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霞
目的 通过观察丁苯酞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武汉市第十一医院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治疗:静脉点滴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mg,2次/d;静脉点滴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200mg,1次/d,同时每晚需口服阿司匹林片100mg,1次/d.实验组(4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点滴丁苯酞30mg,2次/d,两组均治疗14 d.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检侧治疗前后血清CRP和IL-6水平变化,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 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RP和IL-6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静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脓毒症是儿科常见急症,患儿能量代谢呈现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大,由此可引发机体的能量代谢紊乱,此时,机体的分解代谢远远超过合成代谢,对患儿的各个组织器官往往造成严重损害,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影响预后.由于小儿身体各器官尚未成熟,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抵抗力低下,脓毒症对机体的打击就更为严重.营养支持虽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脓毒症,但可为患儿的病情恢复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了解脓毒症高能量代谢的机制十分必要.
作者:陈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了应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胸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水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40例采用胸腔内注入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治疗恶性胸水的患者进行综合观察和护理.结果 本组40例,显效8例,有效25例,无效7例,近期总有效率达82.5%.结论 通过对胸腔内注入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治疗恶性胸水的患者行全面、有效、针对性的护理,对确保疗效,有效控制病情而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永艳;周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并分析螺旋刀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将6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意愿,33例采用PFNA治疗,作为观察组,另33例采用DHS治疗,作为对照组.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术后6个月末髋关节功能评分,并统计随访期间螺旋刀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螺旋刀片并发症发生率为15.2%,A2组、A3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13.3%,P>0.05.结论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较好,螺旋刀片总发生率为15.2%,与骨折分型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鲍勤超;罗智;陈德忠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我院乳腺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隐患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减少护理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乳腺科215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找出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采取相应的护理应对措施.结果 隐患存在于人力资源不足,科室化疗药物的应用,护理人员的知识缺乏,防范意识、法制观念淡薄.结论 护理人员加强自身的素质,提高自我的风险认识,认真落实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
作者:杜立茵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ICU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ICU发生深静脉血栓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调查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原因,从而提高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结果 我院ICU发生深静脉血栓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经过分析发现,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卧床时间、静脉采血次数、机械通气时间、患者心功能情况等,都是引起深静脉血栓的因素.经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静脉穿刺的护理、加强对患者体位和肢体活动的护理、机械预防护理及出血预防护理等,可以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结论 ICU患者主要是危重症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机率较大,引起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多,所以,只有护理人员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预防,才能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促进患者临床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秋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生儿科进行治疗的60例高胆红素血症的足月新生儿将其设为观察组,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30例和综合治疗组30例,治疗前以足月新生儿20例作为健康空白对照,两组黄疸患儿在常规治疗方法上相同,综合治疗组在常规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静脉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20 mg,1次/d,疗程7d.治疗前和治疗后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治疗组患儿血清NSE,并检测20例正常对照作为治疗前健康空白对照.结果 治疗前综合治疗组血清NSE(86.24±4.59)ng/ml、与常规治疗组血清NSE (90.92±4.03)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黄疸患儿NSE均高于健康空白对照血清NSE(10.34±1.96).经治疗后综合治疗组血清NSE(16.57±2.85)ng/ml低于常规治疗组血清NSE(30.75 ±2.00) ng/ml.结论 NSE水平变化对高胆红素血症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临床早期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检测指标之一,静脉注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王娟;潘贤春;代秀琼;张伟;李洪林;熊强;吴小梅;刘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及效果.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有助于缩短置管时间,规范相关护理细节,进而降低相关并发症.
