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然;王红卫;刘斌;赵慧琴;支雅男
目的 调查护士组织支持感、自我效能感、个人组织契合度现状并分析三者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从郑州市随机抽取l所三级公立医院和2所二级公立医院,共350名临床护士,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和个人组织契合认知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的组织支持感总均分为(2.63±0.87)分,自我效能感总均分为(2.79±0.59)分,个人组织契合度总均分为(4.07±1.25)分;护士组织支持感、自我效能感与个人组织契合度均呈正相关(r=0.488,0.362,P<0.05).组织支持感、自我效能感对护士的个人组织契合度有正向预测作用(R2改变=0.260).自我效能感在护士组织支持感和个人组织契合度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28.18%.结论 管理者可致力于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及组织支持感,进一步提高护士的个人组织契合度.
作者:崔慧珍;魏万宏;刘真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鉴别小肝癌(SHCC)的价值.方法 选取某院住院治疗的符合要求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及乙肝肝硬化合并S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定义为肝硬化组和SHCC组.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利用单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导致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危险因素.利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鉴别乙肝肝硬化合并SHCC的潜在诊断效能.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03例患者.其中肝硬化组共67例,SHCC组共36例.SHCC组患者的总胆红素、MRI检查、血清AFP、血清GPC-3等指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RI检查、血清AFP和血清GPC-3是乙肝肝硬化合并SHCC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的血清GPC-3和血清AFP呈正相关(r=0.222,P<0.05).血清AFP和血清GPC-3鉴别乙肝肝硬化合并HCC的AUC为0.723和0.884,其敏感度为69.44%和66.67%,特异度为61.19%和100%;二者联合诊断鉴别乙肝肝硬化合并HCC的AUC高(0.927).结论 GPC-3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鉴别小肝癌时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诊断乙肝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指标之一.
作者:徐震;朱善军;马春芳;郝天波;张肖;陆斐斐;吴继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2012-2016年青海省炭疽流行病学特征,为下一步工作提供预防和控制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16年全省炭疽病例疫情数据和个案调查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青海省炭疽2016年发病数较2012年上升238.0%,男性多于女性,高发季节为7-11月,藏族发病高,地市级医院报告多,为41.7%;所有患者症状均有炭疽痈处瘙痒疼痛,主要在手指,发病到就诊时间平均为5.5 d,使用抗生素时间早于采样时间1.9 d,检出率较低(6.8%),感染方式主要为剥皮(46.1%),病死畜组织和炭疽痈渗出液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5.0%和5.8%.结论 加大对地市级医院的监测力度,在使用抗生素前采样是提高检测率的关键,屠宰时应加强手部的防护.
作者:张华一;李永红;曹海兰;石燕;王卫军;徐立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中国大学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以中国大学生为研究样本的41篇文献,共计42个独立样本(n=33 313)进行元分析.结果 SCL-90总分与生活事件总分、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和其他各因子的相关系数为0.479、0.461、0.443、0.345、0.273、0.430、0.417,均达到显著(P<0.001);学校类型对SCL-90总分与学习压力因子的相关性有调节作用(Q=4.174,P<0.05);发表年份对SCL-90总分与人际关系(P<0.01)、学习压力(P<0.01)和其他事件(P<0.05)的相关性有调节作用.结论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各类负性生活事件显著相关.心理健康水平与学习压力的相关程度受到学校类型和发表年份的调节;心理健康水平与人际关系、其他事件的相关程度皆受到发表年份的调节.
作者:高素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厦门市乙型肝炎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建立ARIMA模型并预测2017年厦门市乙肝月发病率,为厦门市乙肝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5-2016年厦门市乙肝报告发病数据进行统计描述,通过ARIMA模型预测2017年的乙肝月发病情况.结果 厦门市2005-2016年乙肝报告年均发病率为45.70/10万,乙肝年发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男性乙肝发病高于女性;各年龄组乙肝发病水平存在差异;15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显著低于其他高年龄组的发病水平.建立模型ARIMA(1,1,1)×(0,1,0)12,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2017年厦门市乙肝月发病率预测值区间为[0.92/10万,4.76/10万].结论 厦门市2005-2016年乙肝发病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经预测2017年厦门市乙肝发病率与前几年相比波动不大,有轻微下降趋势,可用ARIMA模型对乙肝的短期发病情况进行预测.
