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儿童末梢全血干血点中的维生素D

张敏;解晓露;黄小兰;王芳;邵立军;杜克贺;刘鸿君;崔小岱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3, 25羟维生素D2, 干血点,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摘要:目的 建立末梢全血干血点中25-羟基维生素D3(25-OH-Vit D3)与25-羟基维生素D2(25-OH-Vit D2)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检测方法,并分析北京与西宁地区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为两地佝偻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末梢全血干血片样本经甲醇超声沉淀蛋白,乙酸乙酯萃取,和PTAD衍生,衍生产物用ZORBAXSB-Phenyl色谱柱分离,质谱多重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 25-OH-Vit D3与25-OH-Vit D2在0.50-100 ng/ml与0.50-50 ng/ml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低定量限(LLOQ)均为0.5 ng/ml.高、中、低3个浓度水平的批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9%,批间RSD%小于11%,回收率范围为87.36% ~113.58%.北京与西宁两地25-OH-Vit D含量水平及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既往研究一致.结论 本方法快速、准确、样品需求量小,全血干血点25-OH-Vit D经红细胞比容校正后可有效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适用于有限采血条件下人群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估.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16年黔南州老年人群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

    目的 分析黔南州2016年≥60岁老年人群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为制定防治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黔南州2016年≥60岁老年人群恶性肿瘤登记数据进行分析,分别计算黔南州2016年≥60岁老年人群肿瘤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截缩发病(死亡)率及累积发病(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2016年黔南州≥60岁老年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21.62/10万,中标率153.05/10万,世标率146.86/10万,截缩率(35~ <64岁)为243.65/10万,累积率(0~<74岁)为16.53%.2016年黔南州≥60岁老年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为94.19/10万,中标率60.67/10万,世标率58.82/10万,截缩率(35~ <64岁)为132.61/10万,累积率(O~ <74岁)为9.53%.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鼻咽癌是黔南州老年人群主要的常见恶性肿瘤,占全部新发病例的49.51%;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是黔南州老年人群主要的肿瘤死因,约占全部死亡病例的52.61%.结论 肺癌、消化道癌是黔南州老年人群主要恶性肿瘤,应加强监测与干预.

    作者:黄军;蒙光化;孔祥应;李霞;罗再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新疆沙漠环境油田作业人员职业紧张状况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处于特殊工作环境下的油田作业人员职业紧张状况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 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某采油公司的石油工人352人,其中高血压患者176人确定为病例组,对照组选取性别、民族、文化程度相近的176人进行1∶1匹配,使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油田作业人员进行紧张程度评定.结果 油田作业人员的职业紧张程度较高,病例组的职业任务紧张(ORQ)得分为174.90±35.03、个体紧张反应(PSQ)得分为104.15±23.98、个体应对资源(PRQ)得分为126.97±26.81,对照组的三项得分分别为168.71±31.18、102.30±20.11、124.80 ±26.31,各项得分病例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年龄、工龄、倒班、工种方面有差异(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工龄、工种以及高度紧张情况与高血压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处于特殊沙漠环境下的油田作业人员职业紧张反应较强烈,高血压发病风险上升.

    作者:李雪;薛巧云;陶宁;刘继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2-2016年毕节市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12-2016年毕节市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流行病学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为有效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毕节市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报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毕节市2012-2016年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共报告发病7种268例,年均发病率0.62/10万(0.47/10万~0.88/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乙脑、出血热和布病;(2)地区分布,发病数居前三位的是金沙县67例(25%)、威宁县42例(15.7%)、黔西县37例(13.8%);(3)时间分布,每月均有病例报告,每年发病高峰集中在7-9月份,8月发病高峰;(4)人群分布,重点发病人群年龄小于15岁;男性发病数占比明显高于女性(P<0.001),在职业分布以农民、散居儿童为主,近5年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职业分布存在差异(P<0.001);结论毕节市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疫情分布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发病有地区聚集性特点、季节性特点和人群分布特征.

