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藜芦醇对急性肺损伤小鼠肺内质网应激和肺血管内皮的影响

于红;朱冬菊

关键词:白藜芦醇, 急性肺损伤, 肺血管内皮, 内质网应激
摘要: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SV)对脂多糖(LPS)所致急性肺损伤小鼠内质网应激和肺血管内皮的影响.方法 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LPS)组和白藜芦醇(RSV)组;RSV组预先予白藜芦醇(20 μg·-1)灌胃7d,LPS组与RSV组于气管内滴注LPS(5μg·g-1)建立肺损伤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病理检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比色法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肌醇需求酶-l(TRE-1)、活化转录因子6(ATF6)、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及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l)表达水平.结果 LPS组较control组肺损伤明显,肺组织MPO活性、BALF中炎症因子、白细胞数、总细胞数及蛋白含量增高(P<0.05),肺组织IRE-1α、ATF-6、GRP78表达水平上调(P<0.05),伴随VE-cadherin表达降低及VCAM1表达升高(P<0.05);而RSV灌胃减轻了LPS导致的上述指标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减轻急性肺损伤时肺组织内质网应激和肺血管内皮损伤.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磷化氢中毒法医毒理学研究进展

    目的 总结磷化氢中毒毒性作用机制、法医学及食品安全领域微量磷化氢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并着重分析相关法医毒理学问题及未来展望.方法 通过用“磷化氢”、“磷化铝”、“中毒”等关键字或主题,对PubMed、SpringerLink、CNKI、万方和VIP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筛选国内外近三年文献.结果 阅读有关文献几十篇,按照研究目的进行资料的汇总并撰写综述.结论 不同领域磷化氢中毒毒性作用机制、检测方法的研究结果为法医磷化氢中毒死亡原因鉴定提供了新的参考研究.

    作者:罗谢添;李健;杨玉洁;吕坪;马书玲;李凡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新疆牧业地区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新疆牧业地区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335例新疆牧业地区哈萨克族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居家照护总时间为(5.72±2.108) h/d,其中以日常家务活动照护时间(IADLT)高,为(4.19±0.857) h/d.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老年人失能程度、居家照护者性别、年龄、照护能力、照护者健康状况、照护者的子女是否需要照护、社会支持以及照护负担会影响照护时间.结论 居家照护时间的影响因素涉及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者及家庭内外部相关因素,应优先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导致居家照护时间较长的照护者进行相应的照护费用补偿及政策支持.

    作者:马文娟;王玉环;黄伟;周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2015-2017年某院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目的 了解某院2015-2017年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的标本类型、送检科室的分布情况及3年间的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住院患者首次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采用法国VITKE-compact2全自动细菌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3年共收集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是2 529株和2 553株.送检科室以ICU、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和泌尿外科为主.标本类型以呼吸道、泌尿道、血液标本、分泌物和胆汁为主.药敏试验显示,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均<1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耐药率低均<1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替坦的耐药率分别在16.04%~ 22.10%和16.42%~19.28%.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 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表现为高水平耐药和多重耐药.需密切关注其耐药性的变迁,给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刘兆玮;李伟;曹娜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高发地区社区居民知识态度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高发地区人群的相关知识态度状况,为明确健康教育目标人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高发地区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基线水平和目标人群.结果 共计对1 315名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33.78±23.06)岁;男性636人,占48.37%;学生607人,占46.16%.调查对象SFTS.知晓率为34.90%,对症状和体征,如恶心呕吐(14.52%)、血小板减少(12.32%)、白细胞减少(8.52%)知晓率更低.54.22%的调查对象认为被蜱虫叮咬后需使用酒精或碘酒处理,69.05%的调查对象愿意参与社区举办的SFTS知识讲座.知识和态度得分分别为(4.74±2.16)和(4.45±1.41)分.高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低人群知识知晓率低.结论 SFTS高发地区人群知识知晓率低,需持续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人群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赵晓玲;金丹群;龚磊;朱玉林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提高食源性疾病预警和控制能力.方法 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要求,对市售的8类食品样本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沙门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和弯曲菌等9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结果 自2027份样品中共计检出阳性样品39份,检出率1.92%.其中,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高,达3.64%,此后依次为弯曲菌(1.50%),致泻大肠埃希氏菌(1.2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0.62%)、沙门菌(0.4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0.37%),未检出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和副溶血性弧菌.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食品监督管理,以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

    作者:王利平;张冰冰;乌伊罕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哈密市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及健康期望寿命研究

