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生在接受了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课程的学习后,还需进行临床检验实验技能的训练,训练的初期主要在相关的实验课中进行,以后进一步在医院的临床实习中进行.故实验课是学生掌握临床检验技能的第一基地.
作者:司维柯;刘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血液细胞形态学是以血液细胞为特征的、进行细胞分类、鉴别和诊断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传统的血液细胞形态学教学方法是将骨髓片和显微镜发给学生,让学生给合血液学图谱自己辨认各系统各种类骨髓有核细胞,带教教员进行指导.
作者:李招权;潘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现代血液学与医学、生物学的其它分支有着密切的联系,各种学科的交叉,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血液学的研究更是日新月异.这就对我们从事该门课程教学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陆华;司维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 加强产后访视工作的作法1.1 以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为契机,认真做好产后访视工作.1999年8月1日起实行<出生医学证明>由区妇幼保健所统一审核,集中发放.1.2 重新划定责任区,落实妇幼保健工作:按照区域规划,就近划定责任区,明确工作范围、职责和任务.各单位进一步落实妇幼保健所采取举办培训班、讲座、会议等多种形式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在社区全面落实妇幼保健工作.
作者:张继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联合乙型肝炎疫苗和猪苓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效果.方法: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阶段(0~12周):两组均用拉米夫定治疗(100mg/d);第二阶段(13~36周):联合用药组在继用原剂量拉米夫定基础上加用乙型肝炎疫苗5μg多点皮内注射及猪苓多糖40mg肌肉注射,每月一次.单用药组继用原剂量拉米夫定治疗.两组均定期复查症状、体征、肝功能及HBV复制指标.结果:治疗36周时,联合用药组的ALT复常率12.5%,HBV-DNA阴转率为81.25%,HBV-DNA的反跳率为12.5%;单用拉米夫定组ALT复常率为75%,HBV-DNA的阴转率为75%,HBV-DNA反跳率为12.5%.以上指标两组间P>0.05,差异无显著性.治疗36周时联合用药组的HBeAg阴转率为50.0%,单用拉米夫定组HBeAg阴转率为12.5%,P<0.05,差异有显著性,而HBeAg血清转换率联合用药组为18.75%,单用拉米定组为6.25%,两组均无HBsAg阴转,两组P>0.05,差异无显著性.未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联合乙型肝炎疫苗及猪苓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较单用拉米夫定比较能提高及提早HBeAg的阴转.
作者:王志毅;郭树华;赵有蓉;张定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术中后囊破裂的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255例(278只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破裂31例(31只眼)行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8例囊袋内植入,23例睫状沟植入.术后3个月随访,裸眼视力0.1以下者2例(6.45%),0.2~0.5者12例(38.71%),0.6以上者17例(54.83%);矫正视力0.1以下者2例(6.45%),0.2~0.5者6例(19.35%),0.6以下者23例(74.19%).本组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瞳孔缘损伤,玻璃体内皮质残存及前段玻璃体炎等.结论:对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破裂及玻璃体脱出的患者,利用其残存的前、后囊作为支撑,清除前段玻璃体后,仍可Ⅰ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作者:杨漪;苟甫伟;谭吉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为探讨腹水回输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肝硬化腹水并肝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并肝肾综合征患者采用腹水回输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结果:随访1月,11例肝硬化腹水并肝肾综合征患者中,7例腹水完全或基本消失,4例腹水明显减少,1例第2次血液透析后发生消化道出血,治疗后,患者尿量明显增多(P<0.01),血BUN、Cr显著降低(P<0.01),A1b显著增高(P<0.05),PT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腹水回输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并肝肾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陈兆枢;钟业娟;陈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腰间盘术后的CT改变,探讨术后症状未消失或复发的原因.方法:对70例均行术前及术后CT检查,其中10例为术后脊髓造影CT检查.有13例做了第二次手术,证实了CT所见.结果:术后CT所见有腰间盘脱出依然存在或复出,或碎块残留,硬膜外纤维化,蛛网膜粘连、椎管狭窄.临床症状与CT的阳性征象关系密切.结论:腰间盘术后症状未消失或复发的主要原因为手术不彻底致脱出间盘切除不干净,碎片残留,硬膜外纤维及蛛网膜粘连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症状,术后症状复发的比例大.