    作者:吴芳;陈淑媛;刘国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空肠弯曲菌

    目的 空肠弯曲菌是重要的食源性疾病病例标本的病原菌检测项目,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的方法,对食源性致病菌空肠弯曲菌进行快速检测.方法 以空肠弯曲菌mapA基因序列为检测靶基因,建立了空肠弯曲菌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空肠弯曲菌的LAMP反应由DNA扩增试剂盒提供的反应体系加入引物和模板进行.做了空肠弯曲菌DNA模板灵敏度的检测、菌液灵敏度的检测和特异性检测.结果 我们方法对空肠弯曲菌DNA的检测灵敏度为84.5fg/反应管;对空肠弯曲菌菌液检测灵敏度为0.8 CFU/反应管;特异性100%.结论 对食源性疾病腹泻样本的空肠弯曲菌检测项目,可以采用mapA-LAMP方法进行等温扩增初筛,初筛阳性的样品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的传统培养.

    作者:张梦寒;崔家瑞;王小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乙肝病毒携带者父母乙肝防治知识现状及其对心理状态影响的研究

    目的 了解低龄AsC父母乙肝知识现状及其对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乙肝防治提供新的流行病学证据.方法 收集低龄AsC,调查其父母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同时采用SCL-90、SAS、SDS量表对其父母进行测评,并探讨父母不同知晓水平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 低龄AsC父母乙肝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偏低,平均知晓率只有57.90%.知晓率较高的知识点有:乙肝病人是传染源(100.00%)、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根本措施(80.95%)等;而对于共同进餐(17.1 4%)、握手拥抱(16.19%)不会传播乙肝等知识点知晓率极低.男性(父亲)和文化程度高者知晓水平叫高(P<0.05).乙肝相关知识知晓高组其SCL-90总分和SDS得分均高于知晓率低组(P<0.05).在控制AsC父母的人口学混杂因素(性别,年龄,收入,文化程度)后,低龄AsC的父母其乙肝知晓水平对SCL90总分以及SDS得分产生影响(P<0.05).结论 AsC父母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会对心理状态影响,应针对此特殊人群开展防治知识宣传、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为低龄群及家人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作者:何海艳;吴伟慎;赵莹;张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及管理》在公共卫生硕士教育的实践

    目的 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及管理》课程在公共卫生硕士教育中的实践情况和课程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编制调查问卷,对四川大学选修过该课程的公共卫生硕士进行网络调查,分析该课程的实践情况,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影响课程满意度的因素.结果 (1)96.6%的调查对象认为该课程有助于扩大知识量,93.7%的调查对象认为助于职业,95.0%的调查对象认为该课程提升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98.3%的调查对象愿意更加深入的学习该课程;(2)课程满意度影响因素主要为感知质量和学生期望(P<0.01).结论 (1)有必要在公共卫生硕士培养中开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及管理》课程;(2)增加该课程的感知质量和学生期望有助于增加课程满意度.

    作者:邓海云;吕晓华;丁洁;张晓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1-2017年四川省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分析

    目的 了解四川省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2017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报告的微生物性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2017年全省共报告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94起,发病3 464人,死亡1人.致病因素以沙门氏菌为主占42.27%,其次是副溶血性弧菌占25.26%.蛋与蛋制品、生产加工环节、原料(辅料)污染或变质分别是沙门氏菌事件的主要原因食品、引发环节和引发因素,分别占52.44%、36.70%和6.17%.水产品、生产加工环节、交叉污染分别是副溶血性弧菌事件的主要原因食品、引发环节和引发因素,分别占46.94%、22.02%和6.94%.有一起死亡1人的事件,原因食品为豆与豆制品,致病因素为肉毒毒素,共发生2起原因食品来源场所为送餐(包括网店)的事件.结论 建议消费者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不食用未经检测的自制的蛋与蛋制品和豆谷类制品,订购有送餐许可证的外卖商家的食品.

