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真空臭氧消毒机对生鲜蔬菜消毒效果的实验研究

陈梦曦;孙东雷;代黄梅;张遵真

关键词:生鲜蔬菜, 真空臭氧消毒机, 模拟现场试验, 大肠杆菌
摘要:目的 观察真空臭氧消毒机对生鲜蔬菜的消毒效果.方法 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8099作为指示菌,以黄瓜、生菜作为受试对象,采用模拟现场试验进行研究.结果 在消毒机箱体压强为50 kPa的条件下,对黄瓜消毒60s、120s、180 s时,黄瓜表面的平均杀灭率分别为(88.58±0.93)%、(98.16±0.19)%、(99.82±0.18)%,黄瓜片的平均杀灭率分别为(92.82±2.78)%、(96.00±1.96)%、(99.52±0.24)%;对生菜消毒360 s、480 s、600s时,生菜叶的平均杀灭率分别为(93.65±4.33)%、(98.92±0.11)%、(99.87±0.09)%,生菜茎的平均杀灭率分别为(96.41±0.44)%、(98.09±0.46)%、(100±0.00)%.结论 在该实验条件下,真空臭氧消毒机对生鲜蔬菜表面的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可用于生鲜蔬菜消毒.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青海省汉族居民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青海省2015年9月-2016年6月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青海省18岁以上常住汉族居民2 623人,城市1 383人,农村1 240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液生化等指标测定,了解青海省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结果 青海省汉族居民的患病率为12.6%,男性为16.7%,女性为7.9%;城市为15.2%,农村为9.7%;高尿酸血症伴发疾病中以腹型肥胖为常见(71.5%),其次为高脂血症(71.2%)、超重和肥胖(67.3%)、高血压(46.4%)、糖尿病(11.2%).结论 青海省汉族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较高,男性HUA患病率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应改善生活方式,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作者:宋康;姚勇利;魏兰;范晓霞;王淑琼;李亚楠;赵玲玲;王贝贝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改良石墨烯检测体系对手足口病常见病毒的快速检测

    目的 推动临床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实现对导致手足口病2种常见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 本研究利用氧化石墨烯对荧光淬灭和DNA特异结合特点,在氧化石墨烯中加入2种不同荧光标记的FDNA,通过创造性的引入解旋酶和ATP提高检测体系的灵敏度,构建双重RecQE+ ATP-FDNA-BDNA-GO检测体系,并对该体系中解旋酶和ATP适使用浓度进行优化.结果 在不经过PCR扩增情况下,将所构建的石墨烯检测体系成功用于体外柯萨奇病毒CA16和肠道病毒EV71特异性的检测.本研究通过对传统石墨烯检测体系的改进和优化,优化后的检测体系对CA16-cDNA和EV71-cDNA的检测下限分别0.36 nmol/L和0.29 nmol/L.结论 所构建的检测体系可将柯萨奇病毒CA16和肠道病毒EV71的检测时间缩短至2h,对临床手足口病的及时诊断预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王晓琴;崔玲炜;李敏;范晓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乙型肝炎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 分析乙肝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情况及病例特征,了解乙肝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7-2017年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录的乙肝疫苗AEFI的中文文献进行定量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457篇,其中,乙肝疫苗AEFI监测分析268篇,AEFI个案分析189篇,224例.268篇文献中,HepB的AEFI报告发生率为0.20/10万剂~258.62/10万剂,AEFI发生率在<10/10万剂的文献64.93%.224例AEFI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59∶1;≤1岁占53.57%,AEFI病例主要集中在第1、2剂次和≤1d;18种异常反应占65.18%,排前三位的是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和过敏性紫癜;14种偶合症占28.13%,排前三位的是维生素K缺乏症、肺炎、婴儿猝死综合征.49例AEFI死亡病例,偶合症死因排前三位的分别是维生素K缺乏症、肺炎和婴儿猝死综合征,异常反应死因均为过敏性休克.结论 乙肝疫苗AEFI为极罕见事件.乙肝疫苗AEFI死亡以维生素K缺乏症、肺炎和婴儿猝死综合征等偶合症多见,过敏性休克是乙肝疫苗异常反应的主要死亡原因.

