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跃峰;柴吉敏;令狐永谊;马宇华
目的:对产科手术护理的风险管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实施手术护理风险管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科实施手术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讨论如何正确开展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结果经过15d的对症治疗以及精心护理之后,患儿痊愈出院,出院30d后来院复查一切正常。结论为帮助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尽快康复,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包括疼痛护理、高热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
作者:任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阴道分娩对盆底肌功能的影响及产后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实施阴道分娩并行围产期检查的妇女100例,使用盆底功能筛查仪对产后6w的产妇盆底肌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需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对于接受训练的产妇,在产后3个月再次进行盆底肌力的测量,观察盆底肌力的变化情况。结果产后6w进行盆底肌力检测发现所有产妇均需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3个月盆底肌力与产后6w相比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会严重破坏盆底肌功能,在短期内不存在完全自主恢复的可能,通过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可以有效促进盆底肌功能的恢复,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作者:黄雪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抑郁焦虑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14例胃癌有抑郁焦虑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14例胃癌无抑郁焦虑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SDS、S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因方面,观察组医疗氛围、家庭经济状况、婚姻关系等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内因方面,观察组疼痛、担忧、对疾病和手术的恐惧感、睡眠质量、消化不良、有无并发症等问题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抑郁焦虑影响因素有着不同的原因表象,临床应有针对性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作者:敖百顺;王海峰;刘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有剖宫产史孕妇,胚胎着床于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是一种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为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既往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停经后伴有不规则阴道出血。特别在流产或刮宫时,可发生致命的大出血。近年来由于国内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此病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而子宫动脉栓塞术具有保留子宫、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疗效肯定等特点。我院自2006年3月至今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CSP患者13例,经过精心的医疗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有关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廖新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术后患者应用PCA临床效应以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40例行使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应用PCA临床效应,且进行护理。结果在术后镇痛上,有30例患者为0级,有6例患者为1级,有4例患者为2级,经研究分析发现和药物剂量不足相关。4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普外科手术中应用PCA,把被动镇痛变成主动预防疼痛,对患者术后心理和生理情况的调整、机体康复以及创伤恢复等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同时在应用中加强护理,可提升治疗护理质量。
作者:向洪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近年来,随着高端CT机在县级医院投入使用,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迅速增加。其诊断速度与B超相似,不受肠管内气体干扰,更重要的是,由于能进行连续快速容积扫描,结合后处理技术,更有利于准确显示肠梗阻的部位和原因,能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基于此,笔者回顾性分析了30例均在我院64层螺旋CT诊断为肠梗阻的患者资料,以探讨其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滕军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把我院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8例胆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试验组24例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模式,对照组24例患者只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胆结石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模式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易婵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社区医院高血压患者的院外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辖区内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新出院的高血压105例患者进行院外护理,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程度、血压控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社区医院高血压患者患者进行院外护理可以控制患者的血压。结论对社区医院高血压患者进行院外护理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左志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讨论研究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50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5例。 A组患者应用青霉素钠进行治疗;B组患者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人数等指标。结果口服左氧氟沙星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100%显著优于使用青霉素治疗组患者88.0%。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较好(P<0.05)。口服左氧氟沙星组患者各类不良反应发生人数均少于使用青霉素钠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显著。药物杀菌力强且药效持续时间长;口服吸收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不适症状且不良反应率低,细菌清除率高。对加快疾病治疗速度,提高治疗效率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闯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对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18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60例,产前组在第2产程末胎头已着冠,P约于1~2个宫缩娩出时给予卡前列甲酯栓;产后组在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前列甲酯栓;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结果产前组第3产程持续时间明显短于产后组和对照组,且产后出血率及出血量均明显低于产后组和对照组(P<0.05);产后组第3产程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率及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均无明显差异(P>0.05);应用卡前列甲酯栓的120例产妇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产妇共13例(10.83%),其中轻微恶心、头痛的8例(6.67%),腹泻的5例(4.17%),但所有产妇均未给予特殊处理,症状自行缓解。结论卡前列甲酯栓用于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而卡前列甲酯在第2产程末胎头已着冠,P约于1~2个宫缩娩出时用药效果更佳。
作者:唐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难以避免压疮患者使用自制水袋[1]后压疮发生的情况。方法将46例难以避免发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36例(使用自制水袋组)无1例压疮发生;对照组患者7例受压部位皮肤红肿有水泡形成,3例患者受压部位皮肤红肿。有高度显著性差异(<0.01)。结论观察组36例难以避免压疮患者使用水袋后压疮发生率为0,对照组10例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00%。
作者:张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介绍食管癌术后胃代食管患者的健康护理指导方法。方法随机选出100例于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食管癌术后胃代食管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心理健康教育、运动护理等综合性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伤口恢复情况,有无并发症发生,进食情况等等。结果实验组患者伤口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产生的情况小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进食情况不及实验组患者。结论在常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性护理能有效促进食管癌术后胃代食管患者的伤口恢复,减少并发症产生,有助于患者顺利进食,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剖宫产出现诸多并发症,我院曾出现1例因剖宫产合并肠破裂病例,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见肠管与腹膜粘连,钝性分离肠管时肠管破裂,取出胎儿后,行肠管切除肠吻合手术,通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与护理,该患者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和积极护理干预,经过12d治疗,治愈出院。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针对患者的特点制定引流管护理及产后护理方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处理,未造成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桂芹;刘秀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治疗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2例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Hb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86%VS 82.14%,91.86% VS 82.14%;两组患者嗳气及上腹痛症状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泮托拉唑三联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彭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环,病案信息的再利用也逐渐被患者所认识,病案复印成了病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病案复印工作中的医患矛盾、产生原因、解决对策等作了一些探讨与分析,立志于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方便患者,将优质服务放在工作的首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爱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压疮的防治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组建压疮监控管理小组和制定管理流程,给予患者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并进行患者满意度情况调查。结果实验组仅有1例发生I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1.8%,而对照组,共发生压疮13例,发生率为23.6%,实验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总体满意度高达98.2%,对照组满意度为76.4%,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配合规范的压疮管理制度可有效控制血液透析危重患者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周挺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影响女性患者导尿一次性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及处置措施,提高导尿操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87例女性导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影响一次性导尿成功率的因素、操作技巧和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7例患者有85例顺利插入导尿管,成功率97.70%(85/87)。本组未出现严重尿道痛疼、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导尿术中结合女性尿道解剖学特点,针对影响女性患者导尿的相关因素,采用适当的手法,注意操作技巧,可明显提高导尿一次性成功率,并减少导尿并发症发生。
作者:肖云红;胡正华;郝安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临床治疗的分析,研究使用呼吸内科临床治疗重症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哮喘患者的病例,对照比较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些因素,将有比较价值的患者病例收集,选取80进行临床治疗分析,在分析治疗方案后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照临床治疗。采用计算机数组的办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40实验组在常规治疗之上加之综合临床治疗,对照组采取一般治疗方法。在治疗后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比对得出,实验组患者康复周期短,无病情反复,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临床疗效上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综合治疗的临床办法治疗重症哮喘患者,比一般治疗效果更明显,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切治疗结束后患者不良反应少,疗效佳,方案安全,更有利于患者康复,在临床治疗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宝日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肱骨远端锁定解剖钢板治疗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探讨。方法选取2011~2013年我院收治的80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肱骨远端锁定解剖钢板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普通解剖钢板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更短的骨折愈合时间(14.67±2.02),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0%),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肘关节与肩关节统计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肱骨远端锁定解剖钢板方法对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东;蒙向铖;覃小武;韦光宇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