    作者:陈文;林黎;张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农转非居民社会资本对抑郁症状的影响研究

    目的 了解社会资本对农转非居民抑郁症状的影响,探讨促进其心理健康的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和昆明的农转非居民3 223人,采用流调中心抑郁水平评定量表(CES-D)以及自编社会资本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4.5%.女性、高龄、患有慢性病、文化程度低、非在婚、未与配偶住在一起、无业和失业的农转非居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P<0.05);高“社会信任与安全感”的居民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较低(OR =0.321,P<0.05)、高“社区归属感”得分的居民产生抑郁症状的风险较低(OR =0.816,P<0.05),“社会支持”得分较高的居民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较低(OR=0.269,P<0.05).结论 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对影响农转非居民心理健康的社会资本因素进行干预,以改善其抑郁状况.

    作者:马天佩;孙霞霞;革婧婧;高博;于川;李宁秀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代谢综合征与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论文可视化分析

    目的 分析国际和国内代谢综合征与危险因素相关研究的热点与前沿,为国内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 在Webof Science和CNKI两大数据库中以“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和“危险因素”(“risk factor”)为主题词,检索1998年至2017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 V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近20年来,国际上关于代谢综合征与危险因素的论文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国内则呈先上升后进人平台期且缓慢下降的趋势.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早期为实验室指标和相关疾病,后期转为公共卫生人群大数据;国内的早期研究热点也是实验室指标,后转为相关疾病和统计学方法.国际上核心作者呈百花齐放但又相互紧密联系的状态,而国内核心作者则缺乏联系.结论 近20年来,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论文数量并不少,但关于全国范围的公共卫生方面的研究不多,且缺乏省份、研究机构间的合作.

    作者:刘珂华;刘启贵;陈芳芳;宋桂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理一致感在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病人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一致感在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病人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中介效应,为提高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病人创伤后成长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4月在辽宁省两家三甲医院的心内科就诊的244例行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病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 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病人觉心理一致感得分为(66.31±9.61)分;社会支持得分为(39.06±7.91)分;创伤后成长得分为(56.63±12.33)分,社会支持总分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呈正相关(r =0.434,P<0.05),心理一致感总分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呈正相关(r=0.556,P<0.05),心理一致感在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病人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0.316,占总效应的46.74%.结论 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病人社会支持主要通过心理一致感的中介作用对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病人创伤后成长产生间接效应,且心理一致感在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之间起到中介效应.

    作者:路晓琳;于洋;刘丽丽;闫旭;金永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成都某高校教职工代谢综合征影响因素及危险度预测模型研究

    目的 建立高校教职工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危险度预测模型,为MS的早期筛查及预防提供有效的手段.方法 以成都市某高校教职工为研究对象,所有MS患者为病例组,不含任一MS代谢紊乱因子的教职工为对照组.两组各随机选取80%样本组成建模亚库,通过非条件logistic多重回归分析找到MS的影响因素并建立MS危险度预测模型,剩余20%样本组成验证亚库评价模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MS病例290人,对照组579人;MS危险度预测模型为:Logit(P)=-8.5 +3.09×性别+0.08×年龄+A×文化水平+0.86×家族糖尿病+0.91×家族肥胖+B×饮酒情况+C×吸烟情况+D×肉类+0.93×食盐摄入情况,A、B、C、D代表不同文化水平、饮酒量、吸烟量及肉类摄入量所对应的系数.预测分类点为0.2,模型判定MS的敏感度为84.2%,特异度为65.5%,符合率为70.1%.结论 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可应用于高校教职工MS的早期筛查.

    作者:母东煜;马亚;景小凡;石磊;柳园;饶志勇;李晶晶;廖欣怡;曾小庆;胡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三维工作疲劳量表的中文版修订

    目的 翻译并修订三维工作疲劳量表(3D-WFI),并检验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效度和信度.方法 对国内330制造业企业员工进行3D-WFI申文版初测(回收有效问卷314份),通过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正式量表.选取810名制造业企业员工正式施测(回收有效问卷754份),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同时选取工作倦怠普适量表(MBIGS)作为校标探究工作倦怠与工作疲劳的相关性.1个月后,选取其中270人检验重测信度.结果 3D-WFI中文版包含18个条目,分为躯体疲劳、精神疲劳以及情绪疲劳3个维度;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x2=107.10,df=32,RMSEA=0.08,NFI =0.90,CFI =0.91,GFI =0.90,PGFI=0.52).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重测信度为0.82;付出、回报以及过度投入3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1、0.89、0.87,重测信度为别为0.58、0.79、0.81.结论 修订后的三维工作疲劳量表在选取的制造业企业员工样本中有良好的测量学指标,在测量我国制造业企业员工工作疲劳方面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未来的研究应扩大取样范围,多地区、多行业抽取样本,以期在更大范围内验证并推广三维工作疲劳量表的适用性.