作者:周恩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中LPS、TNF-α、sCD14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肝硬化患者,测定其血中LPS、TNF-α、sCD14的水平,并作肝活检.结果:肝硬化患者LPS、TNF-α、sCD1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之间LPS、TNF-α、sCD14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测定LPS、TNF-α、sCD14水平,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郑喘丹;林福地;饶日春;徐忠玉;张闽峰;张阳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索骨折不愈事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在骨折部位做一切口,充分游离血管使其长度达骨髓腔内,切除折端及其周围的瘢痕组织,通髓腔,矫正骨折畸形,固定,使骨折端紧密接触,加压,将血管束固定,然后将骨髓注入折端及骨架内.结果:术后4-6月即可发现有骨痴形成.术后,12~16周拆线模糊;术后20周患者均骨性痊愈.结论:松质骨植入治疗骨折不愈合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强;赵德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疾病过程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AMI患者100例,按年龄分组,≥70岁者42例为老年组,≤60岁者5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性别、发病特点、梗塞部位、合并症、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AMI病发率老年组为28.6%,对照组7.4%;合并糖尿病老年组35.7%显著高于对照组15.5%(P<0.05);起病时无胸痛老年组33.3%显著高于对照组12.1%(P<0.05);多部位心肌梗塞老年组21.4%显著高于对照组3.4%(P<0.05);梗塞后综合征老年组14.3%显著高于对照组1.7%(P<0.05);恶性心律失常老年组35.7%显著高于对照组15.5%(P<0.05);心力衰竭老年组30.9%显著高于对照组12.1%(P<0.05);心源性休克老年组14.3%显著高于对照组1.7%(P<0.05);并发肺部感染老年组19.1%显著高于对照组3.4%(P<0.05);住院病死率老年组28.6%显著高于对照组1.7%(P<0.01).结论:年龄因素是影响老年AMI临床发病过程和住院病死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陈卫平;陈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单用干扰素(安达芬)和泛昔洛韦、干扰素(安达芬)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42例为泛昔洛韦联合干扰素组泛昔洛韦250mg,3次/日,共4个月,干扰素300万IU 1支肌注,隔日1次,共4个月.35例为单用干扰素剂量、方法、疗程同上.每一病例均有治疗前中后系列血清标本HBeAg、HBV-DNA.结果:两组治疗后HBeAg和HBV-DNA阴转率近期疗效分别为治疗组30例(71.4%)、28(66.6%)及35例(83%)例(73.8%).而对照组为14(40.0%),12例(34.2%)及15例(42.8%),11例(31.4%).P<0.05.结论:泛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效果优于单用干扰素组.
作者:缪新权;鲁慎文;汤子孝;孔庆芬;杨智彬;刘姝惠;梅光涛;吴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胸片与纤支镜、病理检查在中青年肺癌的诊断价值及应用范围,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讨论,对71例中青年肺癌X线胸片与纤支镜病理检查进行分析,结果:阳性率片为81.7%,纤支镜为80.3%,对X线胸片和纤支镜检查阴性的9例慢性咳嗽、咯血、胸痛、气促者,经过纤支镜刷检细胞学检查确诊为肺癌.结论:胸片与纤支镜在中青年肺癌的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两者互相补充,不可取代.
