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华;崔汝相;刘雅芸;张进;段玉
慢性肾脏病(CKD)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GFR下降(<60 ml/min×1.73 m2)超过3个月。引起CKD的疾病包括各种原发的、继发的肾小球肾炎、肾小管损伤和肾血管的病变,同时CKD的发生发展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均有关系。
作者:袁江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蓝光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2例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患儿,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等两个组别,各组患儿均为31例,其中对照组单纯行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于此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0.05),且患儿胆红素日均下降值较对照组多(<0.05),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短(<0.05),多项数据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6.5%,与对照组患儿的22.6%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蓝光治疗,可有效控制溶血,缩短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并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谭春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4例门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别应用常规生化仪、快速血糖仪检测患者的血糖情况,统计检测结果。结果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均能够较准确的检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少仪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对护理核心制度落实的个案追踪,从个案中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不断完善培训方式,修订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应急预案,同时将典型案例进行全员分享,使同类型的问题不再反复出现。方法结合上一年核心制度检查结果,成立追踪小组,对我院外科12个单元在护理核心制度落实中落实不到位,缺陷发生率高的单项项目进行追踪检查,找出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增订或修改、完善有关的制度、流程、预案。结果应用追踪检查与传统方法比较,结果显示原缺陷发生率高的5个单项项目(用药护理、输血床边采血双人核对、交接班中四看五查、医嘱执行者与处理者交叉核对、手术部位标识核对)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运用追踪方法学能够对护理核心制度落实的全过程进行检查,真实评价落实过程,制定相应整改措施后,追踪整改效果,对核心制度落实持续改进起到实效,有效保证了患者安全。
作者:傅春霞;周玉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医患双重身份共情法术前访视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医患双重身份共情法进行术前访视,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访视,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手术室护士满意度问卷,于术前、术后3d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患双重身份共情法对乳腺癌患者行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焦虑和抑郁,改善心理状态。
作者:罗佳;余雷;杨英;吴荷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手转胎头术治疗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头位难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生产方式,观察组采用手转胎头术,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率、转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健康状况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头位难产患者采用手转胎头术操作可达到更优临床疗效,新生儿状况更佳,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涂秋菊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头孢曲松致胆泥的发生规律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0~2015年间国内外期刊报道的头孢曲松致胆泥的个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原患疾病、头孢曲松给药剂量及胆泥的转归等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收集74例头孢曲松致胆泥的个案报道,头孢曲松引起的胆泥在儿童患者和感染较为严重的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同时胆泥的发生与头孢曲松的用药剂量相关,但大部分胆泥的发生是可逆的。结论应用头孢曲松治疗时,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和感染情况,制定合理的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及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胆泥的临床指征。
作者:闫美玲;张瑞霞;王晓硕;张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心理状况以及泌乳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88例产妇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依据分娩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产妇。对照组产妇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术后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心理状况和泌乳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焦虑(SAS)和抑郁(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产妇3 d后分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妇泌乳量,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改善剖宫产产妇心理状况,提高泌乳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琮;曾玉梁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中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文选取36例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能力评分等指标结果。结果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是(29.22±6.30)pg/ml、(68.55±5.20)分,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是(41.15±7.13)pg/ml、(53.42±3.88)分,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后,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能力。
作者:王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老年功能性便秘的防治方法,分析行为干预对老年功能性便秘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全科医学科门诊中260例明确诊断为功能性便秘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采取必要时给予开塞露塞肛处理,同时给予传统腹部按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疗效及症状积分。计量资料采用检验,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观察期结束后便秘症状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580,﹤0.05),治疗组在观察前和观察期结束后便秘症状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110,﹤0.05),对照组在观察前和观察期结束后便秘症状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21,﹤0.05);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58,﹤0.05)。结论行为干预是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一种根本、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大大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并且,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与传统腹部按摩有协同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文敏;刘晓辉;韩海津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为瘢痕子宫妊娠产妇寻求适宜的分娩方式。