    目的 了解哈密市(伊区两县)≥60岁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及健康期望寿命,分析ADL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多阶段抽样抽取调查对象,收集≥60岁老年人的人口学特征、慢病患病情况以及日常活动能力情况.不同人群ADL依赖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ADL影响因素筛选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抽样调查880人,哈密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ADL依赖率为13.18%.男性60岁及以上老年人ADL依赖率为10.21%,女性为16.59%;不同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户籍类型、社会医疗保险,是否患有慢性病、是否吸烟,是否饮酒,是否进行体育锻炼分组的≥60岁老年人ADL依赖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民族为哈萨克族、文盲、丧偶、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ADL依赖率更高,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ADL依赖率更低.哈密市60 ~ 64岁组老年人期望寿命为25.58岁,期望寿命随年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60 ~ 64岁组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为20.17岁,ADL依赖健康期望寿命为5.41岁.结论 在老年人健康问题中,应更加关注易发生ADL损失的高危人群,重点关注独居,丧偶老年人.鼓励老年人多参加体育锻炼或社区活动,增强身体健康.

    作者:周玉兰;冉建朝;王玥;陈之源;常玉雪;张英;向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西安市4210例少儿血中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检测0~12岁少儿血中钙、铁、锌、镁、铜、铅和镉水平,为预防疾病,科学合理的膳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灞桥区0~12岁少儿手指血样4 210例,进行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的检测,分为4个年龄组,分别为0~1岁,1~3岁,3~7岁,7~ 12岁,进行资料收集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值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0~12岁儿童钙、铁和锌元素的总体缺乏率分别为24.94%,19.19%和1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镁和铜元素的缺乏率在不同年龄段中无统计学差异;未见铅镉水平超标;男童和女童在钙、铁、锌元素的缺乏率上存在差异,镁和铜元素在男女童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灞桥区儿童钙、铁缺乏较为明显,锌其次,铜和镁元素基本不缺乏.应提高家长和民众对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的认识,同时发现微量元素的缺乏,应该尽早纠正,科学补充微量元素.

    作者:张星星;赵小军;于军;赵海卫;乔丽;王丽;刘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预测医院感染发生概率的列线图模型研究

    目的 探索可用于预测医院感染发生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2016年于宝鸡市中心医院的住院患者的临床信息,采用1∶2匹配的方式,得到发生医院感染的感染组1 523例,对照组3 046例.采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得到相关危险因素的系数,并依此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 年龄、是否ICU患者、手术切口类型、糖尿病、脑梗死、人院检查耐药菌存在均为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对医院感染发生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入院时检查发现有耐药菌存在(OR=3.879,95%CI:2.014 ~ 5.985)、Ⅲ型手术切口(OR=3.105,95%CI:1.987~4.745)、糖尿病(OR=2.152,95%CI:1.221 ~ 3.598).列线图模型构建成功,其预测效果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6(95%CI:0.432~ 0.894).结论 列线图模型可以应用在医院感染的预测上,应进一步优化模型,使其在临床得以推广性.

    作者:解晓曦;赵晓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贵州省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目的 了解贵州省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进一步改进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提供依据.方法 对贵州省2016年6个县642名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自填式面对面问卷调查,所有统计学分析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以α=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准.结果 贵州省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53.93%,全部知晓率为11.21%.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知晓传播途径占63.08%、知晓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占49.07%.不同社会学特征调查对象知晓率的比较,性别、年龄、户籍所在地、文化程度、职业等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肺结核患者知晓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结论 贵州省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不高,应采取适当的健康教育宣教方式,重点加强女性、老年人、文化水平低者等特殊人群的宣传,提高其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

    作者:陈凤芳;冯兴丽;陈玮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河南省中医院881株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流行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金属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的流行情况,为院内感染防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河南省中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用WHONET 5.6软件和SPSS13.0分析耐药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亚胺培南-EDTA双纸片协同法检测产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梯度PCR方法检测产金属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结果 2015-2017年该院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881株,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85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32.35%(285/881);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和基因型阳性菌株79株,占8.97% (79/881),其中blaIMP型51株,占5.79% (51/881),blaVIM型28株,占3.18%(28/881).结论 产金属β-内酰胺酶机制是造成该院2015-2017年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菌株流行的重要机制之一,基因型以blaIMP和bla VIM为主.