作者:杨姝怡;马姗姗;苏成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茶浸泡液中农残的QuEChERS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方法,考察温度和冲泡次数对茶叶浸泡液中农药残留情况的影响,为降低冲泡茶叶引起的农药摄人提供参考.方法 茶浸泡液用正己烷提取,N-正丙基乙二胺(PSA)和石墨化碳(GCB)净化,HP-5MS色谱柱分离,MS/MS检测.结果 各组分在0.04~1.4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39,回收率范围为69.0%~113.3%,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7%~14.7%,检出限为0.01~0.1 μg/L,定量限为0.05~ 0.5 μg/L.结论 该实验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茶浸泡液中多农药残留检测.建议弃掉头次沸水冲泡茶的茶水.
作者:李海畅;王玉红;邹云云;顾强;陈璐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阜阳市HIV单阳家庭抗病毒治疗及时性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收集截至2015年12月31日阜阳市HIV单阳家庭的基本情况和治疗与随访信息,根据单阳家庭确诊后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时间分为及时治疗和未及时治疗组.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IV单阳家庭阳性配偶及时开始抗病毒治疗相关的因素.结果 全部1 121名HIV单阳家庭阳性配偶中,及时开展抗病毒治疗比例为47.7%(535/1 121),并呈逐年增高的趋势(Z=-5.70,P<0.001).HIV单阳家庭阳性配偶治疗及时性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是女性的0.61 (0.45 ~ 0.82)倍,CD4+T淋巴细胞计数(个/μL)200 ~ 349、350 ~ 500、>500者分别是<200者的0.43 (0.31~ 0.60)、0.14(0.10 ~0.21)、0.08(0.05 ~0.13)倍;31~45岁与46~岁组是30岁以下组的1.84(1.18 ~2.87)、2.10(1.30 ~ 3.40)倍,其他职业是农民的1.66(1.21~ 2.29)倍.结论 男性、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单阳家庭抗病毒治疗及时率较低,年龄为30岁以上、职业为非农民者治疗及时率较高.需针对不同特征的单阳家庭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有效推动其尽早开展抗病毒治疗.
作者:胡冰;胡允凯;贺磊;吴荣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成都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血清学分型及耐药状况,为该市沙门菌感染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16年4月-2017年10月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采集的共36451份肛拭样本所分离鉴定出的43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和药敏试验.结果 43株沙门菌分为7个血清型,以汤卜逊沙门菌12株(27.91%)、曼哈顿沙门菌9株(20.93%)、德比沙门菌8株(18.60%)、婴儿沙门菌7株(16.28%)为主;药敏试验显示,43株沙门菌对四环素耐药率高,达到58.14%,其次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达到51.16%;多重耐药显示高对7种抗生素同时耐药.结论 成都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肠道携带沙门菌血清学分型呈多样化,耐药性强,耐药谱广且呈多重耐药趋势.
作者:陈臣;朱丹;曾筱;杜昊;乔甫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依靠DRGS平台的病案大数据,研究双向转诊的下转标准制定,将病人从三级医院分流到二级医院与社区,实现分级诊疗.方法 通过DRGS软件平台,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2年的病案大数据,建立下转标准并实施.通过对2017上半年病案数据的监测,检查下转标准实施的合理性及效果.结果 分析DRGS平台的病案大数据,将“权重(CW)小于0.5且平均住院天数小于6d”的DRGS组作为向下转诊的标准,调控2017年1-6月的患者,由三级医院转诊至二级医院或社区.结论 通过DRGS平台权重指数制定下转标准,合理分流患者,为分级诊疗的落实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徐振宇;张艳梅;王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水发食品中甲醛的顶空气相色谱法,为水发食品市场卫生监督执法提供科学、准确的检测数据.方法 水发食品加水及乙醇浸泡后蒸馏,取馏出液加入氯化钠后,采用HP-INNOWAX色谱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结果 方法线性范围0.1~6 mg/L,检出限为0.03 mg/L,相关系数0.9994,回收率在85.1%~96.5%,相对标准偏差1.1%~6.2%.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水发食品中甲醛的测定.
作者:周霞;李双;焦丽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 以苏州市汾湖高新区芦墟区域1 121例CAS居民为研究对象,采取整群抽样的原则,分为干预组597例,对照组524例.进行为期1.5年社区老年CAS患者综合干预管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综合干预1.5年后,干预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方式明显改善,血压、体重指数明显降低,血糖、血脂、尿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改善(P<0.001);干预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干预组IMT与斑块积分显著减少(P<0.001).结论 综合干预对社区老年CAS患者有明显的干预效果.
