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式探讨

罗来燕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方式
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方法选取从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护理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67%,护理组低于对照组(<0.05)。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0.00%,护理组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采取预防护理,能减少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MRI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目的:评价M RI平扫、三维颅脑容积磁共振成像(3D-BRAVO)增强扫描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符合Ahmed Idbaih的诊断标准的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M RI表现。结果 MR平扫静脉窦内均有信号异常,其中4例合并为静脉性脑梗死;1例合并静脉性出血,5例脑肿胀。增强扫描后4例表现为静脉窦壁强化,而血栓无强化呈不规则充盈缺损。MRV表现为充盈缺损或连续性中断、伴侧支血管形成、邻近深部脑静脉扩张。结论 MRI平扫、增强薄层及重建图像结合MRV能用于无创性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作者:彭容;张凌;张泽明;张其林;王智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别嘌醇对心力衰竭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心房颤动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别嘌醇对心力衰竭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心力衰竭伴高尿酸血症中心房颤动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化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别嘌醇(0.3 g/d),观察患者尿酸、BNP、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心房纤颤发作次数等指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BNP、左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明显改善,同时心房颤动发生次数减少,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0.05)。结论别嘌醇可减少心力衰竭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

    作者:郭磊磊;刘丽;李天文;马毅;朱茂远;张诗敏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手术室高值耗材收费准确性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高值耗材收费管理中的效果和体会。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出现手术室高值耗材收费错误的原因,制定高值耗材使用登记本和收费备忘本,完善收费管理制度。结果开展QCC活动后,我科高值耗材参与管理人员和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结论 QCC活动在手术室高值耗材收费管理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蹇琳;吴荷玉;李丽;刘杏娥;刘红;邓晶;叶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计算机技术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蕴藏我国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疗效已被医疗实践反复证明[1]。中医药理论体系复杂,是聚集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医学科学。利用现代自然科学方法与技术进行中医药内在规律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是中医药的科学性与现代化的问题,也是中医药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

    作者:黄友良;郭凤英;翟兴;刘仁权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快速康复护理在外科结直肠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护理在外科结直肠术后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8月的36例外科结直肠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5年9月~2016年2月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进行快速康复护理,观察、统计和比较两组患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能够缩短外科结直肠术后患者的恢复时间,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外科结直肠术后护理中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路欣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经阴道分娩6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为瘢痕子宫妊娠产妇寻求适宜的分娩方式。方法选取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产妇134例,根据产妇分娩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采取剖宫产,观察组产妇采取经阴道分娩。对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并统计两组产妇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产妇产褥感染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0和1.49%,无子宫下段切口愈合不良以及恶露时间过长发生,分娩并发症发生率共为1.49%,对照组为19.4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观察组产妇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150.37±14.22)ml、(3.87±0.13)d和(4221.18±293.76)元,对照组分别为(350.39±19.67)ml、(5.58±0.41)d和(7855.73±322.08)元,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者行阴道分娩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以减少产妇的损伤,产后恢复更快,在对产妇条件进行仔细筛选后,与再次进行剖宫产相比,该方法更为理想。

    作者:唐珂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患者的护理探讨

    目的:总结分析护理干预对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患者所起到的临床效果,为今后该疾病的治疗护理提供借鉴参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平均各40例。其中一组患者行常规护理,为参照组;另外一组行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为护理组。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对内镜下大肠息肉手术患者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从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琼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个性护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个性护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及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更加有针对性,可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的满意度,从而减少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矛盾。

    作者:梁晓红;梁晓霞;徐小洁;耿艳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计算机流体力学于睡眠医学中的应用及进展

    计算流体力学(CFD)是利用高速计算机求解流体流动的偏微分方程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流体流动的物理现象而改进设计的一门学科。现CFD应用于航空航天、气象、海洋、水利等之外,现亦将其利用于医学相关上面,如血管内的血液流动,鼻腔、器官及气管内的流动等。近年来,随着民众生活质量的上升以及医学知识的普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已经渐渐的得到更多的民众的看重。人体呼吸过程是一个动态生理过程,气道中流场特征随呼吸时刻的不同而不同,建立合理的OSAHS患者上呼吸道的数值模型对于从力学角度理解OSAHS的阻塞机制十分重要。现本文将就上呼吸道流场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蔡期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治疗肝脓肿的临床分析

    目的:针对患有肝脓肿的患者行以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法所起到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随机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患有肝脓肿的患者当中择取2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法;同时择取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患者中择取20例,将其作为参照组,接受的是切开置管手术。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且并发症概率以及住院时长上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均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0.05。结论针对患有肝脓肿的患者行以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法,效果理想,而且安全稳定,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

    作者:卢致洋;蔡联明;曾林胜;刘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高原新生儿660例出生体重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高原某医院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该地区产妇孕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某医院2012~2015年活产660例新生儿体重、身高和母亲的营养状况、年龄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660例新生儿平均体重(3165.6±454.1),男婴(3232.8±425.2),女婴(3102.4±471.7);平均身高(48.4±3.1),男婴(48.4±3.5),女婴(47.4±2.6)。产妇平均年龄(25.1±6.3)。与低海拔地区比较,体重有明显差异(<0.05),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孕周和营养状况(<0.05)。结论该地区母婴保健工作应该注重抓产妇的营养状况、孕期体检,且应该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作者:宋岩琳;崔燕芒;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及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每晚口服咪唑斯汀;治疗组60例以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并每晚口服咪唑斯汀。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