    作者:田娟;汪小斌;罗兴静;杨燕妮;汪俊华;张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结直肠癌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210例结直肠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白蛋白、血红蛋白、疼痛评分、KPS评分,采用统计软件分析各因素与患者营养风险状况的相关性.结果 年龄、诊断、BMI、白蛋白、疼痛评分、KPS评分均与营养风险状况显著相关(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疼痛评分、KPS评分是营养风险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BMI、疼痛评分、KPS评分等因素能直接影响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胡露;杨丽娜;旷芙蓉;刘瑶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MoCA量表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MoCA量表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认知功能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PTSD患者28例、经历创伤事件未发生PTSD患者28例和心理健康测评者28例,共3组.均行PTSD自评量表(PCL-C)和认知功能评定量表(MoCA)评估.结果 PCL-C总分与再体验、回避麻木与警觉性增高分项得分PTSD组>非PTSD组>对照组(F=164.790,F=98.570,F=124.879,F=138.570,P<0.05);PTSD组和对照组在MoCA总分和各个分项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语言表达能力(2组无统计学差异,F=7.572,P>0.05),PTSD组和非PTSD组在MoCA总分和各个分项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PTSD组和对照组在语言表达和注意力上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572,F=38.626,P< 0.05);在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能力、抽象、延时回忆、定向力和MoCA总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P=0.256,P=0.316,P=0.274,P=0.063,P=0.052);行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TSD组PCL-C总分及3个症状群均和MoCA总分和7个认知小分项呈显著负相关(P<0.01);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R2=0.968,F=240.135,表明再体验、麻木回避和警觉性增高联合起来对PTS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是显著的,在对单个预测变量的回归系数B进行t检验时发现,只有预测变量警觉性增高的P=0.275>0.05,说明警觉性增高对PTSD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而再体验和麻木回避对PTSD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是显著的.结论 PTS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伤,且随着PTSD症状加重,认知功能的损伤越明显;其中再体验和麻木回避这两大症状群对认知功能的损伤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王梅子;时若欢;张桂青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暴露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目的 就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EDC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为EMS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等,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法,检索近五年有关EDCs暴露与EMS发病风险的相关文献.结果 阅读邻苯二甲酸酯类、二嗯英类、多氯联苯类和农用化学品及工业化合物等EDCs暴露与EMS发病风险的相关文献几十余篇.结论 EDCs在EMS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苏;周子寒;阳晓敏;余红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成都市学龄儿童膳食模式与超重肥胖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成都市学龄儿童膳食模式与其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选取1 010例成都市7~12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儿童的基本信息、膳食数据及生活方式信息.通过因子分析法建立儿童的膳食模式.同时对儿童进行体格测量,计算儿童的体重指数(BMI)并判断其超重肥胖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膳食模式与超重肥胖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提取了成都市儿童的3种膳食模式:模式1与饮料、冰淇淋、西式快餐等的高摄入量相关;模式2以豆类、薯类、全谷物、乳类及其制品等为主要食物;模式3与蔬菜、水果的高摄入量相关.在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模式2得分越高,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越低(OR值:0.59,95%CI:0.39~0.90,P=0.04);模式1和模式3与儿童超重肥胖无关.结论 儿童的膳食模式会对其超重肥胖产生影响,应加强对儿童青少年的营养教育,指导其选择健康的膳食.

