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倩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和优质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北京市怀柔区第一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患者中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结果 两组患者在餐后2h空腹血糖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健康教育和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增强信心,改善情绪,提高药物依从性,形成良好生活习惯,进而达到理想治疗目标.
作者:李继红;阮丹杰;王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通过对58例胸腔积液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微管),采用虹吸原理引流胸腔积液的护理体会,虹吸方法在微管闭式引流中效果确切,护理管理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常规闭式引流.运用虹吸原理行微管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护患双赢的治疗方法.加强引流期间导管护理、引流液观察、皮肤护理,是保障引流通畅,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的关键.
作者:吴瑛;王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EBN),是护理人员在指定护理活动计划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循证护理是受循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在过去的几十年,护理学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同时,有关临床实践和健康服务的护理研究论文显著增多,加之护士掌握了计算机文献检索方法,这些变化极大促进了循证护理的发展.近几年来循证护理观念在护理领域逐渐兴起.它对促进护理科研的发展,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科护理人员把循证护理应用于临床,先找到实证,再结合临床经验、查阅文献等找出解决问题的佳方案,解决存在的问题,现就应用循证护理解决静脉输液所致疼痛问题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鼻咽通气道(Nasopharyngeal airway,NPA)对于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Bd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apnea syndrome,OSAHS)患者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后辅助通气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诊断为重度OSAHS于全身麻醉下行UPPP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苏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停留时间内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干预治疗次数和二次气管插管率.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及性别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患者各时段SPO2高于对照组(P<0.05),气道干预治疗次数、二次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 05),HR、MAP波动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OSAHS患者UPPP术后放置NPA 能够改善通气状况,降低上呼吸道梗阻发生率,防止患者术后缺氧,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王刚;丁梅;翁亦齐;杜洪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6月81例在我院行宫颈leep刀手术患者进行入院宣教、术前常规检查宣教、术前教育、术后及出院指导、随访的效果.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消除了患者不良情绪,调动患者积极性,提高手术的治愈率和康复.结论 在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中健康教育的开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周艳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肝破裂患者的抢救及其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经手术治疗的60例创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的护理体会.结果 治愈52例,死亡8例,其中死于失血性休克3例,合并伤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结论 完善术前准备以及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等均为提高创伤性肝破裂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三项指标水平在小儿急性肺炎疾病诊断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活的48例患有急性肺炎疾病的患儿和同期同年龄段的接受健康体检的儿童资料48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相应方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三项指标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患有急性肺炎疾病的患儿的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三项指标水平会出现明显异常表现,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可以将三项指标作为病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范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补肾疏肝法治疗更年期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符合更年期失眠肾虚肝郁证诊断的患者给予口服自拟的补肾调肝汤(女贞子、旱莲草、当归、白芍、香附、知母等),观察治疗前后的疾病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有效率93·3%,显效率56·7%.结论 补肾疏肝法可显著改善更年期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很高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申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计量学分析,研究牙釉质的发展现状.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提供的PubMed数据库收录的牙釉质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对PubMed收录的牙釉质相关文献的年份、国别、期刊来源、多产作者、主要主题词进行统计,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明确牙釉质相关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结论 通过计量学分析,明确牙釉质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为科研人员指明方向,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姚丽芸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实施,对有效提高计划妊娠比例,增强孕前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率起到了较好的作用.通过对南涧县实施项目情况和存在问题分析,笔者从做好孕检项目技术服务工作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胡绍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研究颅内动脉瘤采取三维CT血管造影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采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一共有57例,对其采取三维CT血管造影检查,采取强化螺旋CT扫描以后把容积数据输入到工作站当中,通过对CT阈值进行调整以及采取伪彩色技术,重新建立颅内血管三维图像,所有患者通过临床手术证实.结果 本文一共57例患者,其中检查出采61个动脉瘤,其中3D-CTA显示一共有60个,占总体的98.36%.三维CT血管造影能够准确显示动脉瘤颈部当中的解剖关系,能够模拟演示手术,同时能够采取仿真血管内窥镜检查.结论 颅内动脉瘤采取三维CT血管造影进行诊断,可以使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并能够将动脉瘤三维空间形态清晰显示出来,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余舟;冯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贫血儿童的血常规检测报告,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本院近年来共收治贫血儿童53例,并以此作为临床资料,对其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进行研究.结果 根据53例贫血儿童血常规检测结果可知,血红蛋白低的患者30例,红细胞压积低的患者48例,红细胞体积低的患者33例,血红蛋白平均含量低的患者29例,血红蛋白平均浓度低的患者5例,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低的患者6例.结论 当前造成儿童贫血的主要原因在于血红蛋白的含量相对较低,临床中其通常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作者:刘立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行为护理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行为护理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行为护理组除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外,同时给予行为护理措施干预.采取行为护理措施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测定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时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采取行为护理措施后,行为护理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 69、7 40,P<0.01);行为护理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 89、3 44、3.18、3.56、3 75、4 46、5 28、4 43、4 99,P<0.01).结论 行为护理可明显地消除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障碍,增强治疗的信心,从而促进康复,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翟丽萍;李艳清;姚庄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方法 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的诸多护理管理困扰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护士待遇低、护理队伍不稳定;护理人员结构不呈梯队;护理人员配置比例不当;护理管理与实际工作脱节.结论针对诸多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因地制宜地制定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与之共勉.
