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发酵麦麸获取束缚型酚类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

曾岚

关键词:麦麸, 束缚型, 酚类, 发酵法
摘要:本文在于讨论酚类物质的制取历程、概念、前景以及采用发酵法研究麦麸中束缚型酚类物质的释放规律及其机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尽管有一些采用发酵法提高总酚含量的报道,但对于束缚性酚类物质的释放机理尚未见报道,研究麦麸束缚型酚类物质释放过程中微生物发酵的产酶规律及其对酚类物质释放的影响具有建设性的研究方向。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经转子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联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疗效。方法从2009年~2012年,本组37例61髋,男23例40髋,女14例21髋;年龄27~59岁,平均41.6岁(FicatⅡ-I I期)(塌陷前期)患者行经转子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彻底清除死骨并自体髂骨松质骨颗粒打压植骨治疗。术前采用Har is评分系统进行患髋评分。术后予以对症治疗,定期随访、Har is评分、拍片复查。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获得了随访,平均2.5年。优17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9.2%。结论经转子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联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孙仕华;席永斌;王经韬;李文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1例剖宫产合并肠破裂患者的护理

    剖宫产出现诸多并发症,我院曾出现1例因剖宫产合并肠破裂病例,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见肠管与腹膜粘连,钝性分离肠管时肠管破裂,取出胎儿后,行肠管切除肠吻合手术,通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与护理,该患者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和积极护理干预,经过12d治疗,治愈出院。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针对患者的特点制定引流管护理及产后护理方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处理,未造成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桂芹;刘秀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性高血压的特点以及存在多种并发症对病程、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病历431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431例患者中合并心律失常346例(其中房颤208例,室性早波75例,房室传导阻滞30例,其他33例),2型糖尿病183例,血脂异常146例,尿微量白蛋白升高131例,尿酸升高110例,心功能不全56例,脑梗塞187,脑出血7例,冠心病45例,各种感染106例。结论影响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众多,主要因素依次为房颤、高血糖、病程、脑梗塞、血脂异常。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24h微量蛋白尿及尿β2微球蛋白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24h微量蛋白尿及尿β2微球蛋白相关性。方法研究纳入大于6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263例,按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检验值由低到高分为3组。对比三组人群β2微球蛋白与24h尿微量蛋白水平并进行线性相关评估二者相关性。结果 H型高血压1组的尿β2微球蛋白与24h尿微量蛋白显著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H型高血压2组的尿β2微球蛋白与24h尿微量蛋白显著高于H型高血压1组。除了非H型高血压组,H型高血压1组与H型高血压2组的同型半胱氨酸与尿β2微球蛋白及24h尿微量蛋白均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性,且随着同型半胱氨酸的增加而升高。结论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24h微量蛋白尿及尿β2微球蛋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作者:范红星;李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5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分为常规通液组(A组,n=60例)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组(B组,n=6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输卵管通畅率、1年妊娠率及异位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均明显升高(P<0.05),且B组升高较A组更为显著(P<0.05);B组1年妊娠率明显高于A组(P<0.05),而妊娠时间则明显缩短(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疗效较佳,可明显提高输卵管通畅率和1年妊娠率,缩短妊娠时间。

    作者:吴亚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激光光凝手术在各类眼底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研究激光光凝手术在各类眼底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在2012年2月~2014年4月共收治各类眼底疾病患者182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91例)和对照组(91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激光光凝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6个月随访,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6.70%)与对照组(76.92%)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15.5506,P<0.01)。同时两组均无显著严重并发症。结论激光光凝手术可有效提高各类眼底疾病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较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琳;汤如意;彭启隆;陈立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96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4年6月96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结果本组96例均顺利完成胆囊切除,平均手术时间40min(24~70min);术后平均住院4d(3~5.5d)。术中出现并发症6例,均未采取特殊处理,对症治疗后无严重后遗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粘连少、痛苦轻、恢复快、术后瘢痕小等优点,值得推广,但仍然存有并发症;因此应严格遵循手术原则,并规范手术操作以减少并发症,从而保证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马大伟;景鸿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腹腔镜肝切除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79例经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配合经验。结果79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肝切除,手术时间120~246min,平均136min,肝癌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配备相对固定的手术室护士,术中准确、熟练、默契的手术配合,严格的无瘤技术操作,对顺利完成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朝菊;陈思媛;包安竹;李福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肝包虫病的外科治疗进展