    作者:楚克群;佘少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相关研究现状、热点与前沿知识可视化分析

    目的 了解国内外基于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相关研究知识结构与发展动向,分析研究热点与前沿.方法 通过检索2008-2017近十年间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获得题录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与知识可视化方法,借助CitespaceⅢ作为知识图谱绘制工具.结果 共获得国外相关研究文献10 347篇,国内相关研究5406篇,从年发文量、作者与机构分布进行研究现状计量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关键词图谱,总结近年来研究侧重点与前沿趋势.结论 发文量有着容量大且逐年增长的特点,国内研究相对增长平缓;国外研究涉及层面广泛,研究问题深入,关注热点从保健服务质量和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到临床知识发现与智能决策支持;国内研究侧重于信息化管理及建设,近年来聚焦于档案信息的互联互通技术与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改进,以及基于中文电子病历的智慧医疗研究,为医疗机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相关研究尚需更深入的探索和更密切的合作.

    作者:苟梦野;赵文龙;杨美洁;于跃;宋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06-2017年陕西农村居民伤害监测病例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陕西省农村地区伤害流行的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伤害干预和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6年至2017年首次就诊于陕西省眉县3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门急诊的伤害病例,对伤害病例的人口学特征、伤害基本情况及相关临床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39 634例伤害病例,其中男性26 164例,女性13 470例,男女性别比为1.20∶1;收集到的女性病例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年龄中位数为41岁,其中40 ~ 59岁组多,占全部收集病例的37.01%.前5位伤害发生原因依次为机动车车祸(32.49%)、跌倒/坠落(27.66%)、钝器伤(16.01%)、刀/锐器伤(7.22%)和中毒(6.27%).伤害的发生地点主要为公路/街道(41.08%)和家中(29.55%).伤害严重程度依次为轻度(50.89%)、中度(40.76%)和重度(8.35%).结论 本研究显示,陕西省农村地区伤害病例中女性所占的比例逐年增高,老年人口伤害问题日趋严重.因此,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群制定并开展相应的防控行动计划,是今后伤害防控的重要工作内容.

    作者:飒日娜;王艳平;李曼;马金刚;刘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利多卡因抑制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细胞侵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利多卡因对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处理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和前列腺癌PC-3细胞.采用MTT试验测定细胞活力,划痕实验评估细胞迁移距离,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同时,使用Fluo-3 AM荧光探针对细胞内游离Ca2+([Ca2+]i)进行测量,并测定各细胞中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V成员6(TRPV-6)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 划痕试验及Transwell侵袭试验结果显示:与0μM利多卡因相比,100μM、1mM利多卡因处理后对MDA-MB-231、PC-3癌细胞迁移(MDA-MB-231:q100μM =4.549,q1mM=6.675;PC-3:q100μM=3.618,q1mM=5.992)、侵袭(MDA-MB-231:q100μM=3.480,q1mM=4.156;PC-3:q100μM =4.828,q1mM=7.331)均存在抑制作用.Fluo-3 AM染色后发现100μ.M、1mM处理的MDA-MB-231、PC-3的[Ca2+];下降(P<0.05).qPCR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00μM、1mM利多卡因处理后,两类癌细胞中的TRPV-6 mRNA及蛋白表达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 利多卡因在低于临床浓度的情况下可抑制MDA-MB-231,PC-3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此机制可能与钙流入速率及TRPV-6表达下调相关.

