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癌前病变环境危险因素的研究

遇常红;韩桂华;陈刚

关键词:胃癌, 癌前病变,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研究胃癌癌前病变环境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胃癌患者,通过回顾下分析病例资料、电话随访、问卷调查、统计学方法等分析癌前病变环境危险因素类型.结果 100例胃癌患者危险因素分为家族遗传原因和外在环境原因两大类,分别包括胃癌家族史、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饮食习惯、吸烟、心理失调、地域环境.结论 家族遗传史、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饮食习惯、吸烟、心理失调、地域环境均会提高胃癌癌变的可能性,值得注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药理分析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心力衰竭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6min步行距离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疗效确切,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韩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此研究中的7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社区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治疗药物的差异性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药物分别为缬沙坦以及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比对其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经过治疗后,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压水平显著改善.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药物应选择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此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作者:王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促凝剂使用对临床血脂检查的结果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血脂检查中使用促凝剂对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8月~2014年9月于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者视作研究对象,抽取血液标本后分别置入普通真空试管以及使用了促凝剂的真空试管中,比较检查结果.结果 促凝剂组和普通组的检查相等率分别为7.5%、15%、10%、22.5%、5%、5%、5%;促凝剂组与普通组各项指标检查结果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进行血脂检查时使用促凝剂,能够有效缩短凝血过程,但是不会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兵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产后保健护理对产妇心理和生理康复的影响

    目的 分析产后保健护理对产妇心理和生理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1,实施普通护理指导)和试验组(n=41,实施产后保健护理),比较两组生理和心理康复效果.结果 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保健护理可显著改善产妇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不良现象,加快产后恢复速度,提升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黄艳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28例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与总结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与要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28例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与护理资料.结果 28例经非手术保守治疗患者均顺利出院,平均住院日14d;经院外随访6月,无迟发脾破裂发生.结论 根据脾破裂病程的不同时期,采取针对性地护理方法与措施,可大大提高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高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及药学干预方式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住院患者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及药学干预方式.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寻求有效的药学干预方式.于2014年1月~12月再次进行调查,对比药学干预前后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对2013年的300张处方进行分析,其中出现喹诺酮类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有54例,占18.0%;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人数有39例,占13.0%;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71例,占23.67%.通过药学干预手段进行处理,2014年间,喹诺酮类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有20例,占6.67%;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人数有12例,占4.0%;发生不良反应的有19例,占6.33%.实施药学干预之后,喹诺酮药使用不良反应、药物耐药率明显低于2013年,差异结果显著(P<0.05).结论 针对医院中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应用问题并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能够提高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减少耐药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盛赛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微创DAA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微创直接前路(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2014年05月~2015年11月共32例微创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从手术方法、术前准备、体位管理、配合要点及护理体会等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32例患者手术配合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1例术后感染发生.结论 手术配合是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和手术后效果的关键环节[1],所以在手术过程中我们应当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佳颖;余文静;陈翠萍;杨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总满意度为94.0%,比对照组高14.0%(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佳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优质护理对冠心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对CHD患者心理状态与治疗依从性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2例CHD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为优质组、对照组,两组中的CHD患者均为61例,治疗对照组中的61例CHD患者时仅采用了常规化护理方案.结果 护理后优质组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优质组对于治疗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CHD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同时能让CHD患者依从于临床治疗.

    作者:王艾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性肺炎治疗效果和佳护理方法.方法 对1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仔细观察病情变化,提供佳的护理.结果 通过精心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300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加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观察和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儿的痛苦,降低复发率.