    作者:李丹婷;陈梦雪;薛红妹;梁一;田果;龚云辉;成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1425份疑似麻疹病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2012-2016年玉林市1 425份疑似麻疹病例血清检测情况进行详细回顾性分析,了解该地区麻疹流行特点,为防治麻疹目标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玉林市辖区2012-2016年报告疑似麻疹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6年玉林市共检测疑似麻疹病例1 425例,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374例,阳性率26.25%(347/1 425);2013年、2014年麻疹IgM抗体阳性分别是29.85%、39.12%,明显高于其他年份.出诊后4~7d的血液标本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率高.麻疹主要分布在6岁以下年龄组,占总数87.70%,其中8~ 18月龄人群高,占37.75%,≤8月龄其次,占35.37%,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博白县和玉林主城区玉州区占全市麻疹病例的60.70%.男性麻疹IgM阳性率比女性高,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麻疹发病时间出现高峰4-6月.有明确免疫史的疑似麻疹病例IgM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病例.结论 麻疹常规免疫存在漏种及母体胎传抗体滴度达不到保护水平导致2013年、2014年麻疹病例明显增多,对适龄儿童及时有效接种麻疹疫苗是消除麻疹的主要手段;婴幼儿在麻疹流行季节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感染麻疹病毒;医疗机构应在麻疹高发期加强防控工作.

    作者:覃艳春;叶瑞国;林瑞玲;曾怡;谢振锋;韦红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中山市4508例女性宫颈细胞HPV基因分型分析

    目的 分析中山市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和常规体检妇女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状况及其基因分型特点,为该地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6月-2017年1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和常规体检的4 508例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PCR+导流杂交法对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其中包括15种高危型HPV(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和6种低危型HPV (HPV-6、11、42、43、44、cP8304).对HPV感染率、亚型分布及年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共检出HPV阳性1 668例,总感染率为37.00%(1 668/4 508),单一型别感染占总感染的79.80%(1 331/1 668),多重型别感染占20.20%(337/1 668),大于或等于60岁的感染率高,感染率为59.07%(114/193).感染率排前三分别为52亚型,检出率为9.38% (423/4 508);16亚型检出率为6.61%(298/4 508);58亚型检出率为5.86%(264/4 508).结论 中山市妇女HPV感染率高,HPV高的基因亚型是52型,多数为单一感染,60岁以上人群检出率高.

    作者:赵丽辉;孙世珺;孟凤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中国医学生焦虑症状患病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中国医学生焦虑症状的流行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来自中国不同地区33所大学的医学本科生进行焦虑症状评估,同时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经济水平、父母受教育程度以及过去4周的相关生活事件包括吸烟饮酒情况、睡眠质量、锻炼频率、因病住院或用药情况.焦虑症状定义为SAS得分在50分及以上.结果 共有7 635名医学本科生纳入分析,平均年龄(20.7±1.6)岁,男生占36.6%,有焦虑症状者(SAS≥50)1 073人,占1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较大是焦虑的保护因素(23~28岁组与15 ~ 19岁组比较:调整OR值,0.57;95% CI,0.41~0.80),而父亲受教育程度低(小学及以下与本科及以上比较:1.31;1.03~1.67)、高三复读(1.23;1.02 ~ 1.45)、非临床/口腔专业(1.33;1.17~1.56)、饮酒(5.79;3.78 ~ 8.87)、吸烟(2.13;1.55~2.94)、睡眠不足(非常明显与完全没有比较:7.34;5.55~ 9.72)、因病住院或用药(1.70;1.41~ 2.05)是焦虑的危险因素.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焦虑症状在中国医学生中较为普遍,医学院校应根据潜在的相关影响因素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和干预医学生焦虑.

    作者:赵霏;潘雄飞;杨雪;温莹;赵志梅;杨春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对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一些思考

    目的 探讨高校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方式、内容及手段等.方法 在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和建立实验室安全责任机制的同时,继续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通过多种教育路径和学习方法,配合一些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来强化师生的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意识,推动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整体提升.结果 让学生在学习安全知识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增强安全环保意识.结论 学校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至关重要,实验室安全教育任重道远.

