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吞咽障碍治疗仪在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王春红

关键词:吞咽障碍理, 康复训练, 治疗仪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吞咽障碍理疗仪和吞咽功能训练相结合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给予吞咽治疗仪治疗,并辅助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措施。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法为评定标准。结果20例功能恢复,无不良后果,临床效果满意。结论患者一般在治疗一个疗程后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后并发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我院2014年1月~6月共发生剖宫产术后并发肠梗阻的患者4例,经保守治疗,恢复良好,总结剖宫产术后并发肠梗阻患者的护理经验,及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经保守治疗,效果满意,治愈出院,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精心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范静桂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基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以及妇幼保健工作的迅速发展,基层妇幼保健卫生服务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各项基层妇幼保健服务的业务量正在逐年迅速增加。但是相比中上城市里的妇幼保健院,基层妇幼保健依然存在多种问题,特别是麻醉科方面的现状有着诸多的隐患。本文就基层妇幼保健麻醉科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整改建议。

    作者:古显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微弹簧圈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并发症的护理进展

    微弹簧圈介入治疗是颅内动脉瘤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明显的疗效和安全性,但是术后容易造成穿刺部位血肿、脑动脉瘤再破裂、脑血管痉挛、脑梗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机体恢复和生活质量,因而必须加强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本文主要分析微弹簧圈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护理措施,旨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何孟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观察丹红注射液在急诊救治脑梗塞患者的疗效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在救治急诊脑梗塞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取我院2011~2013年的急诊脑梗塞患者中的70例为研究分析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后的患者(观察组)与使用传统复方丹参注射液的患者(对照组)治疗后的的相关数据及临床效果及症状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稠度以及脑供血、供氧效果的评估中,可以发现丹红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传统复方丹参注射液。两组数据的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在对脑梗塞急诊患者治疗中效果更明显,并且治疗后的恢复效果远远高于其它。

    作者:马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1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儿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我科于2014年2月收治1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儿,对患儿进行精心细致的保护性隔离、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口腔黏膜护理、睡眠护理等护理干预。结果进过治疗和精心细致的护理后,患儿的病情得到好转。结论在临床护理EB患儿时,应首先做好保护性隔离措施,然后从皮肤、饮食、口腔黏膜以及睡眠等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针对性护理,以降低感染发生几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蓝秋晔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分析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为脑出血临床护理提供良好借鉴。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脑出血治疗的患者16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8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情况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37%(57/81),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感,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健康人十二导联Tp-Te间期的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健康人群十二导联心电图Tp-Te间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心血管患者Tp-Te间期的改变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依据。方法从体检中心抽取102名健康体检者均正常的人群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年龄16~80岁,记录同步十二导联标准心电图,测量各个导联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Tp-Te间期,取其平均值,将数据输入Excel表进行汇总。结果本实验中,有88.56%的正常人其大的Tp-Te间期分布在胸前导联,其中V2导联所占比例大,为30.20%;有89.01%的正常人其小的Tp-Te间期分布在肢体导联,其中AVL导联所占比例大,为34.10%。十二导联中V2导联的Tp-Te间期长,为(0.102±0.018)m泽,其95%的可信区间为(0.127,0.138)ms,AVL导联的Tp-Te间期短,为(0.061±0.014)m泽,其95%的可信区间为(0.081,0.090)ms。在肢导联分布中I 导联Tp-Te间期长,为(0.079±0.015)m泽,AVL导联Tp-Te间期短为(0.061±0.014)m泽;在胸导联分布中,V2导联Tp-Te间期长,为(0.102±0.018)m泽,V6导联p-Te间期短,为(0.085±0.017)m泽。结论心电图Tp-Te间期在十二导联上有不同的值,其中大的Tp-Te间期主要分布在胸前导联,胸导联中又以V2导联Tp-Te间期值大。测量体表心电图Tp-Te间期值时应首选V2导联,其具有代表性。

    作者:张敏;任琳;吕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萆渗湿汤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研究概况

    萆薢渗湿汤在皮肤病治疗中运用广泛,本文通过总结近10余年此方加减及结合其它疗法治疗不同皮肤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拓宽其应用范围的设想。

    作者:潘之;杨桂兰;王泾舟;肖辉;赵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早期颅骨修补在脑外伤术后合并脑积水治疗中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颅骨修补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2例脑外伤合并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先期脑室腹腔分流术,之后3~6个月再进行颅骨修补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预后优良率为95.45%(21/22),对照组患者的预后优良率为65.00%(13/20),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颅骨修补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陵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大剂量环磷酰胺及雷公藤治疗蛋白尿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大剂量环磷酰胺(0.6~0.8g)治疗不同类型肾炎性蛋白尿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30例不同类型肾炎患者(24h尿蛋白大于1000mg),确诊后给予患者环磷酰胺0.6~0.8 g/m-2·月-1,连续应用累积量达到6~8g,同时给予雷公藤10mgtid及综合护理干预,16月后观察患者24h尿蛋白量、肾功能及血白蛋白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疗效显著。结论肾炎蛋白尿的治疗必须坚持合理的药物配合综合护理,才能达到良好效果,有效控制蛋白尿,延缓肾硬化。

