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君
目的探讨分析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与安全管理的关系和影响。方法我科于2012年1月起,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并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护理缺陷按发生原因进行统计分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3年护理缺陷发生率比2012年护理缺陷发生率大幅下降。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是减少护理纠纷的重要手段,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当长期开展下去。
作者:朱广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措施与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录并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5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纳入研究,随机等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性护理,观察组增加综合性护理,研究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干预,观察组的膀胱痉挛、血尿与尿液反流发生频率各为7.1%、7.1%和0%,要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42.9%、28.6%和21.4%,有统计学意义(<0.05);且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痉挛持续时间与引流液转清时间更短(<0.05)。结论对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膀胱痉挛,避免不良症状发生,适合临床普及。
作者:周正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对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临床实践中一般护理,对症护理,饮食指导及出院健康指导等各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过疾病治疗全程中规范科学合理的护理,患者在住院治疗7~10 d后60例患者以45例痊愈和15例好转,均获出院,无其它并发症出现。结论以患者为中心科学的整体护理,尤其是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出院健康指导,对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复发有重要意义。
作者:倪小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小儿肿瘤外科教学课时少、内容繁多、教学难度大,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差、综合利用知识的能力不足等问题。为了克服传统教学的缺点,探索将CBL与PBL双轨教学模式引入小儿肿瘤外科教学实践,进一步提高小儿肿瘤外科的教学质量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小儿肿瘤外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作者:杨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表浅扩散型黑色素瘤(superficial spreading melanoma,SSM)是其中常见的类型[1]。病变多表现为比较缓慢生长的痣或班,临床容易误诊、漏诊。本文报道2例发生于皮肤的表浅扩散型黑色素瘤,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
作者:高霞;李恒;韩笑;陈洪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01月~2014年0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0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0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90分的有690例,占了98.6%,护理质量评分在70~90分有10例,占了1.4%。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90分的有460例,占了65.7%,护理质量评分在70~90分有200例,占了28.6%,护理质量评分<70分的有40例,占了5.7%。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8.6%。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6%。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改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病情的效果。方法以本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法为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以及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评分与护理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0.05;此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给予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有针对性的全面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改善患者的病情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对膝关节重度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骨科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关节外科收治的380例关节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式对其展开研究,进行6个月的随访,以分析评价临床疗效及膝关节结构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未见明显并发症;治疗前后患者HSS膝关节评分、VAS疼痛评分、内翻畸形角度以及CPM运动角度恢复情况比较=83.82、59.90、50.63、69.66,均<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对膝关节重度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确切,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纠正其畸形,恢复其生理解剖结构并维持力学稳定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丁良甲;刘晓民;刘莹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环孢素A( CsA)联合激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N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1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均服用环孢素A 3~5mg/(kg·d),维持其血药浓度在100~200ng/L,用药9个月后逐渐减量至12个月停药,同时予泼尼松1.0~1.5mg/(kg·d)口服,用药3个月后逐渐减量,以小剂量(<0.25~0.5mg/kg,隔日)维持1~2年。按临床类型分为激素耐药组11例、激素依赖组4例、频繁复发组6例。13例行肾活检,其中微小病变型5例,系膜增生性肾炎6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例。监测患儿治疗前后相关临床生化指标及环孢素A血药浓度,观察CsA不良反应,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例患儿经治疗后,完全缓解11例(52.38%),部分缓解8例(38.10%),未缓解2例(9.52%),有效率(90.48%)。完全缓解的19例患儿中有5例在减量或停药后复发,复发率26.32%,复发后重新服用CsA仍有效。不同临床类型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理类型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效差。治疗后临床生化指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无明显改变,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不良反应少,多毛常见。结论中小剂量CsA联合激素治疗儿童难治性NS安全、有效。
作者:王院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斑点追踪技术能对心肌组织的运动轨迹行进行追踪,检测出室壁运动异常心室节段,从而判断心室节段和整体功能受损程度。冠心病突出的病理表现为室壁运动异常,因此斑点追踪技术能够通过评价室壁运动情况,检测出心肌缺血和梗死节段,并定量评估梗死范围。
作者:袁莹萍;朱文晖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腹腔镜技术开始应用于外科手术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以及腹腔镜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腹腔镜系统在我国临床外科领域的应用越加广泛,本文现将三维腹腔镜系统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韩虎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护理干预改善产妇产后乳房肿胀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6月来我院分娩的乳房肿胀产妇8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0例,观察组产妇接受乳房肿胀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干预5d后,观察、触诊并统计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乳房状况发现,肿胀率分别为10.0%和40.0%,组间差异显著,<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及早对产妇实施护理干预,预防肿胀发生;发生肿胀后,护理人员要通过一系列方法缓解产妇乳房胀痛,使产妇学会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妇产科护理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本次资料选自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妇产科收治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各60例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给予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爱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感染性假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37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如:心肾功能、血压等,患者均符合感染性假动脉瘤诊断标准,对患者行结扎动脉近远端,创面切底清创,外科换药等对症处理,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患者均取得手术成功,无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0%,37例患者手术后无明显肢体缺血坏死、截肢病等患者。实验中对患者进行3个月~5年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3例患者出现轻微跛行,跛行发生率为8.1%。结论感染性假动脉瘤发病率较高,对于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大部分患者行动动脉结扎,瘤腔清创手术是可行的,手术是安全的,但是患者治疗时应该根据患者情况具体选择,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王行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心理健康明显低于普通人群,生活质量差。掌握患者疾病、心理特点,发挥护理优势,对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减少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85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护理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文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对重症烧伤患者急救输液与营养支持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采用路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护理结果。结果路径护理的实验组比常规护理的对照组,重复建立输液通道几率小,患者未出现休克,营养支持时恢复更快,并发症几率更低。结论重度烧伤患者实施路径护理,可加快患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左全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后膝关节僵硬的护理。方法对我院70例胫骨平台骨折后膝关节僵硬患者进行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康复锻炼,并记录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患者积极配合康复锻炼护理,术后的功能锻炼明显改善了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范围,平均比术前增加(48.8±12.3)o。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在内固定稳妥后,早期在康复、护理过程中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能够大程度上减轻膝关节僵硬及活动度损失。
作者:何琼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完善的肝癌介入治疗术的临床护理路径(CNP),规范对患者的医疗护理服务。方法设计肝癌介入治疗术住院期间适当、有序、有时间性的CNP,选择在本院实施CNP(A组)和实施临床常规护理(B组)住院进行肝脏介入治疗术的患者共83例,比较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和住院治疗的心理状况有无差异。结果 CNP组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均较常规组少,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所提高,情绪反应变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肝癌介入治疗术中实施CNP,可规范护士的工作行为,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顾智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is,CG)是一种较少见的非肿瘤性炎性病症,属于癌前病变。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对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导致在临床治疗中各个医院的治疗手段也不尽相同。为此,本文对腺性膀胱炎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明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名老中医经验方用药加减规律。方法独立的分类变量关联性分析,即计算经验方中加减药物、病、症等属性的频数及Pearson 字2统计量,做两个属性独立性的字2检验。结果基于此方法分析的结果与名老中医临证经验、文献记载基本一致。结论独立的分类变量关联性分析对名老中医经验方用药加减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汪涛;李伟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