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王强;姚秋菊;鲁芳燕

关键词:X线, 精细钡气造影, 胃癌,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住院部收治的78例胃癌患者,患者均予以临床择期手术治疗,并于术前行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诊断检查,患者术后均予以病理学检查,分析并比较患者的临床X线诊断与病理检查报告相关性情况。结果78例胃癌患者经临床X线检查临床早期检出率为85.90%(67/78),误诊率为6.41%(5/78),漏诊率为7.69%(6/78);经临床X线检出的67例患者,其中溃疡型46例,蕈伞型13例,肿块型8例;患者经临床X线检查后显示,其病发部位多集中于胃底贲门、胃窦、胃体及胃大弯部位。结论 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可明显提高胃癌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断率,在临床实际治疗过程中可通过病理学相关结果予以早期病情判断。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药浴联合缚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对药浴联合缚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的临床护理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强直性脊椎炎患者资料展开分析,归纳并总结患者的护理状况和效果。结果40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大大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所有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比较满意。结论对采用药浴联合缚敷治疗的强直性脊椎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策略,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愈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罗琳;张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合并肺结核1例

    报道1例肺结核患者,患者因发热、咳嗽、恶心、呕吐、乏力、纳差入院,有产后大出血病史,产后4年出现闭经。查皮质醇昼夜节律消失,性腺激素水平降低,甲功正常,头颅MRI示空蝶鞍,肾上腺CT示未见异常,诊断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合并肺结核,予以强的松、左旋甲状腺素钠、抗结核及补液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朱其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护理研究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代谢异常引发的肾小球硬化症,也是其全身微血管病的组成部分。在欧美等国家,糖尿病肾病是肾脏替代治疗的首要病因,约占1/2。在我国是继肾小球疾病之后第二位构成终末期肾病常见病因[1]。血管通路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得以成功的必要条件,而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好的方式则是动静脉内瘘。糖尿病肾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长期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低蛋白血症,大多存在广泛的血管病变,血管壁厚、脆、弹性差,穿刺点易感染,瘘管易堵塞等特点,使内瘘的制作、穿刺及护理带来一定难度,正确的维护和使用内瘘对延长内瘘使用期限及患者的生命时间有重大意义。本文就糖尿病肾病内瘘护理进展做以综述。

    作者:朱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20例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0例肺癌患者,采取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治疗,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0例肺癌患者,并未出现明显关节肌肉疼痛、过敏反应、严重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以及药物外渗等现象,但是均有一定程度的脱发情况,化疗治疗能够顺利完成。结论对采取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治疗肺癌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减轻化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杨映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实施精细化护理促进患者康复的临床体会。方法对2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进行精细化的护理。结果20例患者康复期间无并发症发生,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精细化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认真指导康复训练,可巩固手术疗效,预防并发症发生。

    作者:墨祥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吸入疗法的临床护理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吸入疗法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行吸入疗法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7.30豫)明显优于对照组(81.08豫),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接受吸入法治疗的同时予以临床护理干预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罗燕;曾传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在孕妇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过程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8例在孕时间15~20w接受产前筛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免疫发光分析仪检测孕妇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的浓度,并结合孕妇年龄、体重、病史等外在影响因素,用相关分析软件对胎儿唐氏综合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在唐氏综合征筛选阈值1:370以上的孕妇35例,筛查阳性率为3.55%;其中对38例胎儿实施染色体检查,确诊为唐氏综合征胎儿3例,阳性率为7.03%。结论在孕15~20w孕妇的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血清甲胎蛋白(AFP)及游离雌三醇(uE3)的浓度是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重要指标,对其进行产前筛查可以有效减少唐氏患儿的出生率。另外,护理人员密切配合医生做好孕妇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护理配合工作,给予孕妇正确的孕期指引降低唐氏患儿出生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冯学梅;朱中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体解剖学第二课堂的现状与对策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主干课程,是医学各学科的基础。人体解剖学第二课常教学作为第一课堂的拓展和延伸,以其内容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很好地解决了第一课堂教学中时间、空间和内容的限制问题,拓展了学生的实践深度和广度,为解决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急待提高的问题找到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解剖学第二课堂活动的蓬勃开展为后续医学课程教学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近年来,我校解剖学实验室围绕第二课堂教学的互动衔接、师资培养、活动内容及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解剖学第二课堂运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针对解剖学第二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我校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作者:马文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生化分析仪与POCT血糖仪对血糖检测结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生化分析仪与POCT血糖仪对血糖检测结果。方法取2份低浓度(2.2mmol/L)和中浓度(7.00mmol/L)氟化钠抗凝的全血标本,分别使用3台POCT血糖仪对同一标本各测试20次,检测其精密度,取卫生部中心POCT室间质评价标本,在3台POCT血糖仪上分别测定其血糖,比较POCT血糖仪测定结果与相同组靶值的偏差,检测其准确度,并对比生化分析仪与POCT血糖仪对血糖检测结果。结果经过测定,3台仪器测定结果均在允许范围内通过POCT血糖仪检测,准确度较高,精密度检测,低浓度时变异系数为6.1~6.7%,中浓度时变异系数为2.0~2.3%,POCT血糖仪测定血清的结果低于生化分析仪的测定结果,两组比较结果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生化分析仪与POCT血糖仪对血糖检测结果相差不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晶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硫普罗宁所致不良反应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硫普罗宁所致不良反应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自我院使用硫普罗宁的患者2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临床的回顾性统计、分析,硫普罗宁所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导致了皮肤、心血管系统、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视觉系统、胃肠系统及全身性损害。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各不相同,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为用药后30min内。结论在临床用药时,医生应该密切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权衡药物的利弊,合理用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复方岩杖胶囊药理作用的探讨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复方岩杖胶囊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Sl80荷瘤小鼠模型,以环磷酰胺(CTX)作阳性对照,观察复方岩杖胶囊对荷瘤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变化、抑瘤率、脾脏及胸腺指数的变化。结果复方岩杖胶囊对S180荷瘤小鼠经CTX化疗所致血液中白细胞降低有拮抗作用(P<0.05),对小鼠肉瘤S180无直接抑制作用,对化疗所引起脾脏及胸腺指数下降未见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复方岩杖胶囊能提高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减轻肿瘤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作用。