作者:黄晓琴;林贵轩;叶建鸿;陈国鸿;林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对干扰素无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2例经干扰素治疗20~26周后无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拉米夫定治疗,每日口服100mg,共52周.治疗前患者肝功能异常,HBsAg、HBeAg、抗-HBc和HBV DNA均阳性.治疗后3、6、9及12月均对上述指标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拉米夫定治疗一年后ALT复常率85%,无一例HBsAg阴转,HBeAg和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40.9%(9/22)和81.8%(18/22),抗-HBe阳转率18.2%(4/22).结论:经干扰素治疗无效后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拉米夫定治疗仍有效.
作者:汤钰菁;唐金模;郑瑞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不同时期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为消化道出血控制后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测30例代偿期肝硬化、3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24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和20例出血控制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并以30例正常组做参照.结果: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较代偿期下降(P<0.05),血沉较代偿期增快(P<0.05);出血控制后患者较出血时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明显升高(P<0.05),血沉变慢(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紊乱,表现为低凝高聚状态,消化道出血控制后,少量多次输血,能改变血液流变学,延长再出血时间.
作者:邵祥稳;刘占海;张庆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使用直丝技术中的滑动机制在方丝弓矫治器及直丝弓矫治器中进行间隙关闭,并进行效果分析比较.方法:选择30例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恒牙期病人为研究对象,在关闭间隙时,其中15例采用滑动机制,15例采用闭合曲,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方丝弓矫治器上应用滑动机制关闭间隙,同样可取得良好效果并且减少了椅旁操作时间,患者较为接受.结论:在方丝弓矫治器上,应用滑动机制关闭间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但使用时,必须首先排齐整平切实,同时要注意牵引力值.
作者:段春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异种(猪)脱细胞真皮与大张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应用于肉芽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术前加强创面换药并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术中彻底剥除肉芽组织和纤维板并修剪创面使之平整,确切止血后0.5%洗必泰清洗,复合移植后加压包扎固定.术后继续抗感染5~10天,第15~21天去除内层生物敷料.结果:22例26处肉芽创面采用一步法复合皮移植,成活率92.3%,经复合皮修复的创面疤痕增生少,收缩轻,外观平整,肤色黄白,触软,无明显搔痒和水泡.结论:经妥善处理的肉芽创面行异种(猪)脱细脱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可获得较高成活率和满意疗效,但对较大面积肉芽创面要权衡利弊,慎重采用.
作者:肖调立;曾麦秋;周阳五;艾长安;潘银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人工心脏起搏器埋植后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44例均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双腔起搏器(DDD)2例,频率适应性双腔起搏器(DDDR)1例,心室按需型起搏器(VVI)39例,频率适应性单腔起搏器(VVIR)2例.结果:术后晕厥前症状消失或减轻40例,其中仍有心律紊乱25例(阵发性房颤、房速15例,持续房颤5例,频发室早5例),心衰4例,死亡2例(肺栓塞1例,猝死1例),电极脱位1例,起搏综合征2例.结论:本组疗效良好,死亡与起搏无关,手术并发症少,无1例发生术后感染.这与慎重选择病例、严格无菌操作,手术规范仔细有关.同时定期的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和起搏故障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陈爱武;鲁跃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激素)减量后加用大剂量强力宁治疗早中期重型肝炎,防止激素的主要副作用(感染和消化道出血)以及防止激素减量后的黄疸反跳,提高重型肝炎的存活率.方法:治疗组25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琥氢)300mg,每天一次,5天后改为225mg,每天一次,再5天后改为175mg,每天一次,此时加用强力宁200ml,每天一次,激素仍逐渐减量.对照组20例除不加用强力宁外,其余治疗与治疗组基本相同.结果:治疗后发生感染,治疗组2例,对照组8例;治疗组无消化道出血,对照组3例;黄疸反跳,治疗组1例,对照组10例;存活率,治疗组92%(23/25),对照组65%(13/20),P值<0.05~0.01.结论:激素治疗重型肝炎在减量后加大剂量强力宁能一定程度地防止激素引致的感染、消化道出血以及防止黄疸反跳,因而能提高重型肝炎的存活率.
