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廖新彬

关键词:子宫下段剖宫产, 动脉化疗, 栓塞术治疗, 剖宫产瘢痕, 异位妊娠, 患者, 子宫动脉栓塞术, 剖宫产史, 不规则阴道出血, 远期并发症, 住院时间, 医疗护理, 特殊部位, 切口瘢痕, 剖宫产率, 胚胎着床, 临床表现, 疗效肯定, 居高不下, 保留子宫
摘要: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有剖宫产史孕妇,胚胎着床于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是一种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为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既往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停经后伴有不规则阴道出血。特别在流产或刮宫时,可发生致命的大出血。近年来由于国内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此病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而子宫动脉栓塞术具有保留子宫、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疗效肯定等特点。我院自2006年3月至今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CSP患者13例,经过精心的医疗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有关护理报道如下。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脑梗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脑梗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从我院心内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脑梗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梗患者的吞咽障碍进行护理时,可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早期康复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李运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急性胆囊炎指标的研究及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与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5例经超声诊断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手术诊断急性胆囊炎92例,化脓性胆囊炎2例,坏死性胆囊炎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约97%。结论经超声诊断急性胆囊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翠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术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术中限制性输血措施与开放性输血对创伤手术用血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依据。方法我院自2013年1月对大、中型手术患者术中用血采取严格的限制措施,我们对2012年1~12月及2013年1~12月手术治疗的24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时间与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人均输血(2.27±1.21)U,输血率4.2%,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2.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术后拆线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实施术中限制性输血措施,使用床边便携式血气分析仪在术中及时、快速、准确地动态监测匀遭、匀糟贼,为及时合理输血提供依据,不仅能保证手术患者安全,减少盲目性,还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异体血液输注带来的输血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例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及体位指导,术后加强生命体征观察及并发症的观察护理等措施。结果8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安全的方法。它疗效可靠,微创,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易于接受,而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手术成功和良好疗效的保障。

    作者:韦丽琴;韦华升;刘爱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临床研究

    目的:对心脑血管动脉硬化患者采用中医治未病方法的临床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纳入本次研究中的研究对象进行心脑血管疾病检查,确认无相关疾病后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中医治未病方法进行干预指导,一组不接受任何干预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情况。结果接受中医治未病干预的患者组,其发生心脑血管硬化症的比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硬化的发生,延缓病情的发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永;汤丽丽;杨玉凤;杨文海;王永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注射用盐酸氨溴索和更昔洛韦钠与8种溶媒配伍讨论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氨溴索、更昔洛韦钠与8种溶媒配伍稳定性,并将二者配伍观察溶液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观察2种药物在0.9%氯化钠、5%葡萄糖、10%葡萄糖、复方氯化钠、葡萄糖氯化钠、木糖醇氯化钠、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和灭菌注射用水8种溶媒中以临床常用浓度溶解后0、0.5、1、2、4、6、8 h的pH值,观察2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和盐酸氨溴索以入壶给药加入到更昔洛韦钠的溶液中颜色、透明度的变化。结果8种溶媒和盐酸氨溴索溶液在8 h内pH值的RSD均在0~2.30%,更昔洛韦钠溶液的pH值的RSD在0~1.2%。2种药物等体积混合后均可见白色颗粒物。盐酸氨溴索入壶给药后立即产生白色沉淀。三组溶液在0~8 h的平均pH值分别进行检验,≤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三组溶液pH值在8 h内稳定,2种药物在8种溶媒中溶解后两两混合存在配伍禁忌,临床应用应注意。

    作者:石蕊;杨慧;肖芳芳;苏林飞;赵可新;胡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两种透析方式对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HDF)2种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组各12例。血液透析组行血液透析治疗3次/w;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组行血液透析治疗2次/w,血液透析滤过1次。观察治疗2个月后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后,血液透析组血压较前无明显改变(P>0.05),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组中,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

    作者:倪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便秘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在我科治疗心肌梗塞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36例患者,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取急性心肌梗塞的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以患者住院期间的便秘情况以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为观察指标,分析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便秘作用。结果观察组中有8例患者发生便秘,发生率为22.22%,有3例发生心源性促死,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者中有23例患者发生便秘,发生率为63.89%,有15例发生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为41.67%,观察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均远远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便秘予以干预护理能有效减少便秘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电子胃镜检查患者的效果