    肝包虫病是我国牧区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肝包虫病的各种治疗方法中,手术治疗一直是较为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查阅中外相关文献,对肝包虫的外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靳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巴曲亭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渗液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巴曲亭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渗液中的运用,并对其效果做出相应评价。方法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共4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回顾性分析。该42例患者在术后有50%人采取巴曲亭对渗液进行处理,另21例患者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分别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对两组手术后液体引流量及颜色进行记录。结果对所得数据整理后发现,采用巴曲亭处理的患者术后渗液量明显比不采取措施的患者要少,并经检验可以看出,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本次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渗液情况可运用巴曲亭有效进行缓解。

    作者:白向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四维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和锁骨下入路臂丛阻滞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四维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和锁骨下入路臂丛阻滞效果。方法将100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锁骨上入路组,对照组为锁骨下入路组,每组50例,均在四维超声引导下进行阻滞,记录比较两组阻滞操作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成功率及阻滞有效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相较,麻醉维持时间和麻醉成功率无差异(P>0.05),阻滞操作时间延长(P<0.05),前臂内侧皮神经和尺神经阻滞有效率升高(P<0.05)。结论四维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定位准确、迅速,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入路方法,尤其对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更为有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顾志伟;胡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有关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患儿接受优质护理服务,而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结果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0%优于对照组7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积极尝试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作者:杜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牙科CBCT在口腔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三维重建技术在口腔种植术前评估、方案设计及种植手术起到重要作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种植术前可以帮助医生完成患者颌骨结构的三维图像重建,对术区进行准确定位,分析可利用的骨量,确定佳植入方向,从而制定完善的手术方案。方法利用CBCT的影像诊断系统对口腔上下颌骨进行MPR多平面重建;同时进行Panoramic(曲面体层视图)、序列纵断面重建,并进行测量,结合Dicom3.0的格式(国际医学影像传输标准)进行交换,获得确切数据用于术前资料分析。结论牙科科专用锥形束(Cone Beam CT,CBCT)应用,为口腔种植术前检查,术后随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分析资料,已广泛应用于口腔临床。

    作者:黄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他汀类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他汀类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95%治疗效果比较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结论脑梗死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他汀类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汪燕;王宋和;蒋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营养与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其与营养素的摄入过多和缺乏均有关系。除三大营养素外本文还着重介绍了微量元素与其的密切关系,提倡合理均衡的膳食结构降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娙;李代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腰椎硬膜外腔造影下CT平扫对突出椎间盘位置判断的影响

    目的:探讨腰椎硬膜外腔造影下CT平扫对椎间盘突出大小判断。方法本次研究为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腔平CT扫,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机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造影检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0.05时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在单纯静脉丛型和神经根混合型的造影比率无差异,P>0.05统计学无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0.05时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0.05时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腰椎硬膜外腔造影下CT平扫,对椎间盘突出诊断率明显提高,且临床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吴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甲状腺癌根治术中骶尾部压疮的预防体会

    目的:观察奥克兰高分子凝胶体位垫加气垫圈在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0例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单纯使用奥克兰高分子凝胶体位垫,观察组50例使用奥克兰高分子凝胶体位垫加气垫圈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压疮的发生及VAS评分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压疮的发生率及VAS评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克兰高分子凝胶体位垫加气垫圈的方法能完全避免骶尾部压疮的发生,优于单纯使用奥克兰高分子凝胶体位垫。

    作者:陈晓侠;荣晓明;王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68例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结果治疗组全血粘度低、高切,血浆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7.25±0.13 VS 9.07±0.33)、(5.16±0.12 VS 6.03±0.17)、(1.51±0.02 VS 1.63±0.03);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12%VS76.47)。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有助于改善冠心病血流动力学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何倩;代金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013年新宾满族自治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为掌握新宾满族自治县法定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控制和降低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率,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13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3年报告法定传染病18种共计890例,年发病率为290.83/100000,报告死亡2例,死亡率0.65/100000,法定传染病发病与上年同期比下降11.44%,全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其中乙类传染病13种,共报告发病400例,占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的44.94%,发病率130.71/100000,发病率比去年同期下降6.76%。报告发病数居前2位的病种依次是: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共报告490例,占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5.06%,发病率为160.12/100000,报告发病主要病种是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结论2013年全县传染病发病率虽有下降,但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发病较高,应加强对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监测及防治工作。

    作者:那宝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门诊儿科分诊护理纠纷原因解析

    目的:探讨发生在门诊儿科分诊护理纠纷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总结发生纠纷的原因。结果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实验组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是避免儿科护理发生纠纷的必要条件,只有减少护患之间的纠纷,才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医院氛围,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作者:闻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