常规护理,收集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死亡率和抢救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成功率为93.3%,死亡率为6.7%,对照组患者成功率为66.7%低于干预组,死亡率为20.0%高于对照组,平均抢救时间干预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急诊救治护理干预,能够为患者抢救争取时间,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小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谈来宾市免疫规划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宾市自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以来,成绩显著,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6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控制在极低水平,免疫规划针对的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但随着工作的深入发展,免疫规划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2013年全市麻疹大幅回升,一些地方免疫规划工作出现了滑坡趋势。为了扭转这局面,来宾市需要解决人员经费不足、工作人员流动性大、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硬件建设落后、免疫规划存在薄弱地区等实际问题。

    作者:盘春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是非常严重的院内感染,严重情况下不仅会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同时对手术治疗的效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死亡率和病残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因而为了保证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需要对术后颅内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要想尽可能的避免颅内感染的发生,需要加深对颅内感染的诊断、危险因素等各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影响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因而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总结出颅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术后的颅内感染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这在临床治疗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关于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的研究是非常多的,而随着医学水平和医疗技术的提高,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数据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不同国家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也具有差异性,定期的采集相关的研究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针对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作者:黄蕃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谈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病情的影响,总结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的指导方法。方法通过对老年患者展开心理状态的调查,提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善,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结论进行准确的心理分析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锦秀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双胎妊娠一胎死亡一胎足月分娩1例

    目的探究双胎妊娠一胎死亡一胎足月分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双胎妊娠的分娩诊疗过程。结果该双胎妊娠患者一胎因脐带打结宫内死亡,人工破膜后取出一纸样胎儿;另一胎成功足月分娩,胎儿体重重3600g,产后及时观察子宫复旧良好,阴道出血不多,新生儿一般情况好。结论对于双胎妊娠患者,在分娩时临床既要防止死胎对活胎及母体凝血功能的影响,又要兼顾活胎的成熟度,选择合适的分娩时机及方式,才可获得佳的妊娠结局。

    作者:申玉向;康新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医用纳米银材料的遗传毒理学研究

    随着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各种纳米材料和纳米颗粒的接触与暴露机会也日益增加。纳米银作为应用为广泛的纳米材料,其产品的生物安全性如何尚无定论。本文就近年国内外新的研究发现,对纳米银体内外遗传毒性以及其可能的机制作一介绍。

    作者:余洋;戴政宁;于滢;陈文博;孙明波;钟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内固定钢板治疗36例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与分析

    目的探讨内固定钢板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自2011年1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6例锁骨骨折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每组18例患者,分别命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了解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20d内及40d内痊愈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83.3%,治疗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采用内固定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过程中,通过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能够缩短患者恢复的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该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谈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

    目的对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对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临床实践中一般护理,对症护理,饮食指导及出院健康指导等各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过疾病治疗全程中规范科学合理的护理,患者在住院治疗7~10 d后60例患者以45例痊愈和15例好转,均获出院,无其它并发症出现。结论以患者为中心科学的整体护理,尤其是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出院健康指导,对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复发有重要意义。

    作者:倪小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