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碘普罗胺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护理与体会

蒋长英

关键词:照影剂, 静脉肾盂造影, 检查,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碘普罗胺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688例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患者除予常规护理外,从心理状况、饮食选择、肠道准备、造影剂的应用、检查中不良反映的处理及造影后的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全面护理。结果应用碘普罗胺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688例,其中10例出现不同程度过敏反应,出现全身灼热感、面部潮红、心慌等4例,胸闷、出冷汗3例,出现恶心、呕吐2例、皮疹1例,经过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完成造影。结论在进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中的护理工作极为关键,决定患者能否配合检查,安全完成检查,达到诊断目的。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骨形态发生蛋白9的研究进展

    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是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已知BMP家族中成骨活性强的成员;Smad蛋白在其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BMP-9腺病毒为载体表现出强大成骨能力;BMP-9还具有促进原始神经元乙酰胆碱的合成,调节造血干细胞,降低血糖等作用。

    作者:盘旋(综述);蒋练(审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

    目的:探讨髋关节脱位护理干预作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发生。方法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及正康复训练计划,正确实施护理各个环节中措施,开展系统预防髋关节脱位护理,可有效降低髋关节脱位发生。结果本组78例中仅有2例发生关节脱位,发生率2.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发生。

    作者:刘艳;安林芝;余飘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全程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全程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11月收治的49例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我院2014年1月~6月以来收治的49例急诊危重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急诊危重患者抢救实施全程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红斑狼疮患者的心理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红斑狼疮(LE)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本院收治的42例LE患者临床资料。用自行设计的健康、心理调查问卷表和面对面交流-沟通相结合,了解LE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出正确分析判断,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42例患者得到护理干预后,心理压力减轻,情绪得到缓解,医从性增加,能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心理护理对本病患者的治疗、病情的转归和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家梅;孙月娥;李腊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11例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分析111例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心胸外科术的11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睡眠情况并对患者失眠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术后PSQI得分(5.82±4.14)显著低于对照组(11.32±4.38),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情况明显得到改善(<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心胸外科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左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两种常用牙刷对口腔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刷牙是人类目前使用为广泛,效果为明显的口腔清洁方法,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近几十年来,牙刷、牙膏、刷牙方式以及其他与刷牙有关的观念与行为问题,已经成为口腔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随着电动牙刷的广泛应用,与手动牙刷相比,其对口腔健康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因此,本文就使用两种常用牙刷刷牙对口腔健康的影响做一综述。

    作者:薛昌越;吴文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延续护理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院后生活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院后生活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来住我院,经病理和细胞学确诊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观察组通过追踪随访,用电话和家访的方式施以延续护理,用美国舒适护理专家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评价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舒适度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生活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延续护理明显提高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舒适度。

    作者:郭红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阴道镜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3~2014年所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中选取20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阴道镜检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以及阴道镜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观察三组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差异。结果阴道镜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阴性率以及假阳性率等都优于单一阴道镜检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病变患者采用阴道镜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晓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大疱摘除术改善巨型肺大疱患者的肺功能分析

    目的:探讨大疱摘除术改善巨型肺大疱患者肺功能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巨型肺大疱患者,全部患者均行肺大疱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肺功能(以第1s用力呼气容积为准)、血氧饱和度的差异。结果患者术前肺功能检查第1s用力呼气容积为(1020±1)ml,明显小于术后的(1260±20)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患者术前检测血氧饱和度平均约(91.2±1.6)%,明显小于术后检测血氧饱和度(96.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大疱摘除术治疗巨型肺大疱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血氧饱和情况,临床治愈率高,术后症状改善明显,且术后并发症出现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的借鉴和应用。

    作者:徐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7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护理分析

    目的:总结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结果79例患者中1例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在转运途中抢救无效死亡,78例均得到及时救护,安全转移到医院,进行下一步治疗,其中有2例转入ICU后抢救无效死亡,其余76例患者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及时、规范、高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是挽救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韩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82例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护理体会