    作者:杨蔚青;史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放疗剂量及同期放化疗联合预测鼻咽癌患者口腔真菌医院感染的价值

    目的 探究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放疗剂量及同期放化疗联合预测鼻咽癌(NPC)患者口腔真菌医院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439例就诊鼻咽癌患者的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口腔真菌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与对照组.用单因素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口腔真菌医院感染可能性的因素.同时,通过建立ROC曲线分析确定佳临界值及其预测发生口腔真菌医院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Cox回归分析显示△AGR水平(HR=0.221,95%CI:0.086 ~ 0.565)、原发灶放疗剂量(HR=5.330,95%CI:1.307~ 21.733)及同期放化疗(HR=6.879,95%CI:3.988~ 11.86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OC显示三者联合时,AUC为0.843.3个危险标记患者的感染率明显高于2个、1个危险标记和无危险标记的患者(P<0.001).结论 △AGR(< 0.080)、原发灶放疗剂量(≥68.425Gy)及同期放化疗联合预测的效能较高,是预测NPC患者口腔真菌医院感染的较好指标.

    作者:蔡奋;马长春;蔡晓锐;张庆英;江敏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临床护士对多点执业的知晓度及意愿调查

    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对多点执业的知晓程度和意愿,了解护士在多点执业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泸州、成都、宜宾、重庆等城市部分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护士共515人,采用自制《护士多点执业知晓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多点执业知晓度总分为(63.05±10.74)分,基本知识得分(51.15±15.36)分,态度得分(72.57±10.86)分;不同性别的护士对多点执业知晓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工龄、医院等级的护士在多点执业知晓情况方面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护士赞同和支持护士多点执业.结论 绝大多数临床护士缺乏多点执业相关知识,但态度积极,应加强护士多点执业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完善相关政策.

    作者:余思萍;潘碧;刘秋霞;孙鸿燕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南京市某小学一起GⅡ.P7-GⅡ.6型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调查

    目的 查明致病因子、传播方式、危险因素和感染来源,控制疫情蔓延.方法 搜索2017年2月15日-22日期间,某小学学生及教职员工中出现呕吐(≥2次/24 h)或腹泻(≥3次/24 h同时伴有性状改变)之一者,开展个案调查;采集病例肛拭子标本,通过RT-PCR检测诺如病毒核酸;收集该校环境卫生情况、日常消毒以及供水、供餐等信息;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罹患率为7.8%(46/587);病例主要表现为呕吐(87.0%)、腹泻(71.7%)、恶心(65.2%);流行曲线提示为同源暴露后继之以接触传播,六(5)班罹患率(60.9%)远高于其他班级,有显著的班级聚集性(P<0.05);性别罹患率、学生与教职工罹患率都无统计学差异(P>0.05);便后不洗手(OR=3.9,95%CI=1.8~8.5)、关系好的同学中有人发病(OR=3.8,95%CI=1.8~ 7.9)会增加发病的风险;100%(10/10)病例肛拭子标本中检出GII.P7-GII.6型诺如病毒核酸.结论 此次暴发是一起由GII.P7-GII.6型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以接触传播为主,不排除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作者:马涛;张敏;洪镭;王璇;戴文军;吴周伟;王荣;林丹;谢国祥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氯化消毒副产物二氯对苯醌

    目的 建立饮水中新型氯化消毒副产物二氯对苯醌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方法 水样经0.45 μm滤膜过滤,用Oasis HLB固相萃取小柱富集进样,以含0.25%甲酸甲醇溶液-0.25%甲酸的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经Agilent Z0RBAX Eclipse XDB-C 18色谱柱(2.1 mm×50 mm,1.8 μm)分离后,采用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电喷雾负离子模式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结果 二氯对苯醌在2~ 100μg/L的范围内回归方程为Y=12.978x+ 0.285,线性相关系数r=0.9937;方法检出限为0.01μg/L,定量下线限为0.03 μg/L.管网末梢自来水加标回收率为80.0% ~ 8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4.1%.结论 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适用于饮用水中二氯对苯醌的测定.