作者:顾锡炳;陈浩坤;刘海肃;朱银芳;曹弘;裴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女,58岁,于1999年3月20日,在地摊上的游医处行活动义齿修复,戴托牙5天后自觉基托覆盖处粘膜发痒刺痛,咬时疼痛加剧,即日来找我科就诊,遂将义齿摘掉,4天后症状基本消失,半年后,患者由于咀嚼食物困难,再次在当地游医处行活动义齿修复,上述状再次出现,因疼痛难忍,不能咀嚼,于9月10日第二次于我科就诊.
作者:王典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待产妇27岁,妊娠高血压、贫血伴有双下肢水肿,偶有头昏,查体水肿(+++),尿旦白(+),HB60g/L,Bp20/15Kpa,红细胞压积23%.住院后经利尿,补钾,每天10g的硫酸镁静滴连续4天,效果显著,血压降至15/8.1Kpa,但波动在15~18/12~8Kpa之间,入院一周后产妇感腹部有阵发的胀疼,考虑不能正常生产,需行剖腹产终止妊娠.
作者:徐孝碧;柏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47岁,工人.入院前15天无诱因出现少量黑便,入院前4天呕咖啡样物少许,伴头晕,心慌,未予治疗.入院当天出现上腹痛伴呕血及黑便,近半个月内体重减轻经5Kg,既往无肝炎及胃病史.
作者:房振环;李丽华;李海华;李秀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自1998年初至今,我院收治4例外伤后局部反复感染患者,手术均证实为外伤后异物存留所致.外伤后局部反复炎性反应,应考虑异物存留可能.1 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31岁.一年前打篮球时铁钉穿透球鞋底后刺左足底,拔除铁钉,铁钉尖端完整.
作者:张华;邹旭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46岁,上腹部疼痛6年,无返酸暖气.经纤维内窥镜检查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有1cm×1.2cm溃疡,十二指肠球部变形.常规上胃管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施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式为毕Ⅱ式Moynhn式,近端对大弯、远端对小弯结肠前全口吻合.
作者:郑祥存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病例1,患者男,74岁,病历号:19053.因左眼老年性自内障于1999年4月18日就诊.眼科检查:左眼裸眼视力0.01,晶体皮质契状混浊,近成熟期,眼底模糊.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83次/次,电轴不偏,低电压倾向,S-T段轻度改变:血常规、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正常范围,尿常规、尿糖及胸部透视均无异常.
作者:苟甫伟;杨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19岁,工人,因右下肢车祸伤后1小时伴流血不止入院.该患入院前1小时人机车上滑下,右小腿伸人行驶车轮与铁轨间,当即流血不止,急送入院.查体:脉搏60/分,血压170/100mmHg,表情淡漠,神清,皮肤苍白,右大腿束止血带,右小腿血肉模糊,上中段以远皮肤肌肉胫腓骨碾压成不规则碎裂难辨之融合物,仅腹侧少许皮肤及韧带相连;踝以远外形正常,无感觉存在,苍白无血供.
作者:姜道旗;邓正刚;苗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心血管功能的监测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压力监测;二是流量监测.1 循环系统的压力监测1.1 动脉血压(ABP)的监测:1.1.1 无创法:传统的人工袖套测压法已逐渐被电子自动测压法所代替,后者按工作原理可分为3类:①振荡测压法;②指容积脉膊波法;③动脉张力测量法.
作者:张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孕期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在0.1%以下.由于妊娠本身所引起的多种变化和子宫的逐渐增大而阑尾位置的改变,给诊断和鉴别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加之早期的阑尾炎易与妇科疾病相混淆而入住产科,其显现或潜在的严重后果很难料定.因此,对这一老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周昭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主要包括格雷夫斯病(CD),桥本甲状腺炎(HT)和特发性粘液性水肿(IM),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1 AITD遗传素因的依据AITD流行病学关于AITD遗传素因的依据十分充分:①AITD有家族聚集现象,同胞患病风险性(λs)大于15[1].