    作者:林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手术切除治疗中央型肝细胞肝癌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治疗中央型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其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70例,22例患者肿瘤位于Ⅷ段,其中14例采取Ⅷ段切除术、8例采取右半肝上段切除术进行治疗;14例患者肿瘤位于门静脉前、右后支夹角,其中8例采取右肝下段切除术、6例采取右半肝切除术+门静脉取栓术进行治疗;14例患者肿瘤位于下腔静脉背段,其中4例采取右后叶切除术、4例采取Ⅶ、Ⅷ段切除术、6例采取Ⅴ、Ⅵ段切除术进行治疗;10例患者肿瘤位于第一肝门,均采取中肝叶切除术进行治疗;6例患者肿瘤位于肝Ⅳ、Ⅴ段,其中4例采取左半肝切除术、2例采取肿瘤局部切除术进行治疗;4例患者肿瘤位于门静脉、左、右支、肝右静脉、肝中静脉及下腔静脉之间,其中1例直接采取肿瘤局部切除术、1例采取左右半肝劈开术+肿瘤局部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除治疗,且无手术相关死亡发生,也无1例发生下腔静脉或肝静脉破裂导致的空气栓塞和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36~266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78.2±23.6)min;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00~600ml,平均出血量为(280±120)ml.70例患者术后,胆漏2例,膈下积液8例,右侧胸腔积液12例.70例患者术后均给予0.5~3年时间的随访,术后1年生存率为87.85,术后3年生存率为63.0%.结论 只要熟悉掌握肝脏的解剖、并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情况选取合理的手术切除方式,掌握有效的控制术中肝脏出血的方式,则手术切除方式治疗中央型肝细胞癌仍是可行其安全的临床首先方式.

    作者:马加成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临床药师如何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探讨

    目的 分析临床上对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性.方法 分析在临床上对于药师开始实施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结果 药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医院药师实施临床药学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内分泌治疗

    目的 探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内分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5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4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患者的诊断与内分泌治疗情况.结果 46例患者中,初次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者37例,确诊率为80.43%,主要误诊为冠心病和肾脏疾病;通过内分泌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7.7%.结论 在临床中应该正确认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并正确诊断和处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作者:于艳秋;何庆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医院药房管理的探讨与对策建议

    医院药房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医院精神面貌的展示窗口,更是患者安全用药的保障.因此,加强药房药品管理,提升药学人员的责任感和专业水平、不断优化药学服务流程与质量,对于医院药房减少用药隐患,提升医院药房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售药交待是药房药学服务关键的部分,向患者作出适宜的用药交待,将对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毒副反应发生等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巧黎;赵宏;刘培海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月~11月接诊治疗的100例儿科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传统的常规护理,其中实验组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了优质护理,对照组仅仅进行常规护理,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等,进行对比实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情绪、食欲、治愈信心以及康复时间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康复状况较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儿科肺炎患者护理工作中加入优质护理有效的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使得护理者把他们的临床护理知识和经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效缩短了患儿的康复时间,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得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陈婵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目的 对临床尿常规检验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尿常规检测的准确性.方法 对我院门诊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采集的1200份尿常规检测标本进行观察,从标本的采集到检测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相关影响因素,明确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 1200份标本中有188份属于不合格标本,不合格率为15.67%.经过分析总结发现,主要影响因素与患者采集方式不当、标本污染、容器污染、保存时间过长等因素有关,通过加强质量监督、给患者讲解尿液采集、提高检查操作技能、做好标本的保存等措施可以降低标本的不合格率,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结论 尿常规检测的准确性影响疾病的诊断,所以明确影响因素,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诊断失误、标本不合格情况,提高检测质量.

    作者:杨开智;余雄力;向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社区干预及复诊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及复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作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门诊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内科常规护理进行传统护理,干预组则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显效,60例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显效35例(58.3%),干预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的健康意识明显增强,不良生活方式得到有效改善.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施行社区干预及复诊,可提高护理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张明珠;李德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吸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吸氧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从2014年10月16日~11月24日共40d,有161例COPD住院患者为护理常规组;2015年1月16日~2月27号共40d,有131例COPD患者为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组患者对吸氧完全依从性为86%,而常规护理组则为58%,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COPD患者吸氧依从性,减少治疗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伟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分析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应用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

    目的 通过对我院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月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①与对照组(66.67%)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26.67%)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椎体高度减少长度明显更小,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应用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

    作者:俞勇;陈明;杜利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基层医院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由于精神科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精神科护士处在特殊的环境,面对特殊的服务对象,不仅承担患者的常规治疗工作,而且担负着患者的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病房的安全管理工作,护士不能因为危险而纵容患者的异常行为,也不能因为恐惧而不接触患者[1].患者是在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发生严重障碍,而且还失去理智、冲动伤人、白杀、逃跑倾向、不配合治疗,易出现意外事件,精神科护士在工作琐碎、高度紧张繁重、高风险的工作中易出现心理问题,为了解我院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于2014年底对我院精神科护士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班玲;牛红忠;韩小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