    异位妊娠在临床上又可称之为宫外孕,多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并生长发育,其中为常见的为输卵管妊娠。为妇科中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常常引起腹腔内出血及休克等并发症,严重者常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现临床上多采用腹腔镜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诊断及治疗,此种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以及疼痛轻等优点,而且术后不留有较大的手术瘢痕[1],目前此种手术方法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对其手术前后的护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晓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慢性扁桃体炎早期肾损害与IgAN

    慢性扁桃体炎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多发的疾病之一,大量的临床病例观察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慢性扁桃体炎对机体远隔器官(比如心、肾、关节)的功能有巨大的影响[1-2]。但是,由于以往的研究中关于慢性扁桃体炎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的研究多局限于腭扁桃体局部[3-4],故至今为止,慢性扁桃体炎对机体远隔器官损伤的内在机制尚不明了。本篇综述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慢性扁桃体炎早期肾损害与IgA肾病的临床特点,更深入的了解慢性扁桃体炎对慢性扁桃体炎合并IgA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影响,为今后对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基础及实验依据,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早期肾脏损害的预防及治疗带来新的策略[5]。

    作者:王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直丝弓矫正技术在替牙期牙齿畸形矫正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正技术在替牙期牙齿畸形矫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16例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不锈钢丝矫正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直丝弓矫正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畸形矫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6%。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直丝弓矫正技术治疗替牙期牙齿畸形可持久有效矫正牙齿畸形,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莹;张志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焦虑和分娩的临床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焦虑情绪的改善及对分娩方式、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11月我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孕妇1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各9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对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差异进行比较。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的不同及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护理前SAS及S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护理前,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显著降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善孕产妇焦虑情绪,降低剖宫产率及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刀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山市小榄镇永宁社区116例高血压病患者行为生活方式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中山市小榄镇永宁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行为习惯、膳食结构等行为生活方式。方法随机抽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6例,以问卷的形式开展调查。结果吸烟19例,占17.24%;有体育锻炼89例,占74.14%;调查对象平均每晚睡眠时间为6.34h,晚睡26例,占22.41%,晚睡人群中,男性显著高于女性;与膳食宝塔建议摄入量比较谷类,蔬菜类,水果类,豆类及其豆制品,奶类及其奶制品,油脂摄入不足,肉类,蛋类摄入过量。结论中山市小榄镇永宁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行为习惯,膳食结构等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应加强其对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的指导和干预。

    作者:黄映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D-二聚体的影响

    目的:了解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抽样,选取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予以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D-二聚体变化。结果治疗8w后实验组TG、TC、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且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抗炎、降脂、抗血栓效果颇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晓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以急性心肌梗死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例

    目的:探讨以急性心肌梗死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在笔者医院诊断、治疗的1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分析患者病因,确定患者病情,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结果发病4h行急诊PCI术,术中见左前降支近中段次全闭塞,TIMI血流Ⅰ级;回旋支未见明显狭窄,TIMI血流Ⅲ级;右冠近段偏心性狭窄约80%,中远段未见明显狭窄,TIMI血流Ⅲ级。遂决定在前降支近中段病变处行PCI术,患者取得手术成功,且术后并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率较高,且患者症状不明显,临床上加强患者诊断并给予手术等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胡晓;丁志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例成人斯蒂尔病并激素治疗相关性糖尿病的护理

    成人斯蒂尔病即平常说的变异性亚败血症,此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体温多高于39℃,关节炎、咽痛、肌痛淋巴结肿大脾肿大、腹痛、胸痛、肝肿大、胸膜炎、心包炎肺炎等但并非发病时所有症状全部表现可能在病程中需数月以至数年才能表现更充分,也可能始终未全部表现,我科于6月份收治1例成人斯蒂尔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向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施以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尿白蛋白(UA)、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肌酐、总胆固醇(TC)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94.12豫)明显高于对照组(61.76豫),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可显著调节患者心理状态,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彭曼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4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3.9%;组间对比(<0.05)。观察组焦虑、抑郁程度轻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采取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红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