    目的:探讨在电子胃镜检查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诊的电子胃镜检查患者共264例,并随机将其分成例数相等的两组,将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者纳入对照组,将在此条件下实施舒适护理者纳入观察组,分析并评估两组病例的临床护理结局。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HAMA量表评分要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检查时间要显著性短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咽痛反应、唾液带血等方面,观察组的发生率要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电子胃镜检查患者运用舒适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情绪、缩短检查时间和减少不适症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李莉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临床护理方法用于改善心内科老年患者睡眠质量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护理方法对促进心内科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来我院心内科就诊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50例的观察组和50例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及心理护理方法。观察结束时记录患者对不同护理工作后睡眠的质量情况及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的评分。结果观察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PSQI的评分小于7分的患者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方法在心内科老年患者的睡眠护理中的效果比仅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影响显著,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减少了护患之间的矛盾,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眭善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NT-proBNP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AMI)NT-proBNP的关系及急诊PCI术对前壁AMI 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7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的急性AMI患者共263例,按梗死部位分为:非ST段抬高型、下壁和前壁三组。选取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为对照组,选取行急诊PCI术的急性前壁AMI患者为PCI组;各组均测定血清NT-proBNP。结果各AMI组的NT-proBNP均高于对照组(P<0.05)。前壁AMI组的NT-proBNP高(P<0.05)。前壁AMI,行PCI术组的NT-proBNP低于未行PCI术组(P<0.05)。结论血清NT-proBNP可作为评价急性AMI梗死部位的指标。 PCI术可降低急性AMI患者的NT-proBNP。

    作者:姜锋;刘颖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间断洗胃联合持续胃肠减压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间断洗胃联合持续胃肠减压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6月我科收住入院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间断洗胃联合持续胃肠减压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措施,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胆碱酯酶上升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率、中间综合症及治愈率虽无明显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减少趋势。结论使用间断洗胃联合持续胃肠减压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具有操作简单,缩短ICU 住院时间,方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继宽;何文宗;周咏;张晓丽;陈莲欣;于丽娜;袁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改良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冠状沟及阴茎体型尿道下裂

    目的:评价改良Snodgras 术式治疗冠状沟及阴茎体型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状沟及阴茎体型尿道下裂59例采用去皮肉膜蒂组织覆盖改良Snodgras 术I期尿道成形术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有轻至中度阴茎下曲,其中冠状沟型18例,阴茎体型41例。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其中,2例出现尿道外口狭窄,1例出现尿道近端吻合口狭窄,均经延长留置导尿管时间或尿道扩张后痊愈;3例出现尿瘘,于首次手术后6个月行尿瘘修补术,修复成功,术后阴茎外形满意,尿道口开口于龟头顶端、呈裂隙状。结论改良Snodgras 术式成功率高,术后阴茎外形满意,可有效防止术后尿瘘、尿道狭窄发生,适用于冠状沟及阴茎体中间型尿道下裂合并轻中度尿道下曲的病例。

    作者:李纪华;毛长青;景治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胰岛素不同用药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不同用药方法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而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糖值情况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具有显著效果,且血糖恢复时间短,胰岛素用量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梁小妹;黄海涛;刘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的护理分析

    目的:对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并观察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11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进行干预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疾病转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志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肺结核门诊患者的健康教育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感染肺部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在各种结核病中常见,严重危害了人类身心健康。目前,全球已有20亿人感染结核菌,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居世界第二。肺结核病已成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很多患者初次被诊断为肺结核病时,对肺结核病相关知识了解很少,再加上心理不愿接受或不信任阶段而不进行正规治疗,造成传染源的扩散,复治患者较多。为了提高结核病的防治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们结核病门诊开展了对患者结核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钟慧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

    目的:研究全面、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护理措施应用于胺碘酮治疗心衰伴心率失常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8例我院心血管科于近1年来接受治疗的心衰伴有心率失常患者,将这68例心衰伴有心率失常的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心衰伴心率失常的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全面、针对性的有效护理措施,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较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要低,分别为76.5%、94.1%,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将全面、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护理措施应用于胺碘酮治疗心衰伴心率失常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胡珊;吴燕;文俊;张颖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CCP用于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CPP用于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三组人群,分别为临床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非RA患者以及一组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三组人员进行抗-CPP检测,检验CP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毒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由此来判断CPP的可应用性。结果抗-CPP的灵敏度达到60%多,其特异性高达百分之八十。结论抗-CPP可以有效对处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的患者进行诊断,其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的应用上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石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与价值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价值,为临床药物的选择提供合理建议。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将其中6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选择,其中接受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余患者均接受卡托普利片降压药治疗,两组患者人数相同都为33例。2个月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血压水平以及血糖指标等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经相关专业检验后若结果<0.05则代表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全部疗程结束后血压水平明显稳定,治疗总体有效率达到93.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81.8%。并且两组间检验结果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有较好的安全性及优越性,可向患者推广病广泛应用与临床治疗。

    作者:薛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浅析子痫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子痫发生的高危因素,预防子痫发生的并发症。方法对3列子痫患者进行原因分析。结果以产前子痫常见,与高龄,家族史院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初次产检时BMI>35 kg/m2等因素有关。结论作好妊娠期和围产期的保健工作,对有明显高危因素的患者要随时门诊随访,及时判断积极处理。

    作者:杜晓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