作者:谢吉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饮酒与头孢菌素相互作用致双硫仑样反应临床表现及救治.方法 对临床60例诊断为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进行系统回顾分析,内容包括饮酒种类数量、头孢菌素种类、发病时间、表现、抢救治疗情况及转归.结果 导致双硫仑样反应以白酒为多,啤酒、葡萄酒其次,药酒少见;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为多.多为用药后饮酒(54例),少数为饮酒后用药(6例).反应多发生在饮酒(或用药)后3min~2h,表现为脸红、心悸、头晕、恶心、头痛、呕吐、胸闷、烦躁、呼吸急促困难、大汗、休克、昏迷等;积极处理治疗,多数患者于10min~2h明显缓解.结论 饮酒与头孢菌素之间可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病情较危重,积极处理治疗,转归预后多较良好.
作者:张继强;耿元晖;张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鼻内镜下行鼻骨骨折复位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98例闭合性鼻骨骨折患者,利用鼻内窥镜在直视下对鼻骨内侧粘膜塌陷处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并复位.结果 98例鼻骨骨折患者局部麻醉效果良好,鼻骨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并且处理了10例伴发的鼻中隔骨折性偏曲.结论 鼻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术具有能够对鼻腔作全面检查、麻醉效果好、骨折复位准确、鼻腔粘膜损伤小等优点.
作者:罗文广;叶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脱敏治疗应用于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和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我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脱敏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进行脱敏治疗后判定为显效的有56例(56.0%),有效29例(29.0%),无效15例(15.0%),总有效率85.0%.结论 脱敏治疗过敏性鼻炎过程中加强观察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治疗效果好.
作者:王琨;周玉梅;胡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计同步放化疗在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01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各4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2年的生存率以及毒副反应;结果 在放疗结束后,同步放化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5.8%)和2年的生存率为(64.6%)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83.3%)和(45.8%),且P<0.05,然而同步放化疗组的骨髓发生率和消化道反应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结论同步放化疗方式跟单纯的放疗方式相比,前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其毒副反应跟单纯放疗相比较高,但经治疗后均能耐受.
作者:吴海霞;沈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调查呼吸科护士心理压力的新来源提出应对措施.方法 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呼吸科先后工作过的62名护士进行心理压力来源的问卷调查和面对面及电话调查并分析原因.结果 60名护士均承受着不同方面的各种压力,针对各方面压力提出应对措施.结论 只有护士正确认识压力,学会自我调节疏导,加上管理者的重视与支持,才能运用各种应对机制来缓解工作压力.
作者:万晓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医用三氧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眼药对照组和三氧配合眼药治疗组,每组60例.眼药对照组用司徒伦滴眼液点眼,1~2滴/次,3次/d,持续用药4w;三氧配合眼药治疗组在按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医用三氧治疗,2次/w,连续4w.然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眼药对照组总有效率86.7%,三氧配合眼药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而且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 医用三氧治疗视疲劳疗效显著,可降低复发率,为治疗视疲劳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绿色环保的治疗方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小洪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