    作者:金广连;谭张龙;高燕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探讨并比较炎琥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分别选择炎琥宁注射液以及利巴韦林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5月~2016年05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53例作为实验过程中的对比研究对象;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组依据为选择不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疗方法;观察组7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接受的治疗药物为炎琥宁注射液;对照组7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接受的治疗药物为利巴韦林药物;通过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发热症状以及咳嗽症状消失时间等以确定佳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药物。结果观察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8.70%)高于对照组(80.26%)极为显著(<0.05);观察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发热症状以及咳嗽症状消失时间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0.05)。结论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药物选择炎琥宁注射液,同选择利巴韦林进行比较,其可以将患儿的咳嗽以及发热等系列临床症状成功改善,将患儿的疾病病程显著缩短,显著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顾玉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EGCG与临床常用三联疗法对胞内幽门螺杆菌的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探究EGCG与临床常用三联疗法对胞内幽门螺杆菌的抗菌活性进一步探究EGCG对临床常用疗法抗胞内幽门螺杆菌的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AGS细胞建立幽门螺杆菌胞内感染模型,胞内活菌计数法测定胞内幽门螺杆菌数量。结果EGCG具有较强的胞内抗菌活性,临床常用抗Hp疗法不能有效清除胞内幽门螺杆菌,EGCG在其4~64 mg/L浓度范围内,能够明显增强临床常用抗Hp疗法的胞内抗菌作用。结论兰索拉唑+阿莫西林+莫西沙星具有较强的抗胞内幽门螺杆菌能力, EGCG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临床常用疗法的抗胞内幽门螺杆菌能力,有望用于治疗胞内幽门螺杆菌感染。

    作者:李魁;陈向东;汪辉;纪乃琪;栗飞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BILT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BILT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降酶等,符合抗病毒标准的患者给予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BILT肝病治疗仪,2次/d,30 min/次,照射肝部,疗程4 w。观察①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包括乏力、腹胀、纳差、肝区不适等项目;②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的含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ALB、PⅢN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0.05或<0.01)。治疗组治疗后ALT、HA、PⅢNP [(51.10±49.29)、(39.60±12.24)、(156.60±129.96)、(12.25±4.12)ug/L]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08.73±141.96)、(65.60±37.81)、(214.36±213.40)、(9.32±2.59)u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BILT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疗效显著。

    作者:王美玲;张春燕;夏春风;卢秀丽;肖芙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痊愈妥用于ICU危重患者预防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痊愈妥粘性敷料预防和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12月120例压疮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压疮易发部位使用痊愈妥粘性敷料预防压疮,再辅以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的情况。将院内外带入I、II期压疮各20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10例,传统组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改良组使用痊愈妥粘性敷料贴于创面治疗压疮。结果实验组压疮预防效果明显,无压疮发生。改良组愈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改良组压疮愈合时间比传统组明显缩短(<0.05)。结论痊愈妥粘性敷料预防压疮发生效果显著,对已发生的压疮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立君;宋莉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PICC导管致机械性静脉炎应用薄型泡沫敷料预防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薄型泡沫敷料对于经外周经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本病房留置PICC导管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爱立敷薄型泡沫敷料。结果观察组4例(4.00%)静脉炎,其中,3例Ⅰ级,1例Ⅱ级,0例Ⅲ级,0例Ⅳ级;对照组13例(13.00%)静脉炎,其中,8例Ⅰ级,5例Ⅱ级,0例Ⅲ级,0例Ⅳ级。观察组的静脉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爱立敷薄型泡沫敷料能够有效预防PICC导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

    作者:王莉;郭欣;王宇楠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急诊科癔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对急诊癔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观察,探讨护理干预对疾病症状的缓解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癔病患者30例,对患者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进行了效果观察,并从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对症护理以及家庭和和社会对患者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结论急诊癔病发作与心理障碍、情绪紧张有很大关联,加强护理对加快患者症状的恢的恢复,降低住院率,提高满意度等方面有很大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妹;湛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行为干预对老年功能性便秘的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功能性便秘的防治方法,分析行为干预对老年功能性便秘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全科医学科门诊中260例明确诊断为功能性便秘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采取必要时给予开塞露塞肛处理,同时给予传统腹部按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疗效及症状积分。计量资料采用检验,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观察期结束后便秘症状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580,﹤0.05),治疗组在观察前和观察期结束后便秘症状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110,﹤0.05),对照组在观察前和观察期结束后便秘症状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21,﹤0.05);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58,﹤0.05)。结论行为干预是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一种根本、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大大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并且,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与传统腹部按摩有协同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文敏;刘晓辉;韩海津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认识及经验

    南阳二胶医院糖尿病科中医团队长期从事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工作,临床经验丰富,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有独特的认识及治疗经验,介绍如下。从古至今关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探讨经过不断临床实践,积累了大量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但仍有待补充、规范与发展。随着对糖尿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及现代医学技术手段的应用,现代中药学研究得出桑椹、天花粉、荔枝核等50多味中药的单味煎剂有较为显著的降低血糖作用,但一味的追求单味药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不完全符合中医学理论,且易误导临床诊治,故需主要开展对复方中药降低血糖作用的临床研究,并对中医药作用机制进行了多途径、多角度的综合研究,补充完善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形成独特优势。

    作者:刘元培;田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