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汪泽;黄依心;王卉;卢忠心
目的 建立一种用于快速、灵敏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并探讨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纤维素金滤膜为基底电极,将鼠抗HBsAg单克隆抗体包被其表面,制备HBsAg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通过检测乙肝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清标本,与ELISA方法比较,评价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该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HBsAg反应灵敏,其线性范围为0.5~ 100 ng/ml,相关系数为0.983,检出限为0.3 ng/ml.与ELISA方法相比,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方法表现出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论 该纸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适用于HBsAg的临床现场快速检测.
作者:吴汪泽;黄依心;王卉;卢忠心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哺乳期使用抗生素能否对大鼠生命后期的体重和血糖、血脂等产生影响.方法 将24只出生8d的哺乳期SD大鼠雄性仔鼠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n=12)给予剂量为150 mg/kg体重的阿莫西林生理盐水溶液灌胃,对照组(n=12)给予安慰剂(生理盐水),干预10 d,仔鼠出生21d后断乳,改为普通饲料喂养.断乳后每周测1次体重,出生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第20周采空腹血测血糖及血脂.20周时结束实验,测量肝脏、脾、肾周脂肪、睾周脂肪重量及脏器系数.结果 干预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体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脏、脾脏、肾周及睾周脂肪、脏器系数及空腹血糖、血脂均未观察到显著变化.结论 哺乳期使用抗生素可使SD大鼠生命后期体重增加,但其是否会对脏器系数、脂肪重量及血糖、血脂产生影响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廖欣怡;曾小庆;母东煜;石磊;何方;胡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鉴别小肝癌(SHCC)的价值.方法 选取某院住院治疗的符合要求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及乙肝肝硬化合并S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定义为肝硬化组和SHCC组.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利用单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导致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危险因素.利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鉴别乙肝肝硬化合并SHCC的潜在诊断效能.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03例患者.其中肝硬化组共67例,SHCC组共36例.SHCC组患者的总胆红素、MRI检查、血清AFP、血清GPC-3等指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RI检查、血清AFP和血清GPC-3是乙肝肝硬化合并SHCC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的血清GPC-3和血清AFP呈正相关(r=0.222,P<0.05).血清AFP和血清GPC-3鉴别乙肝肝硬化合并HCC的AUC为0.723和0.884,其敏感度为69.44%和66.67%,特异度为61.19%和100%;二者联合诊断鉴别乙肝肝硬化合并HCC的AUC高(0.927).结论 GPC-3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鉴别小肝癌时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诊断乙肝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指标之一.
作者:徐震;朱善军;马春芳;郝天波;张肖;陆斐斐;吴继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急诊科住院患者口腔酵母菌的种类分布情况及其药物敏感性,为临床预防真菌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用常规棉拭子法采集2015-2016年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352例住院患者口腔黏膜标本进行真菌分离培养、科玛嘉显色及ITS鉴定,分析不同疾病、年龄段患者酵母菌的检出情况,并进行体外两性霉素B、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及氟胞嘧啶纸片法药敏测定.结果 352例住院患者口腔标本中,241例(68.8%)口腔携带酵母菌,其中8例患者携带2种以上菌株,60岁以上患者分离率显著高于60岁以下患者(P<0.05);共分离到10种酵母菌共250株,包括白假丝酵母菌134株,光滑假丝酵母菌61株,热带假丝酵母菌28株,克柔假丝酵母菌13株,其他14株.体外5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发现,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为2.0%,氟康唑的耐药率为20.4%,伊曲康唑的耐药率为19.6%,酮康唑的耐药率为11.6%,氟胞嘧啶的耐药率为8.4%.结论 急诊科住院患者口腔酵母分离率高,且对临床常见的5种抗真菌药物存在不同的耐药率,尤其是唑类药物存在较高的耐药率.
作者:吴金燕;易国辉;周利民;何小稳;王丽丽;郭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2015年黔东南地区麻疹病毒基因型别和特征.方法 采集疑似麻疹病例临床咽拭子标本,经Realtime RT-PCR初筛为麻疹病毒核酸阳性,使用Vero/SLAM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对阳性分离物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麻疹病毒N基因羧基末端编码的634个核苷酸片段,并进行测序与分析.结果 35例疑似麻疹病例中检测到4例麻疹病毒阳性核酸,经分离得到2株麻疹病毒.基因亲缘关系显示2株为H1基因型中的H1a基因亚型.2株麻疹病毒株与H1基因型参考株MVi/Hunan.CHN/0.93/7 (AF045212)比较,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7%和98.0%;与H1a基因亚型参考株Chin9322比较,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9%和99.3%;2株H1a基因亚型与往年及本省流行的麻疹病毒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2%~100%和98.0%~ 100%.结论 黔东南地区2015年分离到的麻疹病毒为H1a基因亚型,与贵州省本土麻疹流行的优势基因亚型一致.
