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纪华;毛长青;景治安
目的:探讨分析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56例新生儿重症黄疸患儿,给予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儿的常规血液生化指标中的血糖、血钾、血钙水平发生变化,P<0.05,有统计学意义。血糖为应激性上升,均在12h后恢复正常,血钾、血钙下降,给予相应处理后均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黄疸的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提供使用。
作者:王晓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综述近年来急性中毒昏迷患者洗胃的研究进展,从而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洗胃方法,以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对机体造成的损害,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国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48例,在知情自愿的原则上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4例患者。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的冠心病临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辛伐他汀40mg/d,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20mg/d,两组患者均在睡前服用,连续治疗4w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经临床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8%和7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与小剂量相比,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血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薄祥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产科手术护理的风险管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实施手术护理风险管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科实施手术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38例危重症新生儿采用PICC导管进行输液,选择大隐静脉或肘部静脉进行穿刺后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留置时间长71d,短2d,平均(19.50±6.73)d。置管前、中、后要严格护理并详细记录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果重症监护的新生儿能正确应用PICC,可减轻患者痛苦,穿刺成功率高,留管时间长,操作安全、简便,不仅能减轻患者痛苦,而且能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结论 PICC具备创伤小,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的优点,但是存在一些危险和并发症,需要加强日常护理和穿刺技巧,能明显减少并发症。 PICC留置时间长实用于需要长期输液的危重患儿,避免发生组织坏死、药液外渗,发挥了PICC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水英;彭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社区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11年1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西医结合防治手段。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以及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善情况,以综合判断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SBP和DB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但实验组患者SBP和DBP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在饮酒、吸烟、低盐饮食和运动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饮酒、吸烟、低盐饮食和运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与中医在高血压的控制方面各有优势,两者相结合互为补充能提高患者血压控制率,同时能有效建立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令高血压防治的远期疗效显著,这种综合防治方案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静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针对我院的孕妇及胎儿进行产前免疫检验项目检查,分别为肝炎病毒检查、HIV检查、梅毒检查、TORCH检查。结果2321例孕妇中共有肝炎病毒患者197例,HIV患者2例,梅毒患者21例,微生物感染检测出132例感染孕妇。结论针对孕妇及胎儿进行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检查,可以及时的纠正妊高症,使患者及时得到治疗,提高孕育的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超声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接收的下肢静脉血栓59例患者,对其超声的诊断价值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本组59例中,9例亚急性血栓,37例急性血栓,13例慢性血栓。41例为左下肢病变,15例为右下肢病变,3例为双下肢病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诊断价值较大,诊断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申瑞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通过在理论与实验教学中采用提问法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把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技能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掌握护理知识,并且深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点及熟练在操作中的运用,两者相辅相成[1],提问法运用得当,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并且可以端正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者:欧阳付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子宫内膜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收治的24例老年子宫内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门诊患者有16例,病房患者有8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单纯的采用西药抗炎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75%,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药抗炎治疗加上中药调理的联合治疗方法能够明显的提高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个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的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庭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30例患有膝关节疾病的患者,采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在术前术后均予以一定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死亡及伤口感染病例,所有关节恢复良好。结论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前术后予以一定的有效护理护理措施能够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兰;张亚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根据我院实施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探讨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处理措施,从而有效降低术后风险,提高患者成活率。
作者:陈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伴R-R长间期患者是否合并Ⅱo房室传导阻滞。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心房颤动患者动态心电图及临床资料。结果睡眠时或夜间心率明显低于活动时或白天;而长RR间期振次均明显高于活动时或白天。结论心房纤颤伴长RR间期常会发生在夜间或睡眠时,加重房室结隐匿性传导,使房颤波下传心室减少,但不能轻易诊断为并Ⅱo房室传导阻滞。
作者:沈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压疮的防治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组建压疮监控管理小组和制定管理流程,给予患者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并进行患者满意度情况调查。结果实验组仅有1例发生I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1.8%,而对照组,共发生压疮13例,发生率为23.6%,实验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总体满意度高达98.2%,对照组满意度为76.4%,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配合规范的压疮管理制度可有效控制血液透析危重患者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周挺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讨论护理健康教育在门诊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接诊的14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门诊中适当的引入护理健康教育,不仅投入的成本比较低,且方法比较简单,取得的效果也非常明显,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高素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比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牙齿残根保存修复的60例牙患作为A组,种植修复的60例牙患为B组,进过一段时间进行走访,对比A、B两组牙患牙齿保存修复与种植修复的效果和牙患满意程度。结果比较A、B两组牙患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种植修复的满意程度,统计学差异有统计意义<0.05,比较成功率,P>0.05,证明统计学无意义。结论牙齿残根经过保存修复与种植修复治疗后效果没有明显差异,但进过治疗有助于改善牙患咀嚼功能,提高牙齿修复后的质量,同时手术操作简便、价格便宜、值得临床研究广泛使用。
作者:于江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CT检查原发性肺癌的临床表现。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2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均采用CT检查。结果本组62例患者中,中央型肺癌者30例,约为48.39%;周围型肺癌者26例,约为41.94%;弥漫性肺癌者4例,约为6.45%,均存在典型的CT特征。结论 CT检查为临床及早发现、诊断肺癌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郭建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在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合并感染,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单纯使用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38例)联合痰热清、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体温正常时间、胸片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为(6.4±1.6)d、(3.6±1.4)d、(10.2±2.4)d和(12.4±2.6)d,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6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过程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疗效明显,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殷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产后是产妇发生抑郁及精神疾病的高危时期,产后抑郁是产妇产后常见的心理异常行为,以产后情绪持续低落为基本特征,同时伴有产妇思维和行动变化,严重影响产妇的正常生活。针对产后抑郁相关因素采取积极护理措施,降低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作者:伍祝红;桂日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从整体护理在综合门诊的引入、门诊整体护理的探索及实践、实施整体护理取得的成绩等方面综述了整体护理在我国综合门诊的开展状况。提出:健康教育是综合门诊整体护理中重要的一环。护理人员观念的转变和知识的更新以及护理人员编制不足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捷;王钧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