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技能大赛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探讨

刘丹

关键词:技能大赛, 临床技能, 医学院校
摘要:技能教学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的基础。目前一些高等医学院校在技能比赛中虽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技能比赛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还需加强。本文就当前高等医学院临床技能教育情况,分析了临床技能竞赛的重要性,同时探究了以技能比赛促进技能教学的方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性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则基于对照组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82.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为88.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由消化道溃疡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行优质护理能够提升临床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和谐了护患关系,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潘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直肠癌的术后护理

    直肠癌(carcinoma of rectum)是指位于齿状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消化道的癌肿中,直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占胃肠道癌中的25.9%。在大肠癌中,直肠癌占60%~70%,在直肠肛管癌中腹膜反折以下的直肠是癌肿的好发部位,<占75%,因此从总体而言<有半数大肠癌位于直肠指诊检查可及范围之内[1-2]。

    作者:张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护理操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中影响术后恢复的因素出现人次明显多于观察组,且对照组需将近1w时间出院,观察组仅3d便可出院,对比呈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在腔内激光治疗围术期采用护理干预能够为手术做好更优准备,减轻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通过术后护理加速患者康复。

    作者:全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miRNA与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miRNA是一类非编码小分子RNA。研究证实,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miRNA表达异常,通过转录后水平参与MI及其并发症的病理生理过程,有望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新的生化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下文中,我们首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简要阐述,然后对miRNA和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进行全面论述。

    作者:黄小凤;胡昌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肝癌患者切除术后的优质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用于肝癌患者切除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7例肝癌行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137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护理,护理组给予优质护理,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和并发症护理。实施护理15d后,观察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15d后,两组SDS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术后,且护理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肝癌患者切除术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疼痛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荣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长期卧床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长期卧床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非呼吸系统疾病继发肺部感染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使用抗生素,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详细记录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时的特征和持续肺部感染的时间。结果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患者出现出现肺部特征时间相对对照组较长,肺部感染时间相对对照组更短,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情况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长期卧床患者在卧床时间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可以减少肺部感染时间,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因此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方式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杨海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可吸收螺钉治疗桡骨小头骨折19例分析

    目的:研究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结果。方法对19例桡骨小头MasonⅡ型骨折行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9~13个月,按Steinberg的主观功能评定方法,优12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为94.7%,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3 w。结论用可吸收螺钉对桡骨小头骨折作固定,具有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方法简单,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张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洗胃用于治疗新生儿呕吐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比两种洗胃的方法对于治疗新生儿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妇产科所产的新生儿呕吐病例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常规插胃管抽出胃液之后然后注入洗胃液,洗胃之后患儿行右侧卧位;观察组患者60例,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将洗胃液的剂量增加,然后保持洗胃液的温度以及胃插管的长度要适宜,洗胃时患儿取左侧卧位,,洗胃后患者取右侧卧位。结果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洗胃以后,观察组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新生儿由于出现呕吐需要进行洗胃治疗时,洗胃时患者要取左侧卧位为宜,一般的洗胃液的剂量好不要超过60ml,洗胃液的温度在30℃~35℃之间即可,席位完毕之后,患者卧位取头高脚低右侧卧位。

    作者:李郑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将本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8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病灶切除成功率、中转开腹手术率、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病灶切除成功率较高,中转开腹手术率较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经字2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胃肠道肿瘤,可提高术中对病灶定位的准确率,降低中转开腹手术和并发症风险。

    作者:鞠振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实习生“三安全”教育

    护理实习生的教育模式从学校教育转变为临床教育,期间的安全教育尤为重要,关系着学生护理实习生的职业生涯,也关系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

    作者:邓俊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肿瘤免疫微环境在肿瘤的演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调节性T细胞(Tregs)虽然在维持机体免疫稳态、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肿瘤微环境内的Treg细胞却减弱机体的抗肿瘤免疫。

