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畏;常青
我们对全身用药疗效反应较差的50例类风湿关节炎(ARA)病人、124个关节,采用毛青藤提取液直流电药物离子局部导入改善关节症状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百凤;雷新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医院信息管理在改革中的作用已不容忽视,建立健全有效的医院信息管理机制,借助于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经费增长,增强医护人员素质,加强合作与交流,达到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目的.
作者:金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drugsAEDs)的耐受性是临床上癫痫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脑内多药耐药基因(multidrugresistancegeneMDR)的过高表达导致脑实质内药物浓度的下降是药物耐受性产生的可能机制.多药耐药是指由一种药物诱发而同时对其它多种结构的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AEDs产生的耐药.关于癫痫多药耐药性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癫痫抗药性产生的可能机制,并探讨抗药性的逆转机制,从而为寻找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彭佑群;赵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以声音、图像为主的多种媒体配合教师进行讲授.多媒体教学过程生动形象,易于学生掌握理解;同时还具有扩大信息量的作用,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我们从2000年开始在妇产科的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主要动用的软件有:Autherware、Powerpoint等.所涉及学生层次有大专、本科、7年制等.现将我们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加以介绍.
作者:何畏;常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女,20岁,低热,腹痛5月,加重3天,明显消瘦,停经2月.腹部明显膨隆,并可扪及包块.X线胸片未见异常.CT平扫示腹腔内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块影,密度不均,其内见散在分布的斑片状高密度钙化灶,肠曲、网膜及系膜相互粘连,显示不清,腹腔内可见分隔成房状的脂肪密度影,腹腔内见大片状液体密度区,CT值25Hu.CT结论: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肠系膜淋巴结广泛钙化.
作者:徐大明;邱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自1995年1月~2002年5月经胃镜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癌19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邓大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995年6月~2001年8月,我院收治囊性肾癌4例,通过对其CT等影像学特征的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忠;戚艾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病例摘要例1,男,58岁,发热1个月,肝剑下3cm,肋下未扪及,脾(一).Hb110g/L,WBC22.4×109/L,中性粒细胞0.57,淋巴细胞0.43,血小板215×109/L.骨髓增生异常活跃,粒:红=6:1,粒系增生显著,早幼粒占NEC的0.36,其胞体轻度大小不均,胞浆较丰富,胞浆内颗粒增多增粗,大小形态较一致,部分细胞体积增大,胞浆可见空泡,胞核呈圆形或类圆形,少有核凹陷,核染色质较粗浓,隐显不一,中性细胞内可见空泡及中毒颗粒,抗感染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血象髓象恢复正常.
作者:龚旭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笔者在应用锥板自动血液流变仪过程中,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大的问题,采取控制措施,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明;任先来;贾云山;陈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自行开发研制的跌打风湿膏药,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痛、急性扭伤等症.以药渣外观、油提取物相对密度为指标,应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佳油提取工艺;以膏药老嫩情况为优化指标,确定了下丹工艺的条件.
作者:梁学政;吴昭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笔者临床所见2例子宫破裂,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例患者均为经产妇,年龄分别为33岁、35岁,1例既往有剖宫产史,另1例发生于臀位分娩内倒转时.
作者:公秀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女,57岁,农民,因心悸、气促、下肢水肿4年,加重伴呼吸困难1月于2002年8月11日入院.4年前出现心悸、气促、心慌、双下肢水肿,在乡村医生处治疗,口服速尿片后症状可缓减,但反复发作,长期服用速尿片.
作者:林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流感病毒(influenzavirus)的防治研究已数十年,但因其病毒变异快,控制其危害仍是医学界十分艰巨的任务.现就近年来有关流感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董志珍;姚登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笔者两年来,用中西医结合及TDP治疗仪综合治疗带状疱疹15例,与单纯西医治疗带状疱疹15例对照,现总结如下:
作者:叶丹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病例介绍患者,男,47岁,6小时前被自行车碰伤右上腹后,渐感右上腹部隐隐胀痛.体检:腹部轻度饱满,中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叩诊有浊音、肠鸣音减弱,腹穿未抽出血性腹水.体温37.8℃,脉搏102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00/56mmHg,急诊CT平扫见胆囊窝内有大量的水样低密度影,胆囊壁在囊内外液体衬托下显示清楚,胆囊底部可见团块状高密度影,CT值72Hu.肝左外叶至肝门区有一线样低密度区.肝包膜下未见血肿,脾胰肾未见异常.CT诊断:胆囊出血合并胆囊窝积液;肝左叶线样低密度影提示肝撕裂伤.腹部探查术中见肝左叶有一长约1.5cm的小裂口,胆囊轻度肿大,表面有瘀斑,胆囊窝内有大量的混蚀样液体,胆总管下段亦有瘀斑,腹腔可见极少量的血性液体.行肝撕裂修补术,胆道未做特殊处理而关闭腹腔.术后病情稳定,因家庭经济困难于术后8天出院.
作者:徐大明;刘栋云;邱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痰液细胞学检查对肺癌病人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对肺癌和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痰液细胞学检查方法简便,标本来源容易,病人不痛苦,准确率高,但阳性率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偏低,为了提高痰标本检查阳性率,采用超声雾化引痰,纤支镜术后留痰,自然咯痰标本检查癌细胞的方法比较.
作者:陈小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0岁,因双手掌趾跖弥漫性角质增厚10+年,右足小趾环形缩窄2+年.幼年时患者双手掌、跖皮肤较同龄人粗糙,9~10岁时掌跖皮肤开始出现角化增厚,并逐渐加重,损害累及整个手掌、足底,呈斑块状,为棕黄色,患区皮肤弹性消失,易皲裂、疼痛.近2年右足小趾呈环状萎缩,小趾头颜色暗红,手、足活动困难,出现关节挛缩,肌肉明显萎缩.近日右足背红肿、疼痛.既往体检,家族有类似疾病.
作者:黄维;张心怡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疾病控制工作的重要任务.我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作者:王小平;李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女性,18岁,未婚,自觉腹部不适并逐渐增大近两年,近月余因明显增大且体质消瘦来院就诊。
作者:陈辅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现将本院23例反流性食管炎误诊类型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林鸿;杨小钦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