作者:翁根龙;徐怡芬;陆建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对秦皇岛近海域海产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与评价.方法 采用比较测量法对海产鱼类、软体类和甲壳类3类23种海产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进行检测,并利用食品安全指数法对检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总α放射性水平顺序为:软体类>甲壳类>海水鱼类;总β放射性水平顺序为:海水鱼类>甲壳类>软体类;总放射性的食品安全指数均值为0.53.结论 海产品放射性水平整体状态安全,可以放心食用.
作者:王浩然;王红卫;刘斌;赵慧琴;支雅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成都市外来务工人员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现况,为维持外来务工人员正常体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应答推动抽样方法,在成都市共抽取1 690名外来务工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调查对象的超重率为29.53%,肥胖率为9.05%;男性超重率(32.08%)高于女性(26.59%);40~49岁组超重率高(39.55%),50 ~59岁组肥胖率高(16.06%),超重、肥胖率大体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小学文化及以下人群超重、肥胖率高(39.54%和14.48%),且随文化程度增高而减小,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婚者的超重率高(37.29%),丧偶者的肥胖率高(16.00%);从事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人群超重、肥胖率高(36.84%和17.89%).不同婚姻状态组间、不同职业组间超重、肥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都市外来务工人员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处于较低水平,但是男性、40~ 59岁、文化程度较低、离婚丧偶、从事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人群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相对较高,应重点关注,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防治.
作者:彭友悦;杨洋;刘小锦;陈曦;袁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2013年青海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情况,为青海省肿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青海省6个登记地区上报2013年恶性肿瘤死亡资料,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对肿瘤登记数据质量要求,对数据质量较好的3个地区(西宁市区、湟中县、海南州)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纳入分析的3个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14.53/10万(男性144.78/10万,女性84.21/10万),中标率为110.44/10万.死亡率前十位依次是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子宫颈癌、女性乳腺癌、胰腺癌、子宫体癌和脑瘤.结论 胃癌、肝癌、肺癌、子宫颈癌、食管癌是青海省肿瘤登记地区多发的肿瘤,应作为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周素霞;周敏茹;马福昌;郭淑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陕西省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现状,为教育者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按比例随机抽样法抽取10所高职院校共计1 914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陕西省高职护生学习倦怠发生率为72.0%,其中中度以上者占54.4%,护生学习倦怠总体均值为(2.91土0.50)分,各维度由高到低分别为行为不当(3.09±0.63)分、低成就感(2.91±0.61)分、情绪低落(2.76±0.71)分.被调查者在年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有无兼职/社会实践经历、家庭月收入、学习成绩、家庭居住地等变量上的学习倦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被试者的父母文化程度等变量上无统计学差异;年级、性别、有无兼职/社会实践经历、家庭居住地和学习成绩是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陕西省高职护生普遍存在学习倦怠,提示教育者应针对发生学习倦怠的护生特点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华嘉志;梁琨;董玉珺;王莹;朱玲;陈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四川省雅安市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提高大学生营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雅安市2所高校一至三年级学生655人,采用24h膳食回顾记录表和营养与健康认知KAP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摄入水果和蛋类偏低,摄入蔬菜、水产品和奶及奶制品不足,摄入油和盐偏高,摄入钠严重偏高,摄入维生素B1、硒和男生摄入锌不足.调查学生有98人偏瘦,其中女生80人,占81.63%.男生比女生花费更多时间运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8,P<0.05).营养专业学生的各营养知识正确率普遍高于非营养专业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营养专业学生的早餐行为较好,每日摄入不重复的食物种数超过12种和每日食物类型以动植物均等的人数均比非营养专业学生多.结论 雅安市大学生膳食结构有待改善,部分营养物摄入不均衡.建议学校向学生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及加强健康营养教育,提倡大学生饮食多样化.