    作者:黄鹏;黄其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钙网织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meta分析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钙网织蛋白(calreticulin,CRT)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检索2014年6月以前收录在Pubmed、Cochrane图书馆、Elsevier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的英文和中文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并用RevMan 5.0软件对各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和评价分析,同时用2检验对其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纳入符合要求的国内外3篇文献共205例数据进行后续研究分析。在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间3种研究无异质性(=0.56),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CRT在胃癌不同淋巴结转移组间有差异性表达=0.17,:0.07~0.42),其中=0.0001。在粘膜浸润组与肌层浸润组间三种研究无异质性(=0.19),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CRT在胃癌不同浸润程度组间有差异性表达(=0.21,:0.06~0.77),其中=0.0008。此外,用2检验结果发现:CRT表达量在胃癌不同淋巴结转移组及不同浸润深度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值分别为0.000和0.002;不同TNM分期组间CRT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0.155);CRT的表达量在胃癌患者不同生存率间无显著性差异(=1.000)。结论 CRT与胃癌的浸润及转移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贾小婷;彭聪;贺智敏;郑国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硝普钠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效果及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1年60例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所选患者常规治疗联合硝普钠药物治疗,同时给予相应临床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中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疾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P<0.05。结论给予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硝普钠药物治疗有较好临床疗效,同时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能有效改善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莫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在早产儿管饲喂养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对管饲喂养的早产儿早期实施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按摩及刺激肛门等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4月对我院新生儿科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按摩及刺激肛门。将两组患儿的胃内残余量、胎粪排净时间、黄疸持续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早产儿胃内残余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胎粪排净时间、黄疸持续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也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按摩及刺激肛门能激发排便反射、促进结肠动力成熟及胃排空、畅通排泄途径,有效的促进胃肠功能成熟,缩短住院时间,且经济、安全,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顾娟;刘艳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肾内科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和探讨肾内科护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肾内科病房进行就诊和护理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70例,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70例,观察和对比临床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肾内科护理期间发生纠纷12次,总计投诉人数5例,投诉率为7.14%;观察组肾内科护理期间发生纠纷3次,总计投诉人数1例,投诉率为1.43%,且<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对照组患者对肾内科护理满意28例,一般29例,不满意23例,护理满意度为81.43%;观察组患者对肾内科护理满意57例,一般9例,不满意4例,护理满意度为94.29%,且<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优质护理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投诉率和纠纷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冯雪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电子医嘱对护理工作模式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我院推广电子医嘱之后,护理处理医嘱的基本过程,总结了电子医嘱系统对护理工作模式改变的影响,指出电子医嘱系统的推广使用显著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安全,有效促进医患和谐,促进护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朱晓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的训练及护理疗效

    目的:探讨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的训练及护理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收集时间为2013年3月~2014年6月共计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障碍的训练护理,50例对照组患者不进行进行膀胱功能障碍的训练护理.评价两组手术后自主排尿时间以及住院期间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后自主排尿时间及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4.8±12.9)d、4%;(89.5±19.5)d、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我们认为明确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类型是选择膀胱护理方的前提,在此基础上针对性选择治疗方法并加强专科护理是治疗的重点,其方面要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才能使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早日康复。膀胱护理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作者:郑建娣;周小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儿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7.4%)明显比对照组(89.7%)高(<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0.05)。结论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升对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可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及其与脑梗死的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空腹采静脉血4 ml,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0.05),比较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0.05)。对照组检测前后CRP数值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血清CRP变化情况能够较灵敏地反应急性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准确评价其预后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指标。

    作者:张继强;耿元晖;张豪;王喜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卫生人力测算指标构建

    卫生人力具有复杂性、时变性的特征,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经过文献评阅分析及专家小组讨论,通过指标筛选,确立了一套合理、有效的测算卫生人力需求量的指标体系。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