作者:单竹周;江忠晶;罗江淑;肖俊;任刚;唐小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德阳市2015-2017年调味品质量及安全指标状况,为调味品的风险评估和有效的行政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5-2017年,采集德阳市9大类调味品,按照国家标准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相关要求进行监督抽检和快速检测,测定罂粟碱、吗啡、那可丁、可待因、蒂巴因等违法添加物、甜蜜素、糖精钠、苯甲酸、山梨酸等食品添加剂、微生物以及产品质量等指标,分析检测结果,评价德阳市调味品质量及安全.结果 2015-2017年德阳市共采集1 316份调味品样本,监督抽检416份样本中,合格样本385份,不合格样本31份,合格率为92.55%;快速检测样本900份中,半固态调味料快速检测576份样本,快速检测阳性样本25份,快检阳性率为4.34%.不合格样品中检出项目包括:违法添加类物质的不合格率4.09%;食品添加剂(甜蜜素、糖精钠、苯甲酸、山梨酸)的不合格率为1.20%;质量指标全氮、总酸不合格率为0.96%;微生物指标(大肠菌群)不合格率为0.24%;标签的不合格率为0.94%.结论 德阳市2015-2017年调味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有必要针对生产、流通、餐饮环节加强监督和管理.
作者:张娴;许欣;易祖平;苟健;张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促进膜基因芯片技术在多种动物源性成分同时鉴定方面的应用.方法 利用膜基因芯片技术对猪、羊、驴、鼠和牦牛,5种动物源性成分进行鉴定,从方法的特异性、检出限、重复性和实际应用效果4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膜基因芯片方法的特异性较好,误检情况少;方法检出限能够达到目标动物源成分质量分数0.1%水平;多次重复检测结果一致;方法实际应用效果较好,检测结果与参比方法吻合.结论 膜基因芯片方法经验证能够较好地应用于肉制品中多种目标动物源性成分的同步、高效检测.
作者:吴鑫;章志超;王栋;范宏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对秦皇岛近海域海产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与评价.方法 采用比较测量法对海产鱼类、软体类和甲壳类3类23种海产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进行检测,并利用食品安全指数法对检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总α放射性水平顺序为:软体类>甲壳类>海水鱼类;总β放射性水平顺序为:海水鱼类>甲壳类>软体类;总放射性的食品安全指数均值为0.53.结论 海产品放射性水平整体状态安全,可以放心食用.
作者:王浩然;王红卫;刘斌;赵慧琴;支雅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成都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血清学分型及耐药状况,为该市沙门菌感染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16年4月-2017年10月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采集的共36451份肛拭样本所分离鉴定出的43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和药敏试验.结果 43株沙门菌分为7个血清型,以汤卜逊沙门菌12株(27.91%)、曼哈顿沙门菌9株(20.93%)、德比沙门菌8株(18.60%)、婴儿沙门菌7株(16.28%)为主;药敏试验显示,43株沙门菌对四环素耐药率高,达到58.14%,其次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达到51.16%;多重耐药显示高对7种抗生素同时耐药.结论 成都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肠道携带沙门菌血清学分型呈多样化,耐药性强,耐药谱广且呈多重耐药趋势.
