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丹红注射液在急诊救治脑梗塞患者的疗效

马迎春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脑梗塞
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在救治急诊脑梗塞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取我院2011~2013年的急诊脑梗塞患者中的70例为研究分析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后的患者(观察组)与使用传统复方丹参注射液的患者(对照组)治疗后的的相关数据及临床效果及症状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稠度以及脑供血、供氧效果的评估中,可以发现丹红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传统复方丹参注射液。两组数据的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在对脑梗塞急诊患者治疗中效果更明显,并且治疗后的恢复效果远远高于其它。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患者的护理

    目前,诊治冠心病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经冠状动脉介入可经桡动脉途径与股动脉途径,与后者相比,前者具有创伤小、止血方便,外围血管并发症少,术后无体位限制,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1]。我科自2013年1月~6月对352例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进行介入诊治以来,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ebrand Factor,vWF)是由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并分泌的糖蛋白,在初期止血及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并与临床出血及血栓性疾病密切相关,因此研究vWF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对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旦增诺扬(综述);杨发满(校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胸腰椎骨折后腹胀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腹胀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收治的68例胸腰椎骨折后腹胀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观察。结果胸腰椎骨折后出现腹胀的原因有手术因素、疾病因素、心理因素、饮食因素、生活习惯的改变,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并加强床上功能锻炼,给予热敷、按摩及饮食指导。结论根据原因通过针对性护理能尽快解除腹胀,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兰;曾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口腔医院医护人员诊疗中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目的:分析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从五个方面针对口腔医院存在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制定职业防护的具体措施。结果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行为,严格洗手,推广四手操作,使用橡皮障进行隔离,限制每天患者就诊的号数,提高防护意识,管理部门思想上给予重视并定期进行知识培训,定期体检和预防接种,可有效地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结论通过落实口腔操作行为及要求,有效控制了职业暴露,确保了医疗安全。

    作者:刘奕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评估

    目的:评价探索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择取2013年1月~12月冠心病患者50例,将5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5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治疗效果和生理健康得分的情况。结果胰岛素抵抗指标院在干预前对照组是4.07±2.19,观察组是4.33±1.79;干预后对照组是3.17±1.04,观察组是4.77±3.43。收缩压指标院在干预前对照组是89.57±6.17,观察组是88.99±7.44;干预后对照组是77.66±4.51,观察组是80.03±7.43。空腹血糖指标院在干预前对照组是7.57±2.73,观察组是7.57±3.43;干预后对照组是6.17±1.04,观察组是8.07±0.78。总胆固醇指标院在干预前对照组是5.74±1.43,观察组是5.69±4.43;干预后对照组是5.26±1.02,观察组是5.67±0.45。对照组患者的医学指标低于观察组。SAS指标在干预前对照组是42.26±7.43,观察组是44.23±1.79;干预后对照组是24.57±1.4,观察组是44.87±3.43。SDS指标在干预前对照组是33.54±1.2,观察组是37.22±4.43;干预后对照组是25.46±0.93,观察组是35.03±0.45。对照组数据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缓解了其负面的心理状况,纠正了生理指标,改善了生活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荐。

    作者:顾晓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西门子直线加速器注入电路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探讨

    西门子直线加速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故障,这些故障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就会影响到实际工作效率。为了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对西门子直线加速器注入电路故障的研究。本文将重点分析当前常见故障及采取专业措施来进行排除。

    作者:覃大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门诊注射室的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主要防范措施

    随着近几年的门诊注射室的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很多患者都出现了不敢去门诊注射室进行注射的现象。本文就门诊注射室护理过程中会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且提供了防范措施,供大家参考。

    作者:刘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瘦素及脂蛋白水平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瘦素以及脂蛋白水平进行观察分析,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13年6月~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和对照组患者40例,测量两组患者的外周血瘦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分析血清瘦素与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蛋白的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瘦素、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Ⅱ期和高血压I期进行对比,血清瘦素、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外周血瘦素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307,P<0.05),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体内存在瘦素和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异常表达,三者的变化和血压分级存在关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瘦素水平和脂蛋白有相关性。

    作者:李子卓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63例铁法矿区居民颌下腺结石病临床分析

    本组对铁法矿区颌下腺结石病63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其中男患47例,女患16例,病史20天至10年不等,导管内结石53例,腺体或腺门部结石10例,行导管切开取石49例,行腺体切除术9例,通过对铁法矿区居民63例颌下腺结石病分析,对颌下腺结石病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疗效进行探讨。

