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蒂楠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中青年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青年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收集两组患者心理焦虑、抑郁情况、住院天数,患者治疗效果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住院天数比较,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治疗效果即显效、有效、无效比例比较,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加强中青年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护理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路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病因,其中许多心脏疾病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研究手段相对比较匮乏,而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绘制完成和蛋白质组学的不断完善,因此,蛋白质组作为基因表达的终产物,将为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转化规律提供有益的思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蛋白质组学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显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格列卫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靶向治疗药物,因其良好效果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中。但是随着应用的广泛开展,其耐药性也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对于加速期及急变期的慢粒患者。因此格列卫耐药机制及其逆转策略为当前研究热点,现就该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高琳滢;段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12月所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结果心脏彩超检查出左房增大21例,左室肥厚47例,心电图检查出心律失常18例,ST-T改变35例。结论心脏彩超和心电图结合使用,可以更客观的诊断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
作者:王彩云;康瑜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方法通过对39例125I粒子植入肿瘤患者术前、术后进行系统的护理管理,使患者在粒子植入治疗中理想的疗效。结果125I粒子植入术成功率达100%,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125玉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相对安全、可靠,创伤小。系统化,规范化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疗效。
作者:刘秋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6岁,86kg,主因头晕、视物模糊、肢体麻木1个月余,加重2d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药物控制血压维持在140~150/90~100mmHg,糖尿病病史15年,口服药物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6.0~6.5mmol/L,冠心病病史10余年,未曾规律用药。术前CTA检查提示:①右侧颈总动脉分叉处混杂性斑块,相应处管腔狭窄,右侧颈外动脉分支减少;②右侧椎动脉末端及基底动脉起始部软斑块形成,相应处管腔轻度狭窄。MRA提示:①脑动脉硬化;②脑萎缩。颈部彩超提示右颈动脉内膜增厚,右颈动脉软斑块形成,狭窄85%~90%。心脏超声显示:主动脉瓣、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舒张功能减低,射血分数58%。术前诊断右侧颈动脉狭窄,拟在全麻下行右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常规禁食水,入室BP 145/95mmHg,HR 72次/min,SpO294%,BIS监测,1%利多卡因局麻下行左桡动脉穿刺,2%利多卡因喉麻管喷雾咽腔表面麻醉,咪达唑仑2mg,依托咪酯15mg,顺阿曲库铵15mg,舒芬太尼20mg,瑞芬太尼50ug,快速气管插管,麻醉维持应用七氟醚2~3%,瑞芬太尼0.1~0.2ug/kg/min,间断予以肌肉松弛剂,术中BIS值维持在50~60,调整麻醉药浓度,使BP维持在130~140/80~90mmHg,分离颈动脉结束,静脉予以肝素1mg/kg后,测ACT值为正常值得时,提升BP,必要时去甲肾上腺素2~4ug/次,维持BP在160~170/100~110mmHg,HR 60~70次/min,血管开放后静脉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10mg脱水,手术结束后维持BP在基础值范围,吸痰拔管,安返ICU。
作者:徐雪;李蔚;蔡劲松;戚翔;杨幼明;闫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正确急救护理措施,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抢救的25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规范合理的急救护理程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抢救。结果25例患者经抢救,19例(76.0%)患者治愈出院;5例(20.0%)患者病情好转、病情基本稳定;1例(4.0%)患者伤势较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治疗总有效率为96.0%。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经规范、科学的急救护理措施,得到及时、有效、准确的急救治疗,为患者争取急诊手术的时间,护士的积极配合对抢救工作起到重要作用,为后期的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程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经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治疗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上均少于开腹手术组,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疗效优于开腹手术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孟庆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情志护理对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效果情况。方法从2011~2014年入住笔者所在医院的孕产妇中,选取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5)例。对照组实施一般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情志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孕产妇焦虑评分及分娩时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母乳哺育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为优者、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孕产妇心理护理中实施情志护理,能显著降低孕产妇焦虑情绪及疼痛程度,增加孕产妇的满意度,改善妊娠结局。安全性高。