作者:吴晓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经后腹腔途径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5月~2015月3月我科后腹腔镜下囊肿去项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58例.结果 5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均未发生损伤输尿管,集合系统情况,术后均未出现出血、感染、尿漏等并发症.随访所有患者未见复发,42例有患侧间断腰背酸痛患者中,13例症状消失,22例症状缓解,7例症状无改变,有效率83%.结论 后腹腔镜下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且疗效确切,为治疗单纯肾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王家勇;郑曙东;李三山;梁学松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征,探讨治疗后佳护理方案.方法 选取在我院病区治疗的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以及门诊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后护理组,通过分析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征,针对疾病特征进行优质护理,确定佳护理方案.结果 通过临床数据分析得出高血压病的临床特征,有目的的进行护理,发现护理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显效,98例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显效32例(64.0%),护理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后临床护理十分重要,优质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李德琴;张明珠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特比萘芬短程口服加外用特比萘芬治疗中重度皮肤癣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30例皮肤癣菌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特比萘芬乳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特比萘芬,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比萘芬短程口服加外用特比萘芬治疗中重度皮肤癣菌并临床疗效理想,并且可以减少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卓;王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糖尿病体内糖代谢紊乱,导致血液、微血管异常病变,引起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而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可促使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进一步变进,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理的研究及其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不同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特点,有助于为其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韩春娜;圈启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门诊输液是一项重要而且常用的治疗措施,由于门诊输液陪护人员多,流动大,空气污染严重,细菌和微生物滋生旺盛,存在很多风险,输液反应就是其中之一.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出现任何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总称为输液反应.由于静脉输液具有高效、速效可控制给药的特点,近年来静脉输液的使用范围呈不断扩大趋势,由此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也频频发生,轻者可增加患者的痛苦,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为了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我们对静脉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对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n=31)及对照组(n=31).观察组采取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抢救,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救护理流程应用于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可缩短抢救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为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保障.
作者:丛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对临床尿常规检验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尿常规检测的准确性.方法 对我院门诊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采集的1200份尿常规检测标本进行观察,从标本的采集到检测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相关影响因素,明确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 1200份标本中有188份属于不合格标本,不合格率为15.67%.经过分析总结发现,主要影响因素与患者采集方式不当、标本污染、容器污染、保存时间过长等因素有关,通过加强质量监督、给患者讲解尿液采集、提高检查操作技能、做好标本的保存等措施可以降低标本的不合格率,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结论 尿常规检测的准确性影响疾病的诊断,所以明确影响因素,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诊断失误、标本不合格情况,提高检测质量.
作者:杨开智;余雄力;向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泮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枸橼酸铋钾,观察组使用泮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进行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药时长和临床体征和病灶消失时长.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为93.33%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病灶消失时长,临床体征消失时长和用药时长项目上明显较好,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胃溃疡患者,使用泮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进行治疗,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家庭负担,安全性强,副作用少,临床效果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俞富香;刘海鸿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孕期胎儿发育检测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于2013年1月~2014年8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超声检查的860名胎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检查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0名胎儿经过分娩或者引产后发现其中有12名婴儿属畸形胎儿,而在分娩或引产前通过超声检查检出的畸形胎儿为11名,超声产前检查畸形胎儿的检出率为91.67%.结论 超声产前检查能够检出胎儿的发育情况,筛查畸形胎儿,帮助了解胎儿的发育状况等,为优生优育提供了条件.
作者:付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采用健康宣教形式加强对农村优生优育指导,使优生优育观念在农村深入人心,从源头提高我国人口质量.方法 选取我市几个农村点共1520例孕妇进行健康宣教,并提供一次免费的孕检并收集统计检查结果.宣教前后两次填写同样的孕产知识问卷并评分比较.结果 农村孕产妇对于孕产知识了解甚少,在健康宣教之后知识掌握程度和保健意识明显提高,均分由41.23分提高到87.56分,差异P<0.05.结论 农村孕产知识与保健意识较少,是导致农村新生儿先天缺陷、妊娠并发症高的根本原因,因此健康宣教有其必要性,对于农村的优生优育有较大价值,应大力推广.
作者:陈颖 刊期: 2016年第22期
PBL的全称是problem 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式已成为国际流行的教学模式.本文就临床医学教育中应用PBL教学的亲身体会和感受以及结合文献复习,对PBL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对比.
作者:孙吉平;张亚莉;李燕;王文涛;冯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护理.方法 对20例重度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给予一系列专业护理.结果 20例重度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桂娟;王富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