方法选取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产妇134例,根据产妇分娩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采取剖宫产,观察组产妇采取经阴道分娩。对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并统计两组产妇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产妇产褥感染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0和1.49%,无子宫下段切口愈合不良以及恶露时间过长发生,分娩并发症发生率共为1.49%,对照组为19.4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观察组产妇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150.37±14.22)ml、(3.87±0.13)d和(4221.18±293.76)元,对照组分别为(350.39±19.67)ml、(5.58±0.41)d和(7855.73±322.08)元,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者行阴道分娩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以减少产妇的损伤,产后恢复更快,在对产妇条件进行仔细筛选后,与再次进行剖宫产相比,该方法更为理想。
作者:唐珂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实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心理护理和早期功能训练等。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患者为20例,优良率为80%,对照组优良患者为16例,优良率64%。两组优良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对于老年人患者,可以在实行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李响玲;李惠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社区饮食、运动疗法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isabetic nephropathy, DN)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取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饮食、运动疗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 UAER(微量白蛋白排泄率)、β2-MG(尿β2微球蛋白)、Scr(血清肌酐)、BUN(血尿素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饮食、运动疗法联合缬沙坦治疗DN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血糖、血压、血脂水平,降低尿蛋白,延缓DN发展,保护患者肾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段一男;李芙蓉;唐威娜;焦姝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BILT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降酶等,符合抗病毒标准的患者给予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BILT肝病治疗仪,2次/d,30 min/次,照射肝部,疗程4 w。观察①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包括乏力、腹胀、纳差、肝区不适等项目;②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的含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ALB、PⅢN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0.05或<0.01)。治疗组治疗后ALT、HA、PⅢNP [(51.10±49.29)、(39.60±12.24)、(156.60±129.96)、(12.25±4.12)ug/L]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08.73±141.96)、(65.60±37.81)、(214.36±213.40)、(9.32±2.59)u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BILT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疗效显著。
作者:王美玲;张春燕;夏春风;卢秀丽;肖芙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探讨中药汤剂白虎桂枝汤内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在相同的基础治疗前提下下,对照组患者在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治疗组患者则给予中药汤剂白虎桂枝汤治疗,疗程为2 w,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尿酸水平,有效率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对比均有显著差异,治疗后优于治疗前。两组之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②尿酸水平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③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④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于对照组。结论白虎桂枝汤在改善痛风性关节炎湿热内蕴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降低血尿酸方面有明显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董斌 刊期: 2016年第2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由于支气管炎、肺气肿反复发作,造成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加重的一组肺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肺组织弹性减退,肺泡持续扩大,而肺泡间的血流量减少,产生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使通气功能发生障碍,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发生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终出现呼吸衰竭。对30例COPD病人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临床验证能将浅而快的呼吸变成深而慢的有效呼吸,改善了患者的缺氧症状,延缓了病情发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吕培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输卵管妊136例均行经阴道及经腹部超声检查,全面了解宫内及盆腔情况,以准确判断妊娠部位。结果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输卵管妊娠136例,其中未破裂胎囊型46例,未破裂低回声包块型(包括部分流产型)89例,破裂型5例。误诊6例,其中宫角妊娠1例,卵巢妊娠1例,宫内妊娠2例,不全流产2例,诊断准确率95.5%。结论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能够较准确诊断早期输卵管妊娠,对鉴别诊断及临床选择佳治疗方案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翟建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方法通过评估消毒供应室存在的各类风险,并对风险产生原因加以科学分析,针对性地制定各类风险管理的防范措施并实施。结果通过防范措施的具体实施,有效地减少了医院感染风险的发生,保障了医疗安全,增强了供应室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与责任意识。结论实施风险管理,针对不同因素制定具体防范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林汉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脊柱前路手术的综合护理。方法采用随机方式将80例行扩大操作口胸腔镜下脊柱前路手术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0.05);另外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0.05)。结论临床中针对脊柱前路手术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能让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同时能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作者:张琦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观察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7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n=89)和对照组(n=89),对照组予以力美松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赛普,治疗12w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疗效、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疗效及实验室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熊丽桂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