作者:李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偏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穴位敷贴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86.7%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66.7%)(<0.05);实验组对我院治疗满意度为83.3%(38/40)优于对照组(<0.05),实验组治疗后住院天数为(12.8±6.7)d低于对照组(<0.05)。结论脑卒中偏瘫发病率较高,且医学界缺乏理想的根治方法,临床上采用穴位敷贴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龚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分别采用CT和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效果,选择诊断效果更优的手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9月~2012年9月确诊的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实验组(40例),采用核磁共振进行诊断,对照组(40例)采用CT进行诊断,综合比较两组在经过诊断后的检出率。结果实验组经核磁共振诊断后确诊39例,检出率为97.50%,对照组采用CT诊断后确诊32例,检出率为80.00%,实验组结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实验数据比较差异明显(<0.05),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头坏死的诊断过程中,应用核磁共振较CT的效果更优秀,核磁共振能够多方位的观察股骨头的坏死,尤其是在股骨头病变的早期,观察骨髓内的水肿和关节内部结构的变化具有CT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荣满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系统规范的健康宣教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了本院于2012年5月~2014年7月收治入院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均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额外实施健康宣教,比对不同护理方法下的临床护理效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治疗,显效25例(50%)、有效20例(40%)、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20例(40%)、15例(30%)、7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支气管患者通过实施健康宣教干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护理工作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护理效果,能够成为临床护理的首选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农惠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长期卧床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非呼吸系统疾病继发肺部感染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使用抗生素,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详细记录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时的特征和持续肺部感染的时间。结果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患者出现出现肺部特征时间相对对照组较长,肺部感染时间相对对照组更短,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情况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长期卧床患者在卧床时间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可以减少肺部感染时间,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因此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方式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杨海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精益管理模式在医院药房管理中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对我院药房在实施精益管理模式前后的服务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比较发现,在实施精益管理模式后患者的取药等待时间明显缩短,处方调配差错率等均较改善前明显降低。结论实施精益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取药的等待时间,降低药学技术人员的工作强度,保证其能够以药学专业服务为工作重心。
作者:汤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在临床教学中护理查房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当护理工作者在护理查房的过程中,能够将已学的医学知识、临床治疗、诊断、护理技能运用在一起,从而培养一定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在护理查房中结合成人教育理论,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
作者:邱华;陶功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对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从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子宫切口妊娠的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经腹部彩超诊断,观察组则经阴道彩超诊断,对比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经对比,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经阴道彩超的方式对子宫切口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是诊断该症的佳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周完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顽固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诊治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并对患者实施为期两个月的随访,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浓度( LSaO2)、氧减饱和度指数。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降低(<0.05),低血氧浓度明显升高(<0.05),低通气指数和氧减饱和度指数也明显低于治疗前(<0.05)。结论顽固性高血压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改善患者的睡眠、降低患者的低通气次数和呼吸暂停次数对于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
作者:陈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在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被诊断为患有突发性耳聋的78例患者,采用高压氧进行治疗,并配合临床护理,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78例患者都痊愈出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结论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对于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敏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析纤维鼻咽镜鼻咽活检对早期诊断鼻咽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86例鼻咽癌患者,并按照活检方法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将其中实施间接鼻咽镜活检的43例患者记为A组、将其中实施纤维鼻咽镜活检的43例患者记为B组。结果检出的鼻咽癌患者,其病理分型以结节型为主,其次依次为菜花型、黏膜下型及溃疡型。以一次钳取组织阳性检测结果为准计算活检准确率,A组患者的活检准确率为76.74%,明显低于B组患者的活检准确率97.67%(<0.05)。结论对鼻咽癌患者实施纤维鼻咽镜鼻咽活检诊断,可以对鼻咽部各个部位的组织进行钳取,对深层病变组织钳取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适合鼻咽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赵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时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通过对69例小儿无痛胃镜观察组和普通胃镜对照组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结果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不良反应均高于观察组。结论在充分做好检查前、中、后的护理干预基础上,小儿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有效,患儿依从性强。
作者:周其莲;宇丽;汤玉霞;桂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