    作者:徐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并发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我院2014年1月~6月共发生剖宫产术后并发肠梗阻的患者4例,经保守治疗,恢复良好,总结剖宫产术后并发肠梗阻患者的护理经验,及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经保守治疗,效果满意,治愈出院,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精心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范静桂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反应性增生误诊为垂体泌乳素腺瘤2例报告

    垂体细胞增生多为可逆性垂体增大,是垂体内一种或多种激素分泌细胞的增生,可以表现为正常垂体细胞数量的增加,腺体的扩张,甚至于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的改变[1]。垂体增生的起源细胞,可来自祖细胞的克隆性扩增,也可来自细胞的转化[2]。垂体细胞增生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增生,按组织学可分为结节性和弥漫性增生。临床上,垂体增生和垂体腺瘤容易发生混淆,导致不必要的手术治疗,造成全垂体功能下降等严重后果。现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两例垂体增生病例总结如下。

    作者:钱春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15例离休老干部急性心梗的识别和院前急救体会

    目的:探讨离休老干部急性心梗的识别及院前急救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干休所发生急性心梗的15例离休干部院前急救措施。结果经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15例离休老干部均成功转运至医院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无1例患者中途发生死亡,终抢救成功14例,1例患者因心脏衰竭发生死亡,抢救成功率93.33%(14/15)。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能够有效缩短老龄急性心梗患者就诊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但在院前急救中应当加强对急性心梗的识别,避免误诊的发生。

    作者:沈维勤;贺英;姚小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观察时间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疗效影响

    目的:讨论时间护理干预应用在治疗高血压中的护理效果以及用药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治疗的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而观察组则依照血压昼夜波动情况来对服药时间进行调整,对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与用药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患者显效率为60.0%,有效率为40.0%;而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86.7%,显效率为13.3%。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也明显的比对照组高。结论依照血压昼夜波动情况来对服药时间进行调整,可以有效的使服药依从性得到提升,并使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得到提升,减少患者死亡率,其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朱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为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患者提供佳的护理方案。方法对20例DSA患者进行耐心的术前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心理疏导、手术配合及术后密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20例DSA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成功率100%。结论全程细致的护理对保证DSA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蓓蓓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海拔地区大面积烧伤继发肾病综合征1例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NS)是一种以大量蛋白尿(>3.5 g/24 h),低蛋白血症(<30 g/l),水肿,高脂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候群[1]。肾病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肾病综合征治疗时间较长,需要使用激素,每日服药的种类多、次数多,因此具有并发症多、治疗不良反应大、复发率高等特点[2]。肾病综合征患者通常伴有感染、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栓形成、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等并发症。其大致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临床多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病综合征较少见,大面积烧伤后继发肾病综合征的更为少见。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发现大面积烧伤继发肾病综合征的病例较少,属罕见并发症,高海拔地区尚未见有关报道,我科在2013年收住1例大面积烧伤继发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该患者入院时否认肾病既往史,本文探讨在高海拔地区大面积烧伤继发肾病综合征的可能原因,以期将来在诊治大面积烧伤继发肾病综合征时能有所帮助。

    作者:王磊;李毅;崔强;王洪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HICH患者共72例,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42)。对照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再出血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1.4%,对照组的为46.7%,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再出血率和病死率分别为4.7%和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和30.0%,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均<0.05)。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式治疗HICH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并明显降低患者再出血率及病死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袁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独特的医院文化润物无声

    通过医院的文化建设和长期的实践证明院独特的医院文化润物无声,独特的医院文化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张晓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母婴同室新生护理模式的应用及探讨

    目的:分析与研究母婴同室新生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160例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60例产妇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行母婴同室新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知识掌握状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新生儿并发症率。结果研究组产妇喂养知识掌握、沐浴抚触知识掌握、脐部知识掌握以及育儿信息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角膜炎、胃肠道感染、脐部感染、皮肤感染、角膜炎以及呼吸道感染等一系列医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同室新生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朱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8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行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未见并发症,与对照组的16.67%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3.31±1.02)个月,较对照组的(5.01±1.75)个月显著缩短(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显著、无创伤、骨折愈合快且无明显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司马雄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孟鲁司特钠与酮替酚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孟鲁司特钠与酮替酚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酮替酚口服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80.0%,经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孟鲁司特钠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少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