    作者:周勤;黄建新;谢敏;王瑜;蒋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2-2017年湖北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2012-2017年湖北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乙肝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急性乙肝个案信息,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2-2017年湖北省急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2-2017年湖北省共报告11 522例急性乙肝病例,6年中发病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为3.30/10万,男女发病比为1.66∶1,25 ~29岁发病率高,为5.43/10万,20~64岁占82.98%,农民占65.77%,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发病地区年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随州市(5.65/10万)、十堰市(5.13/10万)、荆门市(4.63/10万).结论 发病地区主要为鄂西北地区,加强高发地区乙肝防控工作;20~64岁是主要发病人群,需优化免疫程序,加大成年人(>20岁)乙肝疫苗接种的宣传力度,提高成人乙肝接种率.

    作者:代佩;王晓南;官旭华;张迟;王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0-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肉及肉制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目的 了解2010-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肉及肉制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评价其存在的主要危害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采集市售肉及肉制品样品,根据《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标准操作程序,监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和弯曲菌等6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结果 3 759份样品中共检出485株阳性菌株,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2.90%.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较严重,检出率为7.21% (255/3 539),空肠弯曲菌次之,检出率为3.51%(13/370),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检出率分别为2.98%(92/3089)、2.95 %(111/3 759)、1.20%(12/998)和0.11%(2/1 830).各类食品总检出率范围为2.89%~ 34.78%,调理肉制品检出率高,熟肉制品低.结论 肉及肉制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率较高,存在导致食源性疾病的潜在危险.

    作者:乌伊罕;王利平;张冰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4-2017广州市环境污水中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的检测

    目的 分析广东省广州市环境污水中轮状病毒(Rotavirus,RV)、诺如病毒(Norovirus,NoV)的组成比例及时间分布,初步探索环境监测在病毒性腹泻防控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作为监测点,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每月采集监测点污水4份进行浓缩富集,应用多重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Realtime RT-PCR)方法对A组轮状病毒(Rotavirus A,RVA)、NoV(包括GⅠ、GⅡ型)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建立了环境污水中检测腹泻相关病毒的方法.在采集的192份污水中,RVA、NoV GⅠ型、NoV GⅡ型总检出率分别为50.52%、74.48%、89.58%,其中76份同时检测出RVA、NoV(GⅠ、GⅡ型).2014-2017年,RVA检出率分别70.83%、68.75%、41.67%和20.83%,呈逐年下降趋势,并且有明显季节性变化;与RVA相反,NoV(包括GⅠ和GⅡ型)在不同年份、月份间检出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广州市环境污水中RV和NoV的检出率较高,表明RV和NoV在人群中潜在流行趋势,且不同时间在人群中的暴发流行风险可能存在差异,需进一步加强关注.

    作者:曾丽连;陆靖;郑焕英;宋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08-2017年沈阳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08-2017年沈阳市水痘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沈阳市水痘发病资料进行三间分布情况描述,计算发病率、构成比等指标.结果 沈阳市2008年到2017年共报告水痘病例53 730例,平均发病率为67.46/10万,2014年以后水痘发病率有增加趋势.4-6月及11-1月为两个高发期间.于洪区(97.99/10万)、浑南区(73.88/10万)、铁西区(72.24/10万)的发病率较高.年龄分布以5-9岁组发病数多,25岁以前发病占比达86.99%.发病数较多的职业为学生(54.3%),托幼儿童(13.6%)、家务及待业(9.5%),散居儿童(9.2%).结论 沈阳市水痘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有延后现象,发病率近年来有回升趋势,建议针对高发人群及高发地区加大防控力度,并尽快推广2剂次水痘疫苗接种.

    作者:刘璠;穆金萍;吕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过表达TGIF1对侵润性小鼠乳腺癌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过表达TGIF1对侵润性小鼠乳腺癌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非脂质体转染法构建稳定TGIF1过表达的小鼠乳腺癌细胞株及空质粒细胞株;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用免疫印迹检测蛋白表达;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用于评价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结果 过表达TGIF1对小鼠乳腺癌细胞体外增殖没有明显影响,但能明显增加小鼠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过表达TGIF1降低小鼠乳腺癌细胞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的表达,而升高Twist1蛋白表达.过表达TGIF1对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过表达TGIF1在体外能够促进侵润性小鼠乳腺癌细胞迁移.

    作者:李立;王海玉;李江敏;王亚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