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琴;林贵轩;叶建鸿;陈国鸿;林挺
自1998年初至今,我院收治4例外伤后局部反复感染患者,手术均证实为外伤后异物存留所致.外伤后局部反复炎性反应,应考虑异物存留可能.1 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31岁.一年前打篮球时铁钉穿透球鞋底后刺左足底,拔除铁钉,铁钉尖端完整.
作者:张华;邹旭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血液细胞形态学是以血液细胞为特征的、进行细胞分类、鉴别和诊断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传统的血液细胞形态学教学方法是将骨髓片和显微镜发给学生,让学生给合血液学图谱自己辨认各系统各种类骨髓有核细胞,带教教员进行指导.
作者:李招权;潘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80岁,因摔伤一周,以左股骨中段骨折、下腹部肿块于2000年5月23日收入骨科,查体:T37.8℃,P90次/分,BP17/11Kpa,营养欠佳,消瘦,神差,下腹部明显膨隆,扪及一囊性肿块,左腿活动受限,外阴、双下肢浮肿(++);妇科会诊情况:患者孕6产6,末次生育37年前,回经30年,外生殖器萎缩,宫颈暴露困难,其上方触及5+月孕大囊性肿物,与子宫界限不清,活动度差,触痛.
作者:陈文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单用干扰素(安达芬)和泛昔洛韦、干扰素(安达芬)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42例为泛昔洛韦联合干扰素组泛昔洛韦250mg,3次/日,共4个月,干扰素300万IU 1支肌注,隔日1次,共4个月.35例为单用干扰素剂量、方法、疗程同上.每一病例均有治疗前中后系列血清标本HBeAg、HBV-DNA.结果:两组治疗后HBeAg和HBV-DNA阴转率近期疗效分别为治疗组30例(71.4%)、28(66.6%)及35例(83%)例(73.8%).而对照组为14(40.0%),12例(34.2%)及15例(42.8%),11例(31.4%).P<0.05.结论:泛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效果优于单用干扰素组.
作者:缪新权;鲁慎文;汤子孝;孔庆芬;杨智彬;刘姝惠;梅光涛;吴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异种(猪)脱细胞真皮与大张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应用于肉芽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术前加强创面换药并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术中彻底剥除肉芽组织和纤维板并修剪创面使之平整,确切止血后0.5%洗必泰清洗,复合移植后加压包扎固定.术后继续抗感染5~10天,第15~21天去除内层生物敷料.结果:22例26处肉芽创面采用一步法复合皮移植,成活率92.3%,经复合皮修复的创面疤痕增生少,收缩轻,外观平整,肤色黄白,触软,无明显搔痒和水泡.结论:经妥善处理的肉芽创面行异种(猪)脱细脱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可获得较高成活率和满意疗效,但对较大面积肉芽创面要权衡利弊,慎重采用.
作者:肖调立;曾麦秋;周阳五;艾长安;潘银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联合乙型肝炎疫苗和猪苓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效果.方法: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阶段(0~12周):两组均用拉米夫定治疗(100mg/d);第二阶段(13~36周):联合用药组在继用原剂量拉米夫定基础上加用乙型肝炎疫苗5μg多点皮内注射及猪苓多糖40mg肌肉注射,每月一次.单用药组继用原剂量拉米夫定治疗.两组均定期复查症状、体征、肝功能及HBV复制指标.结果:治疗36周时,联合用药组的ALT复常率12.5%,HBV-DNA阴转率为81.25%,HBV-DNA的反跳率为12.5%;单用拉米夫定组ALT复常率为75%,HBV-DNA的阴转率为75%,HBV-DNA反跳率为12.5%.以上指标两组间P>0.05,差异无显著性.治疗36周时联合用药组的HBeAg阴转率为50.0%,单用拉米夫定组HBeAg阴转率为12.5%,P<0.05,差异有显著性,而HBeAg血清转换率联合用药组为18.75%,单用拉米定组为6.25%,两组均无HBsAg阴转,两组P>0.05,差异无显著性.未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联合乙型肝炎疫苗及猪苓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较单用拉米夫定比较能提高及提早HBeAg的阴转.
作者:王志毅;郭树华;赵有蓉;张定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们回顾性调查了我院近三年收治的肝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现就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1997年1月1日~1999年12月31日收住的肝病患者1130例,男786例,女344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3.3岁.其中急性肝炎202例,慢性肝炎680例,肝炎肝硬化216例,重型肝炎32例.
作者:方年;叶圣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肝炎病房有各种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和由其他原因所致的肝损害患者.如果医院感染管理不严、消毒灭菌不彻底或治疗操作不慎,有可能,造成医院内感染.从管理感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免疫保护三方面着手,确保肝炎病房内不引起不同型的肝炎病毒医院感染,是肝炎病房医疗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者:叶俊茂;向华;程季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激素)减量后加用大剂量强力宁治疗早中期重型肝炎,防止激素的主要副作用(感染和消化道出血)以及防止激素减量后的黄疸反跳,提高重型肝炎的存活率.方法:治疗组25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琥氢)300mg,每天一次,5天后改为225mg,每天一次,再5天后改为175mg,每天一次,此时加用强力宁200ml,每天一次,激素仍逐渐减量.对照组20例除不加用强力宁外,其余治疗与治疗组基本相同.结果:治疗后发生感染,治疗组2例,对照组8例;治疗组无消化道出血,对照组3例;黄疸反跳,治疗组1例,对照组10例;存活率,治疗组92%(23/25),对照组65%(13/20),P值<0.05~0.01.结论:激素治疗重型肝炎在减量后加大剂量强力宁能一定程度地防止激素引致的感染、消化道出血以及防止黄疸反跳,因而能提高重型肝炎的存活率.