    作者:鲁文红;刘爱林;王飞;徐顺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野生蘑菇中的3种鹅膏毒肽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野生蘑菇中3种鹅膏毒肽的方法.方法 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氮吹干后,加水复溶,HLB固相萃取柱净化,Hypersil Gold-C 18色谱柱(150 mm×2.1 mm,1.9 μm)分离,电喷雾(ESI+)多反应监测(MRM)方式检测.结果 3种鹅膏毒肽在5.0~ 100 ng/ml范围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值均大于0.999,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81.8%~ 91.8%和4.5%~9.3%,定量限低于30 μg/kg.结论 该方法能准确、灵敏测定野生蘑菇中的3种鹅膏毒肽,适用于野生蘑菇中鹅膏毒肽的检测.

    作者:周贻兵;李磊;吴玉田;林野;郭华;张权;刘文政;刘利亚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江西省胸科医院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歧视及服务意愿调查

    目的 调查江西省胸科医院医务人员的艾滋病相关歧视及服务意愿,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该院526名医护人员艾滋病相关歧视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该院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回答满分者占20.7%,艾滋病防治知识得分(3.65+ 1.02)分,职业防护知识得分(4.87+ 1.37)分,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PLWHA)的接受程度得分(3.21+ 1.19)分,健康权利认知得分(1.79+ 0.77分).53.1%的人会选择回避治疗或护理感染了HIV的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接受程度、健康权利认知、学历和婚姻状况是医务人员为PLWHAS提供医疗护理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 江西省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歧视仍然存在,应加强医护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和职业防护技能培训.

    作者:司红玉;杨柽;叶佳庆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岗位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岗位认知情况,并分析影响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岗位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山东省8所养老机构的107名服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自设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岗位认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岗位认知得分为(11.36±2.97)分,总体呈中等水平.影响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岗位认知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学历和是否获得执业资格证书(P<0.05),30~39岁、本科及以上学历、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具备较高的岗位认知水平.结论 提高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岗位认知水平,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

    作者:李倩倩;孙飞;颜廷法;孙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HIV感染人群鼻腔携带的MRSA与MSSA菌株耐药谱及毒素基因分布特征

    目的 探究广州市HIV感染人群鼻腔携带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as,MRSA)与甲氧西林敏感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 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的耐药谱和毒素基因分布特征.方法 于2017年6-8月,便利抽取广州市某医院门诊就诊的1 001名HIV感染者并采集其鼻拭子样本,根据传统实验室方法分离鉴定出25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鉴定出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利用头孢西丁纸片法和mecA扩增法鉴定MRSA,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毒素基因.结果 253株SA菌株中,检出MRSA 119 (47.04%)株,MSSA 134(52.96%)株.60.08%(152/253)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重耐药SA(Multi-Drug Resistant,MDRSA).MRSA菌株和MSSA菌株耐药率高的抗生素均为青霉素(89.08%,84.33%),其次为红霉素(61.34%,53.73%).MRSA菌株对头孢西丁、利福平、氯霉素、四环素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高于MSSA菌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RSA菌株毒素基因ptvl和tst检出率均为4.20%,未检出eta和etb.MSSA菌株毒素基因pvl、tst、eta和etb的检出率分别为2.99%、1.49%、2.24%和0.75%.结论 HIV感染人群鼻腔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MRSA和MDRSA检出率高,但MRSA和MSSA菌株pvl、tSt、eta和etb检出率低.

    作者:叶家萍;白婵;林嘉玲;张婷;郑浩渠;郑惠结;熊倩灵;江慧敏;姚振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扬州地区脑卒中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扬州市脑卒中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扬州市广陵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扬州地区脑卒中患病率为7.8%,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分别为9.5%和6.4%,x2=6.558,P=0.012),社区居民患病率低于乡镇居民患病率(分别为6.4%和9.2%,x2=5.079,P=0.029),无论男性(趋势卡方值48.860,P<0.001)还是女性(趋势卡方值36.176,P<0.001)患病率均随着年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睡眠时间、是否运动、高血压病史、颈动脉血管异常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为降低脑卒中患病率,建议增加脑卒中预防保健知识普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膳食结构,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颈部血管异常等基础疾病.

    作者:陈昕;宋慧;李晓波;夏仲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