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元博
随着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医疗纠纷的发生却呈现日益加重的趋势.本文分析妇产科发生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并找到相关的防范措施,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蓝碧波;覃祖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评价鉴别诊断经阴道超声宫外孕与黄体破裂价值,总结诊断经验.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共以阴道超声鉴别诊断输卵管异位妊娠、卵巢黄体破裂共50例,输卵管异位妊娠24例、黄体破裂26例,进行详细的妇科查体、实验室检查,采用仪器PHILiP HD11进行阴道超声,手术病理或治疗性诊断作为终诊断结果.结果 黄体破裂与输卵管异位妊娠下腹不同程度隐痛、阴道不规则流血、HCG阳性、有诱因、子宫增大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异位妊娠,附件区表现为混杂团块回声,妊娠囊6例、2例卵黄囊、1例胚芽、1例胎心搏动、2例“双黄征”,破裂与未破裂孕囊回声表现、积液表现、边界特征、卵巢显示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黄体破裂,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腔内出血,附件低回声、子宫后区积液,1例包块不明显,且腹腔内液区较少,7例表现为卵巢外形欠规则,出现肿大;1例黄体破裂被诊断为异位妊娠,黄体破裂液性暗区深度、异常回声区直径大小、卵巢体积高于输卵管异位妊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可获得孕囊表现、测量宫腔大小、显示卵巢、肿块形态学特征鉴别诊断宫外孕与黄体破裂,液性暗区深度、卵巢体积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补精解毒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补精解毒方治疗,不使用放疗,对照组采用TP、EP方案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及长期疗效.结果 短期结果上,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KPS提高率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毒副作用,长期结果上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补精解毒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短期及长期治疗效果与化疗无明显差异,且毒副作用更小.
作者:张午临;刘晖;贾涛;谭雪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腹股沟疝是发生于腹股沟区的腹外疝,是各种疝中常见的类型,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一旦发病,除少数特殊情况外,都应采取手术治疗,此病例是2年前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膀胱结石是泌尿系结石的一种,分为原发性结石和继发性结石,继发性结石多见于成年人,并多与下尿路梗阻有关,如尿道狭窄、膀胱憩室、前列腺增生、膀胱有异物、长期留置导尿管肾、输尿管结石排入膀胱等,此病例属于膀胱异物引起膀胱结石;膀胱结石典型症状为排尿突然中断,疼痛放射至远端尿道及阴茎头部,伴排尿困难和膀胱刺激症状.
作者:马志;刘光晓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0.1%双氯芬酸钠透明质酸钠滴眼液治疗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10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患者86例172只眼,包括季节性与常年性变态反应性结膜炎,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使用2%色苷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0.1%双氯芬酸钠透明质酸钠滴眼液和2%色甘酸钠联合治疗,分别在治疗7d和14 d进行随访,就眼痒、畏光、流泪及异物感等症状与结膜充血、水肿、睑结膜乳头和滤泡等体征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在第7d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1.5%、82.6%,在第14 d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6.4%和88.4%.使用0.1%双氯芬酸钠透明质酸钠滴眼液联合色甘酸钠滴眼液的治疗组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短时间内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结论 非甾体类抗炎药能快速、有效缓解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症状与体征,联合0.1%双氯芬酸钠透明质酸钠滴眼液与色甘酸钠滴眼液治疗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患者其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对患者恢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原发性震颤又称家族性或良性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人群患病率为4.1‰~39.2‰,为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也是常见的震颤病症,约60%患者有家族史.
作者:舒振松;刘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临床血脂检查中使用促凝剂对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8月~2014年9月于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者视作研究对象,抽取血液标本后分别置入普通真空试管以及使用了促凝剂的真空试管中,比较检查结果.结果 促凝剂组和普通组的检查相等率分别为7.5%、15%、10%、22.5%、5%、5%、5%;促凝剂组与普通组各项指标检查结果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进行血脂检查时使用促凝剂,能够有效缩短凝血过程,但是不会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兵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尿常规在临床检验当中的应用较多,由于尿液在人体疾病的进展中表现较为明显,因此尿常规检验几乎成为了现代病症确诊检验或协助诊断检验的普遍方法,而尿常规检验方法也随着医疗设备的发展不断变化,从传统的物理学检验或显微镜检验及化学检查等发展到了尿液自动化学分析仪检查及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等,减少了人工检验的繁琐和等待时间,同时还大大提高了检查的准确度,效果和意义都非常明显.对临床尿常规检验方法的进展及评价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完善尿常规检验的认知度,为检验的效率和效果提供参考.