    作者:刘心伟;王志盛;许晓娜;郭孝兰;张小倩;李永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胃癌辅助化疗患者症状群的纵向研究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不同时间点症状群的特点.方法 便利选取224例胃癌辅助化疗患者,使用中文版记忆症状量表对患者辅助化疗前(T1)、第3次化疗后(T2)、第6次化疗后(T3)3个时间点的症状进行分析,采用对应分析分别对3个时间点的症状进行集群并对不同时间点症状群作比较.结果 胃癌辅助化疗患者3个时间点共存在5个症状群,分别为能量不足症状群、身心症状群、消化道症状群、手术相关症状群和神经症状群.结论能量不足症状群、消化道症状群、身心症状群及神经症状群是胃癌患者常见症状群,在各时间点持续、稳定存在;手术相关症状群在T1和T2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侯守超;汪丹丹;郑蔚;段好丽;史艳萍;张苇;闫婷婷;陈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2013-2017年烟台市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烟台市2013-201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掌握该市食源性疾病主要致病菌类型和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7年烟台市哨点医院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均纳入分析,采集部分病例粪便或肛拭子进行病原学分析.结果 2013-2017年间,烟台市30所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疾病18 269例,病例主要发生在6-9月份(56.54%),以14 ~ 34岁(40.59%)为主,农村居民的发病率高于城市,职业以农民为主(23.96%),可疑暴露食品以水产动物及其制品比例大(21.97%),家庭是主要可疑进食场所.共采集病例生物标本1 079份,检出阳性标本152份(11.98%),以沙门菌阳性(83例,占54.61%)和副溶血性弧菌阳性(32例,占21.05%)为主,其次为诺如病毒(22例,占14.47%)、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0例,占6.58%)和志贺菌(5例,占3.29%).结论 加强烟台市食源性疾病的监测能力,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邢玉芳;孙月琳;王朝霞;宫春波;董峰光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2012-2017年江阴市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江阴市2012-2017年流感监测结果,了解其流行趋势、毒株型别及变化特点,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江阴市2012-2017年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数据、病原学监测资料及暴发疫情资料,对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2012-2017年江阴市共监测ILI200 417例,ILI就诊百分比(consultation rate of InfluenzaLike Illness,ILI%)为11.17%,各年份的IL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0.00,P<0.05).ILI%每年冬春季和夏季均会出现1个高峰.不同年份,各年龄组ILI构成不同(x2=350.00,P<0.001),其中15岁以下比例较高,占78.68%.(2)不同年份的流感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5.00,P<0.001).江阴地区流感以季节性H3及乙型为主、并伴有新甲H1N1的交替流行.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42,P< 0.05),60岁~组阳性率高,占28.57%.(3)流感病毒阳性率与ILI%呈正相关(r=0.294,P<0.05).结论 江阴市每年冬春季及夏季是流感的发病高峰,优势毒株为甲3型和乙型流感.ILI流行特征与流感毒株活动趋势基本一致.15岁以下及60岁以上人群为发病高危人群.

    作者:颜雅娟;顾敏华;姚建香;钱程;汤玲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2012-2017年江阴市水痘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12-2017年江阴市水痘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水痘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7年江阴市共报告水痘病例4 243例,年均发病率42.67/10万.5-6月、11-1月为2个发病高峰,具有冬、春高发的季节特征.年均发病率前三位乡镇/街道的分别为澄江街道、徐霞客镇、南闸街道,城区高于农村.病例集中在15岁以下,以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2012-2017年疫苗使用量逐年下降,而发病率逐年上升,两者呈负相关(r=-0.886,P=0.019).结论 目前水痘已逐渐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应加强宣传,提高水痘接种率,同时调整免疫策略,将水痘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程序.

    作者:汤玲;许妮娜;顾敏华;姚建香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大学生自我体重认知对膳食营养摄入的影响

    目的 通过调查某高校大学生自我体重认知及膳食营养摄入情况,探究体重自认偏差对大学生膳食摄入情况的影响.方法 对食堂就餐的65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食物拍照,记录其身高、体重、自我体重认知及连续3d的膳食摄入量,分析其体重自我认知对膳食行为的影响.结果 31.5%的调查对象存在自我体重认知偏差,男、女生体重自认偏重分别为15.6%、28.9%,而自认偏轻分别为12.7%、5.5%.其各类食物摄入达标率以奶及奶制品类低(1.8%),而各类营养素的达标率以钙(2.5%)、膳食纤维(2.8%)低.体重自认偏轻组供能类食物摄入增多,男女生谷薯类、热量摄入量均增加(P<0.05);而自认偏重供能类食物摄入减少,男生谷薯类摄入量减少(P<0.05),女生脂肪摄入减少(P<0.05).自认偏重组中女生膳食纤维、维生素C、烟酸、钙、磷的摄入均减少(P<0.05),男生水果摄入显著增加(P<0.01).结论 自我体重认知会影响大学生的膳食行为,体重自认偏轻会引起供能类食物摄入增多,而自认偏重供能类食物摄入减少.

