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生外科学临床技能培训的思考

苏华斌

关键词:外科学, 技能培训, 教学
摘要: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临床实习又是关键阶段,在实习过程中,对学生的临床基本操作能力进行大力培训,包括实习前的岗前培训与考核、实习过程中的临床指导及外科综合手术培训,通过系统技能培训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操作规范、技能娴熟的高级医学人才奠定基础。有效利用医院现有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有效地提高了教师临床技能培训的教学水平和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分析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及技巧。方法对收治的21例应用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术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因护理不当产生并发症病例。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对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开展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林洁琼;杨芳;刘宁;林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丙泊酚在特殊人群行胃肠镜检查和治疗时的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丙泊酚在特殊人群行胃肠镜检查和内镜治疗时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1706例特殊人群(婴幼儿、儿童、老年患者)行胃肠镜检查和内镜治疗时使用丙泊酚静脉镇静。结果1706例患者均在丙泊酚静脉镇静下安全有效地完成了胃肠镜检查和内镜治疗。结论丙泊酚镇静在特殊人群行胃肠镜检查和内镜治疗时应用安全、有效;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必信;王玲;张莉;穆秋林;唐滇蜀;魏祖永;刘豪;刘信才;谭福碧;张韶禹;罗祥碧;高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面向互联网医疗的虚拟医院

    当前我国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已步入成熟阶段,不过,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医院内部管理系统(如HIS、LIS等)的完善和应用层面,以解决内部信息孤岛、降低医院管理风险、提供决策支持等方面。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面向大众、面向服务的互联网医疗将成为方向和趋势。面向互联网医疗的虚拟医院则是以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提供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

    作者:罗福强;曾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培养在细菌学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培养在细菌学检验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770例送检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对其进行培养鉴定,分析标本菌种分布。结果1770份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共培养出致病菌株为520例,阳性率占29.38%,其中排前三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17株(22.5%)肺炎克雷伯氏菌80株(15.38%)、白色念珠菌68(13.08%)。结论呼吸道疾病采用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的细菌学检验,能够为临床医生诊断治疗提供有效的证据,并且为保证检验的准确性以及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性,应当加强对标本质量的重视。

    作者:卢丽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回顾性分析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髋部骨折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比较普通护理与程序化护理对成人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教育术后康复效果,评价程序化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的成人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按照是否运用程序化健康教育对成人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分为两组,根据康复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程序化健康教育能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地开展工作,患者及家属清楚自己的护理方案,自觉配合护理过程,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作者:刘洁;周靓;刘艳;周杰;叶春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谈信息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工作

    阐述了信息化时代图书馆办公室工作在信息搜集、文件传输、存储、数据统计及固定资产管理、考勤管理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革和呈现出新特点,进而提出如何加强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工作,以应对信息时代对图书馆办公室工作的挑战。

    作者:贾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为改善老年腹股沟疝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患者自愿,将92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记录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接受6个月随访,记录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2.4±9.6)min,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0.246,>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3.4±8.5)ml、(2.4±1.5)h、(4.8±1.3)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495、8.931、8.865,<0.05)。观察组尿潴留、阴囊水肿、术后疼痛和复发率分别为3.70%、0.00%、1.85%、1.8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分别为4.103、4.406、7.712、9.317,<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显著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强化降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143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住院期间强化降压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收缩压控制水平将143例CHF患者分为低血压水平组(80mmHg~100mmHg)、中血压水平组(101mmHg~120mmHg)和高血压水平组(121mmHg~140mmHg),观察不同血压水平CHF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效、有效、和无效,恶化率在低血压水平组分别为46.8%(29/62)、45.2%(28/62)、8.1%(5/62),中血压水平组为27.3%(18/66)、54.5%(36/66)和18.2%(12/66),高血压水平组为12.5%(8/64)、50.0%(32/64)和37.5%(24/64)。结论CHF患者急性加重时血压水平进行强化降压治疗,在一定范围内控制越低,临床症状改善越快,近期疗效越好。