作者:包柄楠;欧造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简称甲减),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易造成误诊.现将误诊的3例报道如下:例1: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女,32岁.因胸闷,心悸伴全身浮肿半月,二维超声心动图示心脏扩大,少量心包积液,拟诊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给予强心、利尿等处治后,症状无缓解.
作者:陈永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49岁.面色苍白、头昏、乏力,6+月.上腹隐痛3+月于1993年7月4日第一次入院.6+月前患者始有面色苍白,逐渐出现头昏乏力,活动后心累,但能坚持工作,无呕血、黑便.3+月前患者出现上腹隐痛,以饭后为重,无灼心、冒酸、打呃.2+月前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贫血胃.1+月前患者上腹隐痛加重,进食少.
作者:刘光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80岁,因摔伤一周,以左股骨中段骨折、下腹部肿块于2000年5月23日收入骨科,查体:T37.8℃,P90次/分,BP17/11Kpa,营养欠佳,消瘦,神差,下腹部明显膨隆,扪及一囊性肿块,左腿活动受限,外阴、双下肢浮肿(++);妇科会诊情况:患者孕6产6,末次生育37年前,回经30年,外生殖器萎缩,宫颈暴露困难,其上方触及5+月孕大囊性肿物,与子宫界限不清,活动度差,触痛.
作者:陈文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现有资料证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较少见的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主要原因,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可能与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者症状发生有关.
作者:尚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自1996年以来笔者应用自拟健脾泻肝汤治疗脂肪肝4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 45例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小30岁,大60岁;病程长8年,短1年;经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血脂升高者25例.B超检查均显示呈脂肪肝特征.
作者:熊岐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处理休克的终目标是恢复组织灌注,使组织能获得充分的氧供.因此无论什么类型的休克,迅速恢复血动力学的稳定及组织灌注这一基本治疗原则都是相同的.为改善氧供,需操作3种参数,即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血红蛋白(Hgb)浓度及心脏指数(CI).
作者:高根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了解噪声作业对工作身体健康危害情况,我们对120名从事噪声作业工人定期进行休验结果体验,结果分的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某石化公司炼油厂从事噪声作业工人120名,其中女16人,男104人.年龄25~52岁,平均40岁.接触噪声工龄5~32年,平均19年.根据各车间噪声强度不同分成五组:A组26人(加氢车间),B组24人(排水车间),C组31人(催化车间),D组37人(油品车间).
作者:王连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某年某地区食堂出售凉拌牛肉,因受普通变形杆菌污染而引起145人食物中毒.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1.1 中毒经过:某年五月十八日某地区食堂从禽蛋商店够进新鲜牛肉111斤,鹅肉206.5斤,用竹筐装入汽车,当诶上午10时许运到食堂.
作者:贺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通过对4个有色金属矿区职工尿石症发病因素的调查,初步搞清本地有色金属矿区发病因素的特点,为降低患病率提供依据.1 调查现场、对象、方法1.1 调查现场:4个有色金属矿距郴州地区的距离近为12公里,远为38公里.5个现场的平均气温、湿度、降雨量、日照无差异.
作者:吴志坚;李仕周;李晓刚;曹阳;邓新华;邱锦文;王克波;张兰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们回顾性调查了我院近三年收治的肝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现就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1997年1月1日~1999年12月31日收住的肝病患者1130例,男786例,女344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3.3岁.其中急性肝炎202例,慢性肝炎680例,肝炎肝硬化216例,重型肝炎32例.
作者:方年;叶圣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肝炎病房有各种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和由其他原因所致的肝损害患者.如果医院感染管理不严、消毒灭菌不彻底或治疗操作不慎,有可能,造成医院内感染.从管理感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免疫保护三方面着手,确保肝炎病房内不引起不同型的肝炎病毒医院感染,是肝炎病房医疗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者:叶俊茂;向华;程季吾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