    作者:陈科均;权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MECT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将20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2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MECT治疗,干预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将两组患者行MECT治疗一个疗程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在MECT治疗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戴美珠;廖燕;吴春秀;王兰兰;李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院药房精益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精益管理模式在医院药房管理中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对我院药房在实施精益管理模式前后的服务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比较发现,在实施精益管理模式后患者的取药等待时间明显缩短,处方调配差错率等均较改善前明显降低。结论实施精益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取药的等待时间,降低药学技术人员的工作强度,保证其能够以药学专业服务为工作重心。

    作者:汤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农村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的影响与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农村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的影响与效果。方法选2013年1月~2014年1月26例农村腹膜透析患者作为实验组,由腹膜透析专科护士担任责任护士,通过对患者透析前、中、后不同阶段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出院后家庭护理干预,分析患者在透析后1年内腹膜炎发生率、营养不良发生率以及按时复诊、透析操作规范、合理饮食的差异;同时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1年内腹膜炎发生率、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依从性明显升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接受护理干预的农村腹膜透析患者明显降低腹膜炎的发生率,依从性明显提高。

    作者:邹丽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治疗价值评价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四肢创伤性骨折伴有严重皮肤损伤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方法进行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创伤面积变化以及创面清洁时间,植皮后临床效果,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的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植皮后的临床疗效相比,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2.86%,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4.29%,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的创面清洁时间,换药次数,治疗前后创面面积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率比较得到观察组的效果都较对照组的效果好(<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治疗效果显著,较传统的单用换药方式效果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在临床的工作过程中要积极的应用该方法进行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治疗。

    作者:邓海棠;孔志强;张震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两种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影响观察

    目的:应用评估量表MMSE对老年患者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估,调查2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手术后早期认知方面的影响,为临床麻醉提供更好的方法。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于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共1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95例采用单纯全身麻醉(GA组),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EID组),在患者术后12h、24h、72h、第7d和1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MMSE神经精神功能方面评定。结果在术后的24h是术后认知障碍(POCD)主要发生的时间,所有患者中,术后第7d GA组有2例出现POCD外,其他患者均恢复正常;其中GA组中患者出现POCD多,且严重,与EID组患者相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0.05);术后1个月后出现认知障碍的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单纯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具有一定的影响;硬膜外麻醉对患者认知障碍影响相对较小;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张国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学断层图像网络资源系统设计

    目前影像解剖类书本具有图片资料有限、更新慢、无法自主学习等缺点。本文介绍了一个医学断层图像网络资源系统。目前该系统包含了人体各断层的CT、MRI、VHP图像。系统方便了老师的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不受时空的限制从而方便学生的自学。系统从临床影像诊断的角度让学生认清了局部结构在整体中的具体位置,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立体空间感,为在以后的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唐鹤云;杨娜;陈卫卫;梦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儿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护理干预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时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通过对69例小儿无痛胃镜观察组和普通胃镜对照组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结果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不良反应均高于观察组。结论在充分做好检查前、中、后的护理干预基础上,小儿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有效,患儿依从性强。

    作者:周其莲;宇丽;汤玉霞;桂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探查技术在胃肠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疗效及优点,以明确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42例胃肠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5例,接受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对照组67例,接受剖腹探查术胃肠外科手术。通过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资料,总结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手术应用中的疗效。结果观察组68例患者(90.67%)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7例患者因无法继续腹腔镜下操作中途转为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在平均失血量、住院时间、平均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0.05),但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0.05)。结论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手术中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治年;唐建文;吴章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甲状腺结节钙化和甲状腺癌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与分析甲状腺结节钙化和甲状腺癌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0例因甲状腺结节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总结与分析甲状腺癌患者结节钙化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恶性患者中出现微钙化患者数明显多于良性患者(<0.05)。良性患者与恶性患者相比,出现粗钙化、周边钙化及孤立钙化患者数无明显差异(>0.05)。恶性患者中出现钙化的总患者数明显多于良性患者(<0.05)。在甲状腺结节恶性患者中乳头状癌患者数所占比例高(<0.05)。髓样癌患者出现微钙化及钙化合计患者数明显多于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患者(<0.05)。结论甲状腺结节钙化在临床工作中对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临床工作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许鹏;王人颢;温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