    作者:沈迎春;施红宇;罗建华;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在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40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A组,4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作为B组,同时选取40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A组中,显效11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B组中,显效12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1/45,77.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应用锁骨钩钢板,可以准确对脱位进行复位,修复韧带并保持其稳定性,保证锁骨远端骨折固定,加快骨折愈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毛德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60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为今后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内镜下金属钛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要点。结果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护理前,<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加强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治疗效果,达到治愈的目的,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黄梅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重症哮喘加强整体护理对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哮喘加强整体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对照组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整体护理措施,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随访复发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疾病复发率仅为6.98%,显著低于对照组疾病复发率25.58%;研究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哮喘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整体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其疾病复发率,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作者:黄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炎性因子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的肺保护作用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病房和重症ICU病房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肺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 PaO2/FiO2)的变化和静脉血中不同时间点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3d后,治疗组患者PaO2、RR、PaO2/FiO2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0.05)。治疗后的第3d、第6d、第10d及第14d,两组间TNF-α、IL-6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TNF-α、IL-6的检测值均呈下降趋势。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肺损伤,有利于抑制炎性因子,减轻急性肺损伤过度炎症反应引起的损伤。

    作者:李作兴;聂容荣;赵树琦;刘汉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6层CT脑血管容积成像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16层螺旋CT脑血管容积成像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共入选研究对象104例,入选研究的时间为2012年6月~2014年6月,均为疑似脑血管性疾病并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16层螺旋CT容积成像检查,同时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或者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04例患者中,66例检查确诊为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患者16例,烟雾病2例。结论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脑血管性病变的检查和诊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关注和推广。

    作者:张帆;刘明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肾肿瘤腹腔镜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们共收治50例肾肿瘤患者,经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切除,通过精心的护理,效果令人满意。现将肾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29~65岁,平均42岁。29例肿瘤位于左侧,20例位于右侧,1例位于双侧。1.2方法全身麻醉,内镜下暴露肿瘤的位置,腹腔镜需要腹部打4~5个孔,在腹腔镜下,打开侧腹膜和肾周筋膜,暴露肾蒂和肾肿瘤,放置无创伤钳,钳肾蒂,切除可疑病例组织活检,标本行冰冻病理切片检查。肾蒂钳用于切口缝合,肾蒂钳无损伤组织,术后无出血,病理报告阴性,缝合肾周筋膜后,肾周皮管引流及手术结束。

    作者:黄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学习和掌握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和护理。方法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各种适应症并规范护理。结果通过密切观察和护理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两者利用互补优势不仅清除患者的小中大分子毒素,而且能清除与蛋白结合的毒素,减少了近期远期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作者:张雨钰;宦小燕;陈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病毒性肝炎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慢性病毒肝炎合并2糖尿病的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该病病情复杂,两组疾病相互关联、互为因果,①降糖类药物可以加重肝脏负担,且治疗肝炎的药物还可诱发糖尿病;②肝炎需加强营养,而糖尿病需控制饮食,这对临床医生的治疗和预后诊断带来困难,同时也给护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所以我们认为应该积极治疗病毒性肝炎,改善肝功能,尽量控制血糖,从健康教育、饮食、体育运动指导病情监测、预防感染和心理护理几方面进行护理阐述,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肝炎和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知识和护理重要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疾病的恢复。

    作者:邹金华;刘利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临床肿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跨文化护理理论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将80例外籍肿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跨文化护理理论指导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跨文化护理理论指导工作,从医院、日常工作生活、治疗、出院等全过程,根据不同形式的文化背景开展相应的人性化特设服务,能够避免肿瘤患者对医院的距离感,加快医患交流,保障其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蒋学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管理中的作用,研究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糖监测的依从性。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月~2014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70例没有按照医生医嘱定时给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对他们展开问卷调查与评分,指导其如何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并制订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经过有效的循证护理干预,此70例患者的血糖监测依从性有了明显改善。结论循证护理是根据患者的情况给出合理的干预措施,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血糖监测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娟;徐有聪;蒋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临床观察

    本文通过对脑出血的病因和康复护理对脑出血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康复护理对预防并发症及继发性损害,减少残疾患者功能活动障碍,提高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均起重要作用,在脑出血护理治疗上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陈旭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28层螺旋CT对肾上腺病变的临床诊断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在临床肾上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并总结肾上腺病变患者的临床鉴别特点。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在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50例肾上腺病变患者的128层螺旋CT的表现资料,并通过随访获得患者的病理结果或是临床证实,获得了患者病变的具体位置、形状与大小等表现特征。结果经过验证,有5例为肾上腺增生,5例为肾上腺囊肿,4例为嗜铬细胞癌,27例为肾上腺腺瘤,4例为皮质腺瘤,2例为髓样脂肪瘤,3例为肾上腺转移瘤。结论128层螺旋CT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有效应用与推广,在临床上肾上腺病变患者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梁雪珍;王浩;黄治荣;杨少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