作者:陈臣;朱丹;曾筱;杜昊;乔甫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肠球菌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动物和人类的消化道共生生物体,具有偶然侵入组织并能够经受恶劣环境的潜力,但由于临床上侵人性设备的使用以及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肠球菌尤其是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i,VRE)的泛滥并引起普遍严重感染.抗生素中的糖肽类药物能够有力抵抗耐药性极强的肠球菌株,但由于VRE的出现使得相关治疗面临挑战,导致其引起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位于致病菌中的前列.VRE所致耐药的机制是由于万古霉素作用位点的改变,包括由染色体基因决定的天然耐药以及通过接合型转座子或整合子-基因盒系统而导致的获得性耐药.VRE可将耐药基因水平传递给其他肠球菌或其他种属革兰阳性菌,使医院感染程度加重,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鉴于VRE感染日益严重,研究VRE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机制,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综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耐药机制、肠球菌毒力因子分布以及感染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英杰;于慧;王占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2013年青海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情况,为青海省肿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青海省6个登记地区上报2013年恶性肿瘤死亡资料,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对肿瘤登记数据质量要求,对数据质量较好的3个地区(西宁市区、湟中县、海南州)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纳入分析的3个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14.53/10万(男性144.78/10万,女性84.21/10万),中标率为110.44/10万.死亡率前十位依次是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子宫颈癌、女性乳腺癌、胰腺癌、子宫体癌和脑瘤.结论 胃癌、肝癌、肺癌、子宫颈癌、食管癌是青海省肿瘤登记地区多发的肿瘤,应作为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周素霞;周敏茹;马福昌;郭淑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分析新疆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为将来该地区高校辅导员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和潜能发挥提供客观依据,使辅导员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5所高校共600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分析新疆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现状.结果 SCL-90躯体化因子分的均值(1.82±0.64)分、焦虑因子分的均值(1.74±0.53)分、强迫因子分的均值(2.05±0.65)分、人际关系因子分的均值(1.82±0.59)分、精神病性因子分的均值(1.60±0.50)分、偏执因子分的均值(1.71±0.55)分、敌对因子分的均值(1.73±0.60)分、恐怖因子分的均值(1.50±0.53)分、抑郁因子分的均值(1.80土0.60)分,都高于全国常模的均值,新疆各维度的因子分与全国成人常模各维度因子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对496名辅导员进行统计,症状自评得分超过160分的有34人,占总人数的6.85%.朋友支持和家庭人口数对SCL-90总分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SCL-90总分、年龄、族别对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家庭所在地对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结论 新疆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总体上低于全国正常水平,症状自评的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差,领悟到的社会支持越低.
作者:姜婷;温少东;王晓婷;沈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化疗前胃癌患者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家庭功能与心理弹性和希望与心理弹性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便利抽取合肥市某所三甲医院肿瘤内科、胃肠外科和干部肿瘤病房的187例化疗前的胃癌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简化版量表(The 14-Item Resilience Scale,RS-14)、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Family Adaption,Partnership,Growth,Affection,Resolve Index,APGAR)、Herth希望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进行调查.结果 在控制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一般资料后,家庭功能、希望和自我效能感均能正向预测心理弹性(β1=0.179、β2=0.406、β3=0.306,均P<0.01,△R2=47.4%);自我效能感在家庭功能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β=0.701(95%CI:0.468,0.935;P<0.001));自我效能感在希望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β=0.495(95%CI:0.396,0.594;P<0.001)).结论 家庭功能、希望、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弹性的重要保护性因素,家庭功能和希望亦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化疗前胃癌患者的心理弹性.
作者:吴小婷;章新琼;王芹;张小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2015-2016年中山市手足口病病原谱及其流行特征,为其防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2015-2016年期间对手足口病哨点医院监测病例的标本开展肠道病毒检测,对其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检测1 549份标本,共检出1 225份阳性,检出率为79.08%(1 225/1 549);其中其他肠道病毒(PE)阳性率为49.13%(761/1 549),CA16阳性率为15.75%(244/1 549),EV71阳性率为14.01%(217/1 549),混合感染阳性率为0.19%(3/1 549).2015年以PE为优势流行株(占66.26%,493/744),全年除2月外病原体阳性率均在较高水平波动,7月达到年度高峰;2016年上半年以CA16为优势流行株,下半年以PE为优势流行株;全年有2个季节高峰,高峰为4-7月,次高峰为11-12月.男女间手足口病病毒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结论 手足口病病原体每年优势毒株不同,季节高峰主要与流行的优势毒株有关,应加强病原学监测,并重点关注5岁以下人群.