作者:陈少仪;宋囡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探讨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的早期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6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整合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早期临床诊治策略,进一步对比评价存活患者(观察组)、死亡患者(对照组)的各项诊疗数据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有必要在早期临床诊治全过程中采取合理、规范、科学的方法,注重患者具体病情及体征的及时评估、监测,及时抢救,进而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俸小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究X线片、CT、MRI这三种常规影像技术对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临床诊断的颈椎病患者90例,回顾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为全部患者提供X线与CT检查,其中50例使用MRI检查.结果 13例患者使用X线平面检查呈交感神经型颈椎,使用CT与MRI检查呈椎动脉型颈椎;15例患者使用X线检查呈脊髓型颈椎,使用CT、MRI检查呈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10例患者使用X线检查呈神经根型颈椎,使用CT、MRI检查呈钩椎关节增生;12例患者使用X线检查呈食管型颈椎;40例患者使用X线检查呈混合型颈椎.结论 在临床诊断较难类型的脊椎患者时,CT与MRI较X线的诊断效果更好,能进一步确定患者的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应推广使用范围.
作者:王恺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小柴胡颗粒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方法 143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柴胡颗粒,连续治疗14 d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FVC、FEV1及FEV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5.77%)显著高于对照组(86.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01,P<0.05).结论 小柴胡颗粒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蒂力努尔·力提甫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对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及护理风险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方式,观察组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82.22%的发生率(P<0.05).结论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方式能够更加有效的控制血糖,且能较好的降低护理风险,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庆宴;张燕;刘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脑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通过对25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根据不同的病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25例患者中,治愈8例,好转10例,2例无明显改变,死亡5例.结论 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出院后应用华法林抗凝的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加强延续性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在出院后应用华法林抗凝,应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随访护理(对照组,n=40)与引入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正确用药、平衡膳食、按时监测INR等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栓塞并发症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22.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均具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在出院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时,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遵医行为,增强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改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率,有非常重要的开展价值.
作者:王继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厄贝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病例在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观察组用厄贝沙坦治疗,患者开始服用量75mg/d,如果2w后舒张压仍低于90mmHg,加量150mg/d,疗程4w;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治疗,患者开始服用量为80mg/d,如果2w后DBP仍低于90mmHg,加量为160mg/d,疗程为4w相同.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厄贝沙坦、缬沙坦胶囊,比较两组疗效相似(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厄贝沙坦收缩压和舒张压,降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晓姝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患者与医护人员对男护士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本院188名医护人员及222例患者,主要调查患者和医护人员对男护士的接受程度(包括接受、无所谓、排斥)和态度(包括轻视、正常、尊重),以及对排斥男护士职业的原因,了解患者和医护人员对男护士的认知情况.结果 大多数患者和医护人员均能接受男护士,仅有少数排斥男护士,尤其是医护人员.大多数患者和医护人员都能与女护士同等对待,少数人能够尊重男护士,另有少数轻视男护士.另外比较发现,男护士职业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前三位因素为社会舆论、传统观念、职业成就感低.百分比高于50%的除了上述三者还有性别偏见、不喜欢受女上司指挥等.结论 目前患者和医护人员已经逐渐能接受并认可男护士,随着社会护理需求的提高,医院应鼓励男护士求职,社会也应鼓励男性从事护理行业.
作者:廖兆丰;杨晓康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是药物临床上应用的一大前提,而中药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临床应用基础,但其的配伍使用,一锅煮的方法还是得不到国际的认可,对其用于人类身体的安全性存在有着质疑.本文从中药的质量控制及其毒理研究对中药的安全进行阐述.
作者:张雯艳;陈文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微创保胆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2014年胆囊结石接受手术的患者共80例,其中40例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组),40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术后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 对照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微创保胆取石术可有效治疗胆囊结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亮;杨远发;兰云;林瑜;何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Herbert螺钉内固定术中不植骨治疗稳定性腕舟骨骨不连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14例稳定性腕舟骨腰部骨不连的患者采用Herbert螺钉加压固定联合桡骨茎突切除术治疗,术中不植骨.术后定期拍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采用Cooney腕关节评分评估患者腕关节功能.结果 Cooney腕关节评分:优8例,良5例,可1例.结论 Herbert螺钉内固定联合桡骨茎突切除术治疗稳定性腕舟骨腰部骨不连,手术简单,术中无需植骨,骨折愈合率高,能取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蔡靖宇;郭涛;吴富章;刘畅;华为为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探讨会阴侧切伤口感染导致窦道形成后的换药以及相应的护理,对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就诊的8例会阴侧切伤口感染导致窦道(窦道内无异物)形成患者的正确换药、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终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8例患者侧切伤口感染导致的窦道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全部愈合.
作者:朱小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