作者:吴敏;罗擎英;刘蜀坤;曹洪芙;黎杉珊;张志清;陈安均;申光辉;吴贺君;刘兴艳;李美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烟台市售鲜活海鱼异尖线虫的感染程度,分析品种感染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采样方法,于2016年9月-2017年6月对烟台市4区7市的餐饮环节、流通环节20类140份样本随机采样.参照《2016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异尖线虫检验标准操作程序规定,运用直接解剖法检测异尖线虫.结果 烟台市售鲜活海鱼中异尖线虫的品种感染率为30.00%,阳性检出率20.00%,鱼数感染率为15.82%,平均感染强度为17.62条/尾.小黄花鱼、带鱼、比目鱼、海鳗、大黄花鱼、多宝鱼5类鱼存在异尖线虫感染,其感染强度由大到小为:带鱼>海鳗>比目鱼>小黄花鱼>多宝鱼>大黄花鱼,平均强度分别为:27.67、25.00、16.38、14.68、5.00、2.67条/尾.鲅鱼、鲳鱼、鲭鱼、鲱鱼、海鲫鱼、马步鱼、半滑舌鳎、鳙鱼辫子鱼、沙逛鱼、海鲇鱼、木棉鱼、黄尾鲴、海鲋均未检出异尖线虫.结论 烟台市售鲜活海鱼中异尖线虫Ⅲ期幼虫感染较为普遍,感染强度较高,但未体现出鱼品种优先感染趋势,却呈现种的多样化的感染特征.建议海鱼熟食为主,不食生食(半生食)产品,以预防控制异尖线虫病发生.
作者:宫春波;王朝霞;董峰光;邢玉芳;孙月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槲皮素(quercetin,Que)逆转人乳腺癌MCF-7细胞阿霉素(doxorubicin,Dox)耐药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处理MCF-7细胞及其阿霉素耐药的MCF-7/dox细胞,MTT法筛选无毒剂量的槲皮素用于实验.用无毒剂量的槲皮素联合不同浓度的阿霉素处理MCF-7和MCF-7/dox细胞,MTr法检测细胞增殖率,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和人乳腺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CD24-(A)ow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及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hosphorylated serine/threonine kinases,p-AKT)的表达.结果 与MCF-7细胞组相比较,MCF-7/dox细胞组的乳腺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CD24-(A)ow表达增高(P<0.01),且PTEN的表达降低、p-AKT的表达升高(P<0.05);与单用阿霉素组相比较,阿霉素与槲皮素联合应用能抑制细胞增殖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杀死肿瘤干细胞,并能上调PTEN、下调p-AKT的表达.结论 槲皮素能有效逆转人乳腺癌MCF-7细胞阿霉素耐药,其机制可能与槲皮素协同阿霉素杀死人乳腺癌干细胞,调控PTEN/AKT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王秀艳;赵千;王博;袁松;李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黄芪糖蛋白(Huangqi Glycoprotein,HQGP)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 复制MOG35-55多肽诱导的C57BL/6雌性小鼠EAE模型,随机分为EAE对照组和HQGP治疗组.通过5级临床症状评分和小鼠体重变化观察HQGP对EAE小鼠的保护效应;取小鼠脊髓进行HE染色和髓鞘固蓝染色观察HQGP的神经保护作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脊髓相关免疫细胞数量的变化;ELISA法检测脾脏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s)培养上清液中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HQGP有效缓解了EAE小鼠的临床症状,推迟发病时间,减轻中枢神经系统的炎性反应和髓鞘脱失;HQGP能减少小鼠脊髓CD4+T细胞、CD68+巨噬细胞和CDllb+细胞的数量,并能明显抑制小鼠IL-17、TNF-α、IL-12的分泌,促进IL-4、IL-10、IFN-γ的分泌.结论 HQGP具有治疗EAE的潜在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抗炎和免疫调节有关.
作者:邢雁霞;赵一锦;刘斌钰;张丽红;张光先;薛慧清;马存根;章培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于某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者1 806例作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检测血脂、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尿酸(Uric Acid,UA)等,测量上臂脚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结果 baPWV异常组较正常组年龄大,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F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UA等水平增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baPWV与年龄(r=0.55,P<0.001)、收缩压(r=0.63,P<0.001)、空腹血糖(r=0.30,P<0.001)正相关,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关系不大.中年组baPWV轻度增高检出率多(27.87%).老年组baPWV中、重度升高检出率(63.28%)明显高于青年组(3.49%)和中年组(15.40%).Logistics回归结果表明中、老年人baPWV增高风险增加,老年人较青年人baPWV增高风险明显增大(OR=23.04),血压增高者baPWV增高风险较血压正常者明显增大(OR=30.71),男性baPWV增高风险较女性稍高,血糖增高者baPWV增高风险较血糖正常者稍高.结论 高龄、高血压、高血糖是baPWV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比女性baPWV更易增高.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特别是男性群体,高血压、高血糖者应为baPWV重点检测对象.
作者:赵敏;蔡明序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