作者:黄恩妙;师舞阳;姚梓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国内长寿老人健康状况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 运用CNKI、维普、万方三大中文数据库进行主题检索,导出相关题录,并借助Note Express3.2、SATI3.2、Ucinet6.0及SPSS19.0等软件,对其进行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结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领域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地域分布不均;研究主题大致可分为健康状况、生活质量、长寿因素、饮食状况及唾液与健康状况五大类.结论 相关研究总体上处于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但绝对数量上仍不高,可以考虑针对长寿老人健康状况相关的诸多方向进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作者:张玉鹏;邬闻文;张亚南;谭晓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四川省雅安市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提高大学生营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雅安市2所高校一至三年级学生655人,采用24h膳食回顾记录表和营养与健康认知KAP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摄入水果和蛋类偏低,摄入蔬菜、水产品和奶及奶制品不足,摄入油和盐偏高,摄入钠严重偏高,摄入维生素B1、硒和男生摄入锌不足.调查学生有98人偏瘦,其中女生80人,占81.63%.男生比女生花费更多时间运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8,P<0.05).营养专业学生的各营养知识正确率普遍高于非营养专业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营养专业学生的早餐行为较好,每日摄入不重复的食物种数超过12种和每日食物类型以动植物均等的人数均比非营养专业学生多.结论 雅安市大学生膳食结构有待改善,部分营养物摄入不均衡.建议学校向学生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及加强健康营养教育,提倡大学生饮食多样化.
作者:吴敏;罗擎英;刘蜀坤;曹洪芙;黎杉珊;张志清;陈安均;申光辉;吴贺君;刘兴艳;李美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厦门市乙型肝炎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建立ARIMA模型并预测2017年厦门市乙肝月发病率,为厦门市乙肝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5-2016年厦门市乙肝报告发病数据进行统计描述,通过ARIMA模型预测2017年的乙肝月发病情况.结果 厦门市2005-2016年乙肝报告年均发病率为45.70/10万,乙肝年发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男性乙肝发病高于女性;各年龄组乙肝发病水平存在差异;15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显著低于其他高年龄组的发病水平.建立模型ARIMA(1,1,1)×(0,1,0)12,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2017年厦门市乙肝月发病率预测值区间为[0.92/10万,4.76/10万].结论 厦门市2005-2016年乙肝发病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经预测2017年厦门市乙肝发病率与前几年相比波动不大,有轻微下降趋势,可用ARIMA模型对乙肝的短期发病情况进行预测.
作者:杨姝怡;马姗姗;苏成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茶浸泡液中农残的QuEChERS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方法,考察温度和冲泡次数对茶叶浸泡液中农药残留情况的影响,为降低冲泡茶叶引起的农药摄人提供参考.方法 茶浸泡液用正己烷提取,N-正丙基乙二胺(PSA)和石墨化碳(GCB)净化,HP-5MS色谱柱分离,MS/MS检测.结果 各组分在0.04~1.4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39,回收率范围为69.0%~113.3%,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7%~14.7%,检出限为0.01~0.1 μg/L,定量限为0.05~ 0.5 μg/L.结论 该实验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茶浸泡液中多农药残留检测.建议弃掉头次沸水冲泡茶的茶水.
作者:李海畅;王玉红;邹云云;顾强;陈璐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情绪痛苦、创伤后成长和心理弹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CD-RISC)、事件影响程度量表(IES-R)对泰安市3所综合医院400名乳腺癌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乳腺癌患者PTGI得分与CD-RISC得分呈正相关,与IES-R得分呈负相关(0.491,-0.101,P<0.05).通径分析发现,情绪痛苦既可以直接预测创伤后成长和心理弹性(β=-0.077,-0.18),又可以通过心理弹性间接预测创伤后成长(β=0.56).结论 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弹性、情绪痛苦均存在密切联系,心理弹性可能在创伤后成长和情绪痛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于文静;张爱华;夏琛;刘华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槲皮素(quercetin,Que)逆转人乳腺癌MCF-7细胞阿霉素(doxorubicin,Dox)耐药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处理MCF-7细胞及其阿霉素耐药的MCF-7/dox细胞,MTT法筛选无毒剂量的槲皮素用于实验.用无毒剂量的槲皮素联合不同浓度的阿霉素处理MCF-7和MCF-7/dox细胞,MTr法检测细胞增殖率,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和人乳腺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CD24-(A)ow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及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hosphorylated serine/threonine kinases,p-AKT)的表达.结果 与MCF-7细胞组相比较,MCF-7/dox细胞组的乳腺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CD24-(A)ow表达增高(P<0.01),且PTEN的表达降低、p-AKT的表达升高(P<0.05);与单用阿霉素组相比较,阿霉素与槲皮素联合应用能抑制细胞增殖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杀死肿瘤干细胞,并能上调PTEN、下调p-AKT的表达.结论 槲皮素能有效逆转人乳腺癌MCF-7细胞阿霉素耐药,其机制可能与槲皮素协同阿霉素杀死人乳腺癌干细胞,调控PTEN/AKT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王秀艳;赵千;王博;袁松;李昆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