作者:顾锡炳;陈浩坤;刘海肃;朱银芳;曹弘;裴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为探讨腹水回输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肝硬化腹水并肝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并肝肾综合征患者采用腹水回输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结果:随访1月,11例肝硬化腹水并肝肾综合征患者中,7例腹水完全或基本消失,4例腹水明显减少,1例第2次血液透析后发生消化道出血,治疗后,患者尿量明显增多(P<0.01),血BUN、Cr显著降低(P<0.01),A1b显著增高(P<0.05),PT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腹水回输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并肝肾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陈兆枢;钟业娟;陈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不同时期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为消化道出血控制后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测30例代偿期肝硬化、3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24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和20例出血控制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并以30例正常组做参照.结果: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较代偿期下降(P<0.05),血沉较代偿期增快(P<0.05);出血控制后患者较出血时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明显升高(P<0.05),血沉变慢(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紊乱,表现为低凝高聚状态,消化道出血控制后,少量多次输血,能改变血液流变学,延长再出血时间.
作者:邵祥稳;刘占海;张庆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47岁,工人.入院前15天无诱因出现少量黑便,入院前4天呕咖啡样物少许,伴头晕,心慌,未予治疗.入院当天出现上腹痛伴呕血及黑便,近半个月内体重减轻经5Kg,既往无肝炎及胃病史.
作者:房振环;李丽华;李海华;李秀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49岁.面色苍白、头昏、乏力,6+月.上腹隐痛3+月于1993年7月4日第一次入院.6+月前患者始有面色苍白,逐渐出现头昏乏力,活动后心累,但能坚持工作,无呕血、黑便.3+月前患者出现上腹隐痛,以饭后为重,无灼心、冒酸、打呃.2+月前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贫血胃.1+月前患者上腹隐痛加重,进食少.
作者:刘光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现代血液学与医学、生物学的其它分支有着密切的联系,各种学科的交叉,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血液学的研究更是日新月异.这就对我们从事该门课程教学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陆华;司维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医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生在接受了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课程的学习后,还需进行临床检验实验技能的训练,训练的初期主要在相关的实验课中进行,以后进一步在医院的临床实习中进行.故实验课是学生掌握临床检验技能的第一基地.
作者:司维柯;刘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主要包括格雷夫斯病(CD),桥本甲状腺炎(HT)和特发性粘液性水肿(IM),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1 AITD遗传素因的依据AITD流行病学关于AITD遗传素因的依据十分充分:①AITD有家族聚集现象,同胞患病风险性(λs)大于15[1].
作者:包柄楠;欧造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使用直丝技术中的滑动机制在方丝弓矫治器及直丝弓矫治器中进行间隙关闭,并进行效果分析比较.方法:选择30例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恒牙期病人为研究对象,在关闭间隙时,其中15例采用滑动机制,15例采用闭合曲,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方丝弓矫治器上应用滑动机制关闭间隙,同样可取得良好效果并且减少了椅旁操作时间,患者较为接受.结论:在方丝弓矫治器上,应用滑动机制关闭间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但使用时,必须首先排齐整平切实,同时要注意牵引力值.
作者:段春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了解噪声作业对工作身体健康危害情况,我们对120名从事噪声作业工人定期进行休验结果体验,结果分的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某石化公司炼油厂从事噪声作业工人120名,其中女16人,男104人.年龄25~52岁,平均40岁.接触噪声工龄5~32年,平均19年.根据各车间噪声强度不同分成五组:A组26人(加氢车间),B组24人(排水车间),C组31人(催化车间),D组37人(油品车间).
作者:王连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病例1,患者男,74岁,病历号:19053.因左眼老年性自内障于1999年4月18日就诊.眼科检查:左眼裸眼视力0.01,晶体皮质契状混浊,近成熟期,眼底模糊.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83次/次,电轴不偏,低电压倾向,S-T段轻度改变:血常规、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正常范围,尿常规、尿糖及胸部透视均无异常.
作者:苟甫伟;杨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待产妇27岁,妊娠高血压、贫血伴有双下肢水肿,偶有头昏,查体水肿(+++),尿旦白(+),HB60g/L,Bp20/15Kpa,红细胞压积23%.住院后经利尿,补钾,每天10g的硫酸镁静滴连续4天,效果显著,血压降至15/8.1Kpa,但波动在15~18/12~8Kpa之间,入院一周后产妇感腹部有阵发的胀疼,考虑不能正常生产,需行剖腹产终止妊娠.
作者:徐孝碧;柏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