    作者:郎欣月;施予宁;戴程谷秋;陈佩;陈乐程;袁驰;卢晓翠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2012-2017年无锡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无锡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特征及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维持无锡市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2-2017年无锡市报告的AFP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从敏感性、及时性、完整性等方面对AFP监测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2012-2017年无锡市共报告AFP病例10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85/10万,监测报告及时率为100%,报告后48 h内调查率为100%,14 d内双份粪便合格采集率为97.03%,粪便标本7d内送达率为96.04%,75 d内随访及时率为100%.初诊主要集中在县级及以上单位;各月份均有病例且散在分布,4月份多;病例主要集中在江阴市和宜兴市;发病年龄集中于1~3岁幼儿;男女性别比为1.59:1;免疫史≥3剂次占97.03%;所有病例后诊断分类均为“脊灰排除病例”,病例疾病谱分类中单神经炎占第一位;60 ~75 d随访4.95%有残留麻痹.结论 无锡市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良好,应重点关注幼儿阶段儿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培训、继续保持AFP病例的报告敏感性、密切关注异地就医病例是保证无锡市无脊灰状态的关键.

    作者:杨旭;王旭雯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基于集聚度的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目的 分析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和变化趋势,为政府优化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6年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的相关数据,运用集聚度研究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人口和地理公平性.结果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按地理和人口配置差异显著,青海、新疆等地区按地理配置的集聚度远小于1,但按人口配置的结果是,青海、新疆等地区的卫生人力资源集聚度比值均大于1;2011-2016年卫生技术人员和注册护士的配置公平性有所改善,其中人口配置下西部地区卫生技术人员和注册护士的集聚度比值分别达0.996和0.986;执业(助理)医师的公平性有待提高,至2016年中部和西部地区医师的集聚度分别为1.720和0.354.结论 进一步优化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满足不同区域人群的就医需求,促进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平衡发展.

    作者:蒋淑敏;张晓星;王薇;李媛菊;田召召;薛浩;孙长青;朱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二甲双胍与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二甲双胍及腹腔镜卵巢打孔术2种方法用于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以制定的检索策略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中文及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2004年-2017年3月二甲双胍与腹腔镜卵巢打孔术2种方法治疗PCOS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用R-3.3.1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根据检索策略检出相关文献271篇,根据文献纳入排除及Jadad质量评价标准,终纳入13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周期排卵率RR=0.82,95%CI (0.75,0.91)]、妊娠率[RR=0.62,95% CI(0.42,0.92)]、月经规律率[RR=0.83,95%CI=0.73 ~ 0.93]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组高于二甲双胍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腹腔镜卵巢打孔术在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月经规律率方面优于二甲双胍,但由于缺乏高质量的研究,有待设计更多大样本、多中心、严格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和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的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杨婷婷;张婵婵;陈琨;陈琦;王子云;杨敬源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白藜芦醇对急性肺损伤小鼠肺内质网应激和肺血管内皮的影响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SV)对脂多糖(LPS)所致急性肺损伤小鼠内质网应激和肺血管内皮的影响.方法 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LPS)组和白藜芦醇(RSV)组;RSV组预先予白藜芦醇(20 μg·-1)灌胃7d,LPS组与RSV组于气管内滴注LPS(5μg·g-1)建立肺损伤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病理检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比色法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肌醇需求酶-l(TRE-1)、活化转录因子6(ATF6)、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及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l)表达水平.结果 LPS组较control组肺损伤明显,肺组织MPO活性、BALF中炎症因子、白细胞数、总细胞数及蛋白含量增高(P<0.05),肺组织IRE-1α、ATF-6、GRP78表达水平上调(P<0.05),伴随VE-cadherin表达降低及VCAM1表达升高(P<0.05);而RSV灌胃减轻了LPS导致的上述指标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减轻急性肺损伤时肺组织内质网应激和肺血管内皮损伤.

    作者:于红;朱冬菊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2016年河南省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河南省居民的死亡原因以及主要死亡原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6年河南省36个疾病监测县(区)的死亡数据资料,计算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等相关指标.结果 2016年河南省疾病监测地区居民粗死亡率为551.03/10万,标化死亡率495.08/10万,男性死亡率(631.93/10万)高于女性(464.9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 094.63,P<0.001).死亡原因主要以慢性病为主,占全部死亡的88.11%.居民前五位死因顺位分别是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占全部死因的比例达91.09%.居民人均期望寿命78.19岁,男性75.18岁,女性81.64岁;造成寿命损失的疾病种类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伤害、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影响河南省居民健康和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是以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为主的慢性病,提示在以后的疾病防控中应针对性的加强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降低慢性病的发病和死亡.

    作者:李少芳;高莉;戚敏杰;底秀娟;轩水丽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