    作者:姜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理念对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影响效果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理念对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影响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年本院收治的92例手术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应用人性化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的影响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手术配合率95.65%高于对照组78.26%,两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在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中融入人性化护理理念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可以提高患者的配合率。

    作者:张唯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颅脑外伤手术麻醉处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麻醉处理以及救治方案。方法对27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处理以及救治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27例患者中,6例康复,11例遗留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8例死于术后脑功能障碍以及并发的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2例于术中死亡。结论术前全面了解患者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评估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预防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和监测,围术期对患者并发症进行积极治疗,是提高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存活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谭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改良式灌肠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探讨与使用

    目的:探讨实际应用中妇科手术前灌肠的佳体位和插管长度。方法将妇科需灌肠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使用改良方法,即头低臀部抬高20~30cm,左侧卧位,肛管插入长度为18~20cm,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即左侧卧位,肛管插入长度为7~10cm,比较两组患者的灌肠次数、肠道清洁度、一次性耐受灌肠入液量(以下简称灌肠液量)、腹部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灌肠次数、肠道清洁度、灌肠入液量及腹部疼痛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式灌肠能减少灌肠次数、增加肠道清洁度、易于患者一次性接受较多灌肠液、减轻甚至消除患者腹部疼痛,且操作方便、简易、安全,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有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陈海红;谈素梅;王林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电视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手术护理

    原发性手汗症是指手部汗腺分泌亢进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手掌多汗,轻度仅表现为手掌湿润,重度手掌汗珠呈滴状,多伴有手掌冰凉,并与患者情绪有关,紧张、悲愤、焦虑时出汗加剧。近年来研究证明本病发病机制是胸交感神经节兴奋性亢进所致,手汗症患者胸2~4交感神经节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增多,其来源于交感神经的脊髓中枢,因而造成交感神经中枢对交感神经节控制增强引起手掌多汗。本病治疗方法有多种,其中非手术治疗包括收敛剂、止汗剂、镇静剂、抗胆碱能药物、放射疗法及针灸等,仅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但不良反应较大难以长期应用[1]。近年来采用腋中线第4~5肋间切口、全身麻醉条件下胸腔镜行双侧胸2~4交感神经链切除术疗效确切[2]是唯一达到永久性治疗的手术[2]。但由于此病不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加之患者对胸腔镜手术不够了解、顾虑大,所以选择手术的人不多,因此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术后护理至关重要[3]。

    作者:武宝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10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通过对10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分析慢性胃溃疡在临床护理方面的做法,总结临床护理的经验。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本次调查分析的10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经过医护人员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都属于临床痊愈出院,没有出现胃穿孔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患者。结论对患者给予积极的帮助,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对治疗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眼外伤致前房出血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眼外伤致前房出血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1例(78眼)眼外伤致前房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1例患者经治疗后,前房积血完全吸收53例(86.89%),积血未完全吸收8例(13.11%);治疗后患者视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61例78眼中出现继发性前房出血6眼(7.69%);42眼出现并发症(53.85%)。结论眼外伤致前房出血应给予早期综合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尽可能保护和恢复患者视功能。

    作者:朱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护理的比较

    目的:评价对于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护理路径、效果,分析共性、异性,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各32例患者病历资料,对比相关指标,探讨护理内容异同点。结果开腹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88±26)min、(66±18)ml、(20±7)h大于腹腔镜组(53±18)min、(38±20)ml、(12±3)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见转手术与并发例,腹腔镜组、开腹组治愈率与患者满意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点主要为:术前体位护理、检查护理、病史问询、临床表现观察、心理护理,术中体征监护、手术配合,术后体位护理、心理护理、饮食管理、出院指导;不同点院开腹组术前排尿、排便训练,术中术区清洁等,腹腔镜组术前肠道管理、术后气腹并发症预防等。结论在明确手术适应证、禁忌症,给予高质量护理前提下,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均较安全、可靠;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护理相同点与异位妊娠病情、病理特点,手术风险特性有关,但两者因手术路径、手术影响不同,在并发症预防、技术操作护理上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刘东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卵巢癌合并妊娠破裂的临床研究(附1例大出血报道)

    目的:探讨卵巢癌破裂大出血临床表现的特点,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报道1例并复习12例文献报告病例,总结其发病时间、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发现其中的规律。结果总计13例患者,3例合并妊娠,短期复发与死亡率较高。发病与生育史密切相关,临床表现均有腹痛。彩超及盆腔MRI是好的诊断方法。破裂多见于晚期癌肿或合并妊娠等,依据肿瘤浸润情况手术方式不同,术后有可能出现肿瘤种植转移或复发等。结论卵巢癌破裂复发及死亡率高,应重视其早期诊断与治疗,并注重术后辅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张兰;陈慧;林月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关于皮试与血试的诸多假象

    关于血试,我想这是一个新名词,这主要取决于皮试的一些缺点,这些缺点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就医的效果,也有很多医疗事故的发生是因为皮试的不足。所以我个人希望创新血试,以避免这样的事故发生。

    作者:李美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阴道超声及腹部超声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及腹部超声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分析。方法选取78例我院妇科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腹部超声;一组采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和手术、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比较诊断正确率。结果经阴道超声及腹部超声检查其诊断正确率达92.3%,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查组。结论阴道超声及腹部超声检查可以作为妇科急腹症的诊断手段之